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深奥哲理感悟句子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5.07

【天之不能】

语云:“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即使天降灾害,干旱歉收,影响人民的生活,或是天寒地冻,影响人民的苦乐,但老天爷仍然有其所不能的地方,例如:一、知足常乐者,天不能贫。语云“知足常乐”,知足的人是世上最富有的人。我们看客家人,每遇有人问:“吃过饭了没有?”他们的答案与一般人不同。一般人总是说“吃过了”“吃饱了”。但客家人的回答是:“足了!”

这个回答很有意义,意思是:我不但吃饱了,而且吃得很满足!因为一般人挑肥拣瘦,即使吃饱了,但并不满足:一句“足了”,老天爷又如何叫他贫穷呢?即使简单的粗食,但我很满足,如此老天爷又能奈我何!

二、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自古以来的禅者,“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可以说他们都是“随遇而安”的实践者。朱元璋未当皇帝前,在皇觉寺当沙弥,有一天晚归,山门已关,他只得在门外睡觉,这时躺在地上,望着满天星斗,不觉吟了一首诗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来不敢长伸腿,唯恐踏破海底天。”虽然年纪轻轻,既已出家,也懂得随遇而安的道理。再如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先生,他在《归去来辞》里说:“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乃至刘禹锡在《陋室铭》里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多么随遇而安,像他们这样洒脱地生活,天怎么能困呢?

三、助人为善者,天不能孤。一个广结善缘的人,到处行善,给人帮助,给人欢喜,他一生都不会孤独,因为有了善因,自然就有善缘相随。人救蚂蚁,蚂蚁会报恩:人救乌龟,乌龟会报恩:人帮助贫苦的人,怎么会没有善缘呢?所以,行善的人即使老天爷要孤立他,也不容易。

四、无欲无求者,天不能贱。古人说“无欲则刚”,又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无求的人,即使别人要污蔑他,他的品德也是高尚的。例如,战国时的颜斶,齐宣王告之,只要肯为他服务,保证可以过着“食必太牢,出必乘车”的富贵生活,但颜周拜辞说,我“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然后扬长而去。如此之人,天老爷又怎么能作践他呢?

【抢救】

今日社会需要抢救的事项很多,抢救自己的良心,抢救社会的公德,抢救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正义,乃至公理与是非等。关于“抢救”,我们要抢救什么呢?略述如下:一、抢救失火的房子。世间凡事无如救火急,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

一旦发生火灾,眼看着失火的房子烧起来了,分秒之间都可能造成人命伤亡或重大的财物损失,所以救火人人有责,发生火灾时,大家应该义不容辞地协助抢救。

二、抢救淹水的地区。很多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区,或是偏远的山区,经常在台风过后,造成淹水的灾害。所谓“水火无情”,水灾与火灾一样,可能造成人命或财物的严重伤亡,所以遇有水灾时,大家应该发挥“人溺己溺”的精神,展开抢救,这才是仁心的表现。

四、抢救稀有的动物。世界上有许多濒临绝种的稀有动物,人类不知加以保护,反而贪婪残暴地予以捕杀。例如,为了获取象牙、孔雀羽毛、犀牛角、鱼翅、燕窝等,很多动物因此丧生,造成生态失衡。抢救稀有动物并非保护动物协会的专责,全体人类都应该有爱心与这些动物共生,不要让稀有动物灭种。

五、抢救被毁的古迹。为了保护世界人类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委员会一直把世界上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列为古迹保护。古迹是人类的历史、是智慧的结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瑰宝,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保护古迹,就是在践踏自己的历史、毁坏国家的生命,所以珍惜、爱护、抢救古迹,这是每个时代都应该重视的课题。(一品句子)

六、抢救迷途的少年。青少年年少轻狂,有的受不了物质的诱惑,有的受不了家庭学校的管教,因此经常逃学、溜家,造成重大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国家的财富,不能无端损失,所以有心人成立“中途之家”,借以帮助青少年回头,至为重要。

七、抢救沉沦的道德。过去的社会,一个人只要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就会被视为社会的败类,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现在的社会,笑贫不笑娼,不但崇拜、惧怕黑道人士,甚至一些无德无行的人到处作威作福,招摇过市,不知羞耻为何物,可见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在一个国家里,无论团体或个人,只要违反善良风俗,破坏传统美德,大家都应该齐声喝止,如此未来的社会才有希望。

八、抢救破坏的地球。长久以来,由于人们滥垦、滥伐、滥挖、滥建,甚至滥倒垃圾等,造成地球被破坏、被污染。现在天灾不断,其实都是人为破坏,造成大自然反扑的结果,实在严重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现在有很多环保人士不断大声疾呼,希望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唯有大家共同做好环保.才能抢救被破坏的地球,才能还给子孙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

以上列举的抢救,其实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只有我们能抢救“自心”,一切才有希望。

【如何取名】

世间,人有名字、物有名字,一些飞禽走兽,甚至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名字。过去有很多名人,他们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些典故,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宋朝的文天祥,生时满室祥瑞,天有异相,故名“天祥,: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出生之后,其父净饭王特地召集国内的学者专家,共同为他取名“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

另外,像西方人氏,大概是怕名字太长、太复杂,不容易记,所以干脆取名威廉一世、威廉二世,路易一世、路易二世,理查德一世、理查德二世等。

过去经常有信徒找我为他们命名,例如生儿育女,或是开设工厂、成立公司等,我基于给人欢喜,有时也难以拒绝,只有满人所愿。我在替人取名时,一般都是本诸几个原则,举例如下:一、取有意义的名字。例如有一个信徒开设一家旅行社,要我取名,我为他命名“东西旅行社”:另有一个信徒设立交通公司,我为他取名“通达公司”。再如佛光山的功德主张姚宏影,在她成立电子公司时也要我取名,我就建议她以“日月光”为名。

