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人物

大学生回乡种地创业,给农村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种地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步都要亲力亲为。

大学生回乡种地创业,给农村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种地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步都要亲力亲为。

湖南省委1号文件推进农村经济新发展“湖南新农人青年创业论坛”汇聚大学生“新农人”

清明过后,长沙迎来几天晴天。在长沙县黄兴镇黄兴新村,黄稳正盼着这样的好天气,他的十几亩无花果正在生长季,需要阳光。

黄稳是一名“85后”青年,回村种地曾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但他给乡村带来一股新风。在3月举行的一场农业论坛上,黄稳的身份被定义为“新农人”——一群有新观念、新思维的农业从业者,以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为主。

未来谁来种地?这一严峻问题或许可以在“新农人”这里找到答案。湖南新农村文化研究所、2014年湖南省农村工作和省委1号文件,正在帮助黄稳这样的“新农人”实现梦想。

回乡种地的大学生

“山村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每当说起读书改变命运时,人们都会用这句话来形容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但随着就业形势、就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大学生跳出农门后又回乡创业,从事着在父辈们看来没有希望的农活。黄稳和罗海玉,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我们都不想种田了,你还去搞。”

4月3日,离清明节放假还有2天。黄稳却没“休假”的概念,他关心的是天气和自己的30多亩地,那里种着无花果和火龙果。

“无花果生性不喜水,最怕雨天。”3日上午,黄稳站在地头陇上,看着挖好的排水渠,祈祷清明前后能有个好天气。他身后,一行行无花果秧苗已吐出嫩芽,随风晃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当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历纪年法,逐渐被都市以至乡村里的人淡忘时,黄稳依然记得并“依靠”这句农谚。

2015年,黄稳将从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农业管理专业毕业,那时候,他已经是种了4年地的农民。

什么?儿子要当农民了?!黄稳当初的决定遭到父母的否决。刚从农村走出怎么能又回到农村?“好不容易”培养出后辈的长辈们,说什么也不答应儿子的想法。“反正要搞你自己去搞,我不出钱也不出力,我们都不想种田了,你还去搞。”黄稳的父母种着4亩时令蔬菜,经常起早贪黑,觉得种地的人“连一身干净衣服都没有。”

但黄稳认为,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种地之前我就经常思考一些现代农业的想法,如何做成一条产业链,如何做好农产品深加工等。”虽然还没毕业,但种地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心头,不时让他蠢蠢欲动。

2012年前后,黄稳最终“力排众议”,借钱借物,要“种出不一样的地,让父辈服输”。

看到火龙果结果,“就像迎接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

就在黄稳扛起锄头的时候,邵阳人罗海玉还在安徽芜湖一家葡萄公司从事技术和销售工作。那时她已是当地一名路桥工程师的妻子和一名孩子的母亲,工作稳定,生活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但一年多之后,罗海玉成了黄稳的“同行”。在离黄兴镇不远的榔梨镇金坨村,她租了几间农房和20多亩田地,种上无花果和猕猴桃。农业公司的工作让这个“80后”女孩喜欢上了种地,在安徽、上海找了一圈地后,她回到湖南,落脚榔梨镇金坨村。

逆着农门子弟纷纷“逃离故乡”的大潮,两位大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重新回到地头田间。

锄头毕竟不是钢笔。黄稳要面对父亲“不出钱不出力”的困难,罗海玉则要学习开沟、三轮车驾驶等本该是男人们掌握的活计。但二人首先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还是栽培技术——无花果和火龙果应该怎么种?

众所周知,火龙果为热带植物,生长适温为20℃至30℃,冬季不宜低于8℃,平均温度低于10℃时则会停止生长。为了规避风险,种地之初黄稳把自家的三分蔬菜地开辟成“试验田”,他架起塑料大棚,观察引进的品种能否熬过长沙阴冷漫长的冬季。结果一场又一场冷雨过后,三十几株火龙果秧苗全部冻死了。

“做农业好多事,而且要亲力亲为。”这是黄稳后来总结的种地心得。但当时看着被冻死的秧苗,他还是感觉“压力山大”。不过种地是自己选择的,这时候退出岂不正中了父母的想法?

第二年,黄稳又引进了400多株秧苗。他吸取上次的教训,把塑料大棚骨架之间的间距改小,“这样大棚上就不会轻易有积水、积雪,雨雪对棚内温度的影响就会减少”。为了掌握秧苗的长势,黄稳一有空就钻进大棚,穿着冬衣,在气温20℃左右的棚子里忙活得满头大汗。

2013年夏天,“试验田”终于有了成果,看着第一批火龙果呱呱坠地,黄稳“就像迎接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兴奋。

“果树种好后,我想增加一些娱乐项目,带动村里的旅游。”

