?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何新意?脱贫增收三农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

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2004年至2022年连续19个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目都各有区别,但今年的一号文件与去年的一号文件相比,文件题目除了年份不同,其余完全一致。

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雷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连续发布20个一号文件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的持续性和连贯性,连续两年文件题目相同则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之后,发布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2月1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建设农业强国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的,目标一致、过程统一。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做好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的衔接,重心不变,主题不换,频道不调,保持工作连续性。”

他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狠抓落实,突出工作部署指导性、政策举措针对性,既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

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时隔10年再启动

唐仁健指出,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继2021年、2022年之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了“1.3万亿斤粮食产量”的目标,要求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也是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同时提出的要求。

距离上一轮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已过去了14年。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按照当时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5500亿公斤以上,比2009年的产能增加500亿公斤。

十多年之后,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情况已远超过当年规划水平。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达到13730.6亿斤、增产74亿近,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九连丰”。在此背景下,我国再次提出了产能提升。

自2009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迈上了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的台阶,并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粮食产能已经连续8年没有出现新的千亿斤提升。

唐仁健指出,“新一轮的产能提升”不是能不能、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必须干的问题,要集中必要资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产能提升也事关“粮食安全”的底线。尽管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已经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生产仍面临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对粮食的需求也一直保持着刚性上涨。

另外,汪三贵说,今年再次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的底线,还有对国际环境的考量。中央一号文件开篇即写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底线关系到国家稳定和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不容有失。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除了“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也依然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底线任务之一。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去年,各地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并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截至2022年11月底,65.7%的监测对象已消除了返贫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没有发生整村整乡返贫的现象。

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汪三贵注意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并更多强调了一些开发性的帮扶措施。

比如,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要力争提高到60%以上,且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帮扶,持续推进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和产地示范区创建,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等。

此外,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到,要更加注重扶志扶智。汪三贵解释说,要使脱贫成果更加巩固、脱贫家庭不返贫,不能完全靠临时性政策的支持,而是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脱贫才能持久。增强内生动力一方面是要提升脱贫地区人民努力的动机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提升他们的能力。

根据文件要求,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实施一批补短板促振兴重点项目,深入实施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更好发挥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作用。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所说,三农工作有两个永恒的主题,一个是保供,一个是增收,所以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单列为一个专门的部分进行部署,并在往年“增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致富”的要求。雷明说,把“增收”这一根本目标单列出来,是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核心的完整阐述,“致富”则是对根本目标的终极体现。

2022年,在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的情况下,农民增收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成绩单。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首次迈上2万元台阶。从增速看,名义增长6.3%,实际增长4.2%,分别快于城镇居民2.4和2.3个百分点,且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了2022年的2.45。

但吴宏耀指出,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他进一步解释说,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主要有四方面的措施,包括稳定就业、经营增效提升、财产收入挖潜、转移收入拓展。

这其中,稳定就业十分重要。2022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96%,这是农民增收贡献的大头。国家将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稳定农民工就业。

吴宏耀说,根据调查,超过四分之三的农民工在省域内就业,超过一半在县域内就业,要顺应这种趋势,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THE END
1.抖音三农个性网名今天给大家介绍有关抖音三农个性网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1三农抖音接地气昵称? 接地气的昵称是“三农小佳”。 因为“三农”指农村、农业、农民,而抖音是一款流行的短视频应用。喜欢使用可爱、富有感染力的昵称,而“小佳”这个昵称比较亲民、可爱,非常符合农村的平易近人的氛围。 https://www.lfbaisen.com/jc/1731644.html
2.农信面试真题(精选6篇)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凸显。#p#分页标题#e# 06.如果未被录取,怎样想,怎样做? 回答提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从这次面试中也可看出这一点,有竞争就必然有优劣,有成功必定就会有失败.往往成功的背后有许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pwkp.html
3.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7篇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7篇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 参观三农生态博览园体会 参观三农生态博览园体会 篇一:参观沈阳三农博览园感想 沈阳三农博览园座落于辽宁省新民市大柳屯镇南部,地理区位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 https://www.jycsjx.com/xindetihui/505.html
4.2023年最霸气的抖音名字是什么?2023最霸气的抖音名字如下:破灭诸世恩泽、斜楞你大爷劳资、红遍全球、冰封天堂、我的高傲、无期徒刑、https://ask.zol.com.cn/x/15924782.html
5.潘嘉强著《梦萦醒觉溪》前言序言后记编后记从那时起,我们就比较熟悉了,但对他更深入的了解,还是在看了他写的《梦萦醒觉溪》这本文集之后。嘉强同志的为人,如同他的名字寓意一样,诚以待人,毅以处事,嘉言懿行,努力图强。他写这本文集也是如此态度,尽可能好中求好。 《梦萦醒觉溪》提到的地方和事情,其中有一些也是我经过的,对过去的岁月有许多同感,https://scsqw.cn/scdqs/sxdq/lzs/qtdqzl3/content_17509
6.新常态下的三农发展新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今年的一号文件共涉及5个方面: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这5个方面,既延续了以住11个一号文件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村改革的政策http://www.sass.cn/109011/26024.aspx
7.地方新闻范文12篇(全文)如《孩子的名字和前途有关系吗》,写的是不少家长以冷僻的字为孩子取名字,希望孩子有个好前途,不曾想却给孩子的上学就业带来麻烦。《戏迷周兰芳》讲的是这个执着的老太太放弃舒适的生活,来海门租了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简陋房,只为能和戏迷朋友切磋。由于社区新闻版上的文章,说的都是社区里的事,就发生在市民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8upwk5g.html
8.年年端午节岁岁有新意今年端午消费大不同年年端午节,岁岁有新意。从创意无穷的粽子到成为新风尚的国潮风,今年端午消费涌现出不少新特点。 新口味 新设计 粽子销售额同比增长超四成 作为端午消费的主角之一,今年粽子市场丰富多彩。有的商家深挖传统风味,有的商家则让食材跨界。红枣、豆沙、蛋黄等经典口味的粽子依然是主力军,而螺蛳粉粽子、榴莲粽子则成为年轻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TFuPS4B8z6Pdosa0wDKm210615
9.向“新”而行的2023再回浪浪山此中有新意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和建设农业强国起步之年,山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好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整体推进、重点帮扶“三类县”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3-12/29/content_13140418.htm
10.赋能乡村振兴,加码智慧力量“共话丰收”座谈会大咖发言“锦囊”来了当天,2022“裕农朋友圈”首届“写振兴日记·晒农特宝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仪式后,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松在发言中点赞了这项真切服务“三农”的活动。 周松表示,“写振兴日记·晒农特宝贝”活动的两个切口很有意义、有新意、有创意。一个是“写”,写日记就是要把乡村振兴中所见所闻所思所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128&newsId=5036612
11.四川三农新闻网后来有幸结识了一位来自湖北的“三农”大主播,他看了直播后私信点拨我——“村子条件很好,但直播内容过于单薄”。后来,我专程前往湖北跟着他学了一个星期,直到把直播整体运营逻辑摸清楚。与其他主播相比,“村支书”是我的特色标签,正如我的抖音账号名字就叫“四川关支书”。 记者:如何用好“村支书”这个标签? 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14.html?pag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