二、取吉祥的名字。有一家布店开张,主人找我取店名,我为他取名“大庄严”:另有一家杂货店,取名为“宝藏行”。我希望他们所卖的布能“庄严”人身,所卖的杂货如“宝藏”般利益世人:能如此,自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三、取容易记的名字。有一个信徒喜获三胞胎,要我命名,因为三个都是女儿,我就为她们命名为“妙一”“妙二”“妙三”,既容易记,又有顺序,不容易搞错。

四、取容易写的名字。我为人取名秉承易写原则,我想到有一些人姓萧、姓董、姓酆、姓魏,光是一个姓就那么难写,如果名字笔画再多一点,一个小孩子才进了小学,每天光是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就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还会欢喜上学呢?所以多年前我的侄子李春富喜获麟儿,我就帮他取名“李木子”。另外,台湾首创“公办民营”小学先例的“拔雅小学”,佛光山接办后我将它改名为“人文小学”,原因也是感于小学生尚在习字阶段,校名笔画不宜太多,最好简单易写,比较适合儿童学习。

五、取容易懂的名字。佛光山初创时,曾想过各种象征意义的名字,后来以“佛光”为名,因为容易懂。乃至“普门寺”“普门中学”,取意“普门大开”:“惠中寺”缘于坐落在台中惠中路,都很容易懂。甚至苏州的“嘉应会馆”,原为清朝嘉庆年间客家人的会馆,现由佛光山接办,因为已有悠久的历史,也很好懂,所以我就保留原名。

现在佛光山在各地建寺,都附设有“滴水书坊”,供大众看书阅报。后来又发展出滴水食坊、滴水画坊、滴水花坊等:不管什么坊,如果社会大众懂得“滴水之恩,涌泉以报”,这就是我取名的意义了。

【给】

佛教里有一则故事。话说有甲乙两个小鬼,生前在世为人,阳寿享尽后,被鬼卒带到阎罗王的面前。阎王看了功过簿后说:“你们两人前生并没有做过太大的恶事,仍然让你们投胎做人,出生为两兄弟,但一个必须过着付出的人生,另一个过着接受的人生。你们哪一位要过接受的人生呢?”

甲小鬼一听,心想,接受的人生一切不必辛苦,可以坐享其成,于是赶快抢先说:“阎王老爷,请让我过着接受的人生吧!”

乙小鬼看到甲小鬼抢先了一步,不但没有懊恼,反而心想,给予的人生,处处帮助别人,那多有意义!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说:阎王老爷,我愿意选择付出的人生。

阎罗王听了两鬼的愿望之后,提起判笔当下就定了两鬼的前途说:“乙小鬼,既然你选择付出的人生,那么你下辈子当富翁,专门行布施,把钱财赈济给穷人:甲小鬼,你希望过接受的人生,下辈子你就当乞丐,一生接受别人的帮助。”

人世间,不管贫富,一直贪图拥有,即使有钱,也是富有的穷人:一个人虽然物质贫乏,但他乐于给人、助人,在精神上就是贫穷的富人,所以“给”是很美好的事。兹分析“给”的六点意义:一、给是善美的行为。佛光山的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就是善美的行为。

二、给是重要的修养。给人一点助缘,帮别人说一句好话,甚至给人一点笑容,给人一些安慰,都是人生重要的修养。

三、给是感动的好事。给人的一点提拔,让人感动终生:给人一点施舍,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给人的一点方便,自己无损,别人受益。给,总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四、给是利他的精神。给,是利他的善行,让人受益,让人欢喜,让世间充满了善行好事。布施不是一定要捐大钱、给大利,有时给在重点上,像及时雨一样,又如观世音菩萨,及时救苦救难,所以才有很多人信仰。

五、给是善缘的循环。给,看起来是给人:给,或许是回报过去他人给我,也可能是今生自己播撒种子。你播下善缘善种,将来人家也会回报给你,所以你给我、我给你,相互的善缘因此循环不已。

六、给是做人的习惯。俗语说“善财难舍”,给人很难。有的人悭于给人说一句好话,吝于给人一点笑容:给人一点利益,如同割了自己身上的一块肉。所以,人生最好的教育,就是从幼年起,养成一种仗义的性格,让“给”成为自己做人的习惯。

【养】

二、养心重于养身。一般人都非常重视养生,运动保健、饮食调理,无非希望于身体有益,但往往忽略了“养心”。其实“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生到了百年大限到时,身体不是我们的,只有“心”(也就是业)随我们在五趣六道轮回,所以养心能不重乎?

三、养性重于养气。现在社会非常流行练“气功”,可见大家重于。养气”。养气一者健身,同时涵养性情,固然也很重要,例如涵养浩然正气,也能为天下苍生造福。但是“养性”即为“养命”,因为人人都有“佛性”,如果能将自己的真如自性养好,给予安住、净化,如此又比养气重要得多。

四、养民重于养士。自古以来,大家族、大人物都要“养士”,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虽然也会受士的回报,但是不如能“养民”。“士”只是“民”的一部分,民才是全部,如果对于全民都能有所利益、帮助、贡献,则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五、养廉重于养望。一般常人都希望自己的名望很好,所以凡是地方的事情、公众的事务,都希望当个代表、选个理事。但是名望重要,清廉更重要。

一个人穿了美丽的衣服,如果不清洁,也为人所不喜,所以做人清廉有德,在人格上树立自己清廉的名望,更是重要。

六、养量重于养能。世间有能力的人为数很多,有度量的人就不容易得见了。有人说,“事业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大的度量”,此言诚不虚也。能容纳一家可做家长,能容纳一村可做村长,能容纳一县可做县长,能容纳一国可做领袖,能容纳全世界,才能统领天下。

七、养志重于养晦。中国的士大夫一向提倡要“韬光养晦”,养晦就是现在所谓的“低调”“不与人争”。但是光是消极的养晦,不如积极的养志:“立足当下,志在千里”,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够立志为国为民,就会为全民谋福利,此乃积极向上之精神也。

