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的农业强大,核心是产业链的整合能力。从种子到管理、渠道等环节全链路的整合与创新,造就了农业强国。中国农业的想要强大,除了巨头崛起之外,产业链的崛起也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农业抗衡欧美农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什么是农业产业链?
从定义上看,农业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升级版”。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而农业全产业链正是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链接成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推动农业从抓生产向抓链条、从抓产品向抓产业、从抓环节向抓体系转变。因此,农业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物,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前提,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问题之痛
创新路径
近些年,生物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欧国农业的重要工具。中国农业也正在迎头赶上,想要创新还得依靠科技的力量。这里是我们提供的几条农业产业链创新路径:
(四)组织模式与服务创新1.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负责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销售,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农户按照联合体的要求进行种植或养殖。这种模式可以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益。2.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供在线技术咨询、培训服务。专家可以通过视频、图文等方式为农户解答种植、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同时开展线上培训课程,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户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将先进的农业技术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农业行业观察认为,农业产业链路径创新需要打破传统,用科技、数字化、智能化建立一套全新的路径与方法,这是“强农”的必经之路。
来发展趋势
在科技与政策的助推下,中国农业产业链将会呈现以下4大发展趋势:
1、深度智能化未来,农业产业链将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全面智能化。智能感知设备将实时监测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状况,为精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大数据分析将预测市场需求,指导生产决策,减少盲目性。人工智能算法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智慧农业的发展将推动农业产业链向更高效、更精准、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2、全面绿色化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健康、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业产业链将全面向绿色化转型。生态农业将成为主流模式,强调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农业生产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治、有机肥料等环保技术。同时,农业废弃物将得到有效利用,转化为能源或肥料。绿色认证和追溯体系将建立,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升消费者信心。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3、高度融合化未来农业产业链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领域,而是与工业、服务业等跨界融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生态。农业与食品加工、物流、电商、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比如,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与电商的结合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与教育的结合将推动农业科普和研学旅行。跨界合作将促进资源、技术、市场的共享与协同,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国际化布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倡议的推进,农业产业链将跨越国界,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布局。中国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与竞争,通过海外投资、技术输出、品牌建设等方式提升在全球农业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和标准将更加完善,促进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国际化布局将为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也将推动全球农业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
最后,农业行业观察认为,农业产业链的创新之路是一场复杂而艰巨的变革,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同时,还需要大力培育领军企业,以“龙头”的力量来推动产业链的改革与创新,这也是中国农业变革的实践特色。(熊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