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知识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著名学者唐先生曾说:“一个文学家可以不写小说,不写剧本,甚至也可以不大懂得理论,却不应该不懂诗。”“诗是艺术的同义语,它是文学中的文学”。我对此也抱有同样的见解。因此,对于诗人我是由衷地敬重的,特别是在无论从外国还是中国的角度看,人类的诗的时代,诗作为文学主要体裁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的现实条件下,张振民却依然在执着地追寻和坚守着这片精神家园,特别是他依然以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一片喧嚣中,沉下心来,把眼光聚焦于最普通、最弱势的人群,将诗植根现实的土壤,认真写出心灵深处的东西,真是难能可贵了。《我的黑夜比你长》已是他的第七本诗集,他正值盛年,未来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关键词:城市;土壤;绿色植物;影响

前言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城市绿化的根本。城市土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对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绿化建设产生影响,甚至对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城市土壤的特征以及做好城市土壤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而且对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土壤的特点

城市土壤是自然土壤在城市发展及人为干扰下发育形成的,其特征与自然土壤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特征如下:

1.1土壤的形态和剖面结构混乱

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挖掘、搬运、堆积和混合,同时还有大量的废弃物进行填充,因此,城市土壤的发育层次非常混乱,大多土层之间完全没有联系,其分异不连续,也没有统一的规律,甚至因为人为原因发生很多土层倒置的现象,比如新土壤层在下,古土壤层在上等情况。

1.2人工附加物含量高,土壤质地变性

城市中,由于居民生活、建设施工、工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给城市土壤带来了许多外来物,像碎石、煤渣、玻璃、砖块、塑料以及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因此,城市土壤的结构多为土、砾石和垃圾的混合物,颗粒组成中以砂粒和砾石居多,有些土壤中砂和砾石含量竟可高达80%~90%,粘粒及细粒少,土壤质地多为砂质和石质,其质地较粗,持水性差,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1.3土壤孔隙度小,容重大

城市人口比较密集,车流及人流量大,经过不断地人为践踏以及车辆的轧压,破坏了土壤本身的结构。因此,城市土壤的结构相对紧实,孔隙度小,容重大。一般来说,人流对土壤的影响深度为3~10厘米,土壤硬度为l4~18kg/cm2;车辆的影响深度约30~35厘米,土壤硬度为l0~70kg/cm2;而在机械反复碾压的区域,其深度则可达到1米以上,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

1.4PH值偏高,主要偏碱性

在城市中,常常有不少的砖块、水泥等碱性废弃物混入土壤,导致城市土壤的PH值升高,大多呈碱性。据检测,南京市城区的土壤PH值变幅为5.19~9.15,几乎都呈碱性,而且有部分为强碱性,而在南京周边,其自然土壤的PH值变幅则为4.51~7.4,基本以酸性为主。因此,城市土壤PH值明显高于自然土壤,而且在土层的不同剖面中,PH值分布无规律。

1.5城市土壤养分少,肥力低

1.6城市土壤污染比较严重

城市土壤大多为零星、孤立分布,面积都比较小,其物质能量的代谢和循环转化单一而缓慢,生物种类少,环境容量小,对污染的自净能力小;而城市又属于重污染源,其工业三废、汽车尾气、生活及医药垃圾等都会带来土壤污染。因此,城市土壤污染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其铜、铅的含量很高。

2.城市土壤对绿化栽植的影响

2.1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城市土壤中养分低、透气性差、附加物多、物质循环的干扰因素多、结构紧实、污染严重等原因,将直接导致绿化植物营养缺失、长势不良;而且,由于城市土壤硬度高,影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甚至根系死亡,继而影响植物地面部分的生长。

2.2城市的园林景观受到影响

以绿色植物为基础的城市园林景观将因植物的长势不同而展现不同的景象。若园林植物长势好,发育旺盛,形态优美,叶色光亮,则园林绿化就显得生机盎然,其景观效果好;若因为城市土壤状况不佳而导致园林植物长势不良,植株低矮、叶色暗淡,甚至叶焦花枯,则直接影响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2.3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及维护成本

城市土壤的土质不能充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因此,在绿化施工时必须对土壤进行处理,有的填充客土,有的则要全面换土,乔木种植时还要进行树穴换土,并对土壤进行施肥和消毒;由于城市土壤中的砖块、砾石多,植物根系不易下扎,导致树木稳定性差,易倒伏,因此往往需要搭设支撑;而城市路面多数封闭,自然降水很少能直接供给植物,需要人工补水;同时,由于城市土壤的肥力低,需要定期进行人工给肥等。以上这些,都将直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及维护成本。

3.做好城市土壤的利用及保护

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满足城市园林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我们必须科学地利用和保护城市土壤。

3.1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充分保护利用土壤资源

如果土壤受到环境破坏,其恢复和治理均有一定的困难,导致经济增长,也不利于植物成长,所以在进行用地建设和规划的时候,应预先确定绿化位置并给予保护。对于城市建设中所占用的农田,需在施工前用推土机将肥沃土堆积存储,供绿化所用,或者由绿化部门运走。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初期,就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将城市绿化区的位置确定,以避免该位置的土壤受到破坏难以恢复。

3.2城市土壤监测与控制

要加强城市土壤资源的管理,防止城市的建设和生活中的有害垃圾混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做好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控制好三废的排放,提倡废物再回收及无害化处理,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普及土壤保护知识,使大家能够更自觉有效地保护城市土壤。

