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需求快速提升,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提升,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2016至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83.0亿件,较2020年增长29.9%。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05.8亿件,同比增长2.1%。中国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完成500亿件,较2022年提前了27天,较2019年提前了155天。
(2)快递行业各企业竞争加剧
进入2023年,快递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从2022年全年快递行业数据可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及浙江省。从不同快递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见,中通快递的市场份额最高,超20%,其次是韵达快递和圆通快递,这三家快递公司市场份额总计高达50%。从2022年快递业务单量分布可见,中通快递业务单量最多,为177.97亿票,同比增长11.6%;其次是韵达快递,快递业务单量为176.1亿票,同比下降4.44%。
(3)数智化赋能水平持续提升,物流效率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邮政局《2023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2023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60.48小时,同比缩短4.09小时。72小时准时率为75.39%,同比提升6.02个百分点。快递企业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网络化运营等方式,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也推出了更加智能化的配送方式,如无人机、自动驾驶等。我国重点经济圈物流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速,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河北省明确提出支持廊坊在做大做强现代商贸物流1.0版基础上加快打造2.0版,并创新探索3.0版,把廊坊建设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的物流中心。成渝地区共同打造沿江物流枢纽,加强沿江港口合作,推动自贸区的协同开放,促进保税功能区、开放口岸和物流枢纽的整合布局。全国重点经济圈物流和快递时效也在不断刷新纪录。近日,菜鸟联合申通快递宣布,启动全国重点经济圈物流升级计划,推出智选仓配“次日达”服务。智选仓配将给重点经济圈带来快递时效新变化。
(4)“快递进村”:挑战依旧严峻。
2020年《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符合条件的建制村要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实施‘快递进村’工程,鼓励发展‘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客观来讲,“快递进村”工程推进缓慢是市场的理性选择。一方面,价格与成本普遍长期倒挂,进村设点不具备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快件进村投递需求增长放缓,削弱了进村设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快递从业人员规模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快递业已经成为了国内物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快递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快递市场占据了全国物流市场的22.5%。同时,中国快递企业数量已超50家,其中顺丰、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等企业规模较大,占据了市场份额的较大部分。就快递行业的就业形势而言,无论是直营快递企业,亦或是家族管理式的加盟企业,人才匮乏问题仍普遍存在。一方面,快递行业正朝科技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急需复合型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行业发展风向不断变化,大部分快递企业技术需要通过外包实现迭代升级,急需能够精准规划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领导者。当前,虽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但仍在增长的电商市场保证了快递员岗位的相对稳定。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快递从业人员总数约490万。
三、快递员特征分析
(1)一线快递员以男性为主
(2)行业年龄结构呈年轻化,高中学历占比最大
如图3-2与图3-3所示,在快递行业,需要及时交付、依靠体能的工作内容较多,26-35岁的青壮年劳动者占比超过五成,行业整体呈现年轻化;学历分布上,高中及同等学历劳动者占比最高,超过50%,其次是初中及以下学历劳动者占比接近三成。
(3)七成以上劳动者来自农村,工作地点向东部城镇聚集
如图3-4至图3-7所示,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在快递行业劳动者的户籍分布上,有超过七成的劳动者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劳动者占比不到一成,其中大部分来自河南、山东、广东等人员密集与人口输出量较大的省份;而在业务量较大的东部城市与县城工作的快递员累计占比超过八成,作为新就业形态的典型职业之一,快递行业在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方面体现了重要贡献。
(4)超过半数劳动者月收入少于5000元,旺季收入波动明显
如图3-8所示,在收入方面,有超过半数的劳动者每月收入5000元以下,月入过万的劳动者仅占4%。而在“双11”前后等消费旺季,由于业务量的翻倍增长,许多平台通过日薪现结、提高派件提成、额外工作补贴等方式招募更多劳动力进驻,以缓解派送压力。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在“双11”期间,劳动者工作时长在14个小时左右,最高达19个小时,超八成日派件量超过200件,收入得到普遍提高。
(5)快递员上班灵活性较低,存在过度劳动现象
(6)熟人推荐、平台推广人员介绍和招聘网站信息成为主要入行途径
如图3-12、2-13所示,快递员主要依托的平台人数从多到少为顺丰、圆通、韵达、中通和申通,这与中国-快递行业的格局一致,占比分别为37.96%、36.54%、33.43%,33.43%和30.03%。从入行途径来看,超五成的快递员通过熟人推荐进入快递行业。
(8)职业技能等级(岗位)设置体系持续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畅通
四、总结
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开发了快递员线上申诉渠道并持续开展慰问、团建等活动。未来仍需政府、企业平台、第三方中介等多方共建,扎实推进快递人员职业技能提升、优先参与工伤保险、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人文关怀等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深化关爱快递从业者系列服务行动。
尤其针对职业技能提升方面,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快递员的需求也在提升。针对快递员综合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也愈发关键。企业教育培训工作应聚焦自身需求、突出特色,通过联合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等渠道进行充分产学研融合,开发更有效的职业服务。结合产业升级和国际市场的拓宽,需进一步提升快递从业者使用智能化技术、自动化设备的能力;培养其掌握物流配送领域含仓储管理、配送路线规划等技能及国际物流配送等知识,以此扩展快递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其创造发展和表现的舞台,构建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