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天津审定农作物品种简介天津省审品种品种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天津市春小麦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315.3公斤,较对照辽春10号(305.0公斤/亩)增产3.3%,居5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小麦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283.9公斤,较对照辽春10号(273.2公斤/亩)增产4.0%,居8个参试品种第二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小麦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348.7公斤,较对照辽春10号(323.2公斤/亩)增产7.9%,居4个参试品种中第二位。

栽培技术要点:

1、该品种适宜中等或中等偏上肥水条件种植,亩播量15-17.5公斤;

2、播前平整土地,同时亩施底肥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10公斤;

3、播种期:顶凌播种,最晚不超过3月5日;

4、全生育期可浇二水,即分蘖水、抽穗扬花水;

5、在浇第一水时,每亩可追施尿素7.5-10公斤;

6、全生育期及时防治蚜虫和白粉病。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地区做春小麦种植。

2、农大318

审定编号:津审麦2006002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产量表现:天津市2004-2005年度冬小麦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402.3公斤,较对照品种京冬8号(366.4公斤/亩)增产9.8%,增产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第一位。天津市2005-2006年冬小麦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为424.1公斤,较对照京冬8号(410.8公斤/亩)增产3.2%,增产不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第三位。天津市2005-2006年度冬小麦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为429.8公斤,较对照京冬8号(403.6公斤/亩)增产6.5%,增产点率100%,居5个参试品种第一位。

1.适期播种(9月30日-10月7日),亩基本苗18-20万为宜。

2.播前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3方,磷酸二铵26公斤,尿素5-7.5公斤。

3.早春镇压,随即中耕松土,以利保温保墒,促进麦苗早发快长。

4.适时浇冻水和拨节水,结合拨节水亩追施尿素15公斤可获得更高产量。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市中上等肥力地块做冬小麦种植。

水稻

3、津优2006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6001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津优2006属于粳型中晚熟三系杂交稻,生育期178天,株高130厘米,主茎叶片17-18个,茎秆粗壮,抗倒伏,株型紧凑,叶片与茎秆夹角小,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叶鞘绿色,穗大粒多,着粒较密,穗长22厘米,每穗219粒,结实率83%,千粒重27克,无芒或个别短顶芒,稻谷椭圆形,穗伸出度较好,穗型为中间型半直立。2006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中感苗瘟(MS),中抗穗颈瘟(MR)。2006年经农业部食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糙米率83.8%,精米率75.9%,整精米率69.1%,长宽比1.9,垩白率47%,垩白度4.2%,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78毫米,透明度1级,碱消值7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607.3公斤,比对照中作93(513.0公斤/亩)增产18.4%,居11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636.4公斤,比对照中作93(482.0公斤/亩)增产32.0%,居14个参试品种第1位。田间有倒伏。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64.7公斤,比对照中作93(451.2公斤/亩)增产25.2%,居5个参试品种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早播早栽,注意稀播育壮秧,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壮秧稀栽,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每穴2-3苗,施肥以全层施为主,氮、磷、钾配合,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病害主要防稻瘟病、稻曲病;虫害主要防稻水象甲、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市做一季春稻种植。

4、津原D1(试验用名:D1)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6002

选育单位:天津市原种场

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75天,株高119厘米,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散穗中芒,穗长20厘米,每穗111粒,结实率94%,千粒重29克,粒大饱满,灌浆快。抗早衰,活棵成熟,米质优。2006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抗(R),穗颈瘟表现抗(R)。2006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糙米率83.7%,精米率76.7%,整精米率75.9%,长宽比1.8,垩白率10%,垩白度0.6%,直链淀粉含量16.9%,胶稠度74毫米,透明度1级,碱消值7级,达国标优一级米。田间抗条纹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86.4公斤,比对照中作93(513.0公斤/亩)增产14.3%,居11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92.7公斤,比对照中作93(482.0公斤/亩)增产23.0%,居14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44.4公斤,比对照中作93(451.2公斤/亩)增产20.7%,居5个参试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①做好播种前晒种与消毒,浸种灵浸种6-7天。②适宜播种期4月上旬,插秧期5月中下旬。③宽行稀植,此品种分蘖力强,行距可采用30-33厘米,株距15厘米左右,每亩1.2万墩左右,每墩3-5苗。④中等地力需施纯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配合施用钾、锌肥。早施分蘖肥及孕穗肥。⑤及时防治各种虫害,适当预防稻瘟病。

5、津原24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6003

主要特征特性:常规稻,全生育期175天,株高120厘米,叶片宽长,叶色浓绿,全株19片叶,叶形略披,散穗无芒,穗长26.8厘米,一次枝梗占90%,粒长圆形,每穗152粒,结实率85%,千粒重27.5克,苗期耐寒耐盐碱,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单株分蘖5个,成穗率79.17%,耐肥抗倒,不早衰,活棵成熟。2006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其结果:苗瘟表现高抗(HR),穗颈瘟表现抗(R)。2006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糙米率82.4%,精米率75.0%,整精米率73.1%,长宽比2.0,垩白率5%,垩白度0.3%,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80毫米,碱消值7级,达国标优1级米。田间抗条纹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66.2公斤,比对照中作93(556.8公斤/亩)增产1.7%,居16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51.6公斤,比对照中作93(513.0公斤/亩)增产7.5%,居11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18.6公斤,比对照中作93(494.7公斤/亩)增产4.8%,居4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6年继续参加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29.2公斤,比对照中作93(451.2公斤/亩)增产17.3%,居5个参试品种第3位。

栽培技术要点:⒈培育带蘖壮秧:4月上旬播种,旱育秧亩播量75公斤,秧龄45天。⒉宽行少本拉线插秧: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稀植栽培发挥大穗大粒优势,要求每穴2-3苗,亩基本苗4万。⒊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孕穗肥,全期总氮量16公斤。⒋植保措施:做好种子消毒工作,菌虫清浸种96小时,预防种传病害,分蘖盛期、始穗期各施一次杀虫双颗粒剂,防治二化螟危害。全期喷3-4次氯杀威防治稻水象甲。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地区做一季春稻种植。

