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最常用的肥料应该是复合肥了,但常用并不一定就了解,而且常用并不代表会用,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复合肥的这些秘密。
复合肥的种类
复合肥,是指氮(N)、磷(P2O5)、钾(K2O)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搀混方法制成的肥料。通俗地说就是氮、磷、钾三种肥料,至少含有两种,并且要标明氮、磷、钾含量的肥料的总称。
复合肥中,只含有两种元素的称为二元复合肥,如常见的氮、钾二元肥、氮磷二元肥(磷酸二铵);含三种元素的称为三元复合肥。
有的复合肥除含氮磷钾主要营养外,还含有钙、镁、硫、硼、钼等中微量元素,称为多元复合肥。有的复合肥中加入了有机质,称为有机-无机复合肥;加入微生物菌剂的称为复合微生物肥。还有的复合肥加入了一些助剂,如保水剂、抗旱剂等,使复合肥除了可当肥料使用外,还具有其它的保水、抗旱等功能,这种复合肥称为多效或多功能复合肥。
根据复合肥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的高低,复合肥又分高、中、低三种类型,氮、磷、钾养分含量(以总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之和的百分比表示)在25-30%的为低浓度复合肥,30-40%的为中浓度复合肥,高于40%的为高浓度复合肥。
复合肥养分识别
我们在购买复合肥时,会在复合肥的包装上看到一些数字和字母标的数值,这些数值就是复混肥的养分含量,通常情况下是按氮(N)—磷(P2O5)—钾(K2O)的顺序标注,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称为肥料规格或肥料配方。
例如:15-15-15表示氮N、磷P2O5、钾K2O的含量各为15%,总养分为45%的三元复混肥。
18-46-0表示氮(N)18%,磷(P2O5)46%的含量,不含钾,总养分为64%的氮磷两元复混肥。
在钾(K2O)含量的后面,有时会有中、微量营养元素符号,如15-15-15(S)表明复混肥中的钾是硫酸钾,称作硫基复混肥,可在对氯敏感的作物上施用。凡没有标明硫基复混肥的,就是氯基复混肥。硫基复混肥也不是绝对不含氯,国内外一致认为,硫基复混肥的含氯量不能超过3%。微量营养元素和中量营养元素的含量有时以养分种类和含量标于钾之后,如15-15-15-0.5(Zn)-0.2(B),表明除氮、磷、钾外,还含有锌0.5%,硼0.2%。但迄今国际上只承认氮、磷、钾含量,其他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不计算在总养分内。
尤其提醒农民朋友注意的是,现在一些不法厂商为了赚取利润,常常在复合肥中“偷含量”,最常见是“偷钾”,因为钾的价格比较贵,他们用如KOM、HAK、FAK之类的东西替代氧化钾(K2O),降低生产成本,糊弄农民朋友,这类肥料往往会比正规的复合肥价格便宜,遇到这类肥料,最好不要购买。
网络配图,与内容无关
复合肥怎么用
1、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虽然现在大多数复合肥都是多元的,但仍然不能完全取代有机肥,有条件的地方应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复合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效和养分的利用率。
2、以作基肥或种肥为主。大量试验表明,不论是二元还是三元复合肥均以基肥施为好。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磷或钾,作物前期对对磷、钾的反应极为敏感,要求磷、钾肥要作基肥早施。同时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包衣、造粒等控释工艺,肥效释放缓慢平稳,比单质化肥分解速度慢,养分淋失少,利用率高,更适合于作基肥。
3、深施覆土。因复合肥中至少含有两种以上大量元素,在施用上必须考虑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施用要求。氮肥表施易挥发损失,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于地表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遇干旱情况肥料则无法溶解,造成肥料见效慢。所以复合肥施用时应避免地表撒施,造成浪费。
4、与单质肥料配合施用。选择一种配比合适的复合肥,最好再根据作物的不同需要配合施用一些单质肥料。如需氮较多的叶菜类作物,适当再补充一些氮肥;需钾较多的西瓜,生长后期再补充一些钾肥,需磷较多的一些作物,适当补充一些磷肥等。做到科学施肥,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
其实,关于肥料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就说这些。以后再陆续为大家介绍,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希望能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