八、养拙重于养巧。人的一生,要求进步,总想有一些巧思、巧想、巧能、巧心。但光是“巧”,太过锋芒毕露,往往遭人疑忌,所以做人有时要懂得“养拙”。以诚实、稳重、厚道处世,深藏不露更能于己有利。

养,人生应该养些什么呢?以上八点仅供参考。

【不动】

在佛光山的大雄宝殿,有一首湖南才子张剑芬先生所作的“三宝佛”对联,上下联分别是:“兜率娑婆,去来不动金刚座:琉璃赡养,左右同尊大法王。”大家评为绝佳妙对。“不动金刚座”就是释迦如来,如如而来,如如而去:不来不去,不去不来,名日“如来”。因为如来,因此不动金刚座。

佛教昭示人,最重要的就是“不动心”,因为一个人为声色所动,生命就在声色里,为钱财所动,生命就在钱财里。(一品句子网整理)有的人为权势而动,生命就在权势里,所以佛教要人修炼成“不动心”,就能自由自在了。

人生要怎样展现“不动”的定力呢?

一、不因位高而动权势。世间不能免的,就是地位阶级。印度是一个阶级极为森严的国家,到现在被视为贱民阶级的,还有几亿人口。中国过去也有士农工商的分别。当然,在政治上有显赫地位的人,就会有特殊的权力:假如能不因地位崇高而滥用权力,表示这个人平民化,没有身段。地位虽高,然而能融入群众之中,一般百姓看这种人,就把他们视为上等人。

二、不因得意而动原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既有好的原则,就不能随意变动。例如,过去国人都以忠义为原则,以诚信为原则,以福国利民为原则。但也有人因为处境不同,因而更改做人的原则。例如一时得意,交到~个显赫之人为朋友,就改变对家庭应负的责任:有的人一时获致许多钱财,就改变生活简朴的原则。其实,得意、富贵是一时的,原则应该是一生不变的坚持。

三、不因失败而动志节。人生如战场,有胜有败:战场上的胜败,都是兵家常事。同样的,人生也有各种的际遇,情场上有胜败,名利圈里也有胜败。

四、不因嗔怒而动手脚。听人讲话,一不高兴,自己拔腿就走:跟人对话,一言不合,一拳打去。经常因为生气而拳打脚踢,表示自己的修养不够,沉不住气,手脚于是跟着情绪起舞。假如能修养到一定的程度,喜怒不但没有动作,也不会形于色:不但不会形于色,而且不记于心。能够先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手脚,再用自己的修养控制自己的理智,就不会被嗔怒所动了。

五、不因情急而动神色。有的人一时情急,沉不住气,很容易气急败坏而动怒。五代时,冯道与和凝同在中书省任职,两人交情很好。有一天,冯道穿了一双新鞋子到和凝家中拜访。和凝一看,这双鞋和数日前自己叫仆人买回的那双一模一样。就问冯道:你这鞋子多少钱?冯道抬起脚来,说:九百!和凝大怒,即刻骂他的仆人,为什么你帮我买的是一千八百元?冯道这时又再缓缓举起另一只脚,说:这也是九百!原来是一样的价钱,和凝因为沉不住气,情绪容易冲动,故而为人所笑话。所以做人要能不动如山,不动是很大的修养!

【不安】

人生最需要的,就是平安。人从婴儿呱呱坠地,就需要父母的呵护,才会有安全感:学佛的人,最终的目标就是求得“心安”,因为“不安”正是造成痛苦、烦恼的原因。到底人为什么会感到“不安”呢?试究其因:一、自己做错了事,自然会感到不安。不过也有一些人不肯认错,不肯认错并不表示就能平安,反而做错了事能够心生惭愧,心生懊悔,继而加以改正,加以补救,事后就会平安了。如果死不认错,坚持执着,自以为是,不但让人看轻,也会一错再错。

二、关心的人和事出了问题,也会感到不安。例如远方的亲友生意失败了,或者生病住院了,因为感同身受而忧心不安。其实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光是心里不安无济于事,重要的是应该想办法帮忙解决问题,助其一臂之力,事后也会稍感安心。

三、应该完成的事未能如期交卷,或是自己说过的话不能兑现,自己期盼的事不能如愿,自己所做的事业半途而废,都会感到不安。甚至有的人到了临终之际也会回想起往事,未能一一实现,例如交棒不及,后继无人,这才懊悔一生只是忙此忙彼,忙到最后一个接班人也无。其实世间事是没有办法完全做完的,只有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地做好:凡事求其心安,只要对得起国家社会,对得起亲人朋友,对得起自己一生的用心,这就已经算是交卷了。如果还有未完成的事,只有等后人继续,自己应可安心放下了。

四、处在陌生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必然会觉得心不安。例如有的人搬家了,从这个乡镇搬到那个乡镇,左邻右舍都不熟悉,必须重新建立友好关系。

甚至有的人移民海外,乃至离乡背井的留学生,在陌生的国度里,不但环境不熟悉,风俗习惯不同,尤其有语言的隔阂,顿觉前途茫茫,自然会感到心里不安。但是人生要能“随遇而安H,要能适应环境,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落地生根”。就是将来升上天堂,或是到了极乐世界,也都是陌生的地方,你要能欢喜接受,自然就会安心了。

五、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方向与目标,更是不安。因为人生是活在希望里,有未来才有希望,有方向才有目标。人生最苦的,是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做事不知道做什么事,交友不知道交什么朋友:在世间,好像什么都不能如意,这是最痛苦的事。最好的人生就是要有信仰,信仰的对象,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方向,我们的希望。