6、香糯12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6004

选育单位: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主要特征特性:糯稻品种,全生育期172天,株高116厘米,叶色较淡,分蘖力较强,植株繁茂。穗呈纺缍形,枝梗顶端有短--中芒,颖及颖尖黄色,后期耐低温,抗倒伏力中。穗长20.2厘米,每穗粒数147.3粒,结实率93%,千粒重22.8克。2006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MR),穗颈瘟表现中感(MS)。2006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糙米率82.5%,精米率74.7%,整精米率70.8%,长宽比1.7,垩白率0%,垩白度0%,直链淀粉含量1.6%,胶稠度100毫米,碱消值7级,达国标优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35.5公斤,比对照中作93(513.0公斤/亩)增产4.4%,居11个参试品种第5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67.8公斤,比对照中作93(482.0公斤/亩)增产17.8%,居14个参试品种第5位。田间有倒伏。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526.6公斤,比对照中作93(451.2公斤/亩)增产16.7%。居5个参试品种第4位。

栽培技术要点:4月10-15号播种,5月下旬移栽。要求稀播,育壮秧。每平方米秧田播净谷100克左右。插秧规格:行距25-30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2苗。本品种分蘖力较强,长势繁茂,前期促进要适宜,肥力较高的田块,每亩总分蘖20-22万即应落干控制。注意稻瘟病的监控和防治。

玉米

7、正大20号(试验用名:A3309)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1

选育单位:正大生物科学(武汉)研究院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5天,株型半紧凑,杆壮,芽鞘紫色,叶片较为上冲。株高282.0厘米,穗位113.0厘米,花丝粉红色,果穗锥筒型,穗长18.1厘米,穗粗5.5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8粒,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红色,秃尖长1.4厘米。单穗粒重194.5克,百粒重36.4克,综合适应性好。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大斑病(31.68%),抗小斑病(19.54%),中抗黑粉病(9.52%),中抗丝黑穗病(7.14%),中抗茎基腐病(21.6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24克/升、粗蛋白10.76%、粗脂肪5.58%、粗淀粉70.32%、赖氨酸0.36%。达到国家饲料用玉米一级标准。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594.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512.9公斤/亩)增产15.9%,居17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584.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535.9公斤/亩)增产9.0%,居17个参试品种第8位。.103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亩产644.1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91.3公斤/亩)增产8.9%,居11个参试品种第7位。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是一个中杆、抗倒性强、耐瘠薄的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中等肥水,一般管理条件即可生长良好。春播密度以3300-3500株/亩为宜。具体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要依据当地种植条件而定。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地区春播种植。

8、衡单168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2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2天,株高253.3厘米,穗位97.5厘米,株型半紧凑,根系发达,抗倒伏,穗长18.8厘米,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38粒,籽粒橘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秃尖长1.0厘米,单穗粒重181.3克,百粒重29.4克,出籽率86%。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大斑病(33.6%),感小斑病(36.0%),抗黑粉病(4.0%),中抗丝黑穗病(6.25%),感茎基腐病(34.7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30克/升、粗蛋白10.23%、粗脂肪5.06%、粗淀粉72%、赖氨酸0.34%。达到饲料用玉米一级标准。2005年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中,作物所试点田间表现感大斑病,蓟县试点茎腐病感病率1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564.3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12.9公斤/亩)增产10.0%,居17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605.4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35.9公斤/亩)增产13.0%,居17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666.6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91.3公斤/亩)增产12.7%,居11个参试品种第4位。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种植密度3800-4200株/亩,施肥坚持有机肥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播期以4月20至5月20日为宜。

9、津259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3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5天,叶鞘深紫色。株高264.6厘米,穗位100.1厘米,穗长20.5厘米,穗行数14-18行,秃尖长1.6厘米。单穗粒重199.7克,百粒重32.9克,出籽率80%。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白色,适应性好。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大斑病(27.78%),抗小斑病(18.30%),高抗黑粉病(0%),中抗丝黑穗病(6.67%),高抗茎基腐病(4.2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58克/升、粗蛋白10.21%、粗脂肪5.14%、粗淀粉70.81%、赖氨酸0.32%。达到饲料用玉米一级标准。2004年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中,武清试点田间表现茎腐病感病率14.3%,2005年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中,蓟县试点田间表现倒伏率10%。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606.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551.1公斤/亩)增产10.1%,居18个参试品种第7位。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613.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512.9公斤/亩)增产13.4%,居17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646.1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91.3公斤/亩)增产9.3%,居11个品种6位。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5月初至5月中下旬,播种密度3000株/亩左右。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用复合肥作底肥,亩用量20-40公斤,大喇叭口期适量追尿素一次,亩用量20公斤。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10、津单2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4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拱土能力强,易抓苗。苗期长势整齐一致,早发性好。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春播生育期112天,株高307.9厘米,穗位128.1厘米。主茎叶片数18-19片,株型紧凑,穗上部叶片上冲,穗下部叶片平展。果穗筒型,穗长22.8厘米,穗行数14-18行,单穗粒重207.3克,百粒重34.2克,秃尖长1.9厘米,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粉红色,出籽率85.8%,适应性好。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大斑病(35.00%),中抗小斑病(28.50%),中抗黑粉病(10.0%),中抗丝黑穗病(9.85%),抗茎基腐病(5.1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36克/升、粗蛋白8.51%、粗脂肪4.97%、粗淀粉74.51%、赖氨酸0.28%。2005年天津市春玉米区试中,蓟县试点田间表现茎腐病感病率4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683.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541.2公斤/亩)增产26.3%,居17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642.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535.9公斤/亩)增产20.0%,居17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679.5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91.3公斤/亩)增产14.9%,居11个参试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整地要细致平整,确保苗齐苗壮,避免大小苗现象,保证群体产量。适宜播期5月初-5月中下旬。播种密度3500株/亩左右。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足底肥(亩施复合肥20公斤),追肥适当后延,前期控制水肥防止徒长,大喇叭口期适量追氮肥一次(亩施尿素20-30公斤)。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11、金实11(试验用名:金试11)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5

选育单位:辽宁金种子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7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76.5厘米,穗位118厘米,穗长19.7厘米,穗行数16-20行,单穗粒重205.9克,秃尖长1.6厘米,百粒重36.0克,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大斑病(28.86%),中抗小斑病(24.95%),抗黑粉病(4.35%),中抗丝黑穗病(6.25%),中抗茎基腐病(12.9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52克/升、粗蛋白9.71%、粗脂肪4.52%、粗淀粉71.26%、赖氨酸0.30%。2005年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中,田间表现蓟县试点茎腐病感病率15%。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615.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568.1公斤/亩)增产8.3%,居18个参试品种第11位。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642.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541.2公斤/亩)增产18.7%,居17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695.8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91.3公斤/亩)增产17.7%,居11个参试品种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春播,播种密度3000-3500株/亩,肥水条件有保证的地块密度可提高10%。注意氮、磷、钾的配比施用。