3.3城市土壤的调查和研究

城市土壤资源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资料,是决定城市绿化的重要依据,所以城市土壤和人为因素有非常大的影响。城市土壤是污染物汇集地,了解城市土壤的特征及其污染情况,对其进行科学的统计,以便更好地对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才能根据不同的土质栽培不同的绿植品种。

3.4要加强城市土壤的治理和改良

运用现代生物及生态工程技术,对已受污染或退化的土壤进行重建及生态恢复,通过掺入腐叶土或混入粗砂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通透性,此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施肥、化学方法治理、覆盖栽培等途径来增加土壤肥分,改善土壤结构,使其能够适合植物的生长。

4.结语

做好城市土壤的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加强对城市土壤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城市土壤特性,提高人们的土壤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不断减少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对已破坏的土壤加强治理,为城市绿色植物的生长提供保障,也为城市人民生活提供优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良睦,王文卿,林鹏.城市土壤与城市绿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06):180-182.

[2]杨瑞卿,汤丽青.城市土壤的特征及其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06(03):53-55.

【关键词】土壤与植物营养素质教育实践能力

土壤与植物营养课程是农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目前是我校农学、园艺、植保、草业、植科、设施等专业的必选基础课程,每年修读该课程的人数高达400余人,学生受益面广、影响大。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生长基础及水、肥、气、热等生长条件,植物营养则掌控了植物的生活习性及植物高产、优质、高效的具体途径。土壤部分理论性强,为植物营养部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植物营养部分实践性强,进一步巩固了土壤部分理论知识。为了适应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土壤与植物营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建立面向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

1.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具体教学目标:①基本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的发生、分布、分类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概述和陕西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特性及改良利用方向,了解土壤的培肥、土壤的污染和治理、土壤生态及保护。②了解植物营养的发展动态,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植物营养元素缺乏与过剩的主要症状。掌握植物根系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同化与再利用,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复混肥料及固体废弃物的性质与合理施用,施肥对环境及农产品品质的影响。③通过实验和实习使学生掌握并熟练土壤、植物及肥料的基本分析技术和土壤类型的调查及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传授的同时,还应加大本学科研究的热点和最新进展的介绍,此外,还应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此课程主要是面向本校植保、农学、植科、园艺、草业、设施等专业而设,由于专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个较大的难题。因此,在深入分析上述几个专业对土壤与植物营养课程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每个专业不同的特点强化专业特色教学。如对植保专业讲解叶面施肥的影响因素时,应让学生联想喷施农药的影响因素;对园艺专业可介绍肥料调控花期、花色;草业专业可介绍草坪施肥等,使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执行严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来进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突出理论和实践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增强实践环节,并可将应用能力的培训结合教师的科研任务来进行。

二、运用加强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1.改革土壤与植物营养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与更新,现代化、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势在必行。

其次,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问题情境主要是指与问题有关的事实、现象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敢于质疑、争辩。

再次,可采取讨论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因此,在讨论中应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一方面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在知识运用、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方面得到锻炼,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2.强化土壤与植物营养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土壤与植物营养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除实验和实习外,学校组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都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更能增强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讲授作物营养失调症状时,鼓励同学到田间采集典型样品或拍摄图片,或把宿舍养花时出现的典型症状直接搬到课堂,让学生充当“医生”给植物看病,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而且还提高了发现问题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

三、设立面向素质教育的考核标准

四、强化素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彭瑞东、杨彦从、杨从娟.素质教育下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5):81~83

2胡智峰、韩平和、丁守玉.课堂教学如何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提高素质结合起来[J].中国校外教育,2009(6):77~78

3董廷旭.《地理信息系统》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85~88

4张亚丽、陈巍、沈其荣等.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70~72

5李永夫、徐秋芳、姜培坤等.通识教育背景下土壤肥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7(12):100~103

6刘世亮、刘芳、化党领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土壤肥料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187~190

【关键词】土壤污染;现状;种类;影响;治理措施

一、引言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1]。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将出现下滑趋势。因废气物的任意排放、放射性物质、有机化肥和农药的污染等使得土壤营养急剧下降,土壤的净化功能、储水功能等面临丧失的危险。近几年,人口数量猛增,生产业和工业迅猛发展,其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废气物也随之增加,这些有害物质不断进入到土壤中,使土壤成分发生变化,影响土壤内部结构的正常运行。土壤是万物的根,我们不能再让它进一步的被恶化,因为最终受害的是人类,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因此,对土壤的保护行动已是当务之急。

二、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致使大量农作物质量降低,甚至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化肥和农药不合理的使用

据统计,我国每年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超过41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消费大国[2]。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增收量,含磷、氮等化学肥料被大量运用,长期使用这些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扰乱土壤内部营养成分的平衡,造成土壤结块,土质变差,储水功能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农产品的数量是大大提高了,但其质量却令人担忧。因为过量使用化肥会使一些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过多硝酸盐,动物或人体食进这些含硝酸盐的农作物后,将影响体内氧气的运输,使其患病,严重时甚至死亡。

2、重金属元素导致的土壤污染

3、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对土壤的污染

牲畜和人的粪便,以及屠宰产的废物常常没经过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其中的寄生虫和病毒就会引起土壤和水的污染,有时还会使土壤中毒,变化土壤原本的正常状态,有害土壤通过水和农作物最终又会危害到人类。

4、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需要大量的水来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然而,水脉都是相连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一旦没经过科学的处理就排放,使得大量的污水流到农田,被污水灌溉过的农作物就会带有多种有害的物质,致使食用后的人类和动物生病。