其实,人生最大的不安,就是与冤家对头相处在一起了。一个人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在一起工作,已经非常不欢喜了,如果对方又是冤家对头,事事与自己唱反调,时时找自己的麻烦,当然就会心里不安。但是,假如我们能够化敌为友,也能改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广结善缘,也会让对方感动,最后冤家对头反成亲家好友。因此,善恶关系存乎一念,一念向上,一切欢庆:一念向恶,恶道现前。所以,心净国土净,心安,自然一切皆安。

【忍的层次】

人生的修养,“忍”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或多或少应该都有忍苦、忍穷、忍难的经验,只是困难、贫穷、辛苦还算容易忍,冤枉、委屈、气愤就比较难忍了。

忍一口气才能风平浪静,但有的人就是为了赌一口气,不惜法庭相见。甚至多年的朋友,为了一口气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所以自古儒家都勉励人要有“唾面自干”“百忍加身”“忍心动性”等修养。

佛教更将“忍辱波罗蜜”列为重要的修行法门,并将“忍”分为三个层次,略述如下:一、生忍。忍的含义,并不是一般所说,以为“忍”就只是一味地。忍受”之意:忍之一字,含有“认识”“接受”“担当”“负责”“化解”“成就”的意思。因为“忍”有这六个意义,所以“生忍”就是说,我们在世间“生活”,需要有“忍”的力量与智慧,来认识、接受、担当、负责、化解人间的荣辱毁誉、百般事端,也能以此成就修行功德。换句话说,成就了“生忍”的修行,我们才能在人间安然生活,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所以。生忍”是修行忍辱波罗蜜的初阶功夫。

三、无生法忍。经过了“生忍”“法忍”的相继成就,最后当然就要成就“无生法忍”了。所谓“无生法忍”,人在世间生活,所以要“忍”,就是因为世间的一切有分别、有拣择、有善恶、有是非、有利害、有增减,所以不得不用生忍、法忍来认识、接受、负责、担当、化解,并且成就生忍、法忍的世界。但是对于已经修行成就大般若智慧的人来说,他能看透世间“诸法无生”:一切法既然无生,则是非善恶、生死苦恼又从哪里来呢?所以“无生法忍”就是一个大解脱法门,“无生法忍”的境界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个大圆满的境界。

以上忍的三个层次,能够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能够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能够拥有“无生法忍”,则在在处处无一不是桃源净土,无处不是自由自在的世界。

【同理心】

人有一个可贵的东西,就是“同理心”。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同理心的人,容易体谅别人,宽恕别人,给人机会:没有同理心的人,只是怪人不责己,只会怨恨不知反省,甚至自私自大,有我无人,最后遭人唾弃。

同理心是人间最可贵的情操,是建立彼此良好关系的要素。中日战争时,张自忠将军被日本人包围,最后连一兵一卒也无,只有自己举枪殉国。这时全体日本兵都为其气节所感,虽然彼此是敌对立场,但仍列队为他致敬,所以忠诚爱国都有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呢?

一、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所谓“同理心”,就是有一颗体谅别人的心。主人抓到了小偷,小偷叙述家有老母疾病缠身,自己一时失业,实在无法孝养,因此出此下策。主人忽然心生悲悯,不但不予责怪,还施舍财物,助他成就孝养之心。这种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行为,可以说就是“同理心”的最好表现。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喜欢的,人家给我们,我们很欢喜:自己不喜欢的,人家给我们,我们也会不欢喜。人同此心,我们自己不要的,加之于人,别人又怎么会欢喜呢?例如,责骂伤人自尊,己所不欲也,何能加之于人?

冤枉委屈,己所痛恨也,怎可施与他人?所以有同理心的人,必会给人欢喜、给人快乐、给人平安、给人幸福,因为这是我们所要的,别人必然也会欢喜。

三、将心比心,立场互换。人和人相处,由于心性不同,产生隔阂,假如能够将心比心,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看到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不自觉地就会激发起我们的孝心:我们看到多少为国捐躯、为国牺牲的英雄将士,也会生起效忠国家的心情。主管和属下,如果经常将心比心、立场互换,可能主管、属下就很容易融成一体:荣华富贵和穷途潦倒的人,如果大家都回想往事,看看别人,彼此立场可能立刻改变。同理心就是我们经常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体谅别人,迁就别人,利益别人,这才是发挥最高的同理心。

四、爱屋及乌,推己及人。“爱屋及乌”是人与动物之间很美的感情交流,“爱屋及乌”才能“推己及人”。古人所谓“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我爱我的父母,所以天下人的父母都应该关怀:我爱我的妻子,所以妻子的家人也应该关心:我爱护自己的身体,身体上的眼、耳、鼻、舌、手脚等都应该同等爱护。所以,同是我的家人、朋友、邻居、同学,我都应该给予同等的关心。

一般做生意的人,都懂得推广产品,对于产品的特殊功能都会做一些文宜推广:同样的,人性的慈悲关怀更应该推广。

同理心,是建立人我平等的观念,是建立同体共生的关系,我们的社会,如果推动同理心,则社会就没有“以强欺弱、以大凌小、以富笑贫”的现象,所以“同理心”实在是很值得推广的。

【感同身受】

世间有千千万万的人,但是要找到一个真正能“同命相依”的人,并不容易。政治上,一些党派的同志,意见不合的时候只有分道扬镳:企业界,一些经商合伙的股东、集团,为了分利而决裂,比比皆是。就是夫妻吧,也经常闹到法庭相见。朋友之间,我对你好,你对我好,可是意见不合而翻脸的时候,彼此的账也很难算得清楚。

一般来说,遭遇相同、思想相通、立场一致的人,容易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感同身受:但是一旦为了利益,为了是非,为了荣辱,为了得失,往往各自为己,即使“感同身受”,也很难替人设想,更别说牺牲自己、成就别人了。试就“感同身受”略论之。

