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紧跟行业趋势,免遭市场淘汰
2020年初,“两化融合”的大幕从农业板块开启,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将旗下农业业务进行重组,新的超级巨头“先正达集团”诞生。
在《财富》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化集团排名第88位,年度营收893.6亿美元,中国化工排名144位,年度营收674亿美元。“两化”合并之后,意味着一家年度营收近1600亿美元的超级巨舰诞生。
农业是“两化”重要的业务板块,重组之后的“先正达集团”营收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是绝对的龙头和行业标杆。作为行业典型案例,解析“两化”的农业行业布局和细分领域覆盖具有标杆意义,以此为蓝本,35斗将透视农业超级巨头的成长之路: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化集团)是最早入围《财富》全球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之一,迄今已29次上榜,并连续两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赞赏公司”。
成立于1950年的中化集团以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禁运为目的,到发展为专业的进出口公司;在改革开放后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到在国内率先进入世界500强;从1998年深陷危机,到转型再造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新国企,中化集团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的创业之路。中化集团设立能源、化工、农业、地产和金融五大事业部,对境内外300多家经营机构进行专业化运营。
作为五大核心事业部之一的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主要有化肥业务、种子业务、农药业务和农业服务业务这四大业务板块。
目前,中化拥有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化肥)、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简称中种集团)、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简称现代农业)三大业务平台。
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中化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这是中化集团农业板块的核心企业,是集团农业服务业务的统一平台,统筹调配中化的四大农业业务板块。
业务板块一:肥料业务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
1994年,中化集团旗下的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最大的化肥供应商和分销服务商,涵盖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全产业链业务。公司于2005年7月成功收购ChinaFertilizer(Holdings)Company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化肥集团”)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中国化肥行业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
中化化肥拥有逾60年的化肥国际贸易经验和国际贸易关系网络实力,是中国进口化肥的主渠道。为保障国内紧缺化肥资源供应、调剂余缺发挥骨干和建设性作用,集团积极推进资源获取战略,其拥有的磷矿资源位列国内前十,企业在中国主要的农业省、农业县拥有自己建设的、国内领先的分销服务网络,覆盖了中国95%的耕地面积。
表1:中化化肥历年发展重大事件
中化化肥主营业务及核心优势
上游资源:
生产板块:
中化肥控股生产企业7家,参股7家。其中,氮肥生产企业3家、磷肥及磷化工生产企业6家、复合肥生产企业3家、钾肥生产企业1家、新型肥料生产企业1家。所有生产企业化肥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合理分布在资源地和消费市场。
中化化肥是中国生产化肥品种多而齐全的生产商,产品涵盖各种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及配方肥、微肥、缓控释肥、有机肥、生物肥及其他新型肥料。
国际业务:
钾肥进口方面:与加拿大钾肥公司(canpotex)、约旦钾肥公司(apc)、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pc)等国际主要钾肥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磷肥进口方面:中化化肥长期独家代理摩洛哥、突尼斯磷酸二铵进口;
复合肥进口方面:中化化肥与挪威yara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连续20多年独家代理yara复合肥进口,为农民提供高效的复合肥高端产品。
分销网络:
化肥建设了国内覆盖范围广泛的化肥分销网络,不仅提供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还同时提供农化服务。仅化肥产品年经营量已超过1600万吨,是中国规模大、产品齐全、科技服务能力强的农资分销网络。该网络拥有18家分公司、8500余家销售门店、1.1万余家客户及1200余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覆盖了中国95%的耕地面积。
配送及服务:
化化肥打造了一支700余人的专业物流管理服务队伍,拥有的600家分拨库与配送库,构成了支撑分销网络的级差型仓储网络,具有超过400万吨化肥存储能力,初步完成了“安全、便捷、低成本”的一体化农资物流体系的搭建。此外,集团还积极打造“农化知识传播、现场服务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为主要职能的三位一体农化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
