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融合运用分析农产品物联网现代农业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具体指通过互联网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与集成应用,使互联网创新成果和各领域相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生产水平,最终形成以大数据或云计算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为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推动了农业生产和种植技术的发展,也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支持。

1、“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农业指的是在农业生产期间,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将信息技术用于农业领域,实现农业生产的升级与转型,推动农业的智能化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期间,“互联网+”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1保障农产品安全

如今社会发展条件下,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为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对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控制,优化农业播种量,保障产品食用安全。

1.2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过去农民需要依靠粮食耕种获得收入,但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一收入渠道过于单一,无法保障农民经济利益,或者因交通不畅而影响产品销售,导致农产品滞销。而“互联网+”可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线上售卖农产品能够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益。

1.3为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为农产品信息的推广提供帮助,人们依靠大数据技术,将农产品信息与农业技术数据存储于云端,经过信息整合与处理,将其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从而规避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比如利用大数据整理气象、土壤等信息,再将信息提供给农户,以便农户做出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

2、“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融合

2.1农业试验与技术推广示范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环节的应用,通常集中于数据采集与测量、数据筛选分析以及监控管理等环节。现代化农业试验有着规模大和范围广的特点,人工数据采集记录方式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大,且数据采集结果准确性无法保障,不利于后续数据深入分析与资源挖掘。将“互联网+”和卫星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农业试验活动的全方位开展,经过数据采集与取样记录,提高农业技术研发水平,方便科研人员经过数据的调用与分析,实现对数据多方位对比,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质量。

创建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便于农民掌握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转变过去技术推广方式,向农民直接讲解农技知识,实现技术的宣传与培训。依托视图化技术,采用人机互动方式,农民能够在可视化界面中了解农业生产技术,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生产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在拓宽产品销售途径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可以在农村当地创建养殖观光基地,发展特色旅游业,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推动农产品技术一体化发展,转变山区农村的产业结构,综合农村资源,加强产业优化配置,创建集农产品种植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最大程度上提高产品价值,提高农民收益水平[2]。

2.2控制农业环境污染,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2.3促进农业科研发展,为农业推广提供多维信息服务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落实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的高效结合。互联网能够全方位获取公民对技术的需求,使农业科研更加具有适用性,可以针对性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让农业科研可以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互联网+”促进了科研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经过信息收集与反馈,推动农业技术成功迭代。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更多数据参考,经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可为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提供有利条件[3]。

2.4深化“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通过“互联网+”与农业技术的结合,构建完整的互联网农业技术数据库,旨在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保障农产品生产质量,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制作技术推广与科普视频,引导农民利用社交平台学习这些视频,掌握最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依靠“互联网+”筛选有推广价值的信息,农业部门带头进行技术推广,打造农业信息技术库,创建涵盖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销售等信息的共享化平台,为农业生产监督与监测提供数据资源参考。开展农技推广活动时,有必要跟随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技术的融合,完善农业生产数据库,针对农业产业真实情况,利用互联网采集数据信息,掌握农业生产中的动态化信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依靠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绿色化发展。拓宽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渠道,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加强与农户之间的交流沟通,综合“互联网+”和生物防治技术,创建绿色生物防治农业示范区,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发展。(2)依靠互联网信息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向农户直观呈现绿色种植技术。(3)健全技术推广系统,完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与利用,扩大技术推广覆盖范围。借助大数据采集气象信息,向农户及时提供气象预警,以便农户对生产策略做出调整。(4)强化农产品检验、产品销售、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合作,致力于农业生产服务水平的提升,方便农民及时掌握产品检验标准,采集价格数据,为农业生产种植与养殖技术的改进奠定基础。(5)发展绿色农业,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民在增收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避免药物残留,树立绿色农业的发展观念,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5农产品销售网络化

迎合“互联网+”发展背景,农民依靠网络平台发布种植和采摘的视频,公开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而让消费者对产品更加信赖,并购买到健康有机产品。管理人员可根据地域特色产品制定推广方案,介绍农产品的特色,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数据筛选并分析客源,为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提供宣传服务,从而形成网络化销售模式。与此同时,应用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扩大客源分布范围,防止农产品滞留。健全网络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化服务,比如在“双十一”或“618”活动期间开展优惠活动,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高消费者黏性。

