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春耕生产提升农业质效(经济聚焦)

化肥的生产、分销与使用,关系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益。今年以来,云南化肥企业生产忙碌,全力保障化肥产品稳定供应。通过研发新型专业化肥,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延伸服务链条,当地化肥产业上下游企业不断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大到粮食安全,小到居民餐桌,小小一捧肥料,里头门道不少。作为粮食的“粮食”,化肥的生产、分销与使用,直接关系农业生产与农民收益。当前,化肥这一云南的重要产业迎来忙碌的生产期。

找准客户需求

新老产品畅销

正当农时保春耕,买什么肥料成了农户的头等大事。干净宽敞的铺面内,一袋袋不同颜色包装的化肥摞成小山一般,时不时有农户拉着罗恒咨询。“小农户大田作业使用的传统肥料,轻易不换品牌。”罗恒说,自己销售的云天化集团所生产的肥料,在云南有一批忠实的老客户。

偶有闲暇,罗恒则会“跑田”,推广化肥新产品。“一个个棚挨个跑,虽然很辛苦,却很有效果。”讲起“跑田”,罗恒滔滔不绝:干农活辛苦,农户见到有人能陪着聊天,一般不会反感;聊作物品种价格、谈肥料使用情况,很快便能知晓农户会不会成为自己的潜在客户。“把肥讲透了、用对了,才谈得上有市场、有销量。”

年年都卖化肥,为什么今年的销售如此乐观?“找准客户需求,补齐产品缺位。”罗恒说,新产品推广得瞄准目标客户,为客户针对性解决问题,保护土壤、提高产量和品质。“粮食、蔬菜、花卉、水果……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优势作物,种植户也有不同需求。缺啥卖啥,才能不愁销!”罗恒说,只有让农产品长得壮、卖得旺,化肥才能有销量。新产品的好效果让农户安了心,仅今年1月,销量就达到170余吨。

新品专用化肥

助力绿色转型

一块玫瑰种植田,一脚下去踩不着土;一条玫瑰包装线,从分级到包扎都靠机器;水肥循环利用,浇灌精确到秒……“在这里,一台电脑就能控制两三个大棚的水肥!”走在8米高的宽敞大棚里,花匠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鲁志欢步履格外轻快。

云南是鲜切花的主要生产基地。在昆明市晋宁区昆阳磷矿复垦植被区的空地上,花匠铺的玫瑰示范园已经初具规模。既要种植鲜花,又要销售花卉专用肥,鲁志欢说:“我们既是示范田,也是试验地。”

“肥多肥少,会影响叶片大小、枝条形态、花苞着色程度等。”花匠铺技术人员陈鑫说,因为品质不同,同一品种鲜花价差可能有两三倍,想要“卖得好”,必须“种得好”。为了带动农户种植水平提升,花匠铺技术人员常常去周边村落,推广新品花卉专用肥,提供花卉植保方案。换上新肥新方法,晋宁区宝峰街道龙泉村花农杨贵生种出的鲜花,不仅产量有了提升,品质更是提高了一大截。

相对于漫灌,滴灌种植能够明显提升鲜花产量和品质。不过,滴灌对肥料的水溶性要求更高,如果肥料杂质过高或者溶解不充分,容易导致滴灌管线堵塞。近年来,越来越多花农用上了滴灌,化肥生产企业随即加大了新品水溶性花卉专用肥的推广力度,成为化肥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智能化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花匠铺在鲜花种植环节的管理更加精准。“鲜花销售淡旺季明显:重大节日一花难求,价格水涨船高,我们通过控制水肥,尽可能扩大鲜花产量;而到了淡季,我们就适当压缩鲜花产量,着重提升品质,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鲁志欢说。在花匠铺的温室大棚里,不少种植户问得格外仔细,如今好几个种植大户已经率先用上了智能化绿色种植技术。

