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惠农平台“农掌门”助力“互联网+现代农业”

“农掌门”。是集农业专家与农民远程“零距离、面对面”咨询服务、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为基础的病虫害分析与灾情测报,以及线下配合服务O2O为一体的农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杨凌)农业大数据中心、陕西工业云中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组成战略合作伙伴,聘请十多位农业专家在线服务,为农民朋友与农业专家之间搭起了一座互动桥梁,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与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开创“院园结合”扶贫模式

“农掌门”科技服务平台开创“院园结合”扶贫模式,对贫困户进行全产业链“保姆式”服务,以信息技术引领农业发展,对贫困帮扶对象帮助其确定产业发展项目,专家亲临现场“手把手”技术指导,通过农产品供应平台,实行“订单”销售,部分产品供应并反哺学校,成为本校并陕西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可靠优质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实现了农业专家跨体制服务

通过“农掌门”,一个普通农民可以随时、随地找到省级知名的农业专家教授,专家教授可以远距离服务于农民,打破了传统的专家归属体制,实现了专家跨体制服务。该平台还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业专家服务量化评估体系,通过对专家的咨询服务内容、服务时长、农民打分的分析与处理,可对农业专家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与服务内容进行溯源,使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的管控。

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农掌门”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地种养植技术服务、病虫害远程互动诊断和农业大棚种植可视化监控等。还可以通过系统后台大数据挖掘分析,及时、准确地判断出病虫害地理位置分布与灾情漂移趋势,实现了农业病虫灾害预警,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与中央气象网合作,为农民提供了全国每一个县未来15天的气象预报信息,极大地帮助了农民朋友。

同时“农掌门”还具备了参与资源的广域性和多维性、农业服务的深入性、服务交易的可靠性、资源使用的便捷性和平台运维的市场性等特点。是一款科技推广农民免费使用的科技服务平台,康田慧农公司的运营从农村电商市场、农业深层次技术服务、优良种子选种/代购和农产品市场运作销售和物流转储等渠道获取。所以,“农掌门”是一个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公益服务+微利商业服务”的服务模式。

2015年11月在第22届杨凌农高会上正式发布,农业部领导及时任蒲城县县长李军政等均到会参加了“农掌门”平台新闻发布会,到会的30多家新闻媒体见证了该平台的发布,农林卫视还作了现场专题报道,农民们称它是目前见到“最接地气”的一款涉农科技服务平台。“农掌门”引发的轰动就在于该产品是一款高校在定点扶贫过程中,真正帮助解决农民种养殖问题的平台。2016年5月19日学校党委书记陈治亚考察了这一科技扶贫成果,亲自体验了手机客户端上利用农掌门与农业专家在线视频交流功能,他说,学校十分关心科技扶贫,我们的教师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多像刘志镜教授这样,认真领会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与重点,深入了解农民朋友真正的需求和发展商机,积极探索农业互联网+核心技术的突破,在科技帮扶中实现更精准有效的服务。

通过“农掌门”的开发与建设,体现出如下定点扶贫新特色:

1、打造了一个立足定点扶贫县、面向农户、完全网络化的农业创新服务平台,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理念创新的定点扶贫模式;

2、千万级在线用户集成云平台关键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和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保障等关键技术融入,体现了技术的创新;

3、创建了一个具有科技扶贫自身造血功能的“公益服务+微利商业服务”的服务模式,体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

4、科学校扶贫汇聚了农业咨询服务专家团队,打破了现有人员管理体制,实现了跨体制管控,构建了开展远程服务的行业专家服务团队,体现了组织模式的创新;

5、建立健全了一个远程“零距离、面对面”专家服务质量评估体系,体现了专家服务管理机制的创新。

据悉“农掌门”已列入陕西省“秦云工程”中的“农业云”建设内容之一。目前,以智慧农业为特点的“农掌门2.0”项目已经启动,智能农业监控子系统和农产品溯源子系统正在研发之中。