中化化肥已形成了包含管理架构、创新平台和团队、制度机制、科技投入等要素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了1家磷复肥企业研究中心和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正在筹备成立氮肥研究中心和作物营养与保护研究中心。年均科技投入超过1亿元,主要用于企业生产工艺的节能降耗改进,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新型肥料研发、科技服务和推广等。
1992年起,国家逐步弱化对化肥流通直接管理的力度并开放农资经营权。
2006年,化肥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允许国外的企业在中国从事化肥批发、零售和分销业务。此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资经营企业普遍采用以价格为主的低水平竞争手段,导致全行业盈利水平偏低,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经营状态。
从2017年开始,中化化肥启动了网络建设战略。随着化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集团已经不能把大型经销商作为唯一终端客户,网络下沉势在必行。
业务板块二:种子业务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种集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家种子公司。主要从事玉米、水稻、小麦、蔬菜及向日葵等农作物种子的科研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及服务业务,种子经营规模在国内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种集团并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表2:中种集团发展历程
2011年,中种公司以同业企业在自主研发领域的最大规模投资,立项投资50亿元,启动建设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科技中心下设六个部门,包括转基因育种部、基因组育种部、集成技术育种部、产品测评部、科技发展部和运营管理部。
作为中央组织部认可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科技中心拥有一支由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国内优秀育种家组成的150余人研发团队,被认定为“作物育种技术创新与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农业部“玉米水稻等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以及博士后工作站。截止2018年底,已有11个水稻品种通过审定,其中3个已进入商业化开发,18个不育系通过鉴定;申请发明专利99项(含PCT国际专利3项)、植物新品种权241项。
图为科技中心及育种站点分布,图片源中种集团官方网站
业务板块三:农药业务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药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药原药产量由1983年的33万吨上升至近年来最高值约378万吨,位居世界前列。但长期以来,我国农药研发主要还是以仿制和混配为主,存在创新不足、品种老化、污染严重等问题。创制农药研发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农药企业的深层次关键问题。
中化集团的农药研发有60多年的历史,业务涵盖创制和仿制产品研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及分装、国内国际市场产品登记以及品牌营销等产业链各环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开发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是目前中国为数不多拥有国际高端农药品牌的本土企业;农药业务经营规模位居国内前列。
在研发方面,中化下属的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简称沈阳院)和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是两大国家级农药研发平台;在生产方面,中化拥有沈阳、南通、扬州三大生产基地,年原药总产能16万吨,覆盖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共40余个有效成分,其中草甘膦、拟除虫菊酯系列、麦草畏、丁草胺、乙草胺、吡蚜酮、硝磺草酮等品种的生产规模与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营销方面,公司持续加强国内外市场渠道建设,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组合和优势品牌,产品自主登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表3:中化农药研发历程
业务板块四:农业服务
——MAP平台
中化集团紧跟党中央“牢记初心使命决胜脱贫攻坚”脚步,于2017年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平台业务模式(ModernAgriculturePlatform,简称MAP服务模式)并全面实施。这是中化农业打造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项目,MAP平台可为农户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农业托管服务:精准选种、测土与全自动配肥施肥、智能配药、粮食品质与土壤养分等检测服务、农机服务、农民培训、智慧农业系统。
中化农业首席战略官罗文胜曾说:“单纯的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是不够的,中国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农业服务是必然趋势。”中化集团在全国密集推进的MAP战略,堪称是农资农业领域跨度最大的转型范本。该服务分为线上线下两个板块。
