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美丽乡村春常在东北网国内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浓浓的年味还未消散,春天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在江淮大地,从淮北平原到江南水乡,从大别山到皖南山区,广袤的乡村已掀起了春耕备耕热潮。这是我省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一环,乡村振兴是我国今后“三农”工作的重点,今后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们必须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让江淮大地绿水青山春常在。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必须聚集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殷殷嘱托,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奋力推动安徽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余晓林)

图为合肥市庐江县矾山镇石峡村田园风光。近年来,庐江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矾山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本网通讯员周跃东摄

产业兴旺民更富

立春以来,气温不断回升。春节期间,很多村民在欢度春节的同时,不负春光、抢抓农时,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

在庐江县泥河镇竹园村的芦笋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钢架温室大棚整齐划一。走进大棚,只见松软的地面上一根根芦笋破土而出。工人们沿着田垄忙着除草、掐尖,一派繁忙的景象。

基地负责人夏伟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笑着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他先后在泥河镇竹园村、盔头村流转了3300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大棚芦笋等。“你瞧,这些芦笋春节期间采收上市,销售很火。”据介绍,芦笋营养价值很高,享有“蔬菜之王”美称。这些年,芦笋端上了寻常百姓餐桌,芦笋种植也成了朝阳产业。1亩大棚芦笋年收益在3万元左右。芦笋种植基地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吸纳村民务工等,带动村民在产业链上增收。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张先柏乐呵呵地说:“我和妻子常年在基地打工,年收入5万元以上。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比外出务工省心多了。”

一旁的竹园村刘庄组村民占兆芝接过话茬说:“在基地干活离家近,每天下班可以回家照顾家里,收入也不错,我们很知足。”

占兆芝是村里的脱贫户,丈夫早年查出患了胃癌,为给丈夫治病,家里多方举债,一贫如洗。为了让占兆芝一家甩掉贫困“帽子”,村里安排她来芦笋基地务工,开启了就近就业、稳定脱贫之路。“如果不是在基地打工,日子真不知怎么过呢。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竹园村杨园组村民王义权也是芦笋基地的受益者之一,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自从有了芦笋基地,我就把家里的8亩地全部流转出去,每年仅收取土地租金就有4000多元,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据竹园村党委书记许克云介绍,近年来,竹园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大棚芦笋等特色种植项目,盘活山区坡地资源,激活了山村经济。许克云算了一笔账:仅芦笋种植一项,农户地租收入每年超过160万元,村民劳务收入一年近9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6.5万元,芦笋种植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芦笋种植只是泥河镇培育特色产业、拓宽村民致富渠道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泥河镇,先后建起了胜岗村花果山生态草莓种植基地、洋河村海神酒业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等,土地集中流转,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呈现蓬勃发展生机。

据泥河镇党委委员鲍明旭介绍,近年来,泥河镇通过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全镇已有油茶、蓝莓、猕猴桃、食用玫瑰等10多个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实现了乡村产业兴旺、村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本网通讯员赵德斌徐梅生本网记者沈建平)

生态宜居乡村美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来安县汊河镇相官村,只见村道两旁高大的行道树迎风耸立,一栋栋红顶白墙的农家小楼坐落在绿色的树林之中,美丽的山村充满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乡村大舞台上,阿姨们在纵情舞蹈,旁边的广场上,孩子们在奔跑嬉闹。

相官村原本是来安县一个贫困村。近年来,该村依托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一方面促进劳务输出,推进就业扶贫。如今,当地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该村已整村出列,又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陆续投入3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住宅256套,不少村民已喜迁新居。

村民住上了楼房,但过去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仍一时难以改变,如随手扔垃圾,道路两边堆放草垛,楼房前后还保留着露天旱厕。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自2017年开始,该村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民生工程。

村党总支书记张家祥告诉记者:“环境整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村民过上很好的生活,让乡村成为大家的幸福家园。”此后,村里新建了污水处理站,铺设了地下污水管网,村里的旱厕全部改成了水冲式厕所,天然气也通到了家家户户,开关一拧就能烧饭,既干净又方便,当地村民也自觉拆除大锅灶,清理门前屋后的杂草堆,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为改善生态环境,村里还先后投入100余万元栽花种树,力争做到“村民开门见绿、村庄四季有花”。过去,由于村民没有垃圾入桶的习惯,房前屋后、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人居环境。2019年,来安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相官村也给每家每户分发了分类垃圾桶,由村民完成分类后,再由保洁员上门收集。

