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平:黄土地上崛起乳业新高地

吴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焦宏杨瑞雪胡明宝

冬日寒意浓浓,陕西富平县刘集镇街北村的61岁村民张东运家却生机盎然。房前嫩绿的麦苗、碧绿的苜蓿、深绿的黑麦草,层层叠叠地在田野上铺展开来;屋后羊棚里10来只奶山羊欢快地聚在一起,此起彼伏的“咩咩”声,让渭北黄土地上溢满了浓郁的羊奶香。

富平是我国著名的“奶山羊之乡”。目前,富平全县奶山羊存栏82万只,年产羊乳23万吨,先后建成奶山羊产业示范园区4个,1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600个,发展10万只养殖大镇2个,名列中国奶山羊养殖基地25强第一,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带动奶山羊养殖户3万余户,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亿元。

张东运靠养奶山羊每年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像他一样的小养殖户并未因产业规模的扩大被“挤出”,反而在品牌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下,成为富平奶山羊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

“富平山羊奶,强壮中国人。”富平县委副书记、县长景军荣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抢抓陕西省“培育千亿元级奶山羊全产业链”的战略机遇,把奶山羊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以品牌引领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抢占羊奶行业制高点,打造我国高品质羊乳发展新高地。

黄金养殖带“孕育”出特色优势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

奶山羊毛短色白、通体修长,是名副其实的“美羊羊”。它又被称作“贫农的奶牛”,个头小、吃得少、繁殖快、乳质优,对场地、饲料的要求不高,几乎不与人争粮,投入少且收入相对稳定,适宜农户小规模养殖,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致富的优选产业。

在我国,奶山羊养殖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和云贵高原,高度集中在陕西、山东、云南等省份。富平所在的关中平原属于北纬34度黄金养殖带,气候环境温润,山川河塬相间,适宜的地理环境和适合的养殖模式,让富平成为奶山羊特色优势产区。

20世纪初,欧洲品种奶山羊最早引入我国,便在富平县域内落地。在适宜环境中,通过与本地原有山羊品种杂交,培育出蜚声中外的“关中奶山羊”优势品种。多年来,奶山羊的特性让奶山羊养殖逐步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富平老百姓几乎家家都有奶山羊,对奶山羊养殖有感情、有经验、有技术,一辈接着一辈人饲养奶山羊,奶山羊已经深入到富平几代人的骨子里不断传承着。

流曲镇双杨村是富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前村里奶山羊养殖只是副业,主要是给家里老人、小孩补养身体,没有形成产业。”向忠奶山羊家庭农场主向斌告诉记者,后来政府倡导发展奶山羊产业,号召村民把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现在村里家家户户搞养殖,光奶站就有3家。

富平奶山羊。胡小乔摄

走进向斌家的羊舍,近200只奶山羊瞬时活跃了起来。向斌是个“羊二代”,2012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返乡从事奶山羊养殖,同时为周围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年收入达到二三十万元。“年后想把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只,每只羊都是我家的一个‘小银行’。”向斌笑呵呵地说。

事实上,自2003年富平县将奶山羊产业提升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后,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推动富平奶山羊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在脱贫攻坚时期,富平县牢牢扭住奶山羊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探索推行“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产业托管等模式,带动3万农户,覆盖12万人。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富平县坚持市场导向、工业思维、品牌战略,推动奶山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构建起以奶山羊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奶山羊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形成农民增收、企业盈利、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有形的手”引导推动,让产业发展方向更明晰。富平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高标准编制《富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构建涵盖良种繁育、规模养殖、乳品加工、设备购置、金融保险、品牌建设等多维度的体系化支持。

“补链强链”推动奶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富平人会养羊,下一步奶山羊产业该往哪里走?要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从过去的养活羊到种好草、养好羊、产好奶转变,实现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提升。”富平县畜牧发展中心主任郭建航说,针对规模养殖占比不高、标准化水平偏低、饲草配送体系建设不全等制约奶山羊产业发展因素,近年来富平县聚焦“补链强链”,全力推动奶山羊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提高平均单产是奶畜养殖业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富平县积极打造良种“芯片”,建成2个育种研发中心、创建3个省级核心育种场、建成1个标准化种公羊站和20个人工配种站,并引进新西兰、澳大利亚优质种羊,初步构建奶山羊良种体系架构。

养殖设施落后从产业链上游制约了羊乳产业规模化发展。富平总结出奶山羊健康养殖标准流程,提出了“生产经营规模化、羊场建设科学化、设施设备现代化、饲养品种优良化、从业人员专业化”等“九化标准”,引进推广自动恒温饮水、自动消毒、干湿分离清粪、TMR饲喂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带动全县奶山羊规模化养殖水平大幅跃升。