一、遭遇相同的人。在同一架飞机上遇到空难,在同一艘船上遇到海难:遭遇相同,应该彼此很能“感同身受”才对。但是临难之前,多数人的反应都是争先恐后,不肯礼让一步。一群饥荒逃难他乡的人,见到一碗饭,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一份,拱手让给别人先吃。

军队在战场上,敌人的炮口当前,必须冲锋陷阵,这时大家心里也会计较,谁前谁后,谁的位置最好。如果能够完全豁出去,不顾自己安危,只顾同志们的生死,这种情操远比“感同身受”更加伟大。

遭遇相同的人虽然可以感同身受,但是还有存心不同,有时候存圣贤之心,有时只是一般凡夫之心,甚至不顾他人生死的小人之心。能够感同身受,视人如己,甚至把别人的利益、安全,建立在自己之上,那是需要圣人之心,至少需要施以道德教育才能养成。

二、思想相通的人。思想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有的是正派的,有的是反派的。佛与魔,绝对是不同的两个世界,因此一个国家,一个团体,一个组织,要让大家思想都相通并不容易,只能“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假设说,现在把几百位天主教的枢机主教集合起来,他们的思想会相同吗?假如把佛教的三世诸佛都集合在一起,他们的思想会相同吗?

可能在益世救人的大目标上是相通的,至于如何救人的方法,不容易相同。

思想是一个最复杂的世界,它代表主张,代表施为,它有一种架构,有一些原则,但不容易要求一切都有一个必然的模式。因为即使是感同身受,感受的深浅、苦乐,也会有一些分别。

三、立场一致的人。同是农民有农民的立场,同是工人有工人的立场,同是商人有商人的立场,同是政客有政客的立场。依此类推,同是妇女有妇女的立场,同是老人有老人的立场,同是东方人有东方人的立场,同是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立场。即使同一立场的人,也会有感受上的差异,例如,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巴掌,有的学生感谢,有的学生不服,有的学生怀恨,感同身受里面,想法还是有不一样。假如真要说到感同身受,面临死亡时,母亲愿代儿子受死,这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毕竟这是伟大的母爱才能做得到的事。

【做人的妙诀】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是经常听到一般人慨叹的话。事实上,做人确实很难!你有学问,他批评你不会做事:你会做事,他说你没有专长:你有专长,他又嫌你不是通才。

你对他没有礼貌,他还给你脸色:你对他奉承,他认为你是有求于他。你贫穷,他怕你对他有所求:你富有,他怀疑你要以金钱买动他。你是农工,他说你低贱:你是士绅,他也会嫌你与他身份不同。总之,这样做,那样做,都不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

把人做好,这是一生的学问,有的人一生学不到做人的千百分之一二,走到哪里都是被人嫌弃,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何其可惜。以下提供做人的四个妙诀,不妨实践看看,也许能改变别人对你的观感,而获得友谊。

一、你对我错。平时一般人总认为“我是对的,你们都不对”。其实,如果能反其道而行,自己认错,别人都对,反而容易获得对方的认同。举例说,有一天,张先生问李先生:“为什么你们家时时充满欢乐,我们家却天天像个战场?”李先生回答说:。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我们家都是坏人。”张先生不解其意,问道:“此话怎讲?”李先生说:“你们家如果有人打破了茶杯。

二、你大我小。做人要靠德望、声望来受人尊敬,如果自认为大,众人不服。如同五指争大,个个都有特点:然而小拇指虽然最小,但是当五指合掌,是它最靠近长辈、圣贤。所以人和人相处,尊重他、赞美他,就算是辈分、职位比较低的人,也不可以小看他、轻视他。佛教里的常不轻菩萨,对糟蹋他的人都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如果人人都能存有此心,世界还会有什么纷争呢?

三、你有我无。一般人的陋习,都希望自己拥有,别人有无不是重要。但是别人没有,只有你有,他会放不下你:假如让别人先有,自己没有,反而获得更多的同情,甚至比拥有的人获得更多。有,不要太争、太计较,有权有势、有名有位,有是有穷有尽、有限有量:无权无势、无名无位,无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有比较令人羡慕,无会给人轻视。实际上,世间的太阳、月亮,它们连一间房子都没有,但可以恒常不变:千年老松在风雨飘摇中,屹立在山崖上,可以活上几千年。黄金为人所争,因其宝贵,所以粉身碎骨:石头价值不是很高,它能保持大、保持重,何其快哉!

四、你乐我苦。每一个人都希望快乐,不要痛苦。但是我快乐,他痛苦,他会放过我吗?假如通达人情的人,让他快乐:他快乐了,就不会计较我的快乐。一般在高位的人享受快乐,容易被人推翻,甚至被打倒:假如你能把快乐给人,看起来是吃亏,实际上是占便宜。例如,你不愿意扫地,你休息,我来扫:碗筷很脏,你不愿意整理,我来整理。一些举手之劳、之苦,何必计较?

世界之大,能经得起苦难磨炼的人,都能与松柏常青:反之,安逸一时,图快短期,容易被时代、人情所淘汰。

因此,以上做人的妙诀,或许还不够道其妙,但是能有此观念,也够一生受用了。

【老婆心】

女人天性长于慈悲,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尤其到了年老以后,真是“苦口婆心”,希望青年学好,所以“老婆心”就是慈悲心。

在网络上流传一则故事:有一天,一名小学生乘车上学,下车时把便当遗忘在车上。邻座的一位老婆婆发现,当即大喊:“孩子!你的便当!”顿时全车人的目光都望向她。但老婆婆无视于旁人的眼光,仍然一再地叫着:“孩子,你的便当!”但是小学生一心只赶着上学,没有听到车上老婆婆的叫声。

这时路旁的另一位老婆婆听到叫声,问道:“你叫什么啊!”她说:“那个孩子的便当没带下车。”这时车子已经缓缓发动。就在那个当下,路旁的老婆婆从窗口接过便当,赶上前去,把便当交给了小学生。老婆婆见义勇为,毫不退却,这就是“老婆心”。

世间什么人有“老婆心”呢?

