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的报道引发热议。其实,截至2020年底,我国全系统基层供销社数量已达3万多个。
近年来,广东基层供销社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全省基层供销合作社已有1347个。茂名市电白区林头镇的大衙供销社是其中之一,该供销社自1953年发展至今,持续开拓了农资销售、生产托管服务、农产品采购等业务,深耕当地市场,全年营收最高达6000多万元,成为农民口中的“服务员”和“田保姆”。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供销社农资网点
销售当地75%以上农资
我国发展合作社已有近百年,供销合作社则是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
虽然各地供销社大多保留至县(市、区)级单位,但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计,2020年,我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仅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89个,数量还不到基层供销社的十分之一。
据了解,各地镇村基层供销社主要由各类专业合作社、法人企业、社团组织申请加入中国供销合作社后,签订协议成立的。大衙供销合作社荔园门市店是与当地农民陈波合作经营的农资门市店,长年代销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农资产品。
走进门店,可以看到上方挂有助农服务中心的招牌,农药、种子、化肥等各类农资产品一应俱全,旁边还设立了一间农民培训室,大约占地两百平方米。
大衙供销社自1953年成立,马卫从2008年起接手这里的工作,现已是大衙供销社的主任。他告诉记者,现在供销社主要开展农资销售、生产托管服务与农产品采购销售等业务。
“我们供销社一年肥料销量大约两三万吨,去年农药销售额达2600万元,业务主要覆盖电白区域,周边镇村购买农资较多。”马卫介绍,近年来周边农户种植瓜果蔬果、荔枝龙眼等作物,对复合肥、水溶肥、有机肥的需求量有所增加。
多年来,供销社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农资产品获得不少农户的青睐。“一包肥料售价少十多元,我们的肥料甚至拉到60公里外的沙琅镇配送销售。”大衙供销社托管员刘春花介绍,只要在供销社购买农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都会帮忙配送上门,并指导农户如何使用。
既卖农资也卖农产品
一直以来,大衙供销社与当地农民合作社积极开展合作,提供种植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我们本打算在11月初举办新一期的技术大讲堂,因疫情受限取消了。”马卫说,附近镇村很多农户都喜欢跑来供销社的培训中心,学习种植管理技巧。
除了农资销售配送,基层供销社还会提供代收代购等服务,帮农户收购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解决销路问题。
“风雨无阻,农民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得上。”马卫说,供销社主要是服务农民。电白全区内,依托供销社设立了12个助农服务中心和1个综合服务平台,无论是在农资农技、生产托管,还是农产品收购销售,都争取给农民最大的帮助。
最近,广东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大衙供销社正忙着统计物资与库存情况。“我们的农资供应期在本区域能保障一个月,价格稳定。”马卫指出,大衙街道供销社的农副产品门店物资也供应充足,每月为当地供给大米、小麦、饲料等物资产品70吨左右,每斤大米价格大约保持2.5元。
“虽然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发展至今,在国家特殊时期,以及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供销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马卫表示,疫情期间,电白区供销合作联社对接沟通当地所有门市部与农资网店,要求保证足够库存,稳定市场供应,维持正常市价。
供销社干起托管业务
这两天,陈仁在林头镇塘迳村种植的20亩晚稻即将迎来收割。
原先,陈叔只种了2亩地,由于村里水田大多荒弃,后来都交给他帮忙种植。陈叔平时都会在大衙供销社门市店购买种子、农药与肥料,他的水稻收割后,供销社都会帮忙烘干,并介绍收购商。
“一些农民年纪大了,家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自己又干不了,家里的农田丢弃不耕,我们主动下村对接农户,发现他们有托管需求。本来供销社就是服务农民的,就帮忙托管了。”大衙供销社托管员刘春花介绍,在区供销合作联社指导下,大衙供销社自2018年开始发展生产托管业务,将小片田统筹变成大片田后,再全程使用机械化耕种,为农户减少每亩170元的耕种成本,还能在原来收成基础上增收100斤以上。
已过花甲的陈叔找到大衙供销社托管20亩稻田后,每个星期都会有技术员下田查看水稻长势,全程跟进统防统治等种植环节。陈叔平时负责稻田放水、插秧和下肥工作。
“今年晚造种植的丝苗米亩产可能有700斤左右,比我以前种的产量要高出大约200斤。”陈叔了解道,今年晚造干谷收购价为2元/斤,除去生产托管与种植成本,预计每亩地能挣500元以上。
今年电白区早稻受台风天气影响,大衙供销社连夜帮周边村镇收割早稻烘干。“我们的烘干机全天24小时运转,总计烘干早造稻谷超300万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损失。”马卫说。
刘春花介绍,大衙供销社2022年前三季度的生产托管服务面积已达2.49万亩,其中水稻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68万亩,荔枝、龙眼托管服务面积0.53万亩,撂荒地复耕面积0.15万亩,蔬菜托管面积0.13万亩。
据统计,该供销社2021年托管业务营收为200多万元,而今年前三季度的生产托管业务营收已达800多万元,托管农户900多户。
“未来大衙供销社要依托区供销系统现有基层网点多、群众基础好的传统优势,立足电白,辐射茂名,致力于打造成粤西地区一流的生产托管服务团队。”马卫表示。
向农业综合领域进军
《广东省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行动计划》要求到2022年,建成县镇村各类联农基层合作组织1万个以上,带动小农户500万户以上;服务土地面积800万亩以上,农产品累计购销额达800亿元以上;率先建成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为重点,以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为主线的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广东省各地供销合作社正在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从单一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转变,成为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电白区供销合作联社业务股负责人高碧云告诉记者,去年以来,电白区供销合作联社要求各镇基层供销社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要业务,吸纳当地农机手带机入社,成为供销社社员。供销合作社统筹调派农机手,参与生产托管服务。现今,各基层供销社开展的生产托管模式是“基层社+田管家”,与农户、农民合作社及新型经营主体紧密联系。
近期,电白供销社正筹划设立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同时也是电白区农业生产托管中心。该服务站包括农资农技服务区、农产品展示馆、田头冷链物流仓库、水稻烘干区、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农业技术培训区等九大功能区。
据了解,这一服务站是省供销社在茂名市的五个建设试点之一,主要是以林头镇基层供销社自有的10亩地作为建设启用,预计投资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