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就“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答记者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陈涛崔现芳
文化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具有标志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文联办公厅联合印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大地流彩》),对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就《大地流彩》的意义、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等内容接受了农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联合采访。
问:农业农村部、中国文联联合推出“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出于什么背景?有什么考虑?
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对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进行系统阐释和专题部署,在考察江苏徐州、福建武夷山、河南安阳等地时对保护传承乡村文化作出重要指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连续对乡村文化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农业农村部党组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一体两翼”工作布局和“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总体要求,制发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引(试行)》,对现有的政策项目、抓手载体等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农业农村部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推进方法。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和《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引(试行)》要求,农业农村部、中国文联共同推出“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锚定建设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务实高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全面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促进乡村文化资源活化应用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奋力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章。
问:《大地流彩》提出了十二项重点活动,涵盖精神文明、素质培育、文体活动、挖掘保护、创新传承等多方面内容,重点活动有哪些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答: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乡村不仅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和宝贵财富。《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引(试行)》指出,坚持守正创新,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重点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等方面着力。
问:有序推动“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各项重点活动落地实施,有哪些要求?达到什么目标?
答:《大地流彩》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十分丰富,任务也很艰巨,总的要求是守正创新、求真务实。要坚持正确导向,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要坚持农民唱主角,农民得实惠,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
问:以“爱中华爱家乡”为主题举办中国农民诗会,出于什么考虑?有哪些重点内容值得期待?
答: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古典诗词的学习运用,经常在不同场合引用诗词名句,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诗词诞生于中华文明早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与农业生产、乡村生活紧密相连。《诗经》中就有不少反映农时、农事、农耕的作品,历朝历代很多经典诗词歌赋更是以描写乡村美景和现实生活闻名于世。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爱中华爱家乡”为主题举办中国农民诗会,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农民朋友用诗歌礼赞祖国、讴歌时代、赞美家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新时代农民勤劳、淳朴的精神风貌,并以诗歌赋能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开发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文化特色品牌。
我们将面向农民和乡村诗歌爱好者开展诗词、歌赋、楹联等征集遴选,发掘培育乡村诗人,以诗歌为载体开展乡村阅读推广,在各地分站式举办农民诗词大会等现场活动,以诗言志、以诗寄情、以诗兴业,以诗歌为媒介打造乡村靓丽名片,把乡村特色产业和诗歌艺术传承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当地产业提质增效,相信广大农民群众会支持和喜爱这一特色活动。
问:农业遗产、传统技艺、手工绝活、特色美食承载着乡愁乡情,《大地流彩》提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有哪些考虑和具体内容?
问:现在“村字头”的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很火热,《大地流彩》提出坚持农民唱主角,支持各地自主举办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具体做了哪些安排?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村BA”之所以能“爆火出圈”,主要是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古老乡村与现代运动碰撞,烟火气中蕴含最本真的文明基因和精神品格。作为当代优秀乡村文化,这些活动既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素养,又在寓教于乐中弘扬新乡村新风尚、展现新农民新风貌。
问:《大地流彩》提出举办“新国潮”乡村优秀文化艺术展演,什么是“新国潮”?重点有哪些活动形式?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提到了“国货潮牌”这个新词,充满了中国式的浪漫和自信。“新国潮”简单讲是指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形成新的文化潮流。它根植于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富有创新的时代气息,参与性互动性强,生动活泼吸引力广,形式多样传播效果好,展现了可亲可爱的文化形象,容易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中引发共鸣。“新国潮”的兴起,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彰显了文化自信。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新国潮”乡村优秀文化艺术展演,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到乡村的艺术与文化,也让乡村文化通过艺术的方式,得到更加有力的传承和发展。
问:推动《大地流彩》落地落实,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