一、父母有老婆心。婴儿呱呱坠地,父母推干就湿,把一个无知的婴儿养大成人,所受的辛苦,如果没有天性的父母之爱,没有老婆心,何能支持?

二、良师有老婆心。好的老师教导学生,不但方法要好,而且要有耐性,一而再,再而三,反复讲授,让学生了然于心。没有老婆心,不容易做好一个老师。

三、医生有老婆心。医生替人看病,重要的是“视病如亲”。种种的呵护,仔细诊察,务必找出病因,以便对症下药。良医难遇,因为良医不但要有高明的医术,能够妙手回春,而且要有老婆心。

四、君子有老婆心。所谓“君子”,就是有道德良知的人,他用爱心看待世间,所谓“君子爱人以德”,他对年幼的人,对比他无知的人都站在君子的立场,施与有德的感化、有益的教化,所以凡是君子者,都有老婆心。

五、益友有老婆心。吾人交友,有日“友直、友谅、友多闻”。真朋友,不会嫌贫爱富,只讲道义:有时候为了朋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因为他有老婆心的缘故。

六、妻女有老婆心。一个家庭里的女性,妻子对丈夫,既是妻子,又像母亲一样地呵护丈夫:女儿对父母,是女儿,自然以女性的温柔侍奉父母。所以当今的女性,不待老了以后为人歌颂,有老婆心的人,就是在年轻时,她的慈心、爱心都能受人赞美,这就是老婆心。

七、菩萨有老婆心。民间故事中,流传多少观世音菩萨化身老婆婆救度人民的故事。所谓“菩萨”,视男人如父如兄,视女人如母如姐,因此菩萨救度众生,都和老婆婆同样地耐烦,自愿地助人一臂之力,毫不望报,是为老婆心也。

八、禅师有老婆心。在世界佛教史上,有万千的禅师,他们给予青年学子的教导,或是棒喝,或是呵斥,或予慈爱,或予鼓励,无一不是老婆心的表现。慧可在达摩祖师座前“立雪断臂”,不是达摩祖师狠心,而是大慈大悲地要其彻悟也。雍正皇帝要杀玉琳国师的禅僧弟子,禅僧在宝剑一晃之下,廓然大悟,这也是老婆心的成就。

其实,世人皆有老婆心,可惜昧于无明、知见、对待、分别,而不能有同体的慈悲,也就失去了老婆心。

【魔】

世间一半一半,佛的世界一半,魔的世界一半。魔是专门破坏好事、善事,干扰善心、善念的修道障碍。我们的身体上,有老病死的魔:心理上,有贪嗔痴的魔:世间,有声色货利的魔。佛陀修行,有所谓“八相成道”,必须经过降魔以后,才能成道。吾人也要能降伏身心上的魔,以及世间的魔冤,才能成就人生的事业。

世间有哪些魔呢?

一、欲望是魔。人在世间生活,鼓动我们最大的力量就是欲望。欲望无穷无尽,所谓“欲海无边”“欲海狂澜”,我们对金钱的欲望,对情爱的欲望,对善名美誉的欲望,对物质饮食的欲物。种种欲望牵引我们的身心,几乎一刻都不肯罢手,我们做了欲望的奴隶,所以欲望就是魔。

二、诱惑是魔。世间有许多的诱惑,名枷利锁、功名富贵.都不断地在诱惑着我们,让我们失去自由。明知诱惑是刀口上的一滴蜜,但禁不起甜蜜的诱惑,甘愿为了一滴蜜而割破舌头。诱惑让我们像飞蛾扑火、春蚕自缚,我们被诱惑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主的能力,甚为可惜。

三、疑忌是魔。我们对朋友经常怀疑,我们对道理心生疑惑:对好人好事都心生疑念、疑惑,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恶,失去自己的信念。人在世间,“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尤其是对人不要怀疑。当然,人生处世,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害人之心千万不能有,只要自己做人正当,纵给别人伤害,也就当是消灾求福吧。

四、骄慢是魔。骄傲我慢是做人的大敌,可是有人自恃自己的聪明才智,自恃自己的家世钱财,在人前总是一副傲慢不可一世的态度,或者盛气凌人的样子,让人不愿亲近。这都是由于“满瓶不动半瓶摇”,没有成熟的心智,所以才会目空一切,恃才傲物。假如能像成熟的水果,又大又熟,自然懂得谦恭是待人之道。

五、懈怠是魔。思想上产生了懈怠之念,就是受了魔的诱惑。今天早些收工吧!何必做那么多事呢?今天早一点休息吧!人生何必那么辛苦呢?这都是魔在摧残吾人精神的功德世界。想要探望朋友的病,即刻又想到自己身体也不是很好,不愿施与一点友谊:想要做一点善事,即刻又是一个念头,以后再说吧!这种懈怠的想法,让很多好的机会就在因循苟且中蹉跎了,让一些善事好事就这么从懈怠中悄悄流失了。佛教说“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除”,唯有精进,才能打败懈怠。

六、烦恼是魔。人是烦恼的动物,烦恼是魔,人就是受了烦恼的魔王所控制,所以不能解脱。唯识家说,人的根本烦恼有六个,随烦恼有二十个,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烦恼绵绵无尽期”。断绝烦恼之道,所谓“欲除烦恼先无我”,只要吾人能抛开私我,具有无畏的般若智慧,烦恼的魔冤即刻就会销声匿迹了。

【魔在哪里】

常听人说:某人着魔了!某人走火入魔了!魔是什么样子?一般人想象中,魔就是青面獠牙,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其实,美人计不是中魔了吗?

