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全球商业首飞
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腾空升起。
12月28日,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全球商业首飞演示启动仪式在合肥骆岗公园举行。此刻,在合肥,无人驾驶载人eVTOL领域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布局意在融合集群发展
今年8月,合肥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聚力打造产业集群体系。
“6+5+X”指的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生物医药、智能家电(居)、高端装备及新材料6大主导产业集群,量子信息、空天技术、聚变能源、下一代人工智能、合成生物5大先导产业集群,持续跟踪若干前沿技术方向、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低空经济”包含在“空天技术”中,与深空探测、空天信息并行。显然,这一切不是“无心插柳”,但也绝不是追风逐浪之举。
合肥对于“低空经济”的布局,还注重发挥其“粘合作用”——粘合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从而达到融合发展的目的。
还是那套熟悉的产业打法
不止是亿航,公开的数据显示,合肥低空经济已集聚企业60余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又是那套熟悉的打法——
在“中国屏合肥造”上,我们见识过“以投带引”,招引头部企业,在产业领域“一战成名”后,实现“从沙子到整机”整体布局;在合肥“汽势”的培育上,我们体会过“龙头引领”,整车企业构建生态圈,补齐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让产业增产达实效。
外界对此的评价是,易懂但难学。
打法自成一派的合肥,凭借什么来赢取企业的芳心?
10月15日双方会谈提到将推动合肥低空经济产业从“起飞”到“腾飞”;三天后,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亿航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东区域总部正式落子……
这“牵手”的速度,亿航用了一个词:一见如故!
“要将前沿概念实现为具体产品,需要的是完备、健康的产业基础。”亿航智能副总裁、华东大区总经理李晓娜说:“EH216-S是纯电飞行器,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有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在新材料、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等方面都与亿航的发展十分契合。”
企业“看”上的不止是合肥的生产端、供应端,还有科创端。
去年年末,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在合肥成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专家组组长宁吉喆出席成立大会时明确指出,合肥中心的组建,要聚焦国家定位部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毫无疑问,“低空经济”就是国先中心要推进的一件大事。
天时地利人和,难怪有人说: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合肥,就是“飞起来的新能源汽车”!
找准“场景”很关键
生产、供应、科创三者结合催生的是低空交通产品,而实现“低空经济”则需要找准应用场景。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安徽成为全国第三个、长三角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合肥,当仁不让成为国家试点的中心和重要枢纽节点。
顺势而为,合肥组建了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为创新资源找场景。
这场景是城市为企业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过去数月,亿航EH216-S在骆岗公园的天空中尽情试飞。
此次商业首飞演示后,亿航将持续推进商业化运营,双方携手将在骆岗公园打造出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商业模板,带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合肥还将推动低空飞行器在智慧城市管理、城市旅游、应急消防等领域的应用,建设自动驾驶城市空中交通公共服务体系新业态。”合肥市发改委战新处处长陈思介绍。
立体城市的空间“加法”
随着EH216-S的商业首飞演示,eVTOL这一过去在科幻场景中才会出现的飞行交通工具,正在逐步走入现实。
很快,合肥市民就能体验到低空飞行带来的新消费场景。
李晓娜告诉记者,商业化运营后,亿航将在骆岗公园和天鹅湖两个点,开展观光体验业务,让市民亲身感受eVTOL这一全新的出行方式。
“我们还准备依托骆岗公园的独特优势,开展一些特色定制服务。”李晓娜说。
占地面积小、起降灵活、安全环保等特点,让EH216-S能够拓展在城市中的各类应用。
不远的将来,合肥人打“飞的”出行,将不再是梦。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乐天茵子朱震宇/文王浩赵瑞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