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现在大家的饮食结构变得健康了。
但是能吃到的化学添加剂却越来越多,纯粹无添加的越来越少。
就连平时吃的米饭大多是精致谷物,膳食纤维少,还容易升糖,并不是健康的选择。
而且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米香了。
于是我们来到了云南,在距离昆明市350公里的地方,给大家找到了墨江紫米!!!
可别小看这紫米,它可是云南墨江当地的原始品种,吃一口就能找到米饭该有的饭香。
既有糯米的软黏、细苗米的清香,还有紫米的独有的弹韧。
吃一次就会令人回味无穷
它在当地有1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在海拔1400-1900米的梯田上,生长期长达6个月,一年一收。
依靠独特的天然环境,山泉水浇灌,人工插秧除草,不施肥,不打药。
使得这里生长的紫米颗粒饱满,软糯清香,是很难得的一种自然、无公害的绿色粮食。
最让我动容的是:它的煮法跟家常米饭一样,方便易煮。
加点蔬菜,就是健康营养的一餐了。而且还可以作为宝宝的辅食,营养更均衡。
不像其他杂粮一样,
吃过它的人,对它的评价几乎都是竖起拇指的夸赞!
对于紫米,或许会有人有一连串的疑问:
紫米会不会是转基因?
这种奇奇怪怪的农产品是不是智商税?
其实,紫米是水稻的一种,属于糯米类,是较为珍贵的水稻品种,有“紫珍珠”的美誉。
它与普通大米的区别,是它的种皮有一层薄的紫色物质。
味极香,而且又糯,民间作为补品,有“紫糯米”或“药谷”之称。
《本草纲目》记载: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
《红楼梦》中称之为“御田胭脂米”。
在古代,紫米还被列为“贡品”,是皇室贵族不可多得的珍肴美味。
富含花青素,钙、铁、锌、磷等微量元素,其中花青素的含量高于同等量的蓝莓,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且膳食纤维也远超于普通大米,同时口感比糙米口感更细腻。
然而紫米产地限制的产量小,价格高,所以市面上出现很多以黑米替代紫米,或者在紫米中混合黑米去欺骗消费者。
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不易辨别。
在这里要顺便教你一招,怎么鉴别紫米和黑米:
真正的紫米,刮开皮层,里面就是白色的白色的米胚。
注意咯,真正的紫米是会掉色的,因为紫米表面附着一层胚芽,胚芽上面含有丰富的花青素,下水清洗或浸泡会出现掉色的情况。
煲饭的时候,只需轻轻冲洗即可,可防止表层营养流失。
每袋独立真空包装,经过筛选出来的紫米,质量上乘,可不是楼下超市随便能买到的哦。
可遇不可求,数量有限,保质期为8个月,建议大家多囤几袋!
"好山好水,成就无公害紫米"
好的紫米需要人工筛选出来,而生长环境,则是老天爷赏饭吃了。
好山好水好紫米
哈尼梯田上自然生长
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多是海洋和沙漠,但是在墨江这个地方却被赋予了一片绿洲。
而此次给大家带来的紫米,就来自“中国紫米之乡”的墨江,种植于1400-1900米的哈尼梯田上。
被誉为“离天空最近的米”
随着北回归线穿越而过,这里光热资源丰富,光能充足,雨水充沛。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生长在这里的紫米粒大饱满,同时也比普通的紫米更甜糯一些。
杜绝农药,不施化肥,坚持物理除害
种植真正天然有机的紫米
老天爷赏饭吃,农户定当加倍珍惜。
墨江哈尼族代代耕种于此,而紫米在当地的种植历史,已长达上千年。
每年7、8月紫米成熟的时候,哈尼族寨子的男女老少都会下田手稻谷。
在这里,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赋予了紫米最为纯净的本质。
且墨江哈尼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农耕:
耕牛犁地、人工插秧、物理除草除害,每一颗紫米都凝结了自然的阳光雨露和踏实耕种的汗水。
在肥沃的梯田上,用山上纯净的山泉水进行灌溉。
用于梯田灌溉的水源来自深山老林的饮用水保护地!
在长达6个多月的生长期,不使用农药、化肥,是真正无污染、安全健康的“生态粮食”。
像这种舍得花精力和血本种植紫米的农户,后期的采摘也不会让人失望。
成熟的紫米,一年一熟制度,不过分追求产量,保证了紫米的出产品质。
从选种、收粮、到加工,无任何添加。
农残检测及重金属均通过检测,吃到嘴里更放心。
经多道工序碾磨,脱去粗糙谷壳保证口感,再由人工筛选劣质紫米,筛掉碎米,保留完整紫米再进行包装。
颗粒完整饱满,呈自然淡紫色,煮起来有自然的谷物香气,口感嚼劲十足。
所以产量稀少,遇到了只能说一句:且吃且珍惜!
Part03
"一米多食,让孩子爱上吃饭"
紫米的制作方法不像其他杂粮那样,煮饭前还需要浸泡一晚上才能下锅。
跟普通大米一样,轻轻淘洗后,就能煮,还解决了杂粮饭不够香软滑糯的难题。
而且制作方法也多样百搭:
用它来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
用它煮饭,糯而不腻,带有梯田的清香。
或者和白米一起蒸煮,整锅饭的口感更加松软甜糯,又多了一份恰到好处的柔韧,连不爱吃米饭的人都会天天惦记这碗紫米饭。
还可以制作成紫米寿司卷,搭配喜欢的香肠、萝卜等配菜,咸香交织,安逸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