富平杰羊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投料机。

在可容纳1500只奶山羊的大型羊舍里,两条黑色轨道直通羊舍。“这是专门供自动喂料机使用的轨道,能够实现定位、定时、定量科学投喂,达到精准饲喂。”富平杰羊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昆仑介绍,羊不但要吃好料、喝好水、住好舍,舍外还备有恒温饮水装备,减少母羊腹泻、甚至流产的风险,羊群脚下是镂空的漏粪板,羊舍干净无异味,羊群身上洁白如新。

红星美羚奶山羊良种繁育园区转盘式挤奶器。

“链主”处在枢纽地位,抓“链主”企业就相当于抓住了产业链的“牛鼻子”。富平通过重点支持红星美羚等“链主”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饲草料加工、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工扩能、新产品研发等优化升级,目前富平县羊乳加工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7家现代化羊乳加工企业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2个;拥有陕西省羊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羊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即将建成;引进国际领先的加工设备和生产技术,年生产各类高品质羊乳产品4.8万吨,产品远销海内外。

2018年,红星美羚自主研发生产的羊奶酪及羊乳清粉生产线投产,一举打破了国产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对进口羊乳清粉的依赖。红星美羚坚持自建自控奶源基地,形成“适度规模养殖、集中机械化挤奶、冷链贮运、奶款直付奶农”的红星模式。据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宝印介绍,2020年投资1.8亿元实施了二期项目建设,可年产羊乳粉2万吨,带动富平县30万只奶山羊的养殖。

红星美羚乳业二期智能工厂生产线。

“原来羊奶有膻味儿,但现在通过闪蒸脱膻工艺,把羊奶的膻味儿除掉了,羊奶产业在不断地升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曹斌云说,但目前陕西的奶品95%都是奶粉、固体奶,存在羊乳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羊奶的蛋白比较细嫩,温度达到126摄氏度就糊锅了,所以没有办法用传统牛奶的工艺去加工羊奶。”陕西样样祥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跟胜早在2013年开始做液态奶,现已经研发用蒸汽直喷式杀菌来破解这个难题。现在样样祥公司开发了巴氏鲜羊奶、酸羊奶等多种产品,每天收奶30多吨,年产值近1亿元。当下正建设年处理10万吨鲜羊奶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推动奶山羊全产业链发展。

“你喝过羊奶咖啡吗?”圣唐乳业是富平全产业链羊乳企业,最近却探索起奶山羊产业的新业态。每天空运鲜羊奶,在广州、深圳开设羊奶咖啡馆。据企业负责人王艳介绍,目前效益可观,预计一年能收回开店的成本,希望未来能把店开向全国。

“品牌+服务”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羊乳成分接近母乳,更加符合以黄种人为主的中国人消化吸收乳汁的遗传体质,不易发生乳糖不耐症和乳蛋白过敏反应,应成为健康中国的全民奶。”曹斌云呼吁道,从羊奶中要热量、要蛋白,也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内在要求。

头部乳企显然已经闻到了“羊奶香”,看到了其价值所在和潜在的市场空间。飞鹤、伊利、君乐宝、蒙牛等国内乳企,外资乳企中惠氏、美素佳儿、达能等群雄逐鹿,纷纷布局羊奶市场,努力实现“牛羊并举”。

目前,羊乳占国内乳品消费市场的5%左右,还属于乳品中的“小众产品”。因传统消费习惯、消费意识、消费偏好和人均收入等因素,消费者对羊奶认知度低,超过半数的消费者不知道羊奶价值,甚至有消费者不知道羊奶的存在。

就富平而言,红星美羚、圣唐乳业、样样祥等7家龙头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企业的“马力”带不动更大的消费市场。况且,奶山羊的规模化养殖还处于发展阶段,规模化养殖率在40%左右,小规模养殖仍是主导力量。

如何破题?“像针灸一样要扎在最能起作用的地方。”景军荣认为,要把握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政府主动作为,将普通农户和单个市场主体难以做好的羊乳品牌擦亮叫响,以品牌开路打开大市场,做大做强县域羊乳制品龙头企业,进而持续带动上游养殖场户实现扩能增收,这是打破羊乳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

富平奶山羊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品牌价值62.9亿元。“富平羊奶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80.55亿元。品牌价值双双进入全国前50,是中国奶山羊行业的金字招牌。富平县正发力打造富平山羊奶品牌,以奶源优势进一步引领全产业链发展。

2022年,富平县引入全国知名的农业品牌建设团队农本咨询,着手打造“富平山羊奶,强壮中国人”富平山羊奶区域公用品牌。农本咨询首席专家贾枭认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产业发展、资源整合、价值引领方面优势明显,既传递产品价值、引导市场消费,也能通过市场需求反馈倒逼产业升级,引领产业建设,将“大国需求”和“小农供给”这两端联系起来,实现共同富裕。