“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融合运用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发展智慧农业。不可否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农业被寄予了厚望。而在更多的智慧农业案例中,大家会看到在互联网、物联网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了庄稼种植、灌溉和收获的最好时机,时时监控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浪费并获得效益。实施物联网项目后可实现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水肥一体化管理,效果明显。

在海南三亚,通过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装备、物理、生物、土壤生态改良、合理栽培等多技术体系有机融合,实现蔬菜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瓜菜布局区域化、基地设施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和经营产业化,稳步提升当地夏季“菜篮子”主要产品的自给率、质量合格率和应急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安徽芜湖小番茄种植温室内,依托百科科技CPS信物融合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及大数据平台等技术,自动采集小番茄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CO2、有效光合辐射等生长环境数据,大数据云平台自动处理分析及应用前端传感数据,为用户及时预警、精准水肥管理、温室大棚环境调控提供智能数据决策,提高产量、品质、且保障高品质小番茄稳定有序供应。

与此同时,根据小番茄病虫害发生的环境特点,通过对温室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监控摄像头精准捕捉小番茄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图像,并进行AI分析。经过大数据云平台中病虫害数字模型对的精准计算,对小番茄病虫害浸染发出预警,并提供多种防治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虫害和对小番茄品质和产量造成的损失,实现病虫害精准防控和绿色生产,达到增产、提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融合运用,实现农业生态化、绿色化、可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概念已经悄然而至。互联网与农业技术的融合运用,可以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互联网化,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渗透、融合发展。

THE END
1.“互联网+农业” 赋能农业现代化社会内参网“互联网+农业” 赋能农业现代化 “果园的温度有点低,需要再调整一下。”11月5日,在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分析农业大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平台传来的实时数据。在这块不大的屏幕上,不仅可以看到果园、智能温室大棚内的实时画面,还可以获得温度、湿度、风力、土壤墒情、病虫害和灾害预警等实时数据和信息。http://shncw.org.cn/show-282930.html
2.“互联网+农业”领域,存在哪几种创新的应用嘲和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农业”领域,存在多种创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应用场景 智慧农场: 概述: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农场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作物生长状态等环境参数,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控。智能控制系统根据预设条件自动调节农业生产环境,提高资源https://news.softunis.com/30676.html
3.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要研究成果外观设计 2020.12.4 16 玩具(吃水不忘挖井人)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朱志国、浦强松 外观设计 2020.12.11 17 玩具(曹冲称象)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浦强松 外观设计 2020.12.11 9.制定地方标准情况 制订1项芜湖市地方标准——现代农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指南下一条: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要研究进展地址https://ylyy.whit.edu.cn/nyzx/info/1004/1057.htm
4.2024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应用状况及投资商业模式分析报告目录一、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分析 31.行业发展概述 3核心概念及定义 3产业链结构及规模 6应用场景及典型案例 82.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1近五年市场规模及年复合增长率 11未来十年市场规模预测及驱动因素分析 12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发展差异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9747756.html
5.互联网+农业分析报告2.4.1 中国互联网+农业营销/服务流程图解 2.4.2 中国互联网+农业关键技术分析 2.4.3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农业领域的融合应用 (1)下一代互联网 (2)5G+ (3)物联网 (4)云计算 (5)人工智能 (6)边缘计算 2.4.4 中国互联网+农业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4.5 技术环境对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3章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e9c83de158844432.html
6.“互联网+”休闲农业(精选十篇)随着互联网和生态农业相结合, “订单+直销”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休闲农业经营者所接受和应用。首先通过互联网绕过中间商直接和消费者对接, 然后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展精细农业实现订单生产, 同时建立农产品的实时监控和可追溯体系, 让消费者放心的直接购买自己定制的农副产品, 还可亲自到田间地头参与自己订单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3q0bco.html
7.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8.“互联网+”环境下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 (川府发 [2012]32号)》明确指出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2]。《四川省 2015年 “互联网 +重点工作方案”(川办发 〔2015〕55号)》第二条指出应由农业厅牵头,实施 “互联网 +农业”的建设[3]。2017年 6月 18日,四川省智慧农业科http://www.sass.cn/109005/53486.aspx
9.互联网+智慧农业: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检测方面的应用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已有非常多的AI方法手段应用于病虫害目标检测、防治,进而运用现代技术助力赠产脱贫! https://blog.csdn.net/IT_charge/article/details/10634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