5、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经过各种化学物理反应,形成酸雨,酸雨进入到土壤中,使土壤酸化。冶金工业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3km范围的点状污染[3]。这将使土壤成分发生变化,影响土质性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6、土壤侵蚀

三、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1、运用科学技术,使用生物或化学方式来改良受污染的土壤,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净化的能力和有机物含量。

3、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降低污染物的危害程度[4]。

4、严格控制废气污染物的处理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和化学肥料,科学的进行污水灌溉,减少有害物质进入到土壤中,影响土质变化。

5、采用农业生态工程措施,改革耕作制度,实行翻土换土。控制生产和生活污染源,建立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点。

6、加强有关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力度,完善工作体系,加大土壤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增加保护环境活动,宣传拯救土壤教育活动。

四、总结

因土壤污染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小视的。土壤污染不同于大气污染、水污染那样明显,它的污染因其隐蔽性而被人们忽视。它需要通过复杂的化验检测才能确定其污染程度,而且土壤一旦被污染,要想其恢复正常就非常困难,因为土壤的更新周期相当漫长。所以要加大对土壤保护的力度,提高人们对土壤重要性的认识,保障土壤的环境安全与人体健康。

[1]方常艳.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54

[2]吴云.浅谈土壤污染与防治[J].现代农业,2010(06)33

今年5月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

一直以来,中国股市被冠以“圈钱市”的恶名。“重融资、轻回报”构成中国股市最重要的特征。为改变中国股市这种不良的形象,郭树清自出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就一直都在致力于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工作,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强调上市公司要重视现金分红事宜。

这次《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是郭树清主席及其领导下的证监会重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工作这一监管思路的进一步延伸。

现金分红效果甚微

证监会重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工作,这是值得肯定的。毕竟作为对股东的回报,现金分红是最直接的体现。没有现金分红,股东回报就无从谈起。

不过,增加股东回报并不单纯是一个现金分红的问题。增加股东回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里,现金分红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要增加股东回报,就需要整个系统工程都发挥作用,如果只是其中某个环节发挥作用,那么它对于增加股东回报的意义还是比较有限的。

不仅如此,由于在上市公司股权中,控股股东廉价占据了最大多数的股权,因此,一味强调现金分红的最大受益者只是控股股东等大股东,公众投资者只是分一杯羹而已。以中石油为例,尽管在去年的现金分红中,公众投资者的回报率只有1.96%,但作为中石油的控股股东中石油集团来说,其收益却十分丰厚。因为中石油集团认购中石油的股份的成本是每股1.33元,按此计算,去年中石油集团通过中石油的分红所得到的回报率高达24.58%。与此对应的是,中石油集团持有中石油1580亿股份,由此分得的现金红利高达516亿元。而公众投资者只持有中石油A股40亿股,分红所得红利共计13亿元,只是中石油集团所得红利的“零头”。

中国股市为何盛产“铁公鸡”?

虽然说增加股东回报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现金分红问题,但就现金分红而言,对于中国上市公司来说,还真是有着难言之隐。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的有522家,2006年至2010年连续五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的有422家。此外,截至2011年,连续十年未分红的公司达245家,另有47家铁公鸡自上市以来就从未进行现金分红,这其中包括ST金杯、SST中纺等在1992年就已经上市的公司。可以说,中国股市盛产铁公鸡,而且不少上市公司大有将铁公鸡进行到底之势。

为什么会有大量的铁公鸡在中国股市里滋生?归根到底还是中国股市的制度问题,是为融资服务的圈钱市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中国股市的定位就是为融资服务的。重视融资而轻视回报,这是中国股市的最大特色。也正因如此,企业上市圈钱是天经地义的,至于是否回报投资者,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因此理直气壮地不给予投资者回报,哪怕是公司有盈利,甚至是有很多的盈利,他们丝毫不以不能回报投资者为耻。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公司不能回报投资者是因为这些公司原本就很平庸甚至很劣质的缘故。他们只能在股市里充当铁公鸡的角色。

也正因为中国股市的定位就是为融资服务的,所以中国股市的制度在涉及到上市公司分红问题时总是网开一面,缺少一些硬性措施。

当然,中国股市制度中也有关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硬性规定,但这种硬性规定通常都开着很大的后门。比如,对于有公开再融资要求的上市公司,要求其“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这本来是一项不错的规定,但问题是,该规定只适用于有公开再融资要求的上市公司,至于不采取公开再融资的公司,则不受此规定的约束。

而更加重要的是,在再融资渠道的选择上,选择定向增发这种非公开发行的再融资方式较之于公开再融资来说更具优越性,不仅门槛低,而且手续简便,融资速度也十分快捷。可以说,在再融资渠道选择上,上市公司更愿意选择定向增发。如此一来,30%分红比例的再融资条件也就形同虚设了。

此外,为了让投资者接受上市公司不分红的现实,税务部门还特地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设置了红利税这种荒唐的税种。中国上市公司本来就不愿意分红,对投资者缺少应有的投资回报。但在这种情况下,还设置红利税,对分红征税,从而使得上市公司分红越多,交税就越多,最后的结果是分红越多,投资者承担的损失就越大。如此一来,只有上市公司不分红投资者才不会出现亏损,上市公司分红不如不分红。在这种制度设计下,投资者谁还对上市公司不分红之事特别在意呢,不分红就不分红吧,上市公司不分红投资者还少亏一点呢!因此,中国股市的制度设计,完全是为铁公鸡开脱罪责的,为铁公鸡的茁壮成长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

