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东北网国内

数字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乡村产业数字化,使数字技术成为推进产业数字化的核心力量,势必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新的动力与活力,为乡村振兴全面赋能。

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成效显著。数字化在乡村的广泛应用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去了澎湃动能。农业科技作为产业振兴的加速器,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驱动的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2021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25.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数商兴农”以数字要素改变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产品和工业品双向流通、电商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农村电商市场大有可为。

数字化推动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科技现代化与数字技术密不可分,数字化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农业科技现代化贯穿种业种源、品种创新和产业融合等部分,聚焦农业科技关键领域,为乡村产业数字化提供新动能。农业科技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业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利用种业大数据平台从品种选取、良种推广到种业科技实现全方位现代化、自主化,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农业科技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以科技创新重要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领域的高水平自给自足、自立自强,数字化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农业科技现代化,三产融合是发展方向,将农业生产加工和农产品市场服务、小农户和乡村产业、大中小企业和特色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为乡村产业融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平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数字化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农业是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一种高效、优质、低耗的精准生产模式。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农业可以大幅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农业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农业激发产业振兴活力,让更多农民享受数字化发展红利,在“稻菜轮种、稻螺共生”“无人农场”“智慧种田”等新种养模式下,在充分利用土地效益的同时实现农业生态链绿色循环,激活农业高质量发展潜力。

数字化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数商兴农”工程作为数字化技术的具体实施,将传统分散化、小型化、原始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数字赋能下逐渐转变为规模化、数字化、可追溯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商兴农”促进农村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商务打通了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通过构建加工厂、仓储、物流、电商平台一体的生态循环圈,提供产品产购销一条龙服务,打破信息壁垒和市场藩篱,促进产业模式再造,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溯源,为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支撑。通过数字化贸易、提高产业附加值、形成新兴产业、重塑产业需求端等途径,特别是在产品深加工的基础上,借助电商平台转变用户消费习惯,实现“土特产”到“金名片”的转型;“数商”是手段,“兴农”是目的,依托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帮助农民实现生计模式的创新转换,同时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数字化赋能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以数字文旅重塑农民主体意识,将乡村、农民、游客三者有效衔接。数字文旅以数据要素引领产业融合,改善乡村地区“以农为主”的单一化产业结构,庭院经济以“庭院+休息”的模式,利用屋前屋后闲置土地资源,挖掘庭院增收潜力,发展特色农家乐和种植养殖,打造“一村一品”,辐射带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文旅整合乡村文旅资源,深度挖掘文化脉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利用数字技术对乡村沿线特色文化、民间技艺、历史遗迹、田园风光等IP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开发与呈现,让数字化成为乡村文化呈现和输出的新载体;数字文旅使乡村产业更多元,是一、二、三产业协同推进的直接体现。依托数字化文旅平台分析乡村资源优势,开展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民宿康养等不同类型不同赛道的文旅服务,营造多元化特色化数字融合应用场景。

(作者:张玉刚宋育薇,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THE END
1.以数字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建设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体到行业来说,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还能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化种植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烟草种植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病虫害情况https://www.eastobacco.com/sp/content/2024-11/29/content_1252050.html
2.浙江省温州市供销合作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结合业态布局和服务需求,积极参建农事服务中心、新型庄稼医院,推进全市新型庄稼医院服务体系一体化项目、“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等农资数字化建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引领“智慧农资”“数字农业”的先行探索者。 3、加快推进绿色农资供给。紧跟肥药“双减”政策,优化供给结构,加大绿色高效农资的引进推广,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04817
3.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数字化解决方案.doc资源【农资市场监管措施研究】 在当前的普兰店地区,尽管农资市场整体秩序良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假冒伪劣的种子、农药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这些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面对这些 农业科技发展区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项目解决方案.ppt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ducanwang/88843931
4.威海建设工程数字化多图联审系统建设单位报审小贴士 建设单位审图系统立项提示: 在新建项目时,直接从项目库中选取,如无项目无法选择,请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操作指南》操作。 工改系统网址:点击跳转。 1、在工改系统申报项目时,如果没有项目赋码,需在山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去申请赋码,点击跳转。http://weihai.shaniaoyun.com/
5.数字化技术赋能春耕生产各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国青年网江西供销电商公司大数据平台工程师 周启勇:通过这个农资流通采购大数据平台,我们覆盖到全省3000多个乡村网点,让数字化技术赋能农民的春耕生产,提高效率。 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一百多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各类果蔬长势良好,日产量达十余吨。据了解,农场不断加大科技指导力度,通过对蔬菜大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402/t20240227_15098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