三分试验田的日子挺过来了,黄稳邀请顾客来园子里采摘,生意好时一斤果子能卖到20多元。但为父的还是不为所动,站在一边继续观望。

黄稳倒是没有纠结于父亲的固执态度,反而信心更足了。试验田的火龙果结果后,这位雄心勃勃的伢子就着手准备他的第二步计划——扩大种植规模。

一番考察之后,榔梨镇花园村靠近黄兴大道的一块荒地被黄稳相中了。这块地30多亩,分属花园村七八户人家,此前种过水稻。“与其这样荒着,不如合理利用起来,它靠近公路,运输方便,挺适合开发种植的。”除了地势较低、排水不太通畅之外,黄稳对这块地还算满意。

2013年7月,黄稳以每亩地1000元的年租金将这30多亩地承包下来,承包期为10年。他把“试验田”的栽种经验移植过来,从山东、台湾等地引进火龙果、无花果品种,又从花园村雇来几个农民在田里打工,正式开始了追梦之旅。

几个月之后,罗海玉的地也租好了,就在黄兴大道对面的金坨村。20多亩地,承包期25年。

用罗海玉的话来说,这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事业。除了要面对租金、技术和可能出现的歉收风险外,长沙县“南工北农”的发展布局,也是一大不利因素。黄稳介绍说,黄兴镇、榔梨镇位置靠南,以发展工业为主,不像北边乡镇农业种植已成规模。

但在黄稳这位有想法的年轻人看来,发展精品农业、体验式农业可以规避“南工北农”的不利现实。他期望自己精心耕作的30多亩地,可以让城里人来订制、采摘果子,体验田园生活。罗海玉选择金坨村,也是看中了它周边的好风景,“果树种好后,我想增加一些娱乐项目,带动村里的旅游。”

“新农人”

未来谁来种地?今年两会期间,大学生村官代表们向农业部官员提出了一个严峻而又亟需面对的问题。在湖南长沙,今年3月份举行的一次农业主题论坛提供的答案是:“新农人”。论坛上,黄稳和罗海玉找到了很多同伴,更重要的是,他们决定抱团行动成立组织,给三湘大地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

3月15日,在长沙县黄兴镇绿世界农庄,一场名为“湖南新农人青年创业论坛”的活动,汇聚了来自湖南、北京、广西、广东等地的50多人。他们之中,有政府官员、农业专家、媒体记者,也有从事农业种植的大学生。

近年来,农村空心化倾向日渐凸显,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只剩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老屋。在梨镇金坨村,村委书记介绍,村里这两年走出去的二三十名大学生中,很少有再回村发展的。与金坨村隔着一条公路的花园村,黄稳租种的30多亩地此前已经荒弃了两年,“长着一米多高的草”。一名抱着孩子的妇女说,梨镇周边工厂多,人们宁愿出去打工也不务农,田地要么被流转要么被荒弃。

“现代农业要发展,需要大量大学生‘新农人’的参与。”

黄稳和罗海玉的“回归”,也搅动了农村这一方沉寂的世界。举办“湖南新农人青年创业论坛”,就是要寻找、汇聚他们这样的人。

据了解,四川是全国首个提出“新农人”概念的省份,“新农人”联盟则最早出现在辽宁。如今“新农人”已遍地开花,湖南更是如火如荼,湖南新农村文化研究院是其中的有力推动者,把“新农人”的研究和培训作为其2014年一项重要任务来做。“希望吸引社会企业家、返乡青年创业者、大学生村官等对‘三农’感兴趣的各方人士,共同探讨新农村、新农业、新农人的发展问题,为美丽湖湘建设出谋划策。”研究院院长龙佑云对“新农人”联盟抱有很大期望。

与社会企业家们相比,大学生被看作是这个联盟的生力军,他们返乡创业参与农业生产,意义则更为深远。

更重要的是,黄稳发展自然农耕、生态种植的决定,与论坛上各位“新农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2014年湖南省委1号文件,要扶持发展10000户家庭农场

3月15日参加完论坛后,黄稳和罗海玉返回各自的农田继续干活。天气预报说之后几天有一轮降雨,他们要赶在下雨前把沟渠挖好,方便排水。罗海玉还要去市场上寻找适合女性驾驶的开沟机,“雇人开沟太贵了”。另外随着气温的回升,她堆在地头的有机鸟粪开始挥发气味,“再不想办法处理,邻居们就要去投诉了”。

这些事情虽然琐碎,但正如黄稳所说,都要他们亲力亲为。

这也是参加论坛的其他“新农人”们必须面对的:交流、沟通固然可以碰撞思想,整合资源,但自家农田的草木还要靠双手一一打理,尤其是资金和技术问题。为了实现创业梦想,黄稳已经举借了大量外债。

让人欣慰的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农村工作会议传来了重大政策。3月26日,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省农办副主任钟正洪对外发布2014年湖南省委1号文件。文件指出,湖南将在2014年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扶持发展100家龙头企业、10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和10000户家庭农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

2013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今年6、7月,黄稳和罗海玉的果子就要成熟了。届时,满园飘香的情景将会让中央精神变成现实。

一根稻草的革命

很遗憾采访期间没有遇见黄稳的父亲,这位儿子眼中“性格固执”的人。为了打消儿子回家种地的想法,他不惜使出“既不出钱也不出力”的“杀手锏”。种地没出路,父辈们用一辈子的辛苦得出来的苦涩结论,难道会在儿子身上被推翻?答案就在“新农人”三个字里。就像黄稳一样,继承了父亲的“固执”和勤劳外,还有自己的新技术、新思维和新观念。