清除“铁公鸡”的存在土壤

虽然铁公鸡是中国股市圈钱市的产物,不过自从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以来,明显突出了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事项的重视,希望通过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来增加股票的投资价值,增加对投资者的回报。正因如此,股市铁公鸡也是本届证监会所不能容

忍的。

那么如何消灭中国股市里长期存在的铁公鸡群体呢?铲除股市铁公鸡赖以生存的制度土壤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

首先,对于首发上市公司,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作出现金分红承诺,承诺在未来的五年里,以新股发行价格为基准计算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回报率不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则由上市公司与保荐机构向公众投资者作出赔偿,补足公众投资者应得到的红利

金额。

其次,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把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与现金分红结合起来。不论是公开再融资还是定向增发,其融资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前次融资以来上市公司给予公众投资者现金分红总和的两倍。使上市公司即便是为了再融资的需要,也不能不向投资者进行必要的分红。

再次,把上市公司的退市与现金分红结合起来。规定连续三年不分红或只是少许分红(分红回报率不足1%)的上市公司,暂停上市;连续五年不分红或只是少许分红的上市公司,终止上市。如此一来,那些长年不分红的铁公鸡在股市里就呆不下

去了。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种植土壤;影响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呈白色细沙状粉末或无色透明胶体,水溶性好,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PAM本身是无毒无害的,在环境中也很难被降解,对环境无影响。主要用作水处理、造纸、采矿和冶金、制糖工业、土壤改良、高吸水性树脂、建材和建筑、纺织印染及其他方面如电镀、油墨、涂料等。PAM在水处理中用作絮凝剂,水处理的絮凝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絮凝剂有硫酸铝、硫酸亚铁、碱式氯化铝等。有机絮凝剂主要有PAM、聚胺和聚季铵盐等。有机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于无机絮凝剂。在原水处理中,用有机絮凝剂―PAM代替无机絮凝剂,即使不改造沉降池,净水能力也可提高20%以上。在污水处理中,PAM已成为絮凝剂的主要品种。然而污泥中的聚丙烯酰胺作为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那是对环境的一种破坏。应该从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综合效益的角度来考虑,要对聚丙烯酰胺进行废物再利用,以达到固体资源化和物质再循环利用的目的。因此本试验采用纯的聚丙烯酰胺代替污泥中的聚丙烯酰胺,应用于作物中对作物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

1、试验方法

(1)土壤基础肥力的测定方法。播种前运用五点法对试验田进行取土,四分法取1kg左右,风干放置,待风干达衡重测定。土壤中碱解氮的测定:扩散法;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0.5molNaHCO3法;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pH测定:pH计。

(2)土壤团粒结构的测定方法。取风干土样20g移入广口瓶,缓缓加入水达到满瓶,加盖在筛子上、水中倒置将土样移入分子筛中,开动电源震荡15min,关闭电源将筛子取出,将不同粒径筛上物分移入编好的铝盒中,在105℃烘8h至衡重,称量,记录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土壤不同粒径含量组成。

(3)产量的测定方法。每个小区取10m2,根据其百粒重进行测产,然后折算成kg/亩,在将其变成kg/hm2。

2、不同浓度梯度的PAM对玉米种植前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PAM不仅可以迅速吸收水分,降低水分渗出量,而且其亲水基团吸附水分子,不易使水分蒸发,可以达到缓释水分的目的。不同处理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见图1。

3、不同浓度梯度的PAM对玉米种植前后土壤容重的影响

土壤容重又称土壤假比重。指在自然结构状况下,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是反映土壤紧实状况的物理参数。土壤容重值本身就可以作为土壤的肥力指标之一。一般来讲,土壤容重小,表明土壤比较疏松,孔隙多;反之,土壤容重愈大,表明土体紧实,结构性差,孔隙少。适宜的容重使土壤具有合适的气液固三相比,提高土壤的农学价值。因此经试验得出图2。

由图2可以得出,在土壤中施加PAM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并有随PAM施用量增加容重降低的趋势。随PAM施用量的增加,容重分别较对照降低0.095、0.110和0.151。由此可以说明PAM通过改变土壤的容重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增加植物根对氧气、肥料的利用能力,利于作物的生长。

4、不同浓度梯度的PAM对玉米种植前后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水稳性团粒的创建和稳定作用,可使土壤的孔隙度特别是毛管孔隙度增大。这样以来,PAM可以通过创建和稳定水稳性团聚体以及对肥料元素吸附两方面的作用来加强土壤对肥料的吸附和保持,抑制肥料元素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土壤的毛管水量会增加,也会为作物的生长提供相应的水分。

在土壤中施加PAM可以提高土壤孔隙度,并有随PAM施用量增加孔隙度增加的趋势。随PAM施用量的增加,孔隙度分别较对照要高。播种后的土壤孔隙度要比收获前的土壤孔隙度高。因此可以增加土壤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的作用。

[1].肇普兴,夏海江.聚丙烯酰胺的保土保水保肥及改土增产作用[J].水土保持研究,1997,4(4):98-104.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培育主体和践行先锋者。以“扣扣子”形象地说明该此项工作的个体价值和社会意义:“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当前,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关键在于实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土壤

总之,现实的人的需要不仅构成了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而且决定了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差异性、层次性和复杂性,为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了的驱动力。要有效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必须从其需要结构着手并改善我们的工作。

二、掌握大学生的需要特征是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前提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否不仅取决于核心价值观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完备性,而且取决于在具体的生存和发展境遇中,在大学生自身及教育工作者的协同努力下,能否理解内心多重需要及困惑矛盾,找到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体需要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最终引导多层次、多维度需要的和谐健康发展,真正将核心价值感纳入内心、化为行动、成为习惯。要达成这一点,必须对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结构及其特征有全面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