12、衡单456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6

主要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5天,株高250.0厘米,穗位93.3厘米,紧凑耐密,根系发达,抗倒伏,秃尖长0.6厘米,穗长19.8厘米,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42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单穗粒重188.7克,百粒重30.8克,出籽率87%。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感大斑病(40.72%),高感小斑病(57.25%),中抗黑粉病(9.09%),中抗丝黑穗病(10.53%),中抗茎基腐病(18.3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24克/升、粗蛋白9.93%、粗脂肪5.29%、粗淀粉72.33%、赖氨酸0.3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种区试,4个试点平均亩产600.1公斤,较对照高优1号(502.6公斤/亩)增产19.4%,居16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729.7公斤,较对照高优1号(651.5公斤/亩)增产12.0%,居17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701.6公斤,较对照高优1号(618.6公斤/亩)增产13.4%,居9个参试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喜肥水,增产潜力大,追肥要求氮、磷、钾配合施用。播期以6月15-25日为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地区做夏玉米种植。

13、津单8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7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拱土能力强,易抓苗。苗期长势整齐一致,早发性好。夏播生育期94天。株高257.8厘米,穗位106.8厘米。主茎叶片数18-19片,株型半紧凑,叶片稀疏,单株叶面积小,通风透光好。气生根发达。果穗筒型,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2-18行,单穗粒重178.2克,百粒重32.9克,秃尖长0.5厘米,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适应性广。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大斑病(34.68%),中抗小斑病(25.33%),中抗黑粉病(9.50%),中抗丝黑穗病(11.76%),抗茎基腐病(5.0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60克/升、粗蛋白8.78%、粗脂肪5.13%、粗淀粉72.91%、赖氨酸0.27%。2005年天津市夏玉米品种区试中,田间表现蓟县试点倒伏率16.7%。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种区试,4个试点平均亩产567.7公斤,较对照高优1号(504.1公斤/亩)增产12.6%,居16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702.8公斤,较对照高优1号(651.5公斤/亩)增产7.9%,居17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676.8公斤,较对照高优1号(618.6公斤/亩)增产9.4%,居9个参试品种第3位。

栽培技术要点:及时整地,整地要细致平整,确保苗齐苗壮,避免大小苗现象,保证群体产量。夏播6月中下旬及时播种。播种密度每亩4000-4500株左右。喜肥水,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用复合肥重施底肥(每亩20-4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氮肥尿素一次(每亩用量20公斤)。早定苗,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热量条件和农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晚收,确保籽粒饱满,达到高产之目的。

14、蠡玉35(试验用名:蠡试2403)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8

选育单位: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幼苗叶色浓绿,叶鞘紫红色,幼苗顶土力强,苗期生长健壮。株高252.1厘米,穗位107.5厘米,叶片上冲,株型紧凑,全株19-20片叶,雄穗分枝较多,花药黄色,花颖绿色。穗长18.5厘米,穗粗5.5厘米,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5-37粒,单穗粒重182.3克,百粒重33.4克,秃尖长0.4厘米,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白色,出籽率88%。属中匀穗、耐密型品种。植株叶片持绿期长,成熟时苞叶黄,茎叶保持绿色。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感大斑病(36.18%),中抗小斑病(34.14%),中抗黑粉病(8.33%),中抗丝黑穗病(5.88%),中抗茎基腐病(25.2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41克/升、粗蛋白8.64%、粗脂肪4.72%、粗淀粉75.89%、赖氨酸0.27%。属高淀粉玉米,达到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一级标准。2005年天津市夏玉米品种区试中田间表现:蓟县、静海试点倒伏率分别为26.7%和4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种区试,4个试点平均亩产554.6公斤,较对照高优1号(502.6公斤/亩)增产10.3%,居16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721.3公斤,较对照高优1号(651.5公斤/亩)增产10.7%,居17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707.0公斤,较对照高优1号(618.6公斤/亩)增产14.3%,居9个参试品种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在6月10-20日为宜,适宜密度3500-4000株/亩左右,施肥应采取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生长中期浇好灌浆水,喇叭口期用药剂拌颗粒剂捏心防治玉米螟。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地区夏玉米种植。

15、彩糯1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9

选育单位:河北省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早熟糯玉米杂交种。叶鞘浅紫色,成株叶色深绿,叶缘紫色。出苗至采收期72天,较对照津鲜糯101短6天。成株叶片数17-18片,株型松散,株高191.4厘米,穗位60.6厘米,保绿度56.4%,双穗率9.1%。雄穗分枝11-17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绿色。果穗近锥形,穗长16.5厘米,穗粗3.9厘米,秃尖长1.5厘米,穗行数12-16行,行粒数29.3粒。籽粒黄、白、黑三色相间,穗轴白色,百粒重33.0克,出籽率69.8%,果穗均匀,籽粒排列整齐。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感丝黑穗病(12.50%)。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2006年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中,宝坻试点田间表现双穗率10.3%。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486.1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减产37.4%,居参试18个参试品种第18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三个试点定为2级,两个试点定为1级。

1、隔离种植:与非糯玉米应有300米以上的隔离区。

2、适时早播: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为最佳播种期,覆膜种植可适当提前早播。

3、合理密植:中等肥力以上地块亩保苗3500株左右。

4、加强管理:重施基肥,早追肥,早浇水,早促苗,促壮苗。

5、及时采收:应在授粉后20天左右及时采收、加工、销售。

适宜地区:可在天津地区做鲜食糯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16、津糯202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0

主要特征特性:出苗至采收期84天,较对照津鲜糯101长6天。幼苗拱土能力强,易抓苗。苗期长势整齐一致,早发性好。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株高224.6厘米,穗位96.0厘米。主茎叶片数18-19片。果穗筒型,穗长19.6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1.0厘米,大粒,穗行数12-18行,白、紫相间花色糯粒,抗性好,香糯可口。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中抗丝黑穗病(10.0%)。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810.0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增产4.4%,居参试18个参试品种第9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两个试点定为1级,三个试点定为2级。

栽培技术要点:整地前最好施有机肥,整地要细致平整,确保苗齐苗壮,避免大小苗现象,保证果穗成品率。播种密度3000-3300株/亩。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足底肥,加强田间管理,喇叭口期加强玉米螟防治。

