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100%;
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履行率达到100%;
3、现状评价覆盖率达到100%、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100%;
4、企业管理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100%,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率达到90%、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
5、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和工作台账,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6、按要求完成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目标;
二、治理内容
5.加强宣传培训。各村(居)要对辖区内涉及职业危害企业的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集中进行一次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由企业负责,可结合安全教育同时进行,各村(居)应给予指导和监督。
7.规范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要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建立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四、工作要求
(二)加大治理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责令企业整改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和职业危害事故隐患。
(三)严格监督执法。镇安监办、各村(居)要认真履行监督执法职责,按照全国开展的“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总体要求,加大对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整改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要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和行政处罚;对职业危害严重、治理无望的,要及时依法实施关闭。
附件:1、铸造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2、冶金行业企业职业卫生检查验收标准
3、冶金行业职业卫生汇总表
4、冶金行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要求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日
铸造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类别
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
职工总人数
是否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涉及危害因素的员工
企业管理人员
主要职业
危害因素
是否进行过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
是□否□
是否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检查内容
冶金行业企业职业卫生检查验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情况
整改要求
备注
1
生产工艺
是否安装大型抽风除尘装置,在原料粉碎、皮带输送转运站安装布袋装置、炉头、炉尾安装大型抽风机、成品振动筛分处安装高效率电除尘器等;选用低噪声设备,集控室和操作室应有隔音处理;风机出入口安装消声器,风机外壳包裹隔音材料;环冷机和烧结机台车产生高强度的辖射热,集控室和操作室应设置空调;是否在产生毒物发车间和可能产生煤气泄漏额部分安装CO气体自动报警仪,设置警示标志。建立预防煤气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2
生产设备
是否优先采用机械化金额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
3
生产布局
是否做到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
4
作业环境
是否设置通风、排毒、除尘、屏蔽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测试盒强度达到GBZ2.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5
建设项目“三同时”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
通风净化
是否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尘毒危害,采取局部排风、全面通风或混合通风等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尘毒浓度
7
现场操作
涂装作业开始时是否先开风机,后启动涂装设备。作业结束时,是否先关闭涂装设备,后关风机
8
个人防护用品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9
公告栏
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0
警示标识
是否在可产生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和设备上,按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要求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11
职业卫生
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不得在尘毒作业区饮水、进食和休息
12
职业卫生责任制
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业卫生职责
13
职业卫生管理
是否采取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包括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本单位的职业病计划及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4
危害因素检测
是否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尝试或强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评价,评价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时,是否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15
危害告知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是否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16
危害申报
是否将存在的职业因素,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职业危害申报和变更申报
17
防护设施维护
是否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18
培训
是否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并建立档案备查
19
健康监护
20
化学品安全技术中文说明书
是否备有本单位使用的各种化学产品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
21
档案管理
是否已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注:此表用于企业自查自改和检查验收用表
冶金行业职业卫生汇总表
地址
企业总人数(人)
接触职业危害人员数(人)
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个数(个)
职业卫生负责人
建立职业卫生
的情况
工程防护措施
给员工配发个体防护用品情况
作业场所检测情况及最佳检测
日期
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情况及
最近体检日期
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班情况
冶金行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要求
粉尘
安装大型抽风除尘装置,在原料粉碎、皮带输送转运站安装布袋装置、炉头、炉尾安装大型抽风机、成品振动筛分处安装高效率电除尘器等;出铁口除尘要安装一次除尘和二次除尘系统;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加大引风机抽风量,以降低炉膛内燃烧气压,减少烟气外泄;炉口尽量缩小、密封,减少烟气外泄;
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风机出入口安装消声器,风机外壳包裹隔音材料集控室和操作室应有隔音处理;煤气燃烧装置进行消声处理,减少燃烧气流噪声;采用低噪声鼓风机和引风机;坚炉控制室和岗位操作室进行隔音处理,并配备冷暖空调;在设计时,尽量选用低噪音的设备,从源头控制噪音;轧制生产线各控制室应做隔音处理,安装双层玻璃及铝合金门窗加强隔声;助燃风机、高压泵、循环水泵等产生高强度噪声的设备,应尽量集中在单独的工房内,并做好隔音处理;劳动者在噪声超过85db(A)的地点巡查、作业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噪耳塞
毒物
积极推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减少劳动者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机会;在加热炉周围可能导致煤气泄漏的工作场所应安装煤气报警仪,并设立醒目的中文警示标志;进入该地区检察巡逻人员应佩戴便携式煤气自动检测报警仪;集控室要安装符合设计要求的通风、排毒设施;防止输气管道、加压风机和燃烧器的煤气泄漏;产生毒物的车间和可能产生煤气泄漏的部分安装co气体自动报警仪,设置警示标志;在有害因素存在的工作区安装自动报警系统,以便及时撤离现场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新、改、扩建项目同时安装安全环境保护措施,提高安全装置的可靠性加强通风、根据毒物产生于逸散的情况建立自然风、机械通风或事故通风系统;建立预防煤气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高温防暑降温
环冷机和烧结机台产生高强度的辐射热,集控室和操作室应设置空调;加厚炉壁保温,降低炉体周围的热辐射强度;高温作业区可采用大功率轴流式风扇降温;在项目与工艺布局方面,应合理布置热源的位置,工房应设置天窗,尽量使操作工人远离热源;对于高于50摄氏度设备和管道需采用保温、隔热措施;炉前工应戴滤光防护眼镜;加强加热炉、轧机、精整等高温作业场所的局部通风;加强工人个体防护,定期发放高温工作服、鞋、手套,并配备放热工作帽;采取保健措施,供给清凉饮料,以补充劳动者体内电解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