三、基于需要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路径探讨

当前大学生需要结构现状和特点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无法忽略的重要维度,而马克思需要理论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为我们更好提升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一)立足大学生现实需要,尊重普遍性与差异性。

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7]。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接受者和承担着,其现实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何种程度的满足及如何满足直接影响到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因此,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既要真正了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把握其普遍性和规律性,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充分尊重其需要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一方面,要借助问卷调研、网络舆情等渠道,及时全面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多元需要,掌握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需要特征,牢牢抓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做到尊重教育规律和大学生需要特点基础上的差别化教育。具体包括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在性别、年级、学科、地域、民族、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找到与教育对象特定需要和利益相契合的具体教育内容、方式和途径,适时、适度、适宜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而不能一成不变、因循守旧、流于形式。

(二)着眼于当前时代特征,兼顾现实性与引导性。

(三)落脚于习惯养成和社会实践,增进实效性。

知行合一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这一工作成败与否的试金石。“价值蕴含在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特定的效用关系,而实践正是构成这种关系的现实基础”[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由高度凝练的理论形态经过重重多元价值观念竞争向大众推广、传播的过程,又是不同价值主体基于不同需要层次逐步接受、认同、内化并最终加以实践的过程。前者由外而内,必须以大众的需要为切入点才能赢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后者由内而外,必须以自身的需要为基点才能真正“打开心扉”、获得动力。因而,面对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嬗变和激荡、社会利益矛盾冲突的现实问题,当前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直面问题而不回避,通过理论学习、价值辩论、社会实践等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分析原因、务实求解、增进认知,通过志愿服务、榜样引领等吸引大学生感悟社会、拥抱真情、磨炼意志、养成习惯,最终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将个体需要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最终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6.

[2]周晓红.中国中产阶级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2.

[3][4]刘新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要素与过程机制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

[5]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

[6]赵伟.人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根基[J].社会主义研究,2014(5):36.

[7]孙承叔.真正的马克思――《资本论》三大手稿的当代意义[M].人民出版社,2009:7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9]裴德海.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价值向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1):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11]孙宝志,景汇泉.大学生需要理论的二十年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1(5):608-609.

[12]王萍,张宽裕.九十年代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发展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1997(4):68-72.

[13]刘卫红.大学生需要现状的新特点――对重庆市6所高校1139名大学生的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4.

[14]石沙泉,雷德胜,等.573名军校大学生需要倾向的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4):289.

[15]牛勇,邱香.北京工科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7):1077-1079.

[16]昝玉林,郑永廷.高校德育与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49.

关键词:测氡仪;ARM7;uc/OS-II;USB

1引言

放射性污染因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已成为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氡的放射性污染作为一种比较敏感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氡及其子体的测量和控制已经是多个学科共同关心的问题。准确测量氡及其子体是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环境测氡仪器不断涌现,设计方法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场合[1]。

瞬时便携式测氡仪(以FD-3017RaA测氡仪为例)大多利用静电收集氡衰变的第一代子体RaA(218Po)作为测量对象,定量测量土壤或水中氡浓度[2]。虽然拥有没有探测器污染问题、操作简便、现场可获取结果等优势,但其仍属于第二代数字式仪器,仪器的数字化程度不高,人机对话能力差,并且没有辅助测量系统进行影响因子校正[3,4]。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RM7的新型瞬时土壤测氡仪。数字部分设计以ARM7为核心,通过控制电路实现用户输入、输出的液晶显示以及能谱的存储传输等功能;模拟部分电路主要包括前置放大器电路、主放大器电路、峰判起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等部分;控制器软件编写引入嵌入式控制系统uc/OS-II,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移植性。该测氡仪具有灵敏度高、处理速度快、数据存储量大、便携性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设计原理

2.1a探测器、电荷灵敏放大器

a探测器由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和电荷灵敏放大器组成。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把探测到的a射线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经电荷灵敏放大器放大后(50-150mV)。当电荷灵敏放大器有足够的放大倍数,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电荷Q成正比,使放大器输出的电压能够反映入射粒子的能量。

鉴于半导体探测器输出信号的微弱性以及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高敏感性,在实际设计中采取了: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用金属盒将其电磁屏蔽;导体探测器应避光;半导体探测器与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连接线采用高频屏蔽信号线,并尽可能短;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电源应非常稳定且纹波小;提供给半导体探测器的高压应稳定且纹波小等措施。

2.2主放大电路、峰值展宽电路

主放大电路的基本作用是把核辐射粒子经探测器转换而得到的电脉冲信号按一定的放大倍数加以放大,并给出足够的输出脉冲幅度。放大电路对幅度大小不等的脉冲信号有同样的放大作用,即线性放大,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得到具有与核辐射粒子(RaA-α粒子能量6.00MeV)能量分布相应的输出脉冲幅度分布(信号将被放大到2V左右,放大倍数20倍左右,考虑到电荷灵敏放大器的输出的信号幅度差异性,采用放大倍数可调的方法)。

峰值展宽电路包括了脉冲检测电路、过峰检测电路、峰值保持电路和控制电路四大部分。脉冲检测电路是通过设定电压阈值,将信号中幅度小于闭值的噪声去除。由于半导体探测器、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和主放大器自身都存在着噪声,去除这些噪声对探测核辐射事件至关重要。这个闽值大小一般在0.7~1V,通过可调电阻进行调节。