“刚开始,老百姓对垃圾分类真不买账。长年累月形成的生活习惯,改变起来并不容易。为了让大家积极参与村居环境整治,村里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发动党员干部上门宣传,带头示范,通过评选文明户、设置红黑榜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张家祥说。

看着村庄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也越来越高,除了完成垃圾分类、房前屋后清洁等“规定动作”外,很多村民还搞起了“自选动作”,美化自家庭院。村民毛小石在自家门口建起了小花园,四季有花,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年来,来安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之一,围绕生态宜居乡村美的目标,投入2.03亿元,整合项目资金1.1亿元,打造“一户一景、一村一画、一线一风景”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本网通讯员苗竹欣本网记者齐振江)

文化下乡闹新春

“送春联啦!乡亲们都来拿春联吧!”春节前夕,在广德市卢村乡丁冲村文化礼堂里,一副副墨香四溢的大红春联透着浓浓年味。铺开红纸、挥毫泼墨,伴随着书法家们的笔走龙蛇,一副副“蘸”满祝福的对联便新鲜出炉了。“老师们写的春联特别漂亮!回家就张贴起来!”拿到春联的村民们喜滋滋地竖起大拇指。

除了把春联免费送给附近的村民外,卢湖书画协会的书法家们还多写了10副春联,这些是专门送给该乡唐流村幸福院的孤寡老人的。当天下午,卢村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就来到幸福院,给老人们送春联、送慰问品。瞧见熟悉的面孔后,朱太华老人赶紧起身,亲切地迎了上去。接过志愿者们递上的春联,她更是喜上眉梢。

文化下基层,暖心过大年。连日来,广德市以“文明健康欢乐平安”为主题,开展了送文化下乡系列活动,给广大群众带去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2月4日,走进广德市柏垫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们正忙着打包“新春暖心包”。“受疫情影响,很多家在外地的党员群众决定就地过年,我们为他们寄去一份‘春节暖心包’。”柏垫镇机关工会主席何盛益告诉记者,里面有一封慰问信、一份防疫物资、一副新春对联和一份家乡味道的土特产。

欢乐过大年,线上看春晚。2月6日,2021年安徽省乡村春晚广德市邱村镇赵村田之润专场圆满完成录制。今年的“村晚”首次以线下录制、线上展播的形式呈现,在春节期间上线展播。据了解,今年广德市乡村春晚录制的节目是从20多个文艺节目中选出的13个优秀作品,既有《大美广德》《为你歌唱》等喜庆热闹的歌曲和舞蹈,也有《鹬蚌相争》等非遗展演。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节目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禁燃禁放、文明创建等主题,既丰富了春节期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达到了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效果。

文明之风盛行,沁润百姓心田。近年来,该市始终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通过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推进农村文明乡风建设,以文化振兴促乡村振兴。(本网通讯员陈政本网记者沈荟)

乡村治理促和谐

“没有鞭炮响,今晚睡得香。”春节期间,在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刘各村,记者看到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外墙上挂着这样的宣传标语。“今年春节,镇里要求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我要挨家挨户通知。”该村“邻长”梁小威趁着串门和邻居们拉起了家常,顺便询问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有没有做核酸检测。

据了解,魏岗镇在谯城区统一部署下实行“邻长制”,将行政村范围内划分若干“片”区域,片内以100户左右居民为标准,划分成“组”,组内以居住邻近的10~20户居民划分为“邻”。片长由村(社区)“两委”干部或社区其他专职干部担任,组长由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乡贤等担任,“邻长”则由热心公益的党员或普通居民担任。

“有问题,找‘邻长’。‘邻长’来自群众,服务群众。”据该镇组织委员张宇豪介绍,截至目前,魏岗镇已形成周密、精细的“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其中片长144人、组长216人、“邻长”877人,覆盖居民49083人,达到全员、全域、全覆盖。“我镇在各村、社区设立‘三长’公示图、‘邻长’联系卡等,积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既方便了群众联系,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张宇豪补充说,“邻长制”组织体系建设,真正把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延伸到群众身边,为加强疫情防控、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调解邻里矛盾提供保障。

在该镇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调解员孟广华几天前刚刚成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引起的纠纷。“腊月二十六,我镇一家企业的员工下班骑电动车带孩子回家,路上孩子的腿被后方的三轮车撞成骨折。双方因医疗费用等赔付问题产生纠纷,我多次进行劝解,最后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孟广华说。

