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总结(供参考)

1.请您分别从生态学危机,农业危机和还原论危机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生态学必然会得到发展?

2.试述下述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

3.请谈一谈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

4.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科学体系中其他主要学科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1.请谈一谈环境对生物制约的规律。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对环境只有被动适应吗?

答: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哪一种营养物质。

2,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对植物生长而言,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2.描述种群的结构主要用什么参数?种群的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1,种群大小和密度,种群大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种群的数量。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分为稳定性,增长型,衰退型,性比: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磁性和雄性的比率。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在没有任何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率,为内禀增长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种群的分布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聚集的),阿利氏原则:每个生物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过疏或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

3.种群增长的指数形式和逻辑斯蒂形式用什么方程描述?如何理解r对策生和K对策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活史对策?

答:1,种群在无环境条件限制下成指数增长,N

T+1=λN

t,

λ=N

1

/N

0,

lgN

T

=lgN

+tlg

λ,dN/dT=rN呈J型增长。

2,种群在环境制约下的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N为变值。呈S型生长。r对策生物,个体小,繁殖速率快,成活率低,基数大,寿命短,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K对策生物,个体大,繁殖较慢,个体成活率高,寿命一般较长,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易灭绝。

4.请各举两个例子说明两个种群可能有的相互关系?

答:一,负相互作用,1,竞争,两个生物争夺同意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分为直接干涉型动物(格斗)和资源利用型竞争2,捕食:一个物种的成员取食两仪个物种成员的现象。3,寄生,一个种寄居于另一个中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病毒,细菌,真菌,菟丝子,等。拟寄生:是昆虫寄

5.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是指什么?产生化感作用的途径是什么?化感作用在植物之间的竞争中有什么作用?

答:植物的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植物通过挥发,根分泌,雨水淋溶和残体分解四种途径释放化感作用物质,对其周围植物产生影响,主要是抑制作用。化感作用在作物增产,森林抚育,杂草和病害的控制,复合群落的组配及新型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杂草生长,同时也有促进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6.描述一个种群的结构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答:1,

7.演替,原初演替,次生演替,顶级群落,协同进化是什么?

原初演替:在从未有过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顶级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是与周围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的群落。

8.在生态系统中能流和物流中遵循着什么不可以违背的自然规律?

答:能流遵循的基本热力学定律:单向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Q与机械功W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在转化中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能量可以传递,转化却不能被创出,消灭。2,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效率和能量方向定律,3,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不断交换,就能克服混乱状态,维持稳定的有序结构,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物流:不断循环,循环利用,1,物质不灭的基本原理,物质不灭定律,化学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成分,但不能改变物质的量,以实物和场物质形式存在。2,质能转化与守恒定律,相对论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能量的物质能量,也不存在没有质量的物质能量。E=mc2

9.什么景观生态学?什么叫景观?一个景观内有什么要素组成?

答: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区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景观:是一个大尺度的宏观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依形状的差异,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基质。斑块是景观尺度上最小的均值单元,他的起源,大小,形状,和数量对于景观的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廊道,是具有通道或屏障功能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是联系斑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分为

THE END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因此,我们以农业生产关系变革以及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为主线,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传统工农关系的根本性转变四大举措和事件为依据,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初步探索、曲折前进、全面探索和全新推进四大阶段。 http://www.sass.cn/109001/39542.aspx
2.化肥与农业(精选十篇)化肥与农业 篇3 【关键词】施用化肥;农业生态环境;不良影响;防治措施 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关乎资源和能源安全、全方位影响“三农”问题和决定生态环境质量的特殊产业,其合理生产与科学消费,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cpvgwq.html
3.农业生产施肥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分析.pdf农业生产施肥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分析.pdf,刘小波 : “三农在线” · 栏目编辑: E-mail nmkjpx@126.com 专家视点 农业生产施肥与粮食产量 的关系分析 河南省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 李强 国内外农化专家普遍认为 在其他生产因素不变的情 一 从表 中可以看出 年间 化肥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701/119483969.shtm
4.广东2022年4月自考06270《技术经济学》真题及答案27.活劳动消耗是指农业生产资料的消耗。 错误。改正:物化劳动 28.比较分析法具有预测的特性。 错误。改正:试算分析法 29.利用边际产量最大法进行资源最佳分配,仅适应于生产函数的第一阶段。 错误。改正:第二阶段 30.农业生产函数表明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定性关系。 https://www.exam100.net/html/2022/jjl_0531/3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