2.3模数转换电路

本设计采用的AD774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Devices)生产的14位逐次逼近型快速A\D转换器。与数字部分传输,采用并行数据传输方式。其电路图如图2所示。

2.4数字电路

数字部分设计以ARM7(LPC2290)为核心,包括:核心板的设计、键盘、LCD等部分。满足了人机交互需要的同时,极大的加快了测氡仪的处理速度,其中扩展出的串口,不仅可以插加GPS模块,还为与上位机联机的数据传输建立了基础。

LPC2290基于ARM7TDMI-SCPU内核。支持ARM和Thumb指令集,芯片内集成丰富外设,而且具有非常低的功率消耗。设计中利用ARM7丰富的GPIO接口简化了传统的控制电路。采用SP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3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引入u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II是一个完整的、可移植、可固化、可剪裁的占先式实时多任务内核,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控制软件的流程图见图3所示。

4仪器测试

4.1测试条件

4.2结果分析

可以看出,该地区氡气活度浓度在3.0×103Bq/m3—16.1×103Bq/m3,两台仪器测试数据基本相符;证明了仪器的稳定性及野外实用性。测试发现,植被覆盖花园、绿地等原土测点,由于土质密实、潮湿,土壤氡浓度一般较低;而在回填土的测点,土壤类型变化很大,土体疏松密实不一,土壤氡浓度检测结果一般较高,高低变化较大,最大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3×103Bq/m3[7]两倍以上。

结论

本文设计的新型基于ARM7的瞬时便携式土壤测氡仪,具有便携性好,数字化水平高等突出特点,满足野外稳定、准确、快速的测量氡气活动浓度的需要,提高了野外工作的效率。该仪器不但适用于野外测试,同样适用于室内氡气活度浓度的测试工作,可以广泛应用于地质和水文勘探中氡气浓度的定量测量。

[1]郑奕挺.便携式连续测氡仪的研制[M].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4.

[2]张国华,袁中凡,耿波等.基于ARM的a能谱测氡仪的研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27(5):836-838.

[3]硕良勋,刘昱,曲文斌.218Po快速测氨仪的研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4):764-767.

[4]张国华,袁中凡,郑奕挺.基于间接测量方法的便携式连续测氡仪的研制[J].四川大学学报,2007.39(6):174-177.

[5]卫宏.测氡数据的相似性分析[J].核技术,2001.24(6):478-477.

[关键词]土壤酸化危害原因治理措施

土壤酸碱度又称“土壤反应”。它是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以pH值表示。pH值等于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值小于7,为酸性反应;pH值大于7为碱性反应。它是土壤的一个重要属性,对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及微生物活性有很大影响。福安市2008年被列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市以来,通过对福安市18个乡镇5172个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化验,发现福安市耕地土壤酸化现象严重,对农作物生产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良和恢复,从而提升耕地土壤地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土壤酸化现状

化验结果表明,福安市耕地土壤pH值范围为3.1~8.6,平均值为5.2。其中pH≤4.5的强酸性土壤392个,代表面积2.4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9%;pH4.5~5.5的酸性土壤3703个,代表面积23.4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1.58%;pH5.5~6.5的微酸性土壤943个,代表面积5.9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8.22%;pH6.5~7.5的中性土壤110个,代表面积0.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13%;碱性土壤只占耕地面积的0.4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福安市土壤除了少部分中性和碱性土壤外,酸性土壤比例高达97.39%,由此可见福安市土壤酸化的严重程度。

2土壤酸化的危害

2.1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土壤pH值小于6.5时,土壤中的活性铁和铝将与磷酸盐生成难溶性沉淀,使土壤的有效磷降低;土壤pH值小于6.0时,土壤中的有效钾、钙、镁的含量随pH的降低而减少;同时,土壤酸化也会影响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钼在土壤中pH值4~8的范围内,随pH值的下降,有效性降低。因此,土壤酸化会导致肥料养分流失,而大部分作物在酸性土壤中根系生长弱,养分吸收利用率低,其结果必然导致进一步加大肥料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2.2对植物生长的危害

土壤酸化抑制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作物根系发育不良,养发吸收利用率低,长势弱,产量降低。土壤酸化后,铝、锰的溶解度增加,有效性提高,对果树蔬菜产生毒害。如:番茄的中脉突起,叶片出现反船状,这是锰的有效性增加,出现的锰中毒。

2.3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土壤中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的pH和一定的pH适应范围。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宜的pH为6.5~7.5。如固氮菌、硝化细菌等,在pH5.5的酸性土壤中其活性明显下降,对氮素循环和转化能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减产。

3土壤酸化的原因

3.1长期不合理施肥

长期不科学施肥是造成土壤酸化最主要的原因。通过调查农户施肥情况,发现普片存在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氯化铵、硫酸钾等;或大量施用高浓度氮、磷、钾复混肥,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施用相对不足,造成土攘养分失衡,使土壤胶粒中的碱基离子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pH值下降。

3.2淋溶作用和酸雨的影响

福安市地处福建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土壤风化淋溶强烈,钙、镁、钾、钠等碱性盐基离子大量流失,造成土壤酸化。由人类活动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进一步加快了土壤的酸化。

3.3有机肥和石灰用量减少

近30年以来,农民施用草木灰、有机肥等传统农业措施日益减少,冬种绿肥面积逐年下降,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缓冲能力减弱,加快土壤酸化。而石灰用量也明显下降,不能有效平衡土壤酸碱度。

