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作为一种中性化肥,其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而且尿素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但不少农户在使用尿素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烧根的现象。那么要怎么进行预防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尿素烧根的原因
1、缩二脲含量过高
在高温高压下有些尿素生成了另外一种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就叫“缩二脲”,“缩二脲”过高就会烧苗、烧根。
尿素溶液浓度过高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影响种子和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
3、施用部位PH值过高
施肥部位局部土壤pH值迅速上升,幼芽和幼根处于高氨强碱区域,便会受到灼伤和毒害。
4、尿素分解生成的铵态氮积累量过高
尿素施入土壤后,迅速发生氨化作用,48小时后在施肥部位就有大量铵态氮积累。当积累量达4.5克/千克时,就会直接危害种子和幼苗。
尿素烧根的预防
预防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尿素的施用方法。具体如下:
1、尿素选购
在购买尿素时看清“缩二脲”含量,一般“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超过0.5%不能作种肥,或种肥同播;超过1%,只能用于追肥,追肥时尽量离根系远一点,以免发生肥害;超过2%为不合格尿素,谨慎购买。
2、施用时期
撒施尿素最好在春秋气温较低季节,并选择大雨后、小雨前,此时撒施尿素可以溶解、浸润在土壤中,且不至于流失。
3、施用方法
撒肥不能过量,不能集中,要均匀撒施,不能撒到树盘内部,过于接近主干。
4、施用事宜
(1)尿素无论作底肥还是作追肥,均应深施覆土,以施肥深度10-12厘米为宜,融肥于土。
总的来说,尿素虽是农业生产中广为运用的肥料,但使用不当易发生烧根等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规避好误区,掌握好正确使用方法,即可有效预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