17、花香糯一号(试验用名:天塔316)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1

选育单位:天津科润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糯性杂交玉米,以鲜食为主。出苗至采收期86天,较对照津鲜糯101长8天。种子籽粒为紫花色。苗期叶色深绿,第一叶卵圆形,芽鞘浅紫色。株高218.6厘米,穗位102.0厘米,株型半紧凑,叶色绿。秸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雌穗花丝蛋清色,苞叶紧。穗长20.0厘米,穗粗4.0厘米,秃尖长2.0厘米,穗行数12-18行,单穗重200-300克。雄穗发达,分枝多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大,雌雄协调。收获时果穗籽粒颜色为白紫相间,鲜食口感好。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中抗丝黑穗病(7.65%)。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682.7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减产12.0%,居18个参试品种第16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两个试点定为1级,一个试点定为2级,两个试点定为3级。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用种量1.5-2.5公斤,播深2-3厘米,足墒播种。亩留苗3000-3500株左右。底肥每亩施有机肥500-100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加尿素10公斤。追肥两次,每次尿素10-20公斤。其它田间管理同普通玉米。种植时要求与普通的大田玉米隔离种植,隔离距离保持在300米左右。适宜收获期为果穗籽粒花色,手掐冒浆。

18、燕禾金紫黑糯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2

选育单位:北京燕禾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主要特征特性:黑糯玉米杂交种,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出苗至采收期85天,较对照津鲜糯101长7天。株高247.0厘米,穗位116.2厘米,穗长22.9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2.6厘米,穗行数12-18行,行粒数41.6粒,单穗重400-450克,果穗长锥形,鲜穗转色初期为紫白相间,逐渐转为紫红色,成熟穗籽粒为紫黑色,轴白色,口感好,种皮薄,有特殊的芳香味,商品性佳。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感丝黑穗病(15.79%)。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955.7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增产23.1%,居参试18个参试品种第1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一个试点定为1级,四个试点定为2级。

1.田块选择:选择与普通玉米有一定隔离条件、土壤肥力水平较好的田块种植。

2.适时播种:本品种适宜春、秋播,一般从3月中旬至4月中旬和6月下旬至7月下旬均可播种。

3.合理密植:一般每亩3000株左右。

4.肥料分配:重施基肥,适时追施苗肥、拔节孕穗肥;以氮肥为主,重视磷、钾肥的使用。一般亩用纯氮20-25公斤左右,基肥占40%,苗肥占15%,拔节孕穗肥占35%,粒肥占10%。

5.适时采收:吐丝后22-25天。

19、东方糯1号(试验用名:白糯-1)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3

选育单位:北京东方尉蓝科贸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出苗至采收期84天,较对照津鲜糯101长6天。株高231.0厘米,穗位101.8厘米,穗长21.7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长2.9厘米,穗行数10-12行,行粒数40.4粒。籽粒白色。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高抗丝黑穗病(0%)。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2006年天津市鲜食玉米区试中,作物所试点田间表现粗缩病感病率1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811.8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增产4.6%,居参试18个参试品种第8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三个试点定为2级,两个试点定为3级。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从4月20日至7月10日均可,一年可播种采收二茬。施足底肥,地表平整,墒情好,保全苗,播深3厘米,亩保苗3000-3500株。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七叶期和十叶期分别追施尿素10公斤/亩,吐丝后20天左右收获。

20、斯达7-15(试验用名:sdw7-15)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4

选育单位: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出苗至采收期84天,较对照津鲜糯101长6天。株型半紧凑,叶色浓绿,株高279.2厘米,穗位143.6厘米,果穗长筒型,结实饱满。穗长20.8厘米,穗粗4.6厘米,秃尖长2.3厘米,穗行数14-18行,行直,行粒数43粒,轴色白色。籽粒白色,大而饱满,百粒重33克,出籽率86%。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22-25天,采收期为3-5天,经蒸煮食用,软粘,滑软,糯性强。抗倒伏,植株保绿性好,与养殖业结合经济效益佳。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黑粉病(5.88%),中抗丝黑穗病(5.88%)。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842.7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增产8.6%,居18个参试品种第5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两个试点定为1级,三个试点定为2级。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植株为半紧凑,叶色浓绿,植株高大,喜肥水,适宜密度3500-3800株/亩,前期可适当蹲苗。加强中后期的管理,保持秸杆鲜嫩,与畜牧业结合,综合利用。

21、中玉糯1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中熟糯玉米品种,出苗至采收期87天,较对照津鲜糯101长9天。株形半紧凑,花丝绿色,株高275.8厘米,穗位130.0厘米,穗长21.4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1.3厘米,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40.5粒,出籽率76.5%,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粒深1.0厘米,千粒重286.4克。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高感丝黑穗病(84.21%)。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861.5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增产11.0%,居18个参试品种第3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一个试点定为1级,四个试点定为2级。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等肥水条件的地块种植。播种前的整地要精细,非保护地栽培播期在5月为宜,穴播时每穴至少两粒种子,亩留苗3500-3800株,中后期管理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不得使用高残留农药。吐丝后30天左右收获。

22、燕禾金京早糯(试验用名:京早糯1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6

主要特征特性:白粒糯玉米杂交种,出苗至采收期77天,较对照津鲜糯101短1天。植株清秀,株高205.6厘米,穗位67.8厘米,穗长20.4厘米,穗粗4.3厘米,穗行数14-18行,籽粒白色,粒深0.8厘米,鲜籽粒千粒重234.8克,秃尖长1.9厘米,结实好,糯性强且带甜味,口感好,商品性佳。2005年经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品种资源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5级)、感小斑病(7级)、中抗矮花叶病(17.6%)、高感茎腐病(55.6%)。2005年经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19站鉴定结果:粗脂肪5.64%、粗蛋白11.6%、粗淀粉57.4%、水分68.2%、支链淀粉/粗淀粉79.1%。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688.9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30.4公斤/亩)减产5.7%,居14个参试品种第10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两个试点定为1级,三个试点定为2级。

3.合理密植:一般每亩4000株左右。

4.肥料分配:重施基肥,适时追施苗肥、拔节孕穗肥。以氮肥为主,重视磷、钾肥的使用。一般亩用纯氮20-25公斤左右,基肥占40%,苗肥占15%,拔节孕穗肥占35%,粒肥占10%。