4土壤酸化的治理措施

4.1合理施用石灰为主,配施碱性肥料

施用石灰不仅能够中和土壤酸性、控制土壤酸化,而且石灰能够补充土壤钙的含量,亦可当做钙肥施用。但施用石灰应适量,建议亩施50~100公斤,与土壤混匀施用。同时在选择化肥上,应选用碱性肥料,如钙镁磷、碳酸氢铵等,防止土壤进一步酸化。

4.2提升土壤有机质

施用商品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和保持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缓冲能力,调节土壤酸碱,又能起到培肥土壤的作用。冬种绿肥作为传统的培肥改土措施,不仅能补充土壤养分,提升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而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采集化验土壤所得的各种养分的有效含量,因地制宜进行合理施肥,做到缺什么就施什么,差多少就补多少。这样不仅能显著降低化肥施用量,减轻因大量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和酸化程度,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农业措施;复垦;有机质;生产力

EffectsofAgriculturalMeasuresonOrganicMatterandLandProductivityofReclamationSoil

ZHANGBian-hua1JINDong-sheng2

(1XinzhouTeachersUniversity,XinzhouShanxi034000;2InstituteofAgriculturalEnvironmentandResources,

ShanxiAcademyofAgricultureSciences)

AbstractToelucidatetheimpactofagriculturalmeasuresonsoilorganicmatterandlandproductivityaftertheminingengineeringreclamation,takingtheopen-pitminereclamationlandinYuanpinastheresearchobject,thispaperanalyzedthechangeoftheorganicmattercontentandlandproductivityonthereclamationlandbycomparingtheartificialagriculturalmeasureswiththenaturalrecoverysoil.Atthesametime,itanalyzedthecorrelationbetweenorganicmatterandlandproductivitysimultaneously.Theresultsshowedthat:①Fertilizationmeasures,especiallyrelativetothenaturalrecovery,organicfertilizationcouldimprovesignificantlycontentofthereclamationsoilorganicmatter;②Varianceanalysisshowedthatundertheconditionofplantingthesamecrop,OM+CFcouldincreasesignificantlythecontentofthesoilorganicmatterandtheproductivity;③Correlationanalysisshowedthattherewassignificantlinearcorrelationbetweentheorganicmatterandthelandproductivity.

Keywordsagriculturalmeasures;reclamation;organicmatter;landproductivity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导致矿区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2]。恢复矿区生态环境,遏制耕地剧减的局面,促进矿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3-5],而工程复垦后,农业措施在提高复垦土壤生产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方面的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对山西原平轩岗矿区排土场复垦土壤在人为农业措施和自然恢复2种条件下生产力进行了对比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原平是太原市以北唯一的县级市,辖7镇、11乡、3个街道办事处,520个行政村,49.3万人;总面积2560km2,耕地面积7.4万hm2;矿产资源丰富,富含煤、铝、铁、石灰岩、钾长石、硅石、铜矿、黏土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约11.2亿t,含煤岩系展布面积400km2,煤层平均厚度19~20m,且埋藏浅,煤质高,是山西省主要煤炭生产基地。

1.2试验设计

以原平市轩岗矿区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该区2010年完成工程复垦,于2011年4月在生物复垦前采集基础土样,随后布置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具体措施见表1。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60m2。无机肥为氮磷钾复合肥(18-12-10),有机肥为腐熟的羊粪,供试作物为大豆(晋豆25),取2011、2012年复垦2年后的土样进行对比研究。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每季作物收获时测定作物产量和生物量,每年秋季收获后采集耕层土样,测定其有机质的含量。土壤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容量法。产量测定方法是每小区单收,测定籽粒产量和生物量。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Excel和SPSS11.5软件。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复垦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从表2可知,复垦后第1年,各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增加表现出了促进作用。其中,作用较明显的有OM和OM+CF处理,在0~20cm土层中分别比CK增加了56.15%、35.29%,比自然恢复处理分别增加了39.05%、20.48%;在20~40cm土层中分别比CK增加了66.67%、43.83%,比自然恢复处理分别增加了58.82%,37.06%,但二者差异不显著。CF处理在增加土壤有机质方面表现一般。

复垦后第2年,各处理表现出了与第1年相同的趋势,处理间的差异性也表现更加明显。OM和OM+CF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显著高于CK和自然恢复处理。

从图1可知,复垦后第1年各处理土壤有机质都有所增加,只有CK处理出现了减少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农业耕作促进了土体原来有机质的矿化,从而造成土壤有机质减少。经过1年的耕作和休养,复垦后第2年,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量明显提高,尤其是OM+CF处理,提高幅度最为显著,这与该处理大大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了作物根系生物量和根系分泌物,提高土壤有机质有密切的关系。整体而言,施肥处理,尤其是有机肥的施用,极大地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增加[6-7],无机肥处理和自然恢复处理虽然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但是增幅甚小,效果缓慢。总的来说,各处理在增强土壤有机质方面是OM+CF>OM>CF>自然恢复>CK。

2.2不同处理对复垦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从表3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对矿区复垦土壤都有一定增产效果,其中OM+CF处理增产作用最显著,复垦第1年,OM+CF和OM处理产量分别是CK的12倍和11倍,复垦第2年差距逐渐变小,分别为CK的3倍和2倍,这与CK地力逐渐恢复,生产能力增强有一定关系;随复垦年限增加,不同处理作物产量都有所增加,其中OM+CF处理增幅最大。

各施肥处理生物量比自然恢复区的生物量增加,但CK生物量较少,主要是因为清除地表植被,而种植的作物在缺乏肥料供应的情况下出现长势较差,生物量较小的结果。

3结论

研究表明,矿区土壤工程复垦后,地表植被可自然恢复,土壤有机质也可逐渐积累,但过程较缓慢,采取一定农业措施可加速这一过程,在复垦初期,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措施最有效,复垦2年中,有机肥+无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量是自然恢复的7.2倍,复垦土壤生产力是自然恢复的3.6倍,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复垦土壤生产力。

4参考文献

[1]张乃明,武雪萍.矿区复垦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研究[J].土壤通报,2003,34(1):58-60.

