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探索村社共建模式打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样板

岱岳融媒讯:泰安市岱岳区积极探索村社共建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依托“村集体+供销社+合作社”“村集体+供销社+龙头企业”模式,以区级公司为龙头,以基层社和镇村为支撑,打造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集体经济强村,建强一批发展态势强劲的基层供销社,形成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供销合作社得到发展的多赢局面。

搞活合作机制画好服务三农“同心圆”

建立“村两委+供销合作社”合作模式。指导下辖镇级供销社与村党组织以“为农服务”为圆心、以“村社共建”为半径,共同对村级供销社建设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将村“两委”的组织、土地、资源等优势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渠道等优势结合,发挥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村级社的经营服务优势、村级农资服务社的资源优势,实现党务、村务、为农服务“三务合一”,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

建立“村干部当服务员+供销社当供货员”的“供销服”工作模式。突出村“两委”引领地位,吸引村党支部书记参与村级供销社管理,吸收村“两委”成员参与村级农资服务社经营,以突出“党建引领,村社共建”为主题,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村干部排班执勤自主经营农资服务站,供销系统为农资服务站供应化肥,在村党支部及供销社的背书下,村级供销社得以通过村集体扩大农资宣传、销售渠道,以零场地费、零人工费的优势降低运营成本。

打好农资销售社会化服务“组合拳”创造农业生产新质效

打造惠农服务主体,提供全链条社会化服务。依托镇级供销社、村级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等,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技服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今年来,共服务农田4万余亩,对接服务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5家,经营收入达到260万元,实现基层供销社、村集体、农民“三增收”。其中,泰安市岱供为农服务有限公司与房村镇及周边乡镇村党组织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土地托管协议;大汶口供销社与汶口曹家庄村、卫驾庄村签订土地托管协议,流转土地1800亩,开展玉米258号高标准农田种植推广实践,为提高粮食产量提供科技、管理保障,确保实现粮食高产,打响“岱供托管”服务品牌。

建立高效的农资配送体系。发挥供销系统流通服务网络整体优势,聚力打造构建区级农资配送中心、乡镇二级配送站以及村级农资服务点的三级配送网络,保障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化肥农药。今年来,新增镇级农资站3处、村级农资经营店15处,推行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等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将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直送到农户手中,大大缩短农资流通环节,打通优质化肥、农药等农资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各供销系统经营各种大田肥、有机肥、菌肥、杀虫剂100多种,年销售化肥2500吨以上,农业服务经营网络可覆盖50余个村。

坚决守住“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的金字招牌。坚守“供销信用”,严把渠道关、验收关,严格执行农资产品“三证”制度,从严把控商品质量,发挥供销社农资市场“压舱石”作用,同时采取“大化肥减少小化肥补、尿素下降专用肥上”营销策略,推广应用有机肥、缓释肥等高效新型肥料和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组织供应适销对路的大田作物、林果种植等有机专用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农技促发展积分汇村风为乡村振兴“赋动能”“提面子”

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技培训活动,配强农业发展“智力引擎”。开展农技服务,推动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生产作业有机结合,采取“专家讲座+现场演示”等方式,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授课,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技术。今年共举办果树管理技术培训班、果树夏季修剪培训班、施肥配肥培训班等4次,参与人数达150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政策法规、选品选种、栽培技巧、农机使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旨在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详细了解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种类、性能及使用方法,构建“党建搭台、人才唱戏、农民受益”良好局面,将先进管理技术和现代农业理念带到乡村,提升村民科学种植水平,助推村集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丰富信用惠民应用场景,激发村民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倡树文明新风尚,激发村民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岱岳区探索打造信用农资超市试点项目,创新信用积分兑换农资折让激励机制,指导羊兰沟村级供销社制定完善信用积分制度、供销信用农资兑换标准,设置黄前镇羊兰沟村居民信用公示栏,将村民邻里互助、孝敬父母、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行为与信用挂钩,公开守信加分标准、失信减分标准,建立动态管理积分体系,村民通过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志愿服务、主动调解矛盾纠纷、积极为村委建言献策等活动获取信用积分,凭借获得的信用积分可以兑换农药和化肥折扣,截至目前,积分共抵用900余分,兑换农资近5吨。信用“小积分”变成看得见的“真实惠”,带动供销农资销售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村民参与村集体治理的积极性,激发乡村振兴的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治理与村级发展互促共进。

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征程中,村社共建模式以其独特优势和实际成效,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举措。

岱岳区将继续深化村社共建工作,推动村级社从单一生产服务向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延伸,加强村社经济合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优势,探索更多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实现强村固基、富农兴社的互促共进,为乡村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THE END
1.打破中间环节农卖网让货物更直接到达餐桌1. 农卖网:数字化革命下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在传统意义上,农产品从田间走向市场经历了一系列复杂且耗时的流程,从种植、收割、运输再到批发与零售,每一步都可能带来质量损失和价格压缩。但是,“农卖网”则不同,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连接起来,使得整个供应链变得更加简洁高效。 https://www.m3w6xybv.cn/nong-yao-fei-liao/558908.html
2.三农销售平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农产品销售一直面临着区域性、季节性和品种多样性的挑战。传统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销售模式受限于地域和信息流通,导致商品价格波动大,交易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批创新型三农销售平台应运而生,它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移动支付等,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新的https://www.v0bh5xqt8.cn/nong-yao-fei-liao/522609.html
3.农资数字化营销渐行渐近刘洋则表示,直播带货是近两年非常火热的销售形式,但对农资行业尤其是以化肥为主业的企业来说,需要考虑到产品特点及全链路情况。如大肥领域,往往是大宗订货和发货的形式,再考虑传统渠道的运营模式问题,可能不适宜直接放在直播带货的场景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洋丰又正在做直播带货,主要通过线上的交互带给用户农化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55668
4.农业托管经营:小农经营现代化的新走向研究发现, 无论是全托模式还是半托模式, 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农户种植过程中生产要素缺失问题, 其产生的显著收益是小农户参加农业托管的主要动力。农业企业通过向农户销售农资和实施标准化技术管理来提高果品质量, 从而从农业的上游和下游获得利润是其提供托管服务的主要动力。农业托管契合了小农经营在现代化转型中的http://www.cnspcw.com/shengpengcs/vip_doc/18268252.html
5.国光股份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农资经销商、园林绿化企业、政府农资采购部门、大型集团用户、规模化种植业经营单位等,最终消费群体主要为种植户、园林绿化养护单位等。公司目前的销售模式有两类:经销商销售和直销,其中主要为经销商销售,经销商销售主要是“公司—经销商—零售商—客户”四主体三环节的销售模式,经销商网络下沉到县乡一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40815/c660835321.shtml
6.2024具体而言,电商平台的崛起和数字化转型为农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模式,精准化的施肥方案和智能化种植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农民收入和生产效率,而国家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农资连锁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行业将更加注重差异化经营、供应链整合以及服务多元化。头部企业将继续深耕核心市场,通过数字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00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