传统大田种植,在水肥控制方面有一定难度,花卉品质很难精准掌控;而通过无土滴灌栽培,实现对水肥的精准智能控制,不仅极大提升了花卉品质,还能回收利用多余的水肥,从技术上实现水肥零外排。

“传统方法种植,每亩年产4万—6万株都算好收成。通过标准化的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每亩年产可以提高到14万—15万株。”陈鑫边激活系统操作台边说,依靠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水肥回收、消毒后再利用,支撑了花卉种植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发力科技富农

推动减灾增收

前阵子,一场倒春寒,让昆明市嵩明县蔬菜种植户薛佳鹏损失不小。“小瓜不耐寒,遇上冻害要赶紧拔掉,否则很容易造成成片死亡。”薛佳鹏心疼地说,“本想着要不成了,还好碰到了嵩明科技小院的专家们下田走访。”

嵩明县是云南省蔬菜主产区之一,每天都有蔬菜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发往各地,当地像薛佳鹏这样的专业菜农数量不少。蔬菜销售,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关系农户生计,如何提升产量、种出更水灵的菜成了农户们最关心的事。一季耕作一季收成,施肥影响作物与土壤。因此,如何选肥用肥,自然也成了田里的重头戏。

为更好助力农户种植,当地化肥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嵩明科技小院。作为建在田间地头的综合型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嵩明科技小院可以提供农业研究、施肥方案设计、肥料试验示范与农业技术服务等多类型服务。

为保春耕,嵩明科技小院院长周维兴带着团队下地调研,正好碰上了薛佳鹏家受灾的农田。

刚走进薛佳鹏家的菜地,周维兴心里也不是滋味,挽起袖子一番检查,发现不少瓜苗还能“抢救”。周维兴马上提出可以试试新推广的抗寒特种肥料,或许能挽回一些损失。听完建议,薛佳鹏暗自算账,一瓶特种肥不过100多元,哪怕没效果也亏不到哪里去,于是买了两瓶,喷了3次。两个月后回访,薛佳鹏说:“那些救回来的小瓜,加起来卖了近1万元!”

“常规的复合肥是主食,但只吃主食,何来营养均衡?”周维兴介绍,要种好地,还得用对肥、用精肥、用好肥。比如添加聚谷氨酸,保水保肥;使用水溶性肥,作物吸收更高效;增加微生物菌剂,恢复土壤活力……科技小院团队从设计施肥方案到田间指导,全程推进科学种植。

“不仅肥要好,还得划算。成本太高,效果再好也白搭。一块土地投入多少,农户门儿清。”周维兴告诉记者,“如今,连那些种了多年地的‘老把式’,都对我们这个‘家门口的农学院’很认同。”

THE END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因此,我们以农业生产关系变革以及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为主线,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传统工农关系的根本性转变四大举措和事件为依据,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初步探索、曲折前进、全面探索和全新推进四大阶段。 http://www.sass.cn/109001/39542.aspx
2.化肥与农业(精选十篇)化肥与农业 篇3 【关键词】施用化肥;农业生态环境;不良影响;防治措施 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关乎资源和能源安全、全方位影响“三农”问题和决定生态环境质量的特殊产业,其合理生产与科学消费,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cpvgwq.html
3.农业生产施肥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分析.pdf农业生产施肥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分析.pdf,刘小波 : “三农在线” · 栏目编辑: E-mail nmkjpx@126.com 专家视点 农业生产施肥与粮食产量 的关系分析 河南省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 李强 国内外农化专家普遍认为 在其他生产因素不变的情 一 从表 中可以看出 年间 化肥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701/119483969.shtm
4.广东2022年4月自考06270《技术经济学》真题及答案27.活劳动消耗是指农业生产资料的消耗。 错误。改正:物化劳动 28.比较分析法具有预测的特性。 错误。改正:试算分析法 29.利用边际产量最大法进行资源最佳分配,仅适应于生产函数的第一阶段。 错误。改正:第二阶段 30.农业生产函数表明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定性关系。 https://www.exam100.net/html/2022/jjl_0531/3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