我们认为,“农掌门”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讲话中提到的扶贫办法中,“生产脱贫,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的要求。随着“农掌门”系统的不断完善、服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子系统和农产品溯源子系统的上线,将会进一步推动“农掌门”的发展,也为农民未来科技种养殖和电商服务提供有力地服务支撑,充分体现我校发挥自身优势在科技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THE END
1.用“互联网+”为农业现代化提速用“互联网+”为农业现代化提速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可以预期,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必然会在中国掀起一股强大的新兴经济发展浪潮。互联网催生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正在全社会范围内主导着一场思维方式、组织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http://wap.cuncunle.com/content/1591431504221797
2.互联网+精准农业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9547 出版年:2018 作者:景通桥 学科:农业科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 馆藏地 在架状态 索书号 成都文献中心 自然科学图书阅览室 在架上 65.228/6034/51001CB10050881浏览量 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点赞 收藏 访问借阅管理系统 分享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a6a917d68dd87c539eba0ff94f0ea5af
3.“互联网+农业”的六种实现途径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议题。 会议指出,按照国务院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大发挥市场作用,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效率,使亿万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对接,对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新型就业和增收渠道意义重http://www.jidijiahe.com/article-item-78.html
4.盘点:未来“互联网+农业”呈现的几个形态在农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指出,为适应信息化发 展趋势,黑龙江省委省制定了“互联网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该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立完善黑龙江农业电 子商务平台等一批省内大型农电商务平台。在三年内组织3000家农业合作社,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建构黑龙江农http://www.xpshop.cn/blog/dianzishangwuzhishi/dkg1010_1/
5.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6.远不只电商,听农大教授谈“互联网+农业”在中欧农业大数据创新论坛暨农大软通动力农业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签约仪式上,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兼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道亮先生相信阐述了中国互联网 + 农业的内涵,作用,问题与举措。 在中欧农业大数据创新论坛暨农大软通动力农业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签约仪式上,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https://www.51cto.com/article/494969.html
7.农业+互联网+物联网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应用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农资人才网 |中国农业网址大全|农业问吧 新闻公告<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中国 中国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cn 中国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com 均为中国农业新闻网所有,谨防假冒>农业互联网 农业http://www.nyxw.org.cn/xiangxi.asp?xid=23996&leibie=%C5%A9%D2%B5%BB%A5%C1%AA%CD%F8
8.“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互联网+”是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和新趋势的代表,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互联网+农业”为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带来了创新,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因此,在“互联网+农业”的驱动下,农业将会不断朝着智慧、精细、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农业https://econ.beihua.edu.cn/info/1094/1396.htm
9.用“互联网+”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大力发展“滴滴农机”、“滴滴农业”等信息技术融合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地域广阔,各种农业技术的优势,把我国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引进“一带一路”国家,以技术换资源,以资源换粮食,弥补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劣势,也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农业技术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F4w4gbmPYBQX49MLTHbD170509
10.农林牧渔行业:“互联网+农业”产业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农业!农林牧渔行业:央视连续大幅播报“互联网+农业”产业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农业! 事件:2015年4月6日-4月10日,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播放《赢在未来--农产品电商崛起》系列节目。4月19-21日,央视二套《经济信息联播》播放“春耕遇上互联网”系列节目。 https://www.p5w.net/stock/gpyb/hyfx/201504/t20150424_1031006.htm
11.互联网+现代农业PPT课件:智慧农业发展前景展望互联网 +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发展前景展望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mart agriculture汇报人:某某某汇报时间:202X.01.01 01智慧农业的定义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智慧农业的发展 02 03 目录contents part one智慧农业的定义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mart agriculture 智慧农业定义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04/8041121047005127.shtm
12.当农业遇到互联网+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报读须知 课程介绍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本期课程介绍当互联网运用到农业当中的时候,互联网的新技术、新理念会为传统农业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变化。https://www.ejxjy.com/courseDetail?id=02a43963bfbe4bedbe831a7c26faf0ab&courseId=CBC5A342342681438EA6336CC60CF896
13.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 “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以“互联网+农业https://baike.sogou.com/v140999051.htm
14.互联网+农业您好!我们是闽南理工学院的学生,欢迎您参与本次关于互联网+农业的调查,我们希望能通过您的参与,获得部分有关互联网普及程度以及网络销售农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我们能够据此取得科学的调研成果。这是一份调查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您所提供的任何资料我们将会严格保密、不泄露您的信息。我们对此表示感谢,十分感谢您的认真https://www.wjx.cn/jq/41786524.aspx
15.“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介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知名教授高志强、阳会兵等《“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本课程紧扣时代主题,面向农林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农村基层干部、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员,传播现代农业科技文化,普及农业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农业信息化实战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你将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最新知识和政策导向,掌握计算机网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OFDMAB432
16.什么是“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一表述源于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是要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其他行业创的新发展。2016年,原农业部印发《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就是要用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概括而言,“互联网+”现代农业主要包括下三http://hnaass.hunaas.cn/m/view.php?aid=2612
17.“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简介: “互联网+”现代农业涉及庞大的知识领域和技术体系,首先必须了解农业发展规律,理解当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时代背景,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以及现阶段的经营模式、表现形式和关键技术,对国外的现代农业探索也需要有所涉猎,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在..https://www.xueyinonline.com/detail/23263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