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互联网助力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在农业垂直领域的应用,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既是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运营方式,也是新的农业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新基建持续深化,移动互联网的主阵地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加速转移。

借助“大、物、移、云”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农业产业互联网针对生猪、柑橘、茶叶、菌菇、中药材等某一农业单品的垂直领域,打通全产业链,搭建产业生态圈,有效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攀升、交易问题多且成本高、金融资源匮乏等问题,提升传统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流通、金融产业要素等成本,并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将传统小农户、中间商等中小产业主体组织起来,对接大市场,走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一步。

做好系统设计。用系统工程、生态工程理念统揽农业产业互联网的顶层设计,厚植良好的生态系统。应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资源要素数据集成。归集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在内的生产端数据,建立生态大数据平台,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植物动物微生物协调发展,构建绿色健康农业与生态环境一体化的数智化场景。二是多部门系统联动。从建立统一的数字农业标准开始,让分散的数据要素资源连通起来、流动起来、活跃起来,尽快实现农业大数据、物联网、5G、AI乃至元宇宙等“车同轨、书同文”。三是硬件与软件并重共生。坚持以“用”为上,纠正重硬轻软、对最急需的数据收集应用薄弱的倾向,使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现有数据在线化、可视化的农企,加快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证明,系统协同共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强化场景应用。数字时代,场景为王。农业产业互联网能否落地、落地成效如何,决定于场景应用。我国地域千差万别,农产品千姿百态,决定了农业数字化场景千变万化。因此,农业产业互联网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和具体区域特点,以农产品单品为切口,加强先进信息化技术在育种、种植、养殖、加工业等方面的集成,创设内容丰富、模式多样、载体多元的应用场景。浙江在构建特色农品产业大脑时,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选准小切口,创设大场景”,通过运用数字技术贯通种养、加工、流通、品牌、文化、服务各环节,做到“七全”,即: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数据全贯通、业务全闭环、服务全集成、一码全管理,场景全呈现,以全领域、全链条、全流程的场景革命延链补链强链优链,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轻量化、场景化、模块化的数字化工具箱,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尤其要重视以大型食药产业互联网平台的牵引作用,开展品种、品质、品控、品牌可信溯源,以数据、订单为引导,反弹琵琶,打通农产品到食品的全链路互联,探索“3-1-2”或“3-2-1”产业路径,促进农食(药)融合发展。

推进设施农业数字化。产业互联网是工厂化的产物,更适合带有工厂化印记的设施农业。当前可重点发力三个方面:一是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改造。针对我国设施农业目前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中小拱棚为主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种养设施,新建智能温室、新型保暖大棚等节能节地环保设施,加快设施农业的数字化现代化。二是创新智能化场景应用。重点是推进设施园艺向水产、畜禽养殖领域拓展,建设植物车间(工厂)、数字牧场、智慧渔场,提升设施产品供给能力。三是建设智能设施应用集群。根据农村土地资源紧张现状,积极改造农村闲置农舍、厂房、大棚等,利用林下、“四荒地”、农户庭院灵活布局方舱式微型产业集群,开展智能化种植,实现适度规模的轻型化生产;有效利用盐碱地、戈壁、荒漠等非耕地资源,建设大中型智能设施农业集群。通过丰富智慧农业业态,拓展产业空间,以产业互联网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岳晓兰,浙江大学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耿静,广东粤森牛大力乡村振兴研究院;胡桂芳,安徽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THE END
1.农业+互联网发展状况与商业模式研究35斗农业技术推广平台主要通过互联网向农民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这类平台包括农业技术培训、在线咨询、农业知识库等业务。通过互联网,农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农业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 三、各类产品的核心功能分析 1.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功能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088585.html
2.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8篇(全文)依托幸福美丽新村和“三村扶贫行动”联系村,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和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和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的发展,夯实供销社的基层服务组织,提升服务功能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等骨干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标准和商品配送率,扩大网络覆盖面,提升网络运营水平,切实做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h4hhen1.html
3.浙农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2023年7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强农资经营网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力加强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经营网络体系建设”“更好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力军作用”。公司作为浙江省供销社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和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在新时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40425/c657307482.shtml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基层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供销合作系统的惠农服务网点更加密集,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数字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支撑更加有力,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初现成效,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服务持续发力;乡村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乡村网络文化管理与创作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5.农机专业化服务协议书(精选8篇)农机产业化可以解决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如农业分散经营和规模经营的矛盾, 因为农机服务产业化能兼容不同的农业生产规模和各种农业经营体制。不管农业生产单位规模大小、经营水平的高低及经营体制各异, 只要有需求农机服务的意识, 农机服务组织即可对其服务。如地块小实施大农机作业, 我们就可以以各种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funt7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