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和2016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会议精神,在2015年河南省玉米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的基础上,继续筛选适宜我省种植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二、试验组别、参试品种及承试单位
根据我省玉米生产实际,今年试验仍设置三个夏播密度组:4000株/亩、4500株/亩、5000株/亩。参试品种见附表。根据试验要求和试验点试验地的承试能力,每组参试品种数不超过20个(含CK)。根据我省玉米生态区分布特点,合理布置区域试验点,每组试验安排12个承试单位(试点)。
三、试验设计及要求
(一)试验设计
三个密度组均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5行区,收获中间3行计产,计产面积为12平方米,行长6米,行距0.67米(或行长6.67米,行距0.60米)。不同密度组的株距分别为:
4000株/亩密度组:0.67米行距:株距0.250米,每行播种24穴;
0.60米行距:株距0.275米,每行播种24穴;
4500株/亩密度组:0.67米行距:株距0.222米,每行播种27穴;
0.60米行距:株距0.244米,每行播种27穴;
5000株/亩密度组:0.67米行距:株距0.200米,每行播种30穴;
0.60米行距:株距0.220米,每行播种30穴;
各试点对参试品种按原编号自行随机排列,每穴点种2-3粒,定苗时留苗一株,重复间留走道1.5米,试验周围设不少于4行的玉米保护区。
4000株/亩密度组对照为伟科702,4500株/亩、5000株/亩两个试验组别对照品种均为郑单958,对照种植密度与试验组密度相同。
(二)试验管理及品种要求
为确保试验的公正性,减少人为因素对试验的影响,本试验在总结过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核心试点和辅助试点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参试品种由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统一密码编号,核心试点参试品种前期加密、后期解密,以利于田间品种考察、育种者观摩,辅助试点整个试验期间封闭运行。玉米专业委员会专家对一些试点进行实收测产,与实收测产结果差异比较大的试点结果不予汇总,并取消承试资格。
(三)田间试验操作技术规范
播种、施肥、灌溉、除草等田间管理质量要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如间定苗(3-5叶期)、中耕锄草、施肥、灌水、治虫等工作要当天完成,假如遇到特殊气候条件,同一重复必须在同一天内完成,确保操作技术标准一致。
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要按《河南省玉米品种试验操作规程》规定的记载项目、记载标准、记载时期分别进行。田间观察记载项目要在当天完成,成熟时先调查,后取样(考种用),然后准备收获。每小区只收中间三行计产,面积为0.018亩。收获务必细心,不得出现收错行和缺区(株)少收等。把收获果穗装入网袋后检查内外牌子是否一致。晒干后脱粒,并加入样品果穗的考种籽粒一起称其干籽重并测定籽粒含水量,按13%标准含水量折算后的产量即小区产量,用公斤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四)鉴定和检测
为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参试品种,对所有参加区试品种进行两年的人工接种抗病虫性鉴定和品质检测。第一年区试品种进行DNA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检测。
抗性鉴定委托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负责实施,对参试品种进行指定的病虫害种类人工接种抗性鉴定。鉴定品种由收种单位统一抽取样品后(1.0公斤/品种),于5月10日前寄到委托鉴定单位。
DNA检测委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负责实施,由省种子站统一扦样和送样。转基因成分检测委托农业部小麦玉米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实施,由收种单位统一扦样和送样。
品质检测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负责实施,对检测样品进行规定项目的品质检测。被检测样品由指定的三个试验点提供,每个试验点提供成熟的套袋果穗(至少5穗/品种,净籽粒干重大于0.5千克),晒干脱粒后于10月20日前寄(送)到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主持单位),由该主持单位均等混样后统一送委托检测单位检测。
四、试验督察和总结
督察工作以承试单位自查和省品审会玉米专业委员会检查相结合进行。自查由承试单位组织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主持单位;检查由试验管理部门和主持单位或联合省玉米专业委员会在玉米生长前期、中后期随时进行,检查结果作为对承试单位和人员奖惩的重要依据。
五、其它事项
因灾报废的试验,请记录并留存文字和图片资料,于报废后7天内函告主持单位和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品种试验管理科。试验结果出现极值时,试点应写出书面解释。参试品种茎基腐和小斑病达到高感时及时报告试验管理部门和主持单位,管理部门组织专家验证,未经验证的上报结果不予采纳。若试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试验管理和主持单位联系。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试验管理科联系方式:
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4000株、5000株/亩密度区试主持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技术系(4500株/亩密度区试主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