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供销社农资超市不打烊为民情怀永不变
晋江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52年,从当初简陋的土坯房到现代化的供销大厦,这个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供销合作社人质朴的为民情怀。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晋江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52年,从当初简陋的土坯房到现代化的供销大厦,这个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供销合作社人质朴的为民情怀。创新服务机制,办起了“不打烊”的农资超市,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数十年坚守阵地不动摇,维护社农利益,将根基深深扎进农村,用供销合作社情怀温暖农民;接力赡养孤寡老人李池池、李抚西,爱心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由衷赞誉。
服务三农接地气货真价实不欺民
以市场最低价供应农资,切实减轻农民生产压力,一直是安海农资超市的经营理念。农资超市里的商品至今仍然明码标价,农民从不担心在这儿买东西会吃亏,农资超市甚至还成了农民邮寄物品的收发点。今年春耕时,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至1月底,晋江供销社储备各种化肥7943吨,储备农药110吨,农用薄膜30.5吨。
坚守为民情怀
弘扬公德情操
去年3月28日本报头版报道了“晋江供销社现象”,并在“环湾生活周刊”25—32版大篇报道了晋江供销系统的先进事迹。这个扎根基层、乐于奉献、始终默默坚守“为民情怀”的传奇集体,再次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44年,历经五任主任,晋江英林供销社全体职工接力照顾着智障老人李池池。在英林供销社经济最困难的2008年,李池池摔成下半身瘫痪,从此只能躺在床上,英林供销社仍然没有放弃对他的照料。该社前主任施永坤向晋江民政局以及当地慈善机构寻求帮助,筹到一些钱。该社老员工陈启强临终前还吩咐,把自己治病剩下的1500元留给李池池。而在晋江青阳供销社,全体职工坚持照顾非亲非故的智障老人李抚西已达五十余年,书写了又一部传奇故事……
扶危济困是晋江供销社的传统。年过八旬的晋江供销社前主任洪肇战,退休后为家乡教育竭尽全力,千方百计筹资办学。
去年4月3日,泉州市领导曾批示:充分肯定晋江供销社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活榜样。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晋江市供销社的先进事迹并和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和践行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华合作时报、福建日报纷纷报道颂扬晋江供销社的爱心传递和为农服务精神,中国文明网、光明网、网易新闻网等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纷纷转载,感动了无数市民。
拓展经营平台
强化基层建设
除了始终服务三农、坚守为民情怀之外,晋江供销社还不断拓展自身的经营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健全农村市场服务体系,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晋江供销社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农资连锁经营网点62个、按照全国总社行业标准改造提升农资网点6个、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点56个、按照全国总社行业标准改造提升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点7个。
基于扎根农村、联系农民、点多面广的优势,晋江供销社积极开展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专业合作社15个,镇综合维修服务站11个,村级维修服务点25个,农村综合服务社94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9个,开放办社4个。
围绕晋江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晋江供销社积极谋划,通过盘活资产找项目,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东石、深沪两个基层社列入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深沪华清蔬菜专业合作社申报“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蔬菜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深沪供销社谋划旧冷冻厂、酱油厂改建为“深沪美食城”,纳入全国总社“新网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