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限令来了这些农药缘何被严管

编者按:最近,农业部发布了第2445号公告,决定对2,4-滴丁酯、百草枯、三氯杀螨醇、氟苯虫酰胺、克百威、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农药采取进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这些农药缘何会被禁限用又有哪些替代品种可以选用本期将为农民朋友详细解读。

2,4-滴丁酯

风险分析:2,4-滴丁酯,为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主要用于苗后茎叶处理和土壤喷雾处理,防除禾本科作物田中阔叶杂草。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很低浓度下抑制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使其出现畸形或死亡。

2,4-滴丁酯存在较大药害风险。由于挥发性强,易飘移造成蔬菜、果树、向日葵、棉花等邻近作物药害,飘移距离达到10米仍能产生药害。同时,其对施药技术要求较高,一旦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期不当,易造成当茬作物(如玉米、小麦)药害。初步估算,每年因2,4-滴丁酯药害造成的玉米减产近10%左右。

替代选择:2,4-滴丁酯替代品种种类较多,使用成本差异不大。与2,4-滴丁酯防治靶标相似的有效成分包括氯氟吡氧乙酸、噻吩磺隆、麦草畏、烟嘧磺隆、乙草胺、灭草松、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嗪草酮、扑草净、乙羧氟草醚、2甲4氯钠、苯磺隆、苄嘧磺隆、2,4-滴异辛酯、2,4-滴二甲胺盐等16个品种。

甲拌磷

替代选择:防治地下害虫的替代产品有二嗪磷、敌百虫、辛硫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氯氰菊酯、吡虫啉等。防治线虫的替代产品有噻唑膦、硫酰氟、威百亩、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厚孢轮枝菌、棉隆、氰氨化钙、丁硫克百威。防治甘蔗蔗螟和蔗龟的替代产品有毒死蜱、敌百虫、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杀虫双、辛硫磷、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联苯菊酯等。

氟苯虫酰胺

风险分析:氟苯虫酰胺是一种新型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有广谱防效,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产生,对幼虫有突出防效,对成虫防效有限,没有杀卵作用。氟苯虫酰胺对溞剧毒,并且在土壤和水中降解慢。因此,氟苯虫酰胺登记用于水稻,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较高。

替代选择: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上使用主要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目前可用于防治上述害虫的药剂有阿维菌素、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杀虫双、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苏云金杆菌、三唑磷、氯虫苯甲酰胺等,替代品种充足。

三氯杀螨醇

风险分析:三氯杀螨醇,为有机氯类广谱性杀螨剂,对红蜘蛛成螨、幼若螨和卵均有效。对害螨以触杀为主,残效期长,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替代选择:产品可选阿维菌素、炔螨特、哒螨灵、螺螨酯、唑螨酯、二甲基二硫醚等。替代技术有生物防治如释放捕食螨、设立苜蓿等天敌生物诱集带,农业防治如清园、大改型、强拉枝、减密度、增肥水、适时疏花疏果增强树体抗性,物理防治如安装杀虫灯、悬挂黄色黏虫板、捆绑诱虫带、苹果套袋防控技术等。

甲基异柳磷

风险分析:甲基异柳磷是一种土壤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广谱、残效期长,多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主要用于小麦、花生、大豆、玉米、地瓜、甜菜、苹果等作物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也可用于防治粘虫、蚜虫、烟青虫、桃小食心虫、红蜘蛛等。

甲基异柳磷属剧毒农药,易对生产者、使用者造成中毒。能通过食道、呼吸道和皮肤引起中毒,中毒症状与其他有机磷类农药类似。在甘蔗(果蔗)上使用,易形成高毒农药残留超标,引起中毒。

克百威

风险分析:克百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广谱性杀虫、杀线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它与胆碱酯酶结合后不可逆,因此毒性甚高。适用于水稻、棉花、烟草、大豆、甘蔗等作物上多种害虫的防治,也可专门用作种子处理剂使用。对鱼、鸟属高毒,对蜜蜂无毒害。对鸟类危害最大,受克百威中毒致死的小鸟或其他昆虫,被猛禽类、小型兽类或爬行类动物觅食后,可引起二次中毒而致死。克百威属高毒农药,易对生产者、使用者造成中毒;在甘蔗(果蔗)上使用,易形成高毒农药残留超标,引起中毒。

