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教联体!湖北“强县工程”详细解读来了

4月27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推进强县工程的总体部署。

到2025年,每个县至少组建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初步建立起整合型、同质化的县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抬高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底板”,75%的县(市)建成一所三级医院;全省8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城乡、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全面巩固提升;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00家以上,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城乡“一张网”让农民买到实惠真货

发布会介绍,湖北省将以湖北供销集团为主体,建设湖北城乡供应链“一张网”。

线下整合成网:整合全省供销系统6万多个服务网点、400多个配送中心、9000多家直营店、2500多个仓库、200多个农贸农批市场等流通经营资源,组织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门对门省”“点对点”“户对户”一体化服务,搭建农户与市场、市民与农产品互通互惠的省市县乡四级供应链服务网络。

线上多元链接:湖北供销电商公司与全国头部电商平台及全国总社6大平台无缝链接,推进城乡物流数字化转型升级。

以线下线上“一张网”的引入,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

另外,湖北准备引进供应链头部企业,按照成熟度从服务粮油、农资、日用消费品、棉花四个大宗商品产业链起步。

粮油链:推进湖北供销粮油企业,由粮油经营向粮油一二三产业融合服务转型。

农资链:推进湖北供销农资企业,由农资经营商向农资供应链综合服务转型。

日用消费品链:在11个流通服务网络强县进行试点,构建日用品“互联网+第四方物流”集采集配体系。

棉花链:推进湖北供销棉产业企业,形成从种植、加工、销售自营模式向为农民和产业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模式转型。

围绕十大产业链,培育壮大1500家农业龙头企业

发布会介绍,我省要推动农业由单纯的初级种养加工向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品牌打造等向高端的价值链延伸,促进农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围绕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抢占预制菜等发展新赛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00家以上。

通过擦亮荆楚品牌促进农产品价值提升,加大品牌整合、营销、服务力度,重点培育一批省级核心品牌,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多渠道宣传和推介“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

89个教联体带动2136所学校,让农村孩子“上好学”

发布会介绍,省教育厅目前制定的指导意见中,确定了89个省级县域教联体试点,带动2136所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各级教联体范畴,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9.14%,探索建立了“内部治理共融共生”“教师队伍共用共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成效共测共评”“家校社共谋共治”“条件保障共促共进”等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到今年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示范性教联体,总结推广一批教联体建设经验模式;2024年底,全省县域范围内教联体建设全面推行;2025年底,全省8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城乡、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全面巩固提升。

实施“群雁”培育计划,推动优质学校派出优秀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组团式派驻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每年到乡村交流轮岗的教师中骨干教师应当不低于30%,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新招录教师工作5年内应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探索建立教师跨学科跨学段转岗机制,缓解农村学校音体美学科教师短缺矛盾。推动教联体教师常态化双向交流、联合教研,实现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推动数字化助学助教。建设县域教联体管理平台,推广县级网教协同中心建设,推动各地加强教联体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偏远学校的常态化应用。

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17个市州分片区联系指导机制,建立教联体建设研究基地,设立教联体建设奖补资金,为各地教联体建设提供常态化政策咨询和专业指导。

“五个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

发布会介绍,我省将围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资源要素及设施服务向乡村延伸,重点聚焦“五个一体化”:一是城乡交通“一体化”,打通断头路,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二是城乡安全供水“一体化”,推动有条件的县城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三是城乡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一体化”,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做好污水处理;四是城乡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一体化”,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五是城乡互联网生活服务“一体化”,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农民购物、农产品销售和政务服务。

万名大学生入村,远程医疗联县乡,全省14县打造县域医共体

发布会介绍,湖北正积极争取将武汉市黄陂区等14个县纳入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范畴,指导全省组建县域医共体130个,覆盖268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11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推动服务体系构建、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优化、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一步,湖北将全面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监测与评价,指导和督促全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到2025年底,每个县至少组建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初步建立起整合型、同质化的县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抬高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底板”,当好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

除此以外,还将继续实施“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为村卫生室引进适宜人才。

THE END
1.湖北省社:“一网五链”搭起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新平台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向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向下开展联合合作,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全省城乡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建设“一网五链”,即整合线下经营服务网点和线上平台,建设全省线上线下“一张网”,打造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服务农资、粮油、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棉花“五http://www.zh-hz.com/news.html?aid=1825572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近年来,隆昌市聚焦做大做强稻渔产业,全力推进“五链”建设,助力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2024年1月,获得全省首个以“稻渔”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至目前,共建成国、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 一、夯实基础链,建规模连片的特色园区。按照“一心一核一带两片区”总体布局,重点推进https://www.agri.cn/zx/xxlb/sc/202411/t20241125_8692513.htm
3.电商助农:打造高效农产品供应链,助力乡村振兴在多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政府都强调了要打造高效、协同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041/276165.html
4.“绿色农业链”展区呈现农业现代化缩影甜脆可口的散花型西蓝花“婉翠”,酸甜爆汁的樱桃番茄“小酒窝”,粒长味香的南晶香占水稻,高产稳产抗病抗倒耐迟播的多个小麦新品种,攻克小麦茎基腐病的“特效药”三氟吡啶胺……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在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多家企业展示了其在农http://expo.ce.cn/gd/202411/27/t20241127_39216624.shtml
5.市供销社2024年工作要点——市供销社总体按照“222”思路,即强化2项支撑(自身能力支撑、项目建设支撑)、做强2个抓手(基层组织网络、社有企业平台)、实现2大提升(经营质效提升、“四链”建设水平提升),力争在2024年底,全市供销系统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提质增效,柑橘市场主体组建做到产区全覆盖,日用品链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农资链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再生资源回收http://xxgk.yichang.gov.cn/show.html?aid=1&id=232234
6.产业客户案例汇通达中盐红四方复合肥品牌“金丰庆”问世据悉,“金丰庆”产品种类包含控失、缓释、腐殖酸系列;硝硫基;水溶肥系列;福利政策方面,对于订货超100吨的农资大户,“金丰庆”将赠送10亩示范田建设,并全程跟踪服务。发布会现场,以及“金丰庆”过硬的产品实力背书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成为本年度春耕季热销产品,当天“金丰庆”共达成订购超7200多吨,广受农资http://www.htd.cn/news/newsDetail.html?id=569
7.湖北省实施强县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财经粮油链:推进湖北供销粮油企业,由粮油经营向粮油一二三产业融合服务转型。 农资链:推进湖北供销农资企业,由农资经营商向农资供应链综合服务转型。 日用消费品链:在11个流通服务网络强县进行试点,构建日用品“互联网+第四方物流”集采集配体系。 棉花链:推进湖北供销棉产业企业,形成从种植、加工、销售自营模式向为农民和https://www.workercn.cn/c/2023-04-29/78210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