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精细化工的重要门类,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粮食稳产增收的重要生产资料。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成相当于潜在收成的三分之一,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产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减产40%-60%甚至绝产。另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估计,全球作物虫害每年导致高达40%的全球粮食损失,仅以经济价值衡量,植物疫病和入侵性害虫分别导致全球经济每年分别付出约2,2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的代价。可见农药的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播种面积较大。2017-2022年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整体上升。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8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945万公顷,减少47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352万公顷,减少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307万公顷,减少25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1024万公顷,增加183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00万公顷,减少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14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47万公顷,增加1万公顷。
受益于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药需求大国。虽然2010—2020年,全国种植业生产上农药使用量(折百量,下同)由“十二五”期间年均29.98万吨下降到“十三五”期间的年均27.03万吨,降幅9.84%,但仍是全球农药需求大国。2021年我国农药使用量与2020年基本持平,为26万吨左右。
而根据市场分析,我国农药使用量下降,主要是因为2015年起,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在2020年实现农作物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推行精准科学施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而同时随着农业部“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政策的实施,2015-2021年我国农药总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共计249.8万吨,同比增长16.29%。2022年1-7月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已完成150.6万吨。纵观几年来农药产业的形势,国内供需基本稳定。
另外与国内市场发展不同的是,我国农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促进了农药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到目前我国六成以上农药产量用于出口,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88个,出口上亿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有20多个。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口农药220.2万吨,进口农药10.4万吨,进口金额为9亿美元,出口金额为80亿美元,出口均价5146美元/吨。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安全环保压力加大,我国农药行业处于新一轮整合期,落后的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头部企业加速扩张,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根据《″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生产集约化的目标,推进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到2025年,着力培育10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5亿元企业、园区内农药生产企业产值提高10个百分点。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