替代选择:防治地下害虫的替代产品有二嗪磷、敌百虫、辛硫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氯氰菊酯、吡虫啉等。防治螟虫的替代药剂有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杀虫双、辛硫磷、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防治线虫的替代产品有噻唑膦、硫酰氟、威百亩、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厚孢轮枝菌、棉隆、氰氨化钙、丁硫克百威。防治甘蔗蔗螟和蔗龟的替代产品有毒死蜱、敌百虫、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杀虫双、辛硫磷、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联苯菊酯等。

第2445号公告还规定,生产磷化铝农药产品应当采用内外双层包装。外包装应具有良好密闭性,防水防潮防气体外泄。内包装应具有通透性,便于直接熏蒸使用。内、外包装均应标注高毒标识及“人畜居住场所禁止使用”等注意事项。自2018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使用其他包装的磷化铝产品。

THE END
1.绿色农业的双刃剑农药肥料的应用与环境责任生态友好型农药与有机肥料之争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对于生态友好型农药和有机肥料需求日益增长。这两者在减少环境负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价格高昂也成为其发展中的挑战。 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科技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如生物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等,可以帮助降低对传统化学农药及化肥依赖,同时实现资源利用效率https://www.qtleqzhor.cn/ke-pu-wen-zhang/394569.html
2.农药与肥料的双重奏鸣绿色农业新篇章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政策支持与教育培训。如果我们希望大规模推广这些更为可持续的做法,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鼓励采用节约型生产方式。此外,对农业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了解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农药与肥料,将至关重要。 总之,在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关于如何优雅、高效且又环保地处理农药与肥料的问题得https://www.seohspm.com/ke-pu-wen-zhang/478790.html
3.过度农业化肥和农药对土壤降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农业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食物需求增加,许多地区的农民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产量,这些措施往往导致了环境破坏。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二、化肥与土壤健康 化肥是一种人工合成或提炼的地质矿物材料,用以补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促进作物生长。然而,当https://www.irlyfljra.com/sheng-tai-lv-you/218748.html
4.合理看待化肥农药消费,我国化肥用量减少的原因我国化肥用量的减少,是在多个因素的推动下发生的。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鼓励生态农业,提倡绿色种植,推动化肥使用量的减量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依赖。与此农业技术的进步也在起作用。现代农业技术,如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肥料,减少浪费。这些技术就http://www.ruixueren.com/hf/23161.html
5.747个有效成分取得登记,但产能过剩成行业发展新难题我国农药登记产品丰富,结构更加优化。2013—2023年,我国农药登记产品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4.38%;2024年1~10月,新增农药产品2,078个(不含出口,下同),其中,大田用药新增1,995个、卫生用农药83个;新增除草剂657个、杀虫剂811个、杀菌剂399个、植物生长调节剂184个,其他27个。 http://www.pesticide.vip/zgny/dengj/content/4a15b84a-a97f-4c29-a9a6-c3f00589d466.html
6.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是保护生态环境农药微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一、合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生长需求,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施肥。通过精准施肥技术,可以减少化肥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使用有机肥:有机肥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自然物质,经过微生物分解https://m.163.com/dy/article/JI60P85M05567AQ8.html
7.我国林地土壤污染退化流失的问题及对策黎云昆的财新博客我国林地土壤污染、退化、流失的问题及对策 黎云昆1,肖忠武2 ( 1. 国家林业局老干部局,北京100714; 2.贵州黔南州林业局老干部科,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 我国1.2亿公顷耕地土壤几乎都程度不同地被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素、抗生素等化学合成物质所污染。现在,这种污染正在悄悄向我们的3.06亿公顷林地土壤蔓延。林地https://liyunkun.blog.caixin.com/archives/160217
8.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与推广:加大对新型肥料、生物农药等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的研发力度,并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加快其推广应用。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规范化肥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三、结论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农业向高质量发https://new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734690
9.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刘毓侠,于传宗.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1-2. [5]田世英.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对策措施.中国农业信息,2005,4. [6]郭红生,孙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党史文苑,2005,4. [7]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河南农业科学,2007,8. https://www.safehoo.com/Essay/food/201702/473878.shtml
10.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摘要:农业绿色发展目前面临农药、肥料不当使用、秸秆还田带来的负面影响、农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农村(田)环境亟需整治、农产品供需矛盾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转变栽培方式、化肥减控、农药减控、改善农村(田)生态环境、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等对策建议。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14/5331102113011321.shtm
11.2018年桐城人大第4期人大内刊桐城人大近年来,市农委围绕生态农业模式探索和应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生物多样化保护、“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组织实施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化学肥料及化学农药零增长项目和实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积极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目前,我市生态农业建设呈现http://www.tcrd.cn/Published/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