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诊断”线上“开方”——农技员“线上线下”战疫保供

湖南省吉首市双塘街道大兴村的西瓜种植基地一片忙碌景象,种植户陈本忠带着七八个村民忙得不亦乐乎。

“防控期间,这些农业专家还能坚持为我们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我们种地更有信心了。”杜绍成感慨道。

连日来,各地农技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生产,帮助农民增收。

杜绍成是山东省郯城县泉源乡东五湖村大棚种植户,近日,他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赶紧求助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友亮。根据现场的“诊断”,李友亮很快就给杜绍成开出了“处方”,帮他解决了生产难题。

2月7日,在安徽巢湖市柘皋镇三星村松海家庭农场大棚蔬菜基地,新收获的莴笋、红椒、白菜等蔬菜正在装车运往蔬菜批发市场。农场负责人王松海说:“疫情期间,我们市里的农业专家给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就从来没有中断过。”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农技人员指导大棚蔬菜生产

记者获悉,“中国农技推广”是农业农村部近年建设的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组织37万名农技推广人员、6000名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教授线上解答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指导、提供远程问诊。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农技专家深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查看小麦田间墒情

迄今为止,专家和农技人员运用信息化高效便捷、覆盖面广等优势,线上及时解答农业问题41万多个,发布服务日志38万多条,实现了农技指导24小时全天候、跨时空高效服务,专家农民无障碍沟通互动。

“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我们将充分发挥信息化便捷高效等优势,组织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在线开展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为保障‘菜篮子’等农产品供应,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科学高效防控新冠疫情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农技推广”在农业科技人员和生产经营者中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加速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让农技人员应用信息化等新方式新理念为“三农”服务,让广大农民搭乘“互联网+”的快车。

THE END
1.广东肇庆市社:“产技销一体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本报讯 今年以来,广东省肇庆市供销合作社聚焦落实“百千万工程”和肇庆市现代农业“成百上千”工程,联合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打造“产技销一体化”服务模式,依托“农友圈”平台全省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技术力量和肇庆供销农服大联盟,满足农业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http://gxhz.gansu.gov.cn/gxhz/c118381/202411/174028778.shtml
2.托普云农亮相2017“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高层论坛助力农技信息化发展“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是提高农业生产方式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提升农业资源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提供农技推广服务的效益,成为我们推进农业发展的引擎”。会上,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明确了“互联网+”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形式、要求和重点。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29/234569.shtml
3.浅谈"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农林学论文“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农民,也只能被动的望洋兴叹,这样的农民会被时代所逐渐淘汰。因此,只有让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展现真正对农民有价值的作用,他们才肯买账。在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农业发展走向机械化、现代化、智慧化的重要任务。职业农民也应该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8/147611.html
4.农技推广范文8篇(全文)农技站农技推广工作总结2007-12-08 13:53:0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技站农技推广工作总结农技站农技推广工作总结(2)农技站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受党的惠民政策的鼓舞,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我镇农业生产形势喜人。粮食总产恢复灾前产量(2004年洪灾)。其中:水稻播面积万亩,较上年增加98亩,单产403公斤,总产量7334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24u1oss.html
5.智慧生产培育朵朵香蕈“互联网+”助力产业振兴智慧农业典型案例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农技推广服务手段;面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实现专家和农民远程面对面交流,开展会议、培训互联网同步宣传。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培养农业网络信息人才,提高农民信息化认知和应用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https://www.agri.cn/zx/xxlb/ln/202403/t20240329_8620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