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20+篇高质量论文!这个跨学科团队,牛!学术研究院研究生博士

研究院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跨国内外高校、跨学科、跨行业、跨专业的研究团队。研究院致力于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的前沿研究,攻关国家级研究课题,培养创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学术人,努力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传递“西华声音”。

这样的氛围想不出成果都难

来到位于二教305和307的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教研室,你会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同学们有的在埋头看书,有的在电脑上看英文文献,有的在用软件建模,还有的和老师一起几人为一组在激烈讨论。在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到青春阳光,你能感受到热血沸腾,你甚至感觉他们每个人都星光闪耀。

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现有青年导师13名、外聘专家学者7名、研究生26名,目前只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院注重把“整体知识观”贯穿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有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专业,下设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研究、数据驱动供应链决策优化研究、互联网品牌战略研究、西部新经济发展研究四个研究方向。

相较于传统“一对多”的形式,即一位导师同时指导多名研究生学习的方式,研究院采用“导师组”的模式培养学生,每位同学将由主导师和副导师共同指导学习,主导师由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副导师由青年博士教师担任,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导师对于学生学习、学术研究指导更有针对性,师生之间沟通也更加密切。

研究院师生作学术交流

“国内外知名教授+西华导师+研究生”,这样的团队在研究院有8个。研究院邱虹老师说:“以前大家都单打独斗,现在在这种模式下,大家围绕一个方向一起学习,一起研讨,感觉效率很高,我们老师在里面也收获很多。”

研究院具有优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采用全体坐班的制度,要求所有老师和学生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除了坐班制,研究院还实行导师淘汰制,严把教师准入制度,把导师的思想倾向、人品、学术能力、学术规范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对不合格教师进行淘汰。

东南大学杜运周教授为研究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我校特聘教授杜受祜为研究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研究院召开学术研讨会

团队里每个人都星光闪耀

如果说一个团队是一艘前进的船,那么学校特聘讲席教授陈维政就是这个团队的领航人。陈维政教授学识渊博、见解独特、严谨认真,研究院师生都特别喜欢这位学者,他在研究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成立研究院之后,陈教授每周都来这里,给我们很多的指导,经常帮助研究院的师生修改论文,并且还为研究院搭建与外部高校、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邱虹老师说道。

陈维政教授为研究院新生作入学教育

研究院与国外多所高校的知名学者保持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方涛教授、万方教授、张霆教授、施春明教授等曾多次应邀到研究院做学术报告,指导学术研究,对研究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帮助很大。

研究院还有学生眼中的“学术大牛”、人力资源权威专家边慧敏教授,“温暖大白”赵修文教授,有“西华王祖贤”之称的胡冬梅副教授,“跨界歌王”郑义副教授,“廖·颜师·严师·长友”廖长友副教授,“聪明的一休”杨小杰副教授,温文尔雅的“院草”陈昌华副教授,乐观积极的“娃娃音”陈玉玲博士,温言细语的“梅梅姐”黄梅博士等,他们都是研究院这艘轮船上深受学生喜欢与尊敬的“水手”,在学术的海洋里帮助学生扬帆远航。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万方教授西华行为学工作坊2020活动在云端召开

师生交流

在团队中大家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合力。这种合力驱使着大家共同努力,使得做学术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双向促进,共同进步。导师一方面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研究,一方面不断完善提升自我,形成导师与学生的双向学习、双向提升。

胡冬梅老师深有感触:“以前做科研完全是一个人,一个人想,一个人写,最多老师们给你一点小的修改建议。现在心态完全变了,只想着要多学点东西,要做出成绩来,不然都要被学生超越,指导不了学生了。”

研究院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研究生都是按照博士生的标准培养

“我们的学生都是按博士标准要求的,可以说研究院的学生出去不读博士都是一种浪费。”黄梅老师笑着说。

在研究院里,导师们会对学生在学术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标准,无论是从学生入学的选拔面试,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研究论文的过程中、亦或是学术成果的反复打磨,都是高标准的。除此之外,研究院还在奖学金的评选中突出学术能力,要有质的学术,而不要“量”的学术。

研究院召开暑期国际学术研讨会

除了平时的课程外,研究院的同学们还会学很多东西,首先必须把英文水平提上去,然后还要不停地学习统计方法,研究方法访谈,学习问卷设计。另外,老师们还会给他们报很多网课,包括Python、数据建模、数据分析、货币供应链等。

研究院师生到成都市高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参观交流

2019年,研究院学生与德国留学生进行交流

老师们非常认可研究院的同学们,在他们眼里,这些研究生肯学好学勤学,而且学习能力很强。黄梅老师感叹到:“我们好多学生早上很早起床,研究室门还没开,就在寝室里准备考雅思、写论文。晚上要工作学习到10点多,才会在保安叔叔的催促下离开。”

做学术的路上需要“耐得住寂寞,享得住长远”,对于研究院的每一项学术成果来说,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反复修改才出来的。

“把自己放置到社会当中,发现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我们从人力的角度出发,可以怎么去做,可以怎么去出谋划策。”李红黎一直记得老师们的教导,感受到学者的风范,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她时刻提醒自己:“我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学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研究生。”李红黎跟着老师做了很多农民工访谈,现在都形成条件反射了,出门打滴滴车、外出和朋友聚餐等,只要意识到身边有人是农民工身份,她立即跟对方聊得火热。李红黎对英语也很感兴趣,第二篇论文,她直接就用全英文写的。

