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文是望都县第十届政协委员、望都县润泽家庭农场负责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他积极参加培训,更新种植技术管理理念、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将一腔热血投入到广阔的土地当中。
01
坚持自我充电专注种植管理
1974年出生的张红文,一直满怀激情地投身到粮食作物种植和经营中。在种植初期,如何施肥、防治病虫害、控制土地湿度都是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面对困难,张红文没有退缩,他刻苦钻研种植技术,专业种植的书籍都被他翻烂了,遇到专业性特别强的技术问题时,他虚心向镇上的专业农技人员请教。
在自我充电的同时,他十分注重向同行学习取经。每年他都要去全国各个知名的种植基地去参观学习,向优秀的行业引领者求教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培训学习,他的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就这样,一边学一边干,他的种植水平在同行中崭露头角,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15年,他积极响应国家农业扶持发展政策,成立望都县润泽家庭农场;2022年成立望都县沂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从单一的个人种植向专业合作社的方向发展。
2014年至2016年,张红文先后多次参加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技能提升培训班,学到了秸秆生物反应堆、喷灌滴灌等实用技术。不间断的培训学习和观摩交流,使张红文的发展思路不断拓宽,他开始把这些技术应用到粮食种植中。
多年的辛劳付出取得了丰厚的回报。润泽家庭农场现已初步建立了集粮食生产、蔬菜、樱桃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规模,农产品种植基地1500亩,其中优质小麦710亩,小麦良种繁育500亩,玉米1210亩,樱桃100亩,2021年,小麦总产量达到695.75吨,亩产575公斤;玉米总产量822.8吨,亩产680公斤,年销售额391.5万元。
02
依托科技发展建设智慧农场
张红文注重科技和农业的结合,不断推进润泽家庭农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装备建设,现有大型拖拉机4台,旋耕机3台,秸秆还田机3台,玉米茎穗兼收获机1台,自走式植保机2台,无人植保机3架,小型拖拉机2台,节水卷盘式喷灌机7台,水肥一体化机1台。耕、种、收、防设备齐全。在满足自身生产的同时,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植保机械和防治技术,积极向社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的统防统治综合和耕种收配套服务,带动了周边村种植技术的革新和观念改变,推动了当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随着家庭农场的发展,张红文引进国家农业厅推荐的农场“随手记”记账软件,通过掌上软件,规范记录财务收支,随时跟进料、农药等投入品的采购和配送,确保生产过程、销售过程有详细记录档案,质量可追溯。
2021年望都县润泽家庭农场领建了望都县大十五计樱桃现代农业园区,引进新品种20个,积极申报有机认证,开展当地特色优势品种“望都樱桃”的提纯,通过樱桃种植的技术培训及推广新技术和引进新品种,培育了16户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又带动本村的5户农民推广新技术,协作互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润泽家庭农场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20年评选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21年11月,人民网对望都县润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作了新闻报道。2022年,望都县润泽家庭农场入选为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作为家庭农场负责人,张红文又在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有了新思路:“合作社+基地+农户”,建立健全合作社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无公害作物、有机樱桃,让大家放心地从合作社购买到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通过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带动周边更多农民发展,积极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张红文表示:“我将时刻牢记政协委员的初心和使命,带头和乡亲们一起在这片沃土奋斗,把智慧农业发展作为终身事业,以实干创新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望都县政协办
原标题:《【望都好网民】张红文:新型职业农民投身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