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及发展策略建议“内忧外患”处境下企业何去何从?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通常约有30%-50%的作物产量增加是来归因于天然或无机化学合成的商业肥料。

种类来看,化学肥料种类较多,包括磷肥、氮肥、钾肥、复合肥料、微肥等,且各种化肥性质作用差异较大,其中氮肥、磷肥、钾肥三大类是植物需求量较大的化学肥料。

我国化学肥料种类情况

种类

情况

磷肥

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氮肥

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销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

钾肥

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当今施用不多,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复合肥料

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三元复合肥料。其中混肥在全国各地推广很快。

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主要包含硼、锌、铁、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肥料,中量元素肥料主要包括钙、镁、硫等肥料。

对某些作物有利的其他肥料

包括水稻上施用的钢渣硅肥,豆科作物上施用的钴肥,以及甘蔗、水果上施用的农用稀土等。

行业现状

化肥行业是关系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性行业。1937年,我国创建了第一座化学肥料工厂——永利硫酸铔厂;此后随着国外技术引进,国内化肥生产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下,我国化肥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如今,我国化肥行业发展回归理性,逐渐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1、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增速变缓

市场规模来看,近六年在国内庞大的化肥市场需求的推动作用下,我国化肥行业市场规模逐年递增。2016年我国化肥市场规模越轨2553亿元,到2021年我国化肥市场规模便增长值2964亿元。增速方面,近五年来,随着我国化肥产量的减少,市场规模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17年我国化肥市场规模较上一年同比增速约为4%。但是到了2021年便其市场规模增速较上一年只有1.8%。

2、产量:主要农用化肥产量整体下降

产量方面来看,我国在2005年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氮肥生产国。然而,从2010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我国化肥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因此,自2015年以后,国内主要农用化肥产量开始逐渐下降。2015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为7627.4万吨左右;2021年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便下降至约5446万吨,较2015年下降28.6%。

3、细分市场:氮肥产量占比最大

细分市场来看,当前氮肥、磷肥、钾肥三大类是我国植物需求量较大的化学肥料。

在这三种化肥,从产量占比来看,氮肥的产量占比最大。2020年国内氮肥产量占比超过六成;磷肥产量占比接近两成;钾肥产量占比约13%;其他复合肥产量占比则不足2%。

二、行业存在的问题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是化肥大国,但不是化肥强国。在主要农用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市场均存在一定缺陷。

1、氮肥:每吨氮肥生产能耗较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氮肥生产效率低,且能耗较高。在发达国家,生产每吨氮肥的实际能耗是27-29GJ(吉焦,10的九次方焦耳),而在我国国内生产每吨氮肥的实际能耗是29-45GJ,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氮肥生产耗能。

我国与发达国家每吨氮肥生产能耗情况对比

发达国家

中国

27-29GJ

29-45GJ

2、磷肥:磷矿石过度开采问题突出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全球生产磷肥的国家大约有60个,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摩洛哥、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磷矿石是磷肥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而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磷矿储量国,但是我国的磷矿石存在过度开采问题。对比来看,全球磷矿石平均储采比约为324,而我国的磷矿石储采比仅为36,远低于世界平均值,也低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磷矿石储采比,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磷肥原料磷矿石开采过度问题突出。

在我国磷矿石开采过度的同时,我国的“三磷”问题也随之产生。

我国为产量最高的磷肥生产国,但由于近年来为治理“三磷”问题,我国严格控制磷化工新增产能,淘汰磷肥落后中小产能,磷铵产能也逐年递减。

2022年4月7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严控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由于环境污染、生产能耗以及上游磷石膏处理等问题,磷肥及磷化工企业持续处于环保政策高压局面,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磷铵和黄磷产能或将继续逐步收缩,磷肥供给将出现一定程度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抑制国内磷肥总需求。

3、钾肥:钾肥对外依赖度较高

钾作为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具有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的能力,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全球超过一半用量的钾肥用于果蔬、谷物和油籽作物,其余主要用于棉花、咖啡、烟叶、棕榈油和糖类等经济作物的增产增收,因此钾肥被誉为“粮食中的粮食”。

当前,我国钾盐资源严重不足,因此每年需要依靠大量进口钾肥来满足国内需求。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钾肥产量约650万吨,进口量则高达756.6万吨,而出口量只有22.6万吨,表观消费量高达1384.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0%。可以看出我国钾肥对外依赖度较高。

2021年我国钾肥宏观数据(万吨,%)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对外依存度

650

756.6

22.6

1384.0

53.03

行业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化肥行业发展不仅存在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两大挑战。

1、环保政策监管趋严

氮肥方面,合成氨是其重要原料,而我国合成氨的核心供应源头是煤炭。“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正在大力提倡的双碳治理,煤化工产品具有高能耗、高碳排放特点,因此煤化工成为了重点监管领域,而合成氨作为煤气化的关键产品,其受到监管限制也极为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氮肥发展的挑战;磷肥方面,由于环境污染、生产能耗以及上游磷石膏处理等问题,在《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严控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这使得我国磷肥及磷化工企业持续处于环保政策高压局面。