一排多肉生机勃勃地排列在窗前,阳台的小草莓还在缓缓生长,咖啡机静静地安放在沙发旁,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是不是还以为自己走进了哪家下午茶店,其实这里是研究院办公室。这些“温馨暖人”的场景,都是老师们精心布置的。

李红黎回忆自己考雅思时,由于压力特别的大,晚上十点多准备回寝室时在楼下遇到了胡冬梅老师,老师给了她一个拥抱,给予了她莫大的鼓励和安慰。

“学者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专注于学术研究,又不忘回归生活点滴,这就是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专家、导师、学生的强强联合,征服学术的长路还需要继续前行,研究院,在路上。

THE END
1.《经济半小时》20241209“慧”耕沃野新希望:“大国粮仓”的科技正在播放《经济半小时》 20241209 “慧”耕沃野新希望:“大国粮仓”的科技密码 《经济半小时》 20241213 见证2024高光时刻:重大工程显神气 00:24:18 《经济半小时》 20241212 见证2024高光时刻:科技创新增动力 00:24:18 《经济半小时》 20241211 “慧”耕沃野新希望:养殖业的智慧变革 00:24:17 《经济半小时》https://tv.cctv.cn/2024/12/09/VIDE2nMcR6b8oBIVcUZxw0up241209.shtml
2.《经济半小时》20201223探访未来农业画中画 《经济半小时》 20201223 探访未来农业 选集 更多《经济半小时》 20241108 进博如“七”而至 《经济半小时》 20241107 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新引擎”:工业互联网“数造”蓝海新机遇 《经济半小时》 20241106 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新引擎”:乘“数”而上 产业向“新” 《经济半小时》 20241105 打造生产性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329/ab80f8c2ef134dd0b08dfcd8bdd90c65/index.shtml?srcfrom=shenma
3.果蔬住上“科技房”!央视《经济半小时》赞宁波智慧农业探索12月10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慧”耕沃野新希望:果蔬住上“科技房”》,其中(视频4分55秒处)走进宁波一家专门为蔬果育种而设计的数字育种工厂,关注宁波在果蔬智慧种植方面的积极探索。从经验育种到精确育种,科技赋能让这个育种工厂不断选育适合智能温室种植的新品种,为发展智慧农业打造出了一个个种业“芯https://h5.nj.nbtv.cn/news.html?articleId=40221742
4.“联农带农”探索助农增收:央视《经济半小时》详解农夫山泉助农道路7月22日晚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半小时》播出专题节目,详细解读农夫山泉在赣南及新疆阿克苏地区,如何成为产业标杆,“联农带农”助力产业升级,并带动共同富裕。 契约连通小农户与大市场 果农不再“靠天吃饭” “如果不跟他们合作,我们就要天老爷来决定果农的命运。”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240723/c552d94825e348d0b9012b012daa0baf/c.html
5.《经济半小时》20201202粮食增产背后的种业密码CCTV节目官网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0年12月02日 21:4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中强调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而良种培育从源头上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支撑。截至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品种占95%以上,良种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 (《经济半小时》 20http://tv.cntv.cn/video/C10361/2707e8f9e03144da9988230a755ea829
6.《经济半小时》20211217“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南繁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事实上,当我们端起一碗白米饭,这些稻米的种子八成来自海南的南繁基地。(《经济半小时》 20211217 “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1/12/18/014252692.shtml
7.《经济半小时》20211217“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南繁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事实上,当我们端起一碗白米饭,这些稻米的种子八成来自海南的南繁基地。(《经济半小时》 20211217 “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https://www.my399.com/p/53410.html
8.《经济半小时》20211217“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南繁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事实上,当我们端起一碗白米饭,这些稻米的种子八成来自海南的南繁基地。(《经济半小时》 20211217 “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http://www.pub.hebgcdy.com/szyw/system/2021/12/19/030541424.shtml
9.《经济半小时》20211217“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南繁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事实上,当我们端起一碗白米饭,这些稻米的种子八成来自海南的南繁基地。(《经济半小时》 20211217 “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http://news.ts.cn/system/2021/12/18/036750365.shtml
10.《经济半小时》20211217“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南繁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事实上,当我们端起一碗白米饭,这些稻米的种子八成来自海南的南繁基地。(《经济半小时》 20211217 “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http://news.lanzhou.cn/system/2021/12/18/012231389.shtml
11.《经济半小时》20211217“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南繁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事实上,当我们端起一碗白米饭,这些稻米的种子八成来自海南的南繁基地。(《经济半小时》 20211217 “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南繁硅谷”)?http://news.cqnews.net/html/2021-12/18/content_921711210438930432.html
12.《经济半小时》20211217“稳中求进”看经济:走进种业的“南繁《经济半小时》 20220621 “退草”“退园”变良田2022-06-21 21:19:56 《经济半小时》 20220620 助老在行动:快乐跨越“数字鸿沟”2022-06-20 21:29:59 《经济半小时》 20220617 绿色“电”亮未来2022-06-17 20:56:08 《经济半小时》 20220616 导游转型“云游”主播2022-06-16 21:22:12 《经济半小时https://china.huanqiu.com/gallery/462BpFP3cmQ
13.cctv经济半小时的微博位于湖南益阳的一家智慧农场不仅配套了各种大型农机具,还找来合作方搭建起了智慧农业平台,更 展开全文c ?收藏 转发 评论 ?2 c +关注 cctv-经济半小时 12月6日 20:05 来自微博网页版 【#大国工匠进清华# 五力培训、双导师培育】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https://weibo.com/cctvb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