最重要的是,他不把种地当作一件不光彩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与农民有或远或近的关系,但是很多人却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农民的身份。为什么?因为“农民”二字长期以来意味着贫穷、没有文化,意味着“没有一身干净衣裳穿”……但这样的形象正在被新农人们颠覆。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新农人”这股正在注入中国土地的新鲜力量,将会改变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我相信总有一天,黄爸爸会为自己的儿子骄傲。

一根稻草的革命。这是一本书的名字,作者福冈正信用亲身经历提倡自然农法。在“湖南新农人青年创业论坛”上,很多“新农人”在说起回乡种地的原因时都提到了这本书。细想起来,在广阔天地里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根稻草,来自土地,归于土地。回乡种地,某种程度上何尝不是一种来自大地的召唤?一根稻草也可以引发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首先就从观念的革命、从行动的革命开始。

链接

2014年

湖南“三个百千万工程”

“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扶持发展100家龙头企业、10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10000户家庭农场;

“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建设100个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片、创建10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选派10000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

“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以提升100个县城和1000个建制镇“两型”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在全省4万个村中选择1万个村率先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2014年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完成4000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建设300个美丽宜居乡村等。

THE END
1.家庭牧场名字大全家庭牧场名字大全 1、蓝大、艺钰、臣滨、秋长、柏竹、达林 2、飞静、韵艳、起鸿、才拓、诺卓、仟燕 3、琴日、速修、均琪、传彤、电昇、宸启 4、亿丝、途浅、光耀、意素、乾瑞、耿富 5、津银、腾素、涛旭、臣巧、蒂均、磊茂 6、卡玉、开耀、安川、浦米、昌亿、志轻 https://www.fwsir.com/ziliao/html/ziliao_20241129181843_4058802.html
2.农产品公司取名字大全起名工具5. 天然农场 6. 纯净农业 7. 健康农场 8. 有机农业 9. 美味农产品 10. 安全农场 11. 精品农业 12. 珍品农产品 13. 健康食品 14. 纯天然农场 15. 绿色食品 16. 优质农场 17. 天然食品 18. 纯净食品 19. 健康农产品 20. 有机食品 21. 美味农场 https://www.22tools.com/27f17f10a2.html
3.农业公司注册名称怎么起名最新版农业公司名大全农业公司在取名的时候,不仅要为公司树立良好形象,又能反映公司的个性。一个适宜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农产品种类的名字,让人了解到当地农产品的特色,从而提高销量,体现出丰收、收获、成熟等农产品的特点。https://www.xkbbtang.com/item/176128.html
4.种植农业公司起名大全给你的种植农业公司起一个完美的名字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毕竟,你的公司名称将反映你的品牌和整体业务理念。为了帮助你找到完美的公司名称,我们整理了一份全面的植物和农业相关的公司名称清单。无论是现代的、有创意的,还是传统的,我们都有你所需的灵感。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些最能体现种植农业本质的引人注目的名称吧https://www.jimingbao.net/gs/133390.html
5.农业公司起名大全5、品牌取名法 品牌起名,一般是指公司企业创造出了名牌产品以后,再用自己的品牌名作为公司名称的,如上海以前的绿宝金笔厂、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都是以各自的品牌产品“绿宝金笔”、“凤凰”来为公司取名。 6、求洋取名法 公司起名和品牌命名当中,要去中英文对照的顾客越来越多,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尤其https://m.1212.com/qm/gongsi/555.html
6.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多元化经营开创现代农业新亮点周末,几个朋友相约到距县城6公里的一个家庭农场采摘油菜薹。油菜我知道,菜薹我也知道,可是三个字搁一块,还真有点闹不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菜呢?我们平常吃的较多的是青菜薹和红菜薹,油菜薹还真没吃过。原来这是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在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示范推广的富硒油菜菜、https://www.hanyin.gov.cn/Content-2278966.html
7.成都新津家庭农场的一些纠葛(停招)农场是划区域管理,一部分喂鸡一部分种油菜,中间用简易围栏隔开,但是我的鸡鸭比价野,总要去钻过围栏去吃油菜,所以需要初期的时候尽心一些,查找漏洞,同时前期需要隔一小时就赶一次,大约需要3天到一个星期,鸡就习惯了,可惜此人沉迷网络,从来不管,我每周去农场,就看到油菜少了一片,心里那痛,问他,三个字,管不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5738256/?cid=2803058149
8.杭州上海考察报告(通用8篇)从2007年起上海松江区在浦南三个乡镇开始探索由家庭农场经营农业, 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松江模式”以“依法、自愿、有偿”为原则, 推行农民承包土地委托村集体统一流转, 形成适度规模, 由家庭农场经营的方式, 家庭农场经营者则在农民自愿提出申请的基础上实行民主选拔。同时, 培育职业化农民, 发展种养结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t78l5w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