5.适时采收:吐丝后20-22天。

23、星糯858(试验用名:俏春858)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7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津华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糯玉米杂交种,出苗至采收期81天,较对照津鲜糯101长3天。株高233.2厘米,穗位80.0厘米,穗长20.2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2-16行,总叶片数20片,籽粒白色,糯质,秃尖长0.3厘米,株型半紧凑。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高感丝黑穗病(70.59%)。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853.4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增产9.9%,居18个参试品种第4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两个试点定为1级,三个试点定为2级。

栽培技术要点:足墒播种,适宜密度3500株/亩,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或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浇头水,吐丝期二期浇二水,后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和金龟子。春季保护地栽培适宜3月20日播种,一般春播在4月20日至5月20日播种。

24、密糯8号(试验用名:sdw8-15)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8

主要特征特性:出苗至采收期82天,较对照津鲜糯101长4天。株型半紧凑,叶色淡绿,株高230.6厘米,穗位116.0厘米,果穗筒型,结实饱满。穗长21.2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长3.4厘米,穗行数12-14行,行直,穗轴白色。籽粒白色,大而饱满,百粒重31.0克;出籽率82%。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22-25天,采收期为3-5天,经蒸煮食用,软粘,有适度甜味。植株保绿性好。鲜果穗采收后,秸杆依然鲜绿。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黑粉病(5.26%),感丝黑穗病(15.0%)。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803.2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增产3.5%,居18个参试品种第10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一个试点定为1级,三个试点定为2级,一个试点定为3级。

栽培技术要点:半紧凑型的品种,喜肥水较耐密植,春夏播密度均可采用3500-3800株/亩,因其植株较高,在前期可适当蹲苗。因籽粒较大,应着重加强中后期的管理,密度可适当降低,以减小秃顶。

25、津早一号(试验用名:天塔307)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19

主要特征特性:硬粒杂交玉米,以鲜食为主。出苗至采收期71天,较对照津鲜糯101短7天。种子籽粒为白色。苗期叶色深绿,第一叶卵圆形,芽鞘浅紫色。株高185.8厘米,穗位67.0厘米,株型半紧凑,叶色绿。秸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雌穗花丝绿色。穗长20.1厘米。穗粗4.3厘米,秃尖长4.4厘米,穗行数12-16行,单穗重200-300克。雄穗发达,分枝多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大,雌雄协调。收获时果穗籽粒为白色,鲜食口感好。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黑粉病(8.05%),中抗丝黑穗病(9.05%)。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75.2%。2006年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中,作物所试点田间表现黑粉病感病率11.2%。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625.7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减产19.4%,居18个参试品种第17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一个试点定为1级,一个试点定为2级,三个试点定为3级。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用种量1.5-2.5公斤,播深2-3厘米,足墒播种。亩留苗约为3000-3500株。底肥每亩有机肥500-100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加尿素10公斤。追肥两次,每次尿素10-20公斤。其它田间管理同普通玉米。种植时要求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隔离距离保持在300米左右。手掐冒浆,为适宜收获期。

适宜地区:可在天津地区做鲜食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26、津农(糯)2(试验用名:TN0605)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20

选育单位:天津农学院

主要特征特性:糯质杂交玉米,出苗到采收期77天,较对照津鲜糯101短1天。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绿色,叶片颜色深绿。株高222.4厘米,穗位高85.0厘米,主茎叶片18-20片,浅紫花丝,果穗为锥形,穗长18.1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数12-18行,秃尖长3.0厘米,行粒数29.9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中抗丝黑穗病(6.67%)。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686.6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减产11.5%,居18个参试品种第15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一个试点定为1级,三个试点定为2级,一个点定为3级。

栽培技术要点:早春地膜覆盖,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裸地种植在4月上旬至中旬;夏播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留苗密度3300-3500株/亩。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化肥用量因地而异,一般每亩施磷肥10公斤做底肥,辅以适量钾肥和微肥,施氮肥25公斤,其中35%氮肥做底肥,其余65%氮肥在拔节期和喇叭口期追施。地膜覆盖一次性施底肥或播种时施口肥,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种影响出苗。6叶期及时定苗、除草。个别雨水多的年份及时去掉分蘖,干旱时结合追肥适量浇水,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27、品糯28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21

选育单位:北京中品开元种子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糯质玉米杂交种,出苗至采收期82天,较对照津鲜糯101长4天。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色深绿,株高230.0厘米,穗位77.8厘米,果穗长筒型,苞叶上有小剑叶,结实饱满。穗长21.8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长0.4厘米,穗行数12-16行,粒深1.0厘米,行直,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大而饱满。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20-23天,采收期为3-5天,经蒸煮食用,香甜,软粘。鲜果穗采收后,秸杆依然鲜绿。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黑粉病(10%),感丝黑穗病(45.0%)。经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链淀粉10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885.2公斤,较对照津鲜糯101(776.2公斤/亩)增产14.0%,居18个参试品种第2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一个试点定为1级,四个试点定为2级。

栽培技术要点:可春播及夏播,播种期4月20日至7月10日。适宜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田间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在保证底肥充足的前提下,增施灌浆肥。

28、东方甜1号(试验用名:超甜-1)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22

主要特征特性:甜玉米杂交种,出苗至采收期77天,较对绿色先锋短5天。株高182.2厘米,穗位57.4厘米,穗长18.8厘米,穗粗4.6厘米,秃尖长1.4厘米,穗行数12-18行,行粒数37.1粒。籽粒黄色。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黑粉病(4.76%),中抗丝黑穗病(5.59%)。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738.8公斤,较对绿色先锋(845.7公斤/亩)减产12.6%,居7个参试品种第5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两个试点定为1级,两个试点定为2级,一个试点3级。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4月20日至7月20日均可,一年可播种采收二茬(春播75天,夏播70天)。施足底肥、地表平整、墒情好、保全苗、播深3厘米,亩保苗3000-3500株。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七叶期和十叶期分别追施尿素10公斤/亩,吐丝后20天左右收获。

适宜地区:可在天津地区做鲜食甜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29、京作甜2号(试验用名:超甜-2)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23

选育单位:北京农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甜玉米杂交种,出苗至采收期74天,较对照绿色先锋短8天。株高188.0厘米,穗位55.8厘米,穗长22.0厘米,穗行数12-14行,穗粗4.5厘米,籽粒黄色,秃尖长1.9厘米。2006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高抗丝黑穗病(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756.1公斤,较对照绿色先锋(816.2公斤/亩)减产7.4%,居4个参试品种第3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一个试点定为1级,四个试点定为2级。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4月20日至7月20日均可。施足底肥、地表平整、墒情好、保全苗、播深3厘米,亩保苗3000-3500株。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七叶期和十叶期分别追施尿素10公斤/亩,吐丝后20天左右收获。

