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农机+农艺+智能”融合实现高效智能化生产农机新浪财经

6月是水稻分蘖的重要时期。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的全国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透过指挥大厅的屏幕可以看到,稻田里一台台智能农机在田间大显身手,自动出库、下田,自动播种、插秧……现场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

这个不足千亩的再生稻无人农场,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再生稻,是指在头季水稻成熟后收割留桩,使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结实,再收获一季水稻的种植模式。种植再生稻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一种两收”的种植特点,尤其在温光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地区种植,可以取得双季稻的收成,对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再生稻一年两收的特点,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再生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场负责人熊姣军算了一笔账,“相比以前,再生稻无人农场每一亩可节本增收300元左右。”熊姣军解释道,常规机械收割再生稻的碾压率可能达到40%,通过无人农场的控制,碾压率可以降到20%以内,从而提升再生稻再生季产量。

据了解,再生稻无人农场第一年就实现了两季亩产过吨的目标。目前,再生稻周年平均亩产达到1199.2公斤,最高亩产达到1290.1公斤。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表示,无人农场采用了基于北斗定位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技术,能实现直线收获,均衡留桩高度,因此有利于再生稻再生季发苗的整齐度和产量提高。唐启源预测,只要管理得当,大通湖区再生稻示范片第二季亩产将达到350至400公斤,未来有望在种粮大户中继续推广。

THE END
1.聚焦产业提质增效贵州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是将农业机械与农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现代化农业技术。为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推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作为全国烟草行业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在贵州的试点县之一,铜仁市德江县烟草部门以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为契机,聚焦“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不断探索创新,建立高标准农机农艺示范区,开展育苗、http://www.gz.xinhuanet.com/20231014/e7393539a82c440f8123c5bc23a2dd63/c.html
2.对农机农艺融合(精选十篇)农机农艺融合是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 农业机械要和农艺相互适应, 从而形成协调运转的机械生产系统, 实现在最小投入情况下的最高收入。因此, 农机农艺融合就是农机和农艺要互相促进,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二者都是实现农业生产进步和农民增收的办法, 不存在谁服务谁和谁服从谁的关系, 并且二者都要服务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142lig.html
3.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水稻机插新突破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实现水稻机插新突破 摘要:温岭市农机总站为探索解决制约连作晚稻机栽秧苗素质差、返青慢等“瓶颈”问题,于省内率先引进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并形成了钵苗移栽精确定量播种技术、早稻特早播技术、全基质育秧技术、暗室育秧技术等,制定了台州市地方标准《双季稻钵苗机械移栽技术规程》,http://www.amic.agri.cn/secondLevelPage/info/32/171639
4.“机艺融合再生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方案”示范效果显著近日,基于宽窄行的农机农艺融合再生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方案在安徽省池州市农科院贵池区墩上街道河口村试验基地进行示范。测产结果表明,宽窄行机械化种植模式与常规模式相比,产量提升明显。 方案旨在解决再生稻头季稻收割时机械碾压率高、稻茬损伤多,再生季水稻产量低和成熟一致性差等问题,通过整盘气吸式精量对穴育秧播种https://www.ujs.edu.cn/info/1062/190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