魔,也不是一般人以为的,像是刀枪剑戟、毒药刑具:甜言蜜语、口蜜腹剑,不也是中魔了吗?魔,原来无形无相,也可以无所不像!魔就是破坏好事、妨碍善行、增加困难的一种反动的邪恶力量,那就是魔。

释迦牟尼佛当初证悟成佛,有所谓“八相成道”,也就是经过八个阶段,其中之一就是“降魔”。在佛陀修行的岁月中,他忽然感觉到身外的声色货利在诱惑自己,内心的烦恼欲念在鼓动自己:他觉察到内外魔力的侵略,惊觉必须要能降伏内外魔力,才能成道。

魔在哪里?这是有趣的问题,兹述如下:一、魔在人间。人世间一半一半,善良的有一半,邪恶的有一半:光风霁月的景象只有一半,晦暗不明的地方也有一半。佛的世界也是只拥有了人间的一半.另外一半的世界就是由魔所统领了。人间永远在斗争,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天灾,甚至人与人之间利害冲突,都在战斗。如何用善良的佛心打败邪恶的魔境?先要靠我们的智慧认识谁是佛,谁是魔,总不能把佛当魔、把魔当佛!认识了佛与魔的不同,你走遍世间,佛眼看的世界,都是佛的世界,魔眼看的世界,都是魔的世界。人间是佛与魔共有的,你自己本身是佛界的人呢,还是魔界的分子呢?

二、魔在家里。人间的魔,其多无比,叫人眼花缭乱,不容易看出,不过缩小范围来说,魔就在我们的家里。父母亲人给我们因缘,帮助我们成就,是我们的恩人:但是,偶尔遇到一些不尽明白情理的父母亲人,他妨碍我们的成长,阻碍我们的学习,让我们志不得酬、力不能展。他只用自己的一套思想理念来束缚你,例如你想就读什么学校,必须听取父母家人的意见:你要男婚女嫁,也要听从父母家人之言。你要做善事,他不以为然:你存好心善念,他能改变你的初衷。所以,家人是佛菩萨,但也是我们磨难的因缘。

三、魔在身旁。魔在哪里?魔就在我们的身边!师长朋友,非常严厉地训示我们,教诫我们,可能是我们的增上缘:满面笑容、满口甜言蜜语,结果笑里藏刀,也可能是魔在伺机加害吾人的善念慧命。我们不要以为魔一定就在我的对面,魔也许就在身边!。祸起萧墙”不就是因为魔在我们的身边吗?

四、魔在心中。魔居住的地方,一般说都是在世界各地流窜:但是魔的大本营,还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每日行住坐卧之间,我们的起心动念之际,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天人合一”,那是因为没有魔的干扰:假如感觉内心在。天人交战”,那就是魔已经在伺机陷害你了。吾人心里的六大烦恼:贪欲、嗔恚、邪见、骄傲、嫉妒、欲染,都是内心的魔界,你有觉察到吗?

【谁是鬼】

世间的人都非常怕鬼。鬼有多种,佛法里有所谓无财鬼、少财鬼、多财鬼,也有凶鬼、恶鬼、善良鬼,还有大鬼、小鬼。鬼,其实不一定都是可。怕的,鬼也有可爱的意思,你看,太太称呼先生叫“死鬼”,喊小儿女叫。小鬼”。鬼也不一定阴间里才有,走过人间,在社会上到处都有鬼,试举其例:一、酒鬼。喜欢酗酒的人,经常喝得烂醉如泥,不知东西,不顾礼仪,胡言乱语,丑态百出:对于那些不醉不归的人,都可以名之日。酒鬼。

二、赌鬼。有的人好赌,彻夜不归,每日沉迷赌桌,一掷千金,囊空如洗,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但是尽管再怎么落魄,他还是不肯觉悟,仍然希望有机会翻盘,捞回赌本。其实。十赌九输”,而且输的不只是家财,还有人格、名声,甚至家庭、前途都毁于一旦,如此不沦落为鬼,又能做什么呢?

三、色鬼。世间的男人,有的人好赌,有的人“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有此观念的人,见色眼开,这种。色中之鬼’,最是难以打发。

四、懒鬼。我们没有听过鬼有什么职业,也没有听过鬼需要做什么事,所有鬼都很懒惰,所以有些人不肯做事,就把他归类为懒鬼。不读书,不求职,不上进,只想白吃白喝,到处招摇撞骗,惹是生非,这就是懒鬼的写照也。

五、饿鬼。所谓。饿鬼’,就是好吃的鬼,平时要他做事见不到人影,一有吃的,马上跑第一。所谓。遇食颈似鹤,遇事头如鳖”,这是对饿鬼再贴切不过的形容了。

七、心鬼。有的人能力很小,脾气很大,一碰就生气,一碰就怪人,甚至动不动就对人拳脚交加,恶口骂人。这种好发脾气的人,也是鬼的一类。

八、肮脏鬼。人和畜生不同,人都爱干净,衣服要换洗,身体要盥洗,嘴巴也要漱洗,家庭更要打扫整洁,不能像猪圈狗窝,否则住得不安心。但是有一些人,家里杂物乱堆,到处脏乱不堪,但他不以为意,甚至全身臭气难闻,他也不当一回事,这种肮脏鬼令人退避三舍,不愿与之为伍。

九、小气鬼。人之交往,有来无往非人也。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有的人只想享受别人所有,自己。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这种小气鬼固然交不到朋友,一旦自己有事需要别人帮忙,因为平时没有结缘,要想得到人助,此实难矣!小气鬼由于不肯喜舍,人人见他,避之如蛇蝎,此不即是鬼而何?