2、原材料价格上涨

化肥产业上游的生产原材料包括是煤炭、天然气、合成氨、磷矿、钾矿等大宗原材料。目前我国的大宗原材料仍然对进口有一定的依赖度,特别是钾矿。

自2021以来,受到全球新冠疫情肆虐、能源供应短缺,以及欧美国家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大宗原料市场连续上涨,国内的煤炭、天然气、磷矿石等价格也出现波动上涨的态势,其中今年5月份磷矿石市场价格更是经历五次上调,持续攀升,这将导致我国化肥生产企业原料成本上升,压力加大。今年,叠加俄乌冲突,以及疫情反复等因素,全球性的化肥危机已经来临,地缘冲突更是导致全球钾肥价格飞涨,这对我国对外依赖度较高的钾肥来说无疑不是利好局面。种种因素,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四、企业发展策略建议

如今,受到林地果园、房屋建筑、生态发展的影响,我国土地耕种面积大幅减少。近20年来我国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到了5.15亿亩。根据我国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以2019年底为标准时点,中国耕地总面积约19.18亿亩,与十年前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时的20.3亿亩耕地面积相比,耕地总量减少了1.13亿亩。

长远来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的进一步升级,未来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因此耕种面积减少,引起了部分社会公众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担忧。

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是离不开“育种,化肥,农药”三种因素。其中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U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

然而当前我国化肥行业内,氮肥生产能耗高,磷肥原材料开采过度,钾肥对外依赖度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国内环保政策监管趋严,国际形势复杂,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内部问题与外部挑战并存,可以说是处在“内忧外患”局面。因此我国化肥行业还需负重前行。

1、降本增效,发展新型化肥

在面对市场诸多困难和压力下,我国化肥企业应利用技术优势,把提质降本增效放到第一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生产能耗,并将成本控制在行业较低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还需要以科技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不断催生的新技术、新服务,发展新型化肥,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此之外,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对化肥行业的环保和资源消耗控制将会更加严格,这将为企业带来成本上升压力。所以,我国化肥生产企业应加快转型发展,增加绿色环保高效化肥产品生产,研发绿色高效化肥产品,实现从原料、加工、流通到施用的各环节绿色环保。

3、积极布局海外钾业务,强化上游产业链一体化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国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行业内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强化上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来降低原材料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例如让我国本土钾肥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建立属于我们的钾肥生产基地等。

当前,老挝、泰国、刚果、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富钾国家均有我国企业的投资。2021年底,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将进一步提升老挝作为中国钾肥进口重镇的地位,也就有效缓解我国钾肥行业自供不足的问题,降低其对外企钾肥的依赖度。(LQM)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辣椒碱的应用领域继续拓展,除了传统的食品、医药领域外,还开始涉足护肤品、化妆品等新兴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天然、健康、安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辣椒碱作为一种天然生物碱,其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辣椒碱行业市场规模从124.19亿元增长到了145.19

受益国家政策推动,2019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达79.31亿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府推动可降解塑料渗透进一步上升,2020年以来随着部分厂家产能扩张,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保持稳步上升,到2023年超过172亿元。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医疗器械、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OCA光学胶的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我国OCA光学胶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94.11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53.36亿元。