30、品甜8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24

主要特征特性:甜玉米杂交种,出苗至采收期78天,较对照绿色先锋短4天。株型松散,叶色淡绿,株高225.0厘米,穗位70.4厘米,花丝日光红色。果穗长筒型,结实饱满,果柄稍长。穗长19.4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长1.5厘米,穗行数14-22行,粒深1.1厘米,籽粒排列整齐,行直,穗轴白色。籽粒鹅黄色,粒色均匀。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18-25天,采收期为3-7天,经蒸煮食用,果皮柔脆,香甜软滑,甜味正,糖度高。适合速冻加工籽粒和制罐。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中抗黑粉病(5.56%),中抗丝黑穗病(6.67%)。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764.7公斤,较对照绿色先锋(845.7公斤/亩)减产9.6%,居7个参试品种第4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四个试点定为2级,一个试点定为3级。

栽培技术要点:可春播及夏播。自4月底至6月底均可播种。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亩。田间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需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

31、斯达201(试验用名:SDT201)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25

主要特征特性:早熟型甜玉米杂交种,出苗至采收期77天,较对照绿色先锋短5天。株型松散,叶色绿,株高224.4厘米,穗位60.6厘米,秃尖长2.0厘米,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结实饱满,苞叶着生长的剑叶。穗长17.4厘米,穗粗4.3厘米,穗行数12-18行,粒深1.0厘米,籽粒排列整齐,行直,穗轴白色。籽粒黄色与白色相间,白粒少一些。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18-22天,采收期为3-5天,金银粒色分明,果皮柔脆,香甜软滑,甜味正,可作为水果型玉米生吃鲜食。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黑粉病(4.76%),中抗丝黑穗病(5.56%)。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620.1公斤,较对照绿色先锋(845.7公斤/亩)减产26.7%,居7个参试品种第7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二个试点定为1级,二个试点定为2级,一个试点定为3级。

栽培技术要点:属早熟型甜玉米,从4月初-7月中旬均可种植,早春种植时应覆盖地膜,株型松散,叶色绿,植株较矮,应加强前期管理,重施底肥和6展叶追肥,密度可采用3500-3800株/亩。

32、万甜2000(试验用名:超甜2000)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26

主要特征特性:中熟型甜玉米杂交种,出苗至采收期83天,较对照绿色先锋长1天。叶鞘浅绿色,幼苗健壮。成株叶片数21片,株型半紧凑。株高232.6厘米,穗位74.6厘米。雄穗分枝28-32个,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绿色。果穗筒形,穗长21.2厘米,穗粗5.3厘米,秃尖长4.4厘米,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36粒。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鲜籽粒百粒重36.7克,出籽率69.6%。果穗均匀。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黑粉病(4.76%),中抗丝黑穗病(6.67%)。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850.2公斤,较对照绿色先锋(845.7公斤/亩)增产0.5%,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一个试点定为1级,四个试点定为2级。

1、隔离种植:和其它玉米应有300米以上的隔离区。

3、合理密植: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亩保苗3000-3500株。

4、肥水管理:农家肥2000公斤/亩,追肥尿素30公斤/亩。及时浇水。

5、及时采收:授粉后20天左右及时采收、加工、销售。

33、中甜90(试验用名:中甜9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27

主要特征特性:中熟甜型玉米品种,出苗至采收期83天,较对照绿色先锋长1天。株型半紧凑,花丝绿色,株高230.0厘米,穗位100.2厘米,叶片数20片。果穗筒形,穗长22.0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2-18行,秃尖长3.5厘米,行粒数39.8粒,千粒重286.4克,粒深1.1厘米,鲜穗出籽率62.3%。2005年经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鉴定:中抗大斑病(5级),中抗小斑病(5级),高感矮花叶病(56.3%),抗茎腐病(9.4%)。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品种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810.9公斤,较对照绿色先锋(816.2公斤/亩)减产0.6%,居4个参试品种第2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五个试点定为2级。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每亩密度3600株左右,要求中上等肥水条件。苗期和中后期管理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不得使用高残留农药。吐丝后23天左右收获。因该品种不抗丝黑穗病,建议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34、津农(甜)4(试验用名:TN0611)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28

主要特征特性:甜玉米杂交种,出苗至收获期74天,较对照绿色先锋短8天。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色深绿,叶鞘绿色,黄花丝,黄花药。株高202.0厘米,主茎叶片18片,穗位72.0厘米。穗长19.3厘米,穗粗4.3厘米,秃尖长2.8厘米,粒深0.9厘米,穗行数12-16行,行粒数32.3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品种综合抗性较好,耐瘠薄、耐盐碱性强。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黑粉病(0%),高抗丝黑穗病(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区试,5个试点平均亩产鲜果穗624.8公斤,较对照绿色先锋(845.7公斤/亩)减产26.1%,居7个参试品种第6位。各试点品尝鉴定结果:四个试点定为2级,一个试点定为3级。

栽培技术要点:早春地膜覆盖,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裸地种植在4月上旬至中旬;夏播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留苗密度3300-3500株/亩。每亩施优质农肥2000公斤,化肥用量因地而异,一般每亩施磷肥10公斤做底肥,辅以适量钾肥和微肥,施氮肥15公斤,其中35%氮肥做底肥,其余65%氮肥在拔节期和喇叭口期追施。地膜覆盖一次性施底肥或播种时施口肥,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种影响出苗。6叶期及时定苗、除草。个别雨水多的年份及时去掉分蘖,干旱时结合追肥适量浇水,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大豆

35、津豆16

审定编号:津审豆2006001

选育单位:天津市玉米良种场

主要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9天左右,株高92厘米,分枝2.6个,主茎16节,株型半开张,圆叶、白花、茸毛灰色,有限结夹习性、落叶性好,底荚高15厘米左右,百粒重23.0克,浅黄色种皮,黄脐、圆粒;2006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结果:粗蛋白38.93%,粗脂肪20.9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190.9公斤,比对照科丰6号(177.0公斤/亩)增产7.9%,增产显著,居8个参试品种第二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3个试点平均亩产211.6公斤,比对照中黄13(180.6公斤/亩)增产17.2%,增产极显著,居9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208.7公斤,比对照中黄13(185.2公斤/亩)增产12.7%,居4个参试品种第二位。