十、是非鬼。是非鬼就是专门喜欢搬是弄非、挑拨离间,造成别人的对立、冲突,自己从中渔翁得利。由于是非鬼表面上装作是好人,其实内心别有企图,令人防不胜防。

鬼者,可怕之谓也。上来所说,可见鬼并不是只有阴间才有,人间多鬼,不得不小心处众也。

【“贪”中有多少】

人都有。贪心”,贪多、贪大、贪好,甚至。多,还要更多”,“大,还要更大”,“好,还要更好”。所谓。贪心不足’,贪心的人永远不会满足,所以贪到后来“贪中有多少?”值得深思。试举数例如下:一、贪一部自行车。有的人希望有一部自行车代步,等到有了自行车,又想要一辆摩托车。有了摩托车,觉得拥有汽车才好。一旦有了汽车,又嫌国产的不够气派,最好是名牌的进口轿车才拉风。真的拥有进口汽车的时候,开在路上怕被人撞到,晚上停放在哪里都不安心,怕被窃贼所偷,于是整个人都被汽车束缚了,真是何乐之有。

二、贪一个官位。有的人想要做官,从地方的村干部做到乡镇市长,还是觉得官位不够大,一心希望当个立法委员,甚至能当上部长就更有权势,就更加威风了。哪一天真的当上部长,忽然一个贪污案件爆发,结果锒铛入狱,不但权势没有了,连尊严也葬送了。

三、贪一栋房子。有的人羡慕别人住豪宅,一心希望自己能有一栋独门独户的房子。等到真的有了自己的房子,一栋不够.还想拥有第二栋:平房不好,最好能住高楼大厦。一旦真的如愿住进大楼里,忽然地震了,整栋大楼天摇地动,吓得惊慌失措,手脚发软,这时才发现,住大楼也不一定好。

四、贪一个美女。有的人以拥有娇妻美眷为幸福,一心希望娶个美娇娘。

五、贪一件衣服。有的女人喜欢逛街买衣服,新潮的、复古的、朴素的、花Ⅱ肖的、连身洋装、中式套装等,各种式样、各种质料、各种花色的衣服挂满衣柜。但是每次要出门的时候,选哪一件都觉得不合适,于是面对满满一整柜的衣服,却永远都是少一件。

一般人对五欲尘劳的世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有一首描写“不知足”的歌,形容一个人。心无餍足”,非常贴切。歌云: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支虚。

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

种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

不知足的人,就这样苦苦恼恼地度过了宝贵的人生,宁不可惜?!

THE END
1.公司起名案例:5个好听的「农业公司名字」【创意来源】“耕”字代表农业种植,体现了公司的主要业务;“源”字表示根源、起源,寓意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源于自然,强调生态和可持续。 【名字易记性】“耕源”发音简单,易于记忆,且与农业紧密相关,容易让人联想到公司业务。 【名字国际化】英文名可为“Origin Farm”,意为“起源农场”,在国际市场上传递出公司产https://www.lanzidian.cn/agricultural-company/
2.农产品公司取名字大全起名工具1. 丰收农业 2. 绿色农庄 3. 田园食品 4. 优质农产品 5. 天然农场 6. 纯净农业 7. 健康农场 8. 有机农业 9. 美味农产品 10. 安全农场 11. 精品农业 12. 珍品农产品 13. 健康食品 14. 纯天然农场 15. 绿色食品 16. 优质农场 17. 天然食品 https://www.22tools.com/27f17f10a2.html
3.农业公司起名大全1、以地名作公司名。比如长江企业公司、黄河集团公司、泰山集团公司、嘉陵摩托公司、珠江集团公司、张家界旅游公司等等。此种取名,在我国较为常见。2、以吉祥和社会喜爱之物作公司名。如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公司、猴https://m.1212.com/qm/gongsi/555.html
4.为商店取名字我办了一个种子农药的门市,想取一个让农民好记忆好理解爱问田丰,要不就叫丰(金)田(丰).金土(大)地(种子),惠(康\利\金\)农(得利\乐\),要不就叫你名字https://iask.sina.com.cn/b/703195.html
5.web.hzaqdq.com/nodenews/81497277.shtml《濯濯濯洗衣店小信》免费不卡在线观看_楚天都市报 人人操女人的搔逼" 4455永久在线观免费看片 2022年最热《性巴克》中文HD完整版在线观看 亲胸揉胸膜下刺激娇喘的小说 337P人体粉嫩鮑高清视频 男同ChainSexGay同志 女人露胸有奶头无马赛克 婷婷综合在线 爱操影视 日产免费一区二区 公车大JI巴好好爽好深http://web.hzaqdq.com/nodenews/81497277.shtml
6.网店名取名应该()。D. F2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子叶遗传因子组成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个体身心进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要做到() A. 相互连接 B. 循序渐进 C. 长善救失 D. 教学相长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需动火施工设备、设施和与动火直接相关阀门的隔离由( ) A. 施工单位 B. 生产单位 C. https://www.shuashuati.com/ti/72891010e4a4450fa217314d110174e1.html?fm=bd15585dd93675d7d99a6a33af685ac8f7
7.一个全新App如何推广能够得到第一批种子用户?而一个新产品刚上线,往往面临的第一步就是种子用户的获取,如果种子用户获取的好,后续发展就会非常快,后期的运营也会做的比较轻松,对产品来说,种子用户的活跃度最能反应产品的好坏,所以说种子用户对一个新产品来说是比较重要的,笔者之前推广过很多产品,那么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推广的一些产品,写写自己早期的推广种子怎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2653-1.html
8.蓉字的繁体字怎么写,蓉字的康熙笔画多少画,蓉字的五行属什么汉字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寓意和文化渊源,下面是微起名取名网给大家整理的蓉字的寓意详细解析,以及蓉字相同五行的字有哪些,还有蓉相似读音的字有哪些可用来起名的。另外为了满足周易三才五格起名的要求,也提供了与蓉字相同笔画的名字参考。https://www.weiqiming.com/hanzi/kjRmsiIqcom0jx4.html
9.美特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克拉美特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批发:鲜水产品、生肉、初级农产品(不含国家专营、专控产品)、花卉苗木;依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开展经营活动;园林绿化工程。 店铺取名:土特产网名取名方法介绍 http://www.guabaoshu.cn/post/18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