THE END
1.复合肥秋季市场走货加速目前复合肥市场正处秋季收尾阶段,部分地区小麦肥购销活动已经基本结束,下游仅剩零星补货需求。伴随秋季肥市场的陆续结束,复合肥冬储行情再度成为关注重点,截至目前,东北、华北等地复合肥企业冬储预收活动正在陆续启动,近日新出台的冬储报价,以华北冬小麦返青肥(氮钾追)为例,部分工厂35%氯基(30-0-5)中氯出厂报价http://www.pesticide.vip/zgny/scfl/content/6351af86-5e3c-4661-b713-63287f42a942.html
2.中国腐植酸复合肥行业市场份额分布调研摩澜数智市场咨询报告对过去五年腐植酸复合肥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率进行了详细统计,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了预测。据统计,2023年全球和中国腐植酸复合肥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亿元和 亿元。基于市场增长规律,报告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客观预测,预计全球腐植酸复合肥市场将在2029年达到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348680.html
3.眉山复合肥生产基地产能和产量均不大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在哪个省份,四川省内产量占比大概是多少? 云图控股(002539.SZ)8月1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复合肥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湖北省,四川省内的眉山复合肥生产基地产能和产量均不大,2021年其复合肥产量约占公司复合肥产量的6.88%。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202208182483840427.html
4.硝基复合肥市场全景研究与产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2024)第四章:全球与中国硝基复合肥主要类型分析(发展趋势、销售量、销售额、市场份额及价格走势); 第五章:全球与中国硝基复合肥最终用户分析(下游客户端、市场销量、值及市场份额); 第六章:全球主要地区(中国、北美、欧洲、亚太、拉美、中东及非洲市场)硝基复合肥产量、进口、销量、出口分析; https://pre.gelonghui.com/p/1016729
5.腐植酸复合肥对辣椒产量养分利用的影响与机理本文采用土培试验、田间试验以及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腐植酸(HA)复合肥在辣椒上的适宜用量、对土壤的培肥效应、对养分释放、利用的影响与产量效应及其生理机制。试验结果表明:①与等养分无机肥相比,HA复合肥可显著提高辣椒产量,促进辣椒干物质积累。产量提高幅度达8.1%~23.5%,折合亩增纯收入130元左右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1002596.nh.html
6.华沃特生产基地——绿丰复合肥厂2021年产量再创新高截至2021年11月30日,华沃特公司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绿丰复合肥厂共完成肥料生产6.28万吨,再创历年产量新高。 今年以来,绿丰复合肥厂认真贯彻落实七坡林场的经营方针,积极与华沃特公司对接,加强合作,强化管理,保质保量促产量。预计全年产量将超7万吨,比去年多生产近3万吨,创历年产量新高。http://m.huawote.com/nd.jsp?id=101
7.中国复合肥产能进出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截至2018年,全球复合肥产量占比最大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和英国,中国占比高达35.2%。从时间上看,中国复合肥产量从2012年的288万吨,最近一次数据为2017年的380万吨,比2012年提高了31.9%;而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复合肥产量稳定地保持在360万到390万吨之间,一般产量都在370万吨以上。可见,中国复合肥的产能一直保持https://www.sgpjbg.com/info/75704dc72ff950c869ba0ebba3588907.html
8.中国复合肥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中国复合肥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0年),复合肥即含有氮、磷、钾三种主要养分的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复合肥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化肥向高效、环保化肥的转变。新型复合肥料,如缓释肥和控释肥,以及含有微量元素和生物刺激素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70/FuHeFeiShiChangXuQiuFenXiYuFaZhanQuShiYuCe.html
9.复合肥复合肥视频复合肥视频大全播视网编辑为您整理收集复合肥视频大全在线观看,如果您关于复合肥视频,最新复合肥视频,请关注播视网,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整理更新复合肥视频。https://www.boosj.com/tag_3933211.html
10.磷肥行业分析报告图表74:2019-2023年三元复合肥平均价(单位:元/吨) 图表75:2019-2023年中国氮磷钾复合肥产量及增速变动(单位:万吨,%) 图表76:中国主要复合肥企业产能(万吨) 图表77:2023年中国氮磷钾复合肥进口国别情况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78:2023年中国氮磷钾复合肥出口国别情况分析(单位:万吨,%) 图表79:2023年中国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87c6967b36834942.html
11.2023年磷肥/复合肥生产企业前十公布(附名单)4月11日,在湖北宜昌召开的2024年化肥市场和国际贸易研讨会上,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方俊文发布了2023年全国磷复肥行业大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磷肥总产能达2170万吨(折纯),比上年增长2%;全国磷肥总产量达1615.1万吨(P?O?计),比上年增长6.1%。 https://finance.sina.cn/2024-04-12/detail-inarqier8947378.d.html
12.硫酸钾复合肥用在红薯上的几组让您惊呆的数据农技知识红薯用不同肥料其农艺性状有很大差异,其中红薯施用硫酸钾复合肥植株生长稳健,分枝数(18个),比对照(11个)增加7个,提高63.6%;比施用等养分化肥(15个)增加3个,提高20%;单株结薯数最大(2.0kg),比对照(1.2kg)提高 66.7%;比施用等养分化肥(1.6kg)提高25% , 所以红薯施用硫酸钾复合肥产量高。 http://www.hsfchina.com/njzs/lsjfhfyzhs_1.html
13.复合肥转鼓造粒又叫滚筒造粒,转鼓造粒机是复合肥生产设备类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设备。配方限制相对较小。也可以通管使用部分喷浆,部分氨化。最多的设备类型,2-3百万可做一条生产线,日产量可达到280-400多吨,好的配方能达到500吨以上。转鼓造粒生产工艺因其配方限制相对较小、产量高、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受到众多https://baike.sogou.com/v2244582.htm
14.最赚钱的化肥老三!史丹利:账上37亿现金,上亿广告费,分红铁公鸡!2019年复合肥规模以上厂商为864家,较2015年减少了164家,市场份额更多是被大型厂商占据,其中前90家厂商的产量占到全国复合肥产量的60%左右。 行业内,逐渐从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其中新洋丰(000902.SZ)、金正大(002470.SZ)、云图控股(002539.SZ)、史丹利的复合肥产能均在500万吨级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44839413465120
15.赤天化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2023年合成氨、甲醇、尿素及复合肥产量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72%、4.02%、2.48%和16.32%。2023年受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等影响,甲醇产品依然存在价格严重倒挂的情况,期间公司对甲醇装置实施暂时停产,全年共生产甲醇23万吨,销售甲醇22.45万吨,营业收入44,859.95万元。报告年度,因化肥产品原材料煤炭价格回调,化工业务相比上年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4042600056092.shtml
16.硫酸钾复合肥报告第三章 2018-2022年中国硫酸钾复合肥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 2018-2022年硫酸钾复合肥产能分析 一、2018-2022年中国硫酸钾复合肥产能回顾 二、2021年中国硫酸钾复合肥产能预测 三、2018-2022年中国硫酸钾复合肥产能利用率分析 第二节 2018-2022年硫酸钾复合肥产量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5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