栽培技术要点:⒈合理稀植,晚春播密度1.1-1.3万苗/亩,夏播密度1.4-1.6万苗/亩;⒉均衡施肥、偏重磷钾、亩施厩肥1000公斤、磷酸二铵7.5公斤、氧化钾5公斤;⒊间苗、定苗宜早不宜迟。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市做夏大豆种植。

36、中黄39(试验用名:中作HJ035)

审定编号:津审豆2006002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105天,株高70-80厘米,2个短分枝,有限结荚习性,尖叶,灰毛,紫花,籽粒椭圆、浅褐脐,百粒重20~22克,植株抗病性、抗倒性均好。2005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结果:粗蛋白40.45%,粗脂肪20.85%。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187.7公斤,比对照科丰6号(177.0公斤/亩)增产6.0%,增产显著,居8个试验品种第四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3个试点平均亩产190.1公斤,比对照科丰6号(180.6公斤/亩)增产5.3%,增产显著,居9个试验品种第四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生产试验,5试个点平均亩产212.4公斤,比对照科丰6号(185.2公斤/亩)增产14.7%,居4个试验品种第一位。

1、选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中上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有机肥15吨、磷酸二铵150公斤,氯化钾60公斤。

2、精细整地,确保全苗,及时定苗,做到苗匀、苗壮。

3、播种:适期早播。该品种半矮杆,密度不宜过稀,保苗22.5万株。

4、田间管理:生育前、中期适当控制水分,花期和鼓粒期,要保证水分供应,喷施叶面肥,以补充养分。及时铲趟和防治病虫草害。

适宜地区:适宜在天津市做夏大豆种植。

棉花

37、科欣1号(试验用名:科欣742)

审定编号:津审棉2006001

选育单位:北京科欣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130天左右,出苗好,生长势较强,株型较松散,茎杆较粗壮。植株塔型,株高110厘米左右,叶片中等偏大,叶色鲜绿,铃型卵圆,第一果枝节位5-7节,结铃早且结铃性较强,铃重7克左右,衣分40-41%,吐絮早、畅、集中。2006年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结果:抗棉花枯萎病,耐棉花黄萎病。2006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安阳)检测结果:绒长28.9毫米,比强度(cn/tex)28.2,马克隆值4.6,整齐度83.9%,纺纱均匀性指数135,伸长率7.1%,反射率74.6%,黄度8.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棉B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194.0公斤,比对照冀668(169.0公斤/亩)增产14.8%,增产极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二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A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42.3公斤,比对照冀668(188.7公斤/亩)增产28.4%,增产极显著,居8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35.3公斤,比对照冀668(178.4公斤/亩)增产31.9%,居8个参试品种第一位。

栽培技术要点:覆膜播种4月15-20日,高水肥种植密度2300-2500株/亩,中等地力2800-3000株/亩。以底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花铃期适当追肥。蕾期旺长,用缩节胺1.0-1.5克/亩进行化控,花铃期化控1-2次,亩用量2.5-3.0克。注意虫害(蚜虫、盲椿象、棉铃虫等害虫)防治,以预防为主。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市做一季春棉种植。

38、绿亿棉9号

审定编号:津审棉2006002

选育单位:淮南绿亿农业科技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杂交棉,平均生育期134天。该品种出苗好,植株中等,茎杆较软,茸毛较少。生长势强,植株疏朗,茎杆粗壮,单株结铃性强,大铃,铃卵圆形,纤维洁白,吐絮畅,丰产性好结铃性好,单铃重6克,衣分40.2%,籽指10克,衣指9克,霜前花率85%,僵瓣率5%,丰产性好,纤维品质好。2006年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结果:抗棉花枯萎病,耐棉花黄萎病。2006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安阳)检测结果:绒长29.9毫米,比强度(cn/tex)30.2,马克隆值4.3,整齐度83.7%,纺纱均匀性指数147,伸长率7.0%,反射率78.1%,黄度7.4。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棉B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197.5公斤,比对照冀668(169.0公斤/亩)增产16.9%,增产极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A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11.3公斤,比对照冀668(188.7公斤/亩)增产12.0%,增产极显著,居8个参试品种第四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11.6公斤,比对照冀668(178.4公斤/亩)增产18.6%,居8个参试品种第二位。

一、适期早播地膜覆盖直播在4月中旬播种。

二、合理稀植中等以上肥力田块1600-2000株/亩。

三、平衡施肥一般每亩施氯化钾21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纯氮22公斤并增施有机肥及硼肥。

四、全程化控可用助壮素或缩节胺,分别在盛蕾,盛花。打顶后一星期左右喷施,以塑造中壮株型。

39、禾杂棉一号

审定编号:津审棉2006003

选育单位:北京中农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普通杂交种,生育期130天。出苗快而且整齐,株高100厘米,株型松散为塔型,单株结铃性强,铃形为卵形,单铃重6克,籽指11克,表现丰产、优质、早熟,衣分39%。2006年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结果:抗棉花枯萎病,耐棉花黄萎病。2006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安阳)检测结果:绒长30.2毫米,比强度(cn/tex)28.8,马克隆值4.8,整齐度84.5%,纺纱均匀性指数141,伸长率7.1%,反射率74.7%,黄度7.5。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棉B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176.3公斤,比对照冀668(169.0公斤/亩)增产4.3%,增产不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五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A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12.7公斤,比对照冀668(188.7公斤/亩)增产12.7%,增产极显著,居8个参试品种第三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05.3公斤,比对照冀668(178.4公斤/亩)增产15.1%,居8个参试品种第五位。

1.适时播种:地膜覆盖直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一般1600-2000株/亩。

2.施肥数量要充足,施肥养份要平衡,施肥时期要合理,施肥方法要科学,底肥施足有机肥。高产栽培推荐方法:总氮15-20公斤/亩,其中基肥45%,初花肥45%,盖顶肥10%;总磷8-12公斤/亩;总钾8-12公斤/亩、硼肥1公斤/亩、锌肥2公斤/亩,均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生长期间缺硼地块每亩用100克高效速溶肥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中后期根据生长势可喷施2%尿素和0.2-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亩50公斤,间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3.根据棉花生长势应用生长调节剂,用量以少量多次为宜,实现系统化控。

