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5月30日讯(记者孙贴静)5月30日,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联合举办的“榜样的力量”——青岛市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暨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青岛市广播电视台举行。王晔、王广策、毛相朝、庄桂玉、刘显荣、单虎、黄义钢、崔光磊、韩伟、潘强10位岛城科技工作者获得“2023年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
发布仪式首先发布了10名2023年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播放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颁发了荣誉证书。
这10位科技工作者都是来自全市科技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来自理、工、农、医等各学科领域,他们中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科研攻关人员,有面向经济主战场的企业科技创新人员,有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医疗战线工作者,有深入田间地头,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普的奉献者,还有以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头羊等。他们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与奉献的故事,以实际行动有力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动现场,青岛市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同步成立,宣讲团成员主要由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组成,由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2021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年夫顺担任团长。现场还展出了由市科协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和“榜样的力量——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主题展。
参加发布仪式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表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将学习最美,争当最美,汲取榜样的力量,心怀“国之大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为青岛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大力量。
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点亮精神火炬”,“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选树宣传活动是青岛“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重要环节。自活动启动以来,经过广泛动员、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遴选出10名“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他们来自全市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医疗机构等各行各业,是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长期投身科研、实践一线,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影响力。
本次发布仪式的实况录像即将于6月3日晚20:30在青岛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蓝睛客户端同步播出。
主要致力于海洋水产品绿色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针对海洋水产品加工产业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高值化产品少及工艺污染环境等瓶颈,建立了水产品绿色生物加工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推动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向绿色化、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贡献。入选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杰青和泰山学者,被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杰出青年奖、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科研成果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等,教学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3项。
参与育成国审康大肉兔品种3个,率先在全国攻关肉兔卡脖子难题;经过多年持续选育,使琅琊鸡由“土鸡”变为“金凤凰”。创新“林草放牧琅琊鸡”模式,协助完成肉兔育繁推一体化,近5年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60多场次,培训6000多人次。承担“肉兔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30项,总经济效益达12.6亿元。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乡村振兴杯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青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27项。获专利160多项,制定标准18项,出版图书23部。获“中国杰出兽医”“全国农牧渔业推广贡献奖”“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奖”“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十佳农技推广员”“青岛新时代最美劳动者”等15项荣誉。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带领团队瞄准固态锂电池共性关键科学问题,搭建国际一流的深海固态锂电池研发装备平台,攻关关键材料制备、器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技术,形成了以“刚柔并济+三相渗流”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关键材料和原位固态化核心技术的工艺包,突破了全海深电源技术瓶颈,开发了兆瓦级深海特种固态电源系统的完整技术体系,填补了万米全海深高比能深海能源技术的空白,为探海耕洋国之重器提供高可靠能源保障。研制的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电池产品实现军民融合应用;提前布局抢占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技术制高点,支撑青岛新能源汽车发展;针对青岛储能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推动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储能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电化学储能技术及新能源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