“镇里的调解室共有10名调解员,每村设置3名调解员,由老党员、老村干等组成。他们虽已退休,但威望高、人缘好,有丰富的调解经验和感召力,遇到矛盾纠纷,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争执的双方面上消气、心里服气。”据该镇党委书记赵伟介绍,近年来,该镇通过实施平安魏岗建设,推进“邻长制”基层治理体系,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同时,把法治、德治和自治相融合,打造人民调解员和公安民警联合调处的工作机制,既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又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本网记者孙海涛本网通讯员师心魁)

THE END
1.农村红白喜事对联大全我在网上找到了最棒的农村婚礼对子帮你一网在农村,红白喜事是人们共同庆祝的重要时刻。这些喜事不仅仅局限于婚礼,还包括结婚、生子等其他重要生活事件。在这里,人们常常会使用对联来表达祝福和喜悦。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一份“农村红白喜事对联大全”,希望能为大家的生活增添一些美好。 农村婚礼对联 庆典风起兮https://www.tqsbbqvqkp.cn/min-jian-ji-yi/354305.html
2.好有意境的对联;上联:野花不种年年有。快来写出你的下联!盛开春天于是,让我们学会欣赏身边的“野花”,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小花小草,还是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努力的灵魂。 它们虽不起眼,却拥有着令人敬佩的生命力和美丽的心灵。 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聆听每一朵野花的故事,你会发现,生活处处充满诗意,而你我,正是这诗篇中最动人的篇章。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3JHLK90553VFLH.html
3.北京朝阳楹联学会第4期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百副对联选粹八、赵发洪(5副) 027 七十一年中国梦; 百千万众小康图。 028 精准扶贫,令春天焕彩。 勤劳致富,向国梦出征。 029 绿水青山,美丽乡村延绮画; 高楼大厦,丰饶城镇漾春声。 030 衣食住行处处优,初心不减; 孝仁勤朴家家敬,余庆长存。 031 两不愁自足,小康生活催人进;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1624680.html
4.古村楹联,传统对话未来浙江文史据浙江日报核心提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乡土文化繁荣兴盛?挖掘利用古村落楹联的价值,是一个微小却生动的切口。省政协文史工作人员走进古村,征集优秀乡土楹联,一副副楹联的前世今生以及文化内涵得以呈现,其中蕴含的修身立本、自强不息、崇学重教等精神,也https://www.zjzx.gov.cn/zjws/content_69428
5.酒的对联:酒文化的展示100副酒的对联: 1. 上联:酒里乾坤大 下联:壶中日月长 2. 上联:一杯能解千年愁 下联:半盏可消万古忧 3. 上联:酒香四溢邀明月 下联:诗意满怀赋清风 4. 上联:酒逢知己千杯少 下联:话不投机半句多 5. 上联:借酒消愁愁更愁 下联:举杯邀月月如钩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4104211_1140879918.html
6.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12、12月出版《临高古今对联选》,由名誉会长许忠泰任主编,会长谢卓石任执行主编。刊登对联作品2500多副,对我县传承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3、12月出版9、11月14日学会开展寻找美丽乡村采风活动,走进波莲镇的美鳌村和东英镇的头洋湾、博纵观海民宿观光寻觅芳迹。 10、11月30日,符传宝同志当选中华诗词学会http://zhscxh.com/view/team/index.aspx?memberid=6d25d0b7c37c71a0
7.中国梦之美丽乡村9篇(全文)摘要: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编者按: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任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记者: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体现这一要求?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b3ri9fk.html
8.是中华民族“两弹一星的功臣,有一个同学准备拟写两副对联来歌颂《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32000-2015)国家标准发布的时间是()。 A. 2014年 B. 2015年 C. 2016年 D. 2017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各行社()开展资金业务,应规范操作资金业务系统,资金原则上应在业务申请审批成交后()内划拨到账,最迟不得超过下午()。 A. 一小时,16:40 B. 半小时,16:40 C. https://www.shuashuati.com/ti/b543b9132fcd4f61b33c25435e546f3e.html
9.作品赏析到人民中去·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书法作品欣赏(六) [2022-08-29“红心向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书法篆刻刻字名家作品邀请展巡展在密云区果园街道举办 “大美京郊”第七届北京美丽乡村书法艺术展开幕 [2016-10-18] 丰台美协会员作品展园博园开展 [http://www.bjwl.org.cn/wwwroot/wlw/publish/article/594/list.shtml
10.林中阳官方网站《楷书对联》、行隶书条幅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获中国镍都杯国际书画大赛一等奖; 10月23日,应邀赴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观发射、慰问官兵,之后赴九寨沟、黄龙沟欣赏优美风光; 7月22日,赴吉林松原市查干湖参加央视7套《美丽乡村快乐行》现场录制,并赠送书法作品; http://linzhongyang.artron.net/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