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要防治,三、四代棉铃虫注意田间调查。当百株2龄以上幼虫达15头时,及时采取化学防治。其他棉花害虫,如棉盲蝽、棉蚜、棉红蜘蛛等要及时防止。

6.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注意综合防治棉花枯萎和黄萎病。

40、津原棉1号

审定编号:津审棉2006004

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天,株高104.5厘米,株型较松散呈塔形,茎杆粗壮,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浓绿,始果节6.5节,果枝数15台,中部结铃性强,单株结铃16个,铃大椭圆形,铃重6.88克,通风透光性好,吐絮畅而集中,絮色洁白,易采摘,霜前花率88.7%,衣分39.0%,籽指12.02克,早熟不早衰。2006年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结果:耐棉花枯萎病,耐棉花黄萎病。2006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安阳)检测结果:绒长29.3毫米,比强度(cn/tex)29.3,马克隆值4.9,整齐度84.4%,纺纱均匀性指数139,伸长率7.0%,反射率74.6%,黄度8.7。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棉A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186.9公斤,比对照冀668(179.5公斤/亩)增产4.1%,增产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七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A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11.3公斤,比对照冀668(188.7公斤/亩)增产12.0%,增产极显著,居8个参试品种第四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09.5公斤,比对照冀668(178.4公斤/亩)增产17.4%,居8个参试品种第三位。

1、适时播种:4月20-30日为播种适期,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亩留苗2200-2800株。

2、施肥水平:底座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花铃期追尿素10公斤,二铵5公斤。

3、因苗制宜灵活使用调节剂,全期亩喷缩节胺6-8克,确保植株健壮稳长。

4、防病除虫:本品种抗棉铃虫,除暴发年份一般不需防治,重点防治蚜虫和盲蝽象,“营养壮苗”综合防治枯黄萎病。

适宜地区:适宜天津地区做一季春棉种植

41、冀棉2008(试验用名:冀棉2号)

审定编号:津审棉2006005

选育单位:河北冀棉经作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128天,株高中等,株型紧凑,茎杆硬,铃较大,卵圆形。吐絮畅,易采收。出苗较好,前期长势一般,中后期长势好,早熟不早衰,单株结铃性强,上中下部结铃均匀,铃重7.0克,衣分41.1%,籽指10.8克,霜前花率95.2%。2006年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结果:耐棉花枯萎病,耐棉花黄萎病。2006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安阳)检测结果:绒长29.9毫米,比强度(cn/tex)29.9,马克隆值4.8,整齐度84.1%,纺纱均匀性指数144,伸长率7.1%,反射率78.0%,黄度7.2。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天津市春棉B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180.2公斤,比对照冀668(169.0公斤/亩)增产6.6%,增产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四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A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09.3公斤,比对照冀668(188.7公斤/亩)增产10.9%,增产极显著,居8个参试品种第六位。2006年参加天津市春棉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籽棉202.3公斤,比对照冀668(178.4公斤/亩)增产13.4%,居8个参试品种第六位。

播种期:4月20日-30日,地膜覆盖可适当提早。

播种量:光籽点播每穴3-4粒,亩用量不低于1.5公斤。

留苗密度:3000-3500株/亩。

肥水管理:初花期及时追肥浇水,重施花铃肥,补施钾肥,后期加强管理。

THE END
1.复合肥:本周市场稳中有动价格调整小麦【本周复合肥市场大稳小动】2024 年 8 月 24 日,本周复合肥市场态势平稳,局部有小变动。原料价格出现松动,部分高氮产品价格下调 20 - 50 元/吨。秋季肥持续推进,厂家多执行发运优惠和保底政策。主流报价为:45%S 2750 - 2900 元/吨,45%CL 2330 - 2550 元/吨,45%小麦肥 2500 - 2850 元/吨。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EG7S0O0519D4UH.html
2.云通24106高塔复合肥产品中心焦作市地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1年7月,位于武陟县迎宾大道75号,属独立法人资质,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复合肥的农资企业。http://www.jz-dffy.com/proinfo/138
3.土壤肥料学试卷六及标准答案土壤中加入稀碱,不溶解的腐殖物质是五、简答题 (本题共 24 分,每题6分) 1、 简述土壤中氮素的形态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 2、简述我国有机肥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 简述红壤类土壤低产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4、团粒结构的形成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有哪些? 六、论述题 (本题共 20 分,每题10分)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6578770
4.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第六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结果的通告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农家肥4000公斤,尿素20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磷肥40公斤。 适宜范围:适宜在我省酒泉、张掖、武威等地海拔2000米以下、10的积温2400以上地区种植。 3、豆类 (1)认定编号:甘认豆2013001 品种名称:银豌2号 选育单位: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银豌1号为母本,Hafila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https://www.pthls.cn/law/c46ebcce749cddc.html
5.德州124项科技成果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受表彰3、CY-JB2018-3-3新型高效氯基复合肥关键技术研发 完成单位: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 4、CY-JB2018-3-4LZT20铝锭拉镗机床 完成单位:德州普利森机床有限公司 5、CY-JB2018-3-5巷道堆垛类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完成单位:山东天辰智能停车有限公司 6、CY-JB2018-3-625000KN闭式四点多工位机械压力机 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1NzE1NzAw.html
6.2023年恩施州“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考试样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菜畦(qí)睥睨(pì)味同嚼蜡(jiáo) B.猝然(cú)砭骨(fā)五行缺土(xíng) http://zsxx.eszy.edu.cn/info/1003/2500.htm
7.深市上市公司公告(6月18日)公司公告每日必读股票公司2001年股东大会于2002年6月15召开,审议通过如下决议: 一、公司200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二、公司200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三、继续聘请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 四、收购盘锦辽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复合肥生产装置预 案。 五、收购盘锦辽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PVC项目用地。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SS2002061800527238
8.2024年245、伊吾氢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CCUS二氧化碳捕集制6万吨/年三聚氰胺项目 建设内容: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新建ccus二氧化碳捕集提纯、高氮水溶性复合肥、柴油清洁剂等高值化学品生产装置。 投资总额:100000万元。 46、 建设10万吨/年苯加氢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10万吨/年苯加氢项目。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20847134867510
9.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中心复合肥氯基2416首页>产品中心>复合肥> 氯基24-16-8 产品编号:10 产品名称:氯基24-16-8 产品类别:复合肥http://www.sierte.com/Product/Show/9c7f71ca6be9436f951770a626c8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