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化肥施用强度(折纯)指标要求: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千克公顷完成情况:近年来为了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纠正常规生产中存在的施肥不合理,氮、磷用量较高等问题,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我县全面推广以“节氮控磷、增钾”为重点的施肥模式,在肥料应用上一方面积极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率和到位率工作;另一方面,大力提倡秸秆还田、鼓励增加有机肥用量和种植绿肥,减少化肥用量,改善耕地土壤质量。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农田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为创建国家生态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根据有关统计资料,2006-年2我0县09化肥施用强度分别为
3、推广应用和绿肥推广种植项目实施以来,化肥的施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化肥的合理使用不仅节省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自200年6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土肥站对全县土壤进行家底摸清,掌握土壤的供肥性能,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控什么的原则实行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开展十一项工作。对土壤类型按肥力的高、中、低对稻麦(油)主推广品种进行无氮基础地力试验、精确施氮试验、341田4间肥效小区试验、示范对比和配方校正试验。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锌、硼、锰、钼、铜、铁等项目的含量进
4、行测定。并根据已有资料初步进行夏种作物(重点是水稻)配方施肥分区,印制施肥推荐表、发放施肥建议卡。建立不同施肥分区主要作物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确定作物合理施肥品种和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及施肥指标体系。并与江苏兴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签约,严格按照配方供应专用肥料。保证了我县农业生产上的化肥投入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我县使用的化肥主要品种为:氮肥如尿素、碳铵;磷肥如过磷酸钙、普钙;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及二元、三元复混肥料。县土肥站配合工商、农业执法等部门进行市场检查3次,确保了化肥品种全面符合国标的标准二、开展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引导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我县在
5、合理利用化肥的同时,积极提倡和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充分利用有机肥源,科学积制、合理施用,既能使农业废弃物再度利用,减少化肥投入,保护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又可以达到培肥土壤、稳产高产、增产增收的目的。目前,我县已从零星使用有机肥逐步发展到普遍使用。有机肥使用情况如下:鸡粪10公0斤亩;菜籽饼15.公3斤亩;家杂肥、堆肥83公3斤亩;草木灰20公斤亩;作物秸秆还田100公0斤亩。我们在保证化肥投入的质量同时,也重视有机肥的质量问题。今年,我站委托南京市农林局农业环境监测站对我县最常施用的家杂肥、菜籽饼、鸡粪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三、积极开展绿肥种植以奖代补补贴项目,培
7、以奖代补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我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万0亩,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入户率达到95,%施用配方肥料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农民按方施肥面积达到20万亩,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5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5元以上。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重氮轻磷轻钾的传统施肥习惯,农民过量施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过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项目、绿肥以奖代补补贴项目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使氮磷钾相互促进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使我县的化肥使用强度得到有效地控制,具体的指标如下表:年份化肥施用量(折纯公斤)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公顷)化肥施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