[2]白中科.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3]刘飞,陆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4):612-620.

[4]李新举,胡振琪,李晶.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质量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报,2007,23(6):276.

[5]靳东升,张强.山西省采煤区土地复垦区划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6):54-58.

THE END
1.安徽大学2009湿地使者行动资料《农化一百题》湿地保护1.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农田土壤中的“三要素”指的是哪三种? 3.作物栽培为什么要强调施肥? 4.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那些? 5.土壤养分调节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6.最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哪几种? 7.什么叫有机肥(农家肥)?其特点是什么? http://www.shidicn.com/sf_6CAF9281DD07467192322DDD724D3079_151_chanzhao.html
2.肥料知识大全6、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有什么差别? (1)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使土壤“越种越馋”。 (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和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 https://www.xifeng.gov.cn/zxfw/bmlqfw/snfw/nykjfwzs/202107/t20210713_69001485.html
3.测土配方施肥原理及实施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促进生长,而且有机肥进入土壤后经过分解与合成,形成土壤有机胶体,它与土壤无机胶体复合促使土壤中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供肥能力。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使化肥利用率大大提高,肥效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化肥用量也可相应减少。https://m.antpedia.com/news/2271648.html
4.有机肥+复合肥搭配施用好处多首先化肥养份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养分单一,有机肥正好相反,有机肥与化肥混用可取长补短,满足作物各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要。 化肥施入土壤后,有些养份被土壤吸收或固定,降低了养份的有效性。而与农农肥混施后,可以减少化肥与土壤的接触面,减少化肥被土壤固定的几率,提高养份的有效性。 https://www.meipian.cn/27pu8uxy
5.有机肥与化肥(精雅篇)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时,可减少化肥用量20%。 2 化肥与有机肥搭配使用时的要求 2.1 把握施用时间 有机肥数量大,见效慢,应尽量早施,一般应在玉米播种前做基肥一次施入,在北方种植春玉米的地块,建议在玉米收获后的秋、冬农闲季节运肥到田间,第二年春季解冻后,播种前撒施或条施为宜;而化肥用量少,见效快,磷、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027423.html
6.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对柑桔化肥减量效果的影响关键词 柑桔? 微生物菌剂? 化肥减量? 文摘内容 为探索柑桔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优化化肥减量配方与参数,研究了有机肥、微生物肥与化肥配施,实现化肥减量20%,对柑桔树体生长、柑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恩地美有机肥与可施可力微生物菌剂混合施用,替代20%宜施壮柑桔专用肥可提高柑桔坐果率和叶片叶绿http://lknet.ac.cn/d/zgly/911236a19221b5d15cbee665653df2c0.html
7.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的产量与经济效益,而过量化肥减量也会导致其经济效益降低。从土壤改良效果、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化肥减量20%配施1 500 kg/hm~2有机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最佳,水稻的产量由对照组的6 858.67 kg/hm~2增加到7 417.67 kg/hm~2,增产幅度为8.15%。 https://wap.cnki.net/qikan-ZNNY202308001.html
8.有机物料与化肥长期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潮土细菌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对土壤碳,氮循环功能有促进作用,尤其 NPKC 处理对硝化作用,尿素溶解,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木聚糖分解,纤维素降解作用均有较强的影响.(4)蒙特尔分析表明, 土壤 pH 是潮土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的主要调控因素.【结论】有机物料与化肥长期配施(尤其是化肥配施牛粪)可提高 土壤肥力https://www.chinaagrisci.com/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23040
9.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价值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以关中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当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价值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当年不同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P > 0.05).单施化肥处理(T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配施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了纤维的含量.T1处理的土http://www.yidu.edu.cn/246010/detail/article/5eff3494617c9365f05b178a.html?org=246010&uorg=246010
10.减氮及不同肥料配施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N190CF+U+K),减氮追施脲铵(N230CF+UA), 配方施肥(N230CF+U),有机无机配施(N230OF+U),稳定性复合肥(N230UHD),脲甲醛(N230UF)和常规施肥(N270CF+U)条件下稻田 CH4 和 N2O 的排放特及主要环境驱动因子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 CH4 排放总量范围为 78.61~181.96kg/hm2,除 N230UHD 处理外,其他http://www.zghjkx.com.cn/E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5133
11.?什么是肥料和化肥?如何精准认识肥料产生的作用及合理施肥的方法一旦将有机肥与化肥互相配合施用,对土壤的有机物质的更新、腐植质以及土壤酶的活性都有积极的促进效应,同时也有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的效果。 科学的施肥意味着需要针对农作物本身不同的营养特性与生育期,以及土壤的地力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肥料。 学会将有机肥与无机肥有效进行结合,合理施肥。确立正确且恰当的施肥轮作http://www.hebeijinglong.com/show.asp?id=14
12.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 2024,40(2):42-51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马丹妮 1,盛建东 1,张坤 2,毛洁菲 3,4,常松 1,王耀锋 1 (1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 2新疆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3中国https://www.casb.org.cn/E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2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