中化MAP战略示意图,图片源于中化农业
MAP线下服务板块包括MAP技术服务中心+MAP示范农场,根据规划,MAP平台要为农户提供“7+3”服务,具体包括选种、配肥、植保、检测服务、农机服务、技术培训、智慧农业服务、粮食烘干仓储及销售、农业金融服务、农用柴油供应。中化农业有关负责人2019年表示,未来三到五年将在全国建设500座以上MAP技术服务中心和近千个现代农业示范农场,实现服务4500万亩以上耕地的目标。
MAP线上服务为中化农业搭建的MAP智慧农业平台,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服务O2O商业模式。
中化农业推出“MAP慧农”App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前期对农场的情况建立地块档案,根据农场栽植的作物制定全生育期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案。最终以推送农事提醒的方式,让种植户及时进行农事审核,随时检查农事执行过程,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跟进作物生长的每一步进程。可以说,种植户仅仅通过MAP慧农,就可以掌握农场的信息,并加以管理,有效控制成本。
作物从种植到结果,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千差万别。但种植户通过MAP慧农,实现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愿望。在日常巡检的过程中,种植户将农情上报到MAP慧农平台传递给专家,针对农场的情况与专家在线交流。
MAP问世,标志着中化集团农业板块的业务由量变向质变飞跃。
“两化”融合,营收超2000亿的新巨头诞生
并称为“两化”的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同为国资委下属的化工业央企,均为《世界财富》500强公司。
中化集团70年商海探路稳扎稳打做到了农业服务一体化,从传统供销化肥、种子、农药再到实现线上线下现代农业智慧服务。多轮收购重组拓宽了其海内外业务经营范围、增加了产品种类,确立了在原料矿藏和市场占有率上的绝对领先优势。雄厚的资本、悠久的历史为中化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更为重要的是,独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的科技队伍会让其在细分领域更具竞争力。
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斥资收购了先正达和安道麦。
2018年6月,时任中国化工董事长任建新宣布退休,该公司董事长一职由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这被外界解读为"两化合并"的前兆,但双方对此更常见的说法是"两化合作"。
2020年1月初,"两化合作”的大幕终于在农业板块开启。1月5日,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同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将把下属农业板块主要资产注入中国化工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先正达集团,由宁高宁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中国化工也将所持有的先正达全部股份和安道麦74.02%股份,悉数划转至先正达集团(先正达集团现用名“中化工(上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两化合作之后,先正达业务版图
在本次重组完成,将“两化”的农化业务尽数整合进先正达集团后,一个全新的更大更强的“巨无霸”正式诞生,将具备与拜耳、科迪华等全球超级农化巨头比肩的实力。根据安排,新的先正达集团未来将实现独立上市。
专业化、规模化、数据化、智能化,这似乎是所有公司将要或正在踏上的成长路。作为行业巨头,先正达集团已经渗透到了农业的方方面面。从其现在正在布局的智慧农业服务业来看,找准市场需求,深挖行业痛点,提供更精准更智能化的咨询和服务,或许是一个新的方向。
联系我们
研究报告订购热线:400-068-7188
产业规划项目热线:400-639-9936
一键提问研究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App数据库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再喜一下子
这昵称我pick了
同学推荐的o,不用去图书馆在宿舍就可以看文献写论文啦,再也不用早起去扒位23333
你说的都dei
多喝热水
地狱拖油瓶
App问答能为你做什么
慌的一比zzzz
十分适合想偷懒的我哈哈~,不用看折磨**的英文报表简直圆满!直接问!满分满分!!!
吃货老司机
写行业报告需要一些数据呀方法论,老师回复很快,。连县级数据都有我老奶奶都不服就服你23333
消消乐接班人
赶着交毕业论文~~~用了前瞻币当天就回复了~~~希望你们一直维持这,。么高效造福大学生o( ̄▽ ̄)d
陈志峰
自己寻思想做创业,在上面问了被直接否定了idea。。。。还是j感谢啦好评pick你!下次有想法再来问、、
金之谜
非常好,毕业两年了还是对前途很迷惘想转行,,老师回答了我十几个问题,都很用心,真心感谢啊!~~~
App报告能为你做什么
库盖
非常好用,界面很清爽,直接就可以下载,不像有些网站下下来一大堆水印叫人怎么看?
Lance
不服尬舞(>▽<)
好多报告,,各个行业都有?我每天下几篇,重点是不用钱!!适合学生党!!。给传报告的加鸡腿好嘛~~~
学习委员长张阳阳(>▽<)
好评好评!!终于有个专门提供行业报告下载的app,上网找不是太老旧了就是不能下载真无语。
Nore(>▽<)
西西里的冬天
JoyceChen
Mike在伦敦
打算和朋友创业,在网上找资料看到这个,写商业计划书和产品说明书都有用到,就是图片有点不清晰,希望改善~~
蜕变中的海瑟薇
一些大咖前辈的最新动态和创业历程上面都有,用来作为素材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得了名次,打call打call,希望继续保持!~~
这昵称不能告诉你
非常好哈哈哈,不知道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多那么详尽的数据?可以开课教一教怎么自己找数据吗?收费也可以噢笔芯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