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走基层】播撒春天的希望石家庄春耕备耕忙
长城网石家庄讯(记者马静)三月春来早,农耕正当时。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石家庄市各级各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组织春耕备耕重点工作,作为粮食生产大市,石家庄市各地正掀起春播生产的热潮,农业生产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为小康之年农业丰收打牢基础。
农民下田头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石家庄市栾城区东牛村的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这里热火朝天,一派忙碌景象。院子里三辆新型的农业植保车正在做着最后的调试,马上就要开赴田间地头,展开机械化农药喷洒作业。
连日来,栾城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组织各村群众投入到紧张的农业生产中,确保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不误。
在正定县塔元庄科技农业园区黄瓜大棚内,光线充足、暖意浓浓。农民们抢抓早春的有利时机,正在进行补苗、铺膜等工作,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忙碌景象。
塔元庄科技农业园区占地150亩,共有28个大棚,种植着黄瓜、西红柿、茄子、樱桃等农作物,全部采用无土栽培技术。
塔元庄科技农业园区蔬菜技术专家赵栋说:“我们抓住早春这个季节把苗定植完毕,这样能保证产量和蔬菜的供应。”
“我们在去年农业园区的基础上,今年又扩大了面积,我们产品出来以后一是供村民食用,二是建立塔元庄农副产品专卖店,向石家庄市和正定县周边销售,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塔元庄村委会主任赵桂林介绍说,下一步,塔元庄还准备再扩展500—1000亩地,新增一部分大棚,达到一年四季都有蔬菜,塔元庄农副产品店一年四季都有产品、都能销售。
技术上“云”端
“任老师,繁殖期貉子配种应该注意哪些?”“玉米有些发霉能否继续饲喂?”……对于平山县中山貂狐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提出的问题,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任二军一一给出答复。任二军的手机、电脑俨然成为一个答疑平台,远程随时提供咨询。
“农民朋友大家好,现在是设施蔬菜种植和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这里要注意大棚的通风和管理……”3月2日14时,石家庄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师建华正在通过新农村大喇叭讲解《设施蔬菜种植管理技术》。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与新农村大喇叭联合制作技术培训,让农民坐在炕头上就能准确了解和掌握春耕春管技术和农业信息,提高农技本领。
为确保特殊时期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依托自身科研和技术服务的优势,通过组建“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开设新农村大喇叭“专家空中课堂”等方式助力石家庄春耕生产。
除此之外,小分队还在线收集农民急需问题和技术难题,进行下乡指导。
农资保供应
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作业。在中吉化肥厂车间内,农业技术顾问代香明介绍说,自2月21日批准开工以来,该厂在全力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开工复合肥和有机肥2条生产线,主要生产春季的小麦追肥和花生肥料以及春播玉米的底肥,一天可生产化肥200-300吨。目前,在全力以赴开工生产,为农民春耕生产做好优质肥料的供应。
在元氏县金兴农资配送中心,一袋袋复合肥、有机肥、尿素等农业用肥被整齐地放在门店和仓库中,工作人员有条不紊进行着分类、配发工作。总经理王贵民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储备化肥2000吨,其中,有机肥1600吨、各类配方肥400吨,储备充足,保证春耕备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