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工业博物馆

您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您知道我国第一枚国徽锻造背后的故事吗?

近几年,随着工业游的持续升温,散落在城市中的工业遗存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扇了解工业奥秘、解读火红岁月的窗口。

作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沈阳素有“共和国装备部”的美誉,也从来不缺工业元素。坐落于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便是聆听沈阳工业故事的不二地带。

充满年代感的旧厂房、静待一隅的国之重器,在散发独特工业气息的同时,其间的光荣与梦想也完美地勾勒了沈阳工业发展与卓越贡献。

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原址

这里彰显了工业的厚度

冶金机械展示

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前身是原沈阳铸造厂博物馆。

2007年,原沈阳铸造厂面临搬迁改造,留存下来的翻砂车间在2008年被列为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在这一年,铁西区政府将这处车间改建成了铸造博物馆。

2012年5月,铸造博物馆迎来改扩建,此后便正式以“中国工业博物馆”的身份迎接八方来客。目前,展馆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藏品1.5万余件,是我国最大的全面展示工业题材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A级景区。

馆内现建有机床馆、铸造馆、通史馆、冶金馆、汽车馆、铁西新区十年成果展等展馆、展区。其中,铸造馆基本保持了原铸造厂翻砂车间原貌,将当年铸造厂的恢弘场面直观地呈现在游客眼前。

这里充满了震撼与感动

序厅青铜雕塑

有人称工业旅游是了解一座城发展厚度的最优方式,但对于从没在铁西区生活过的“80后”“90后”以及更年轻的人们来说,在没来中国工业博物馆之前,对沈阳工业的印象可能只停留在高耸入云的烟囱以及连片的厂房。工业带给心灵的震撼,不到现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当你真正漫步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时,沉浸在原有工业建筑景观里感受现代休闲时,心中对工业的迷茫感即云开雾散。连带着的还有一股钢铁般无坚不摧的力量在心底升腾。而这份澎湃,打从一踏入序厅时便开始了。

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序厅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高21.7米,环列着8根钢柱,工字形的设计彰显着工业博物馆的气息。正对着入口有一个长22米、高11.5米,印有“铁流凝变”大字的浮雕。据介绍,这不仅是博物馆的标志,也是如今国内最大的工业题材青铜雕塑,再现了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出炉时恢弘磅礴的气势。

序厅地面上还有7块记载着中国工业发展重大历史事件的钢板,浓缩着中国工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除了老厂区,馆藏文物也颇为丰富。

目前,馆内共收藏工业藏品18600余件,其中被国家定级的三级文物154件,一般文物165件。这里既有上世纪30年代初的铁西规划地图、1900年的中东铁路钢轨,也有西周青铜盔、春秋时期盔甲、殷商时期铜镜……珍藏的文物展品,从各个角度呈现了工业文明的风貌与厚度。

这里有永不磨灭的经典与传奇

机床馆

博物馆众多展品中,有多项“工业之最”和“新中国第一”。

如世界最大口径铸管、最大的超高压断路器壳体、最大的立车横梁铸件、最薄的铸件等等。但要说最特别的两件,一是原比例仿制的国徽,二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台型号为C620-1的普通车床。

型号为C620-1的车床

按照参观顺序,先从这台普通车床说起吧。

在机床馆内,这台型号为C620-1的普通车床摆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上。展板上的文字显示,这台车床是沈阳第一机床厂在1955年8月试制的第一台机床。它的出现标志了中国机床工业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958年沈阳水泵厂就是利用这台车床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DG270-150型高压锅炉给水泵转子部件。

也正是因为这台机床的厥功至伟,它的身影还出现在了1960年版2元人民币上。

再来说那枚按照原比例打造的国徽,虽然是仿制的,但意义非凡。据了解,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就是在沈阳制造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是木质的,经不起风吹雨打。1950年,有关部门把制作金属国徽的光荣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器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前身),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要制作一枚金属国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化验设备工人们就用肉眼看,没有测试铝水温度的仪器工人们就在炉前仔细观察,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工人们终于制成了我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并在1951年国庆节前夕将其挂上天安门城楼。

到现在,这枚沈阳造的国徽风姿依存,它不仅是沈阳人永远的骄傲,也镌刻着沈阳工业的卓越工艺。

仿制的国徽

这里寻找特定的工业记忆

红旗牌CA773轿车

一个一个展厅游历下来,一代传奇红旗CA770轿车、冶金选矿机械、集现代工业大成的汽车……一切的一切都凸显出了历史的厚重感。

如今,这些物件作别了原本的使命,化身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了工业博物馆的重要展品。它们在斑驳沧桑中的蝶变,也为世人标注了一段传奇的工业时光。

触摸着古旧的文物,嗅着独特的工业芬芳,仅仅用文字已不能表达工业博物馆带给人内心的震撼。

冶金矿石展示

据介绍,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博物馆还融入了许多体验与互动的环节。

比如可以在巨大的工业弹簧做成的“凳子”上,重温工业题材的黑白老电影;或者通过现代化声光电设备,更直观地看到潮汐发电等绿色工业如何设计、如何运行。尤其是那挂满珍贵历史存照的图像展区,将昔日工作场景永恒定格,构成了一条红色的时光通道。

由远及近,照片中的人们或站、或坐,结合现场的旧机械零部件,交织着淳厚朴素的气息和曾经的辉煌,将时光拽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THE END
1.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旅游介绍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年代为1956。 2008年6月11日,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卫工北街西侧道路红线,南、北至文物保护建筑物墙基外30米,西至文物保护建筑物墙基外15米以http://www.tcmap.com.cn/landscape/111/yuanshenyangzhuzaochangfanshachejian.html
2.组图:全国网络媒体参观沈阳铸造博物馆沈阳市铁西区依托50年前堪称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沈阳铸造厂的翻砂车间建设的1.78万平方米的铸造博物馆、复原再现中国最大的工人聚集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工人生活原貌的“工人村生活馆”,以及新建的蒸汽机车博物馆,同时免费对外开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https://www.chinanews.com/gj/kong/news/2008/07-03/1300491.shtml
3.辽宁日报工业遗产如何做到保护与利用双赢其中的核心部分便是国家级工业遗产——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这里完整地保留了生产车间原貌。整个车间宽24米、高30米,总占地面积为8640平方米,每台设备都摆放在原位。”中国工业博物馆馆长王荣巍表示:“震撼、壮观,是几乎所有的参观者走进这里的共同感受。”https://gxt.ln.gov.cn/gxt/mtgz/2024072609532065978/
4.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打卡攻略来啦!这个曾经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打卡攻略来啦!这个曾经的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如今已经华丽变身为一座充满历史气息的博物馆,让你在这里领略到浓厚的工业文化氛围。 地点: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卫工北街14号,靠近北一路,交通便利。 ?时间:全天开放,每天上午9点开始,下午5点半结束。建议预留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游览。 ?票价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6747763?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张晓云:名城保护工作中城市更新规划与土地政策资讯频道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 中国工业博物馆的新老共生 红梅味精厂更新:红梅文创园 红梅味精厂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满洲农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分厂,占地约6.2公顷,建厂历史悠久,曾是全国最大的味精厂,在国家味精行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工业建筑从木结构向框架结构转变时期的典型代表,在建筑技术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https://www.planning.org.cn/news/view?id=16012
6.沈阳:老厂房变身博物馆中工旅行沈阳:老厂房变身博物馆 图为10月27日拍摄的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北一路卫工街的中国工业博物馆。该博物馆在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基础上扩建而成,是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标志性成果。 该博物馆中有多个“第一”:中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http://tour.workercn.cn/32886/201810/29/1810290956149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