最新调查显示,当前奶羊场以500只以下的小规模养殖和散养为主,在全国范围内占比达到83%。虽然奶山羊单产相对较低,但据常年在养殖一线的博士“羊倌”文静观察,不能粗暴地追求规模化,其程度要与人员、设备、技术等各方面相匹配。目前以家庭为单位养殖200只左右较为适宜,超过300只需要雇佣劳动力以后效益就无法保证了,反而像张东运养10多只羊的散户真能赚到钱。

刘集镇奶山羊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总经理杨都强正是小散户与大市场对接的典型代表。从2008年开始养殖奶山羊,到收售鲜羊乳的“奶贩子”,再到自己加工做奶粉……他饱尝市场沉浮的辛酸。“不想让农户再走我的老路,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是未来方向。”杨都强认为。

2020年,富平县建成全省唯一的奶山羊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养殖场提供兽医120、专家教授远程视频等诊疗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优质饲料及牧草等;组建乡村振兴奶山羊专家团,由22名技术人员对包联的镇(街道)规模养殖户进行集中培训,解决技术难题,服务范围甚至辐射到蒲城、渭南、蓝田等周围县市的养殖场和养殖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新征程,富平奶山羊产业品牌化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以品牌引领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羊乳之都?陕西富平”的旗帜高高飘扬,“富平山羊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响彻神州,一个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的乳业新高地正在黄土地上崛起,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贡献富平经验。

THE END
1.农民日报农民日报 报纸新闻 请保留版权https://szb.farmer.com.cn/
2.新华社报道近3000家企业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2024-11-28 我国9100余家非遗工坊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就业 2024-11-27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 2024-11-26 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 2024-11-26 10部门发文强保障,将给3亿农民工带来哪些http://www.moa.gov.cn/ztzl/ymksn/xhsbd/
3.农民日报·中国农网长三角城市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小山村书写“红绿融合”大文章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新棚村曾经是一个贴着落后标签的小乡村,如今,这里摇身一变成了全国闻名的“明星村”。十年磨一剑,新棚村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高地。老https://www.csjcs.com/tags-5047-0.html
4.农优品牌振兴先锋农民日报·中国农网农优品牌 振兴先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转自:农民日报https://finance.sina.cn/2024-01-24/detail-inaeqits7216223.d.html
5.农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农网第二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2024年6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与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顺利召开。会议围绕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相关话题,来自海峡两岸的政府部门及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90余人发表了宝贵观点https://www.ucass.edu.cn/info/1076/4382.htm
6.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第四,绿色低碳产业链条加快构建。全产业链拓展农业绿色发展空间,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农产品加工业加快绿色转型,健全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去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已实现口粮绝对安全,但在大http://www.chinafeed.org.cn/xwdt_10092/hyxw/202206/t20220630_405930.html
7.农民日报入主中国农网新华每日电讯农民日报入主中国农网 新华每日电讯 | 蒲立业 正文快照: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蒲立业)为了促进传统媒体与电子媒体的良性互动,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农民日报社最近决定全面入主中国农网。 8月18日,新组建的中国农网在京举行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及新闻界同行共同探https://read.cnki.net/web/Newspaper/Article/XHMR200008210052.html
8.农民日报首发(中国农网)媒介盒子农民日报首发(中国农网 ),发稿就来媒介盒子,媒介盒子是一家专业的软文、新闻稿等媒体稿件投放平台,用户可享受全自助式的发稿服务,媒介盒子帮你更有效的选题优质媒体;https://vip.meijiehezi.com/media/59265.html
9.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关于征集2025年农业信息化国家和行业标准项目制修订立项建议的通知 关于联合推进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发展的公告 11月2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20个点 2024年全国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11月2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15个点 11月2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22个点 https://www.agri.cn/
10.农民日报电子版官网中国农网分类位置:?娱乐休闲?新闻?报刊杂志 服务器IP:36.27.222.248 网站标签:中国农网,农民日报社,农民报纸,农业新闻,农民日报电子版官网,[点更新] 网站描述:中国农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刊载新闻的综合性网站,是中央级综合性大报——农民日报建设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 提交:***https://www.023dir.com/site/31154-5.html
11.中国农网中国农网(原中国农业新闻网)创建于2004年,是农民日报社建设的“三农”网络服务平台,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刊载新闻的综合性网站,是中央级综合性大报——农民日报建设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是农业农村部权威涉农信息发布的重要窗口,是国家权威“三农”主流网络媒体。 https://www.80wzbk.com/siteinfo/4055.html
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人民日报】第六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暨数字湿地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京举行 2024-11-17 【央视频】第六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暨数字湿地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京举行2024-11-17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科技兴农赋能乡村振兴 ——吉林省持续推进农业科技攻关纪实2024-11-14 http://www.neigae.ac.cn/
13.四川三农新闻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是亿万农民的深切期盼。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这为新时代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