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施哪种肥可促使磷肥的转化吸收磷肥增强作物的什么能力

1、提早施,水稻苗期对磷吸收最快,占生育期吸收总磷的一半,故苗期不能缺磷。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磷肥应施于种子和根系的周围,以利根系吸收。

2、与有机肥混合施,磷肥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水稻能利用吸收的有效磷。由于磷肥混合在有机肥中,可减少与土壤接触,不易被固定,从而提高磷肥的肥效。

3、分层施,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因此,在土壤底层和浅层都要施用磷肥。水稻常用磷肥作面肥,就是把磷施在浅层,有利于秧苗的吸收,从而促进返青早、分蘖快,一般每亩施磷肥25-40公斤,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4、与氮肥混合施用,水稻生育期吸收各种养分有一定的比例,若比例失调就长不好。单施氮肥会造成根系发育不好,贪青徒长,不仅容易倒伏又易遭受病虫害,而氮磷配合施用,既可平衡养分,又能促进根系生长,为丰产打下基础。

5、根外喷施,水稻到了生长后期,根系逐渐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常造成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钙喷施在水稻叶片上,使磷通过叶面的气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内,在抽穗破口期叶面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谷粒充实饱满,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确保高产。

怎样提高磷肥施用效果单质磷肥过磷酸钙(包括重过磷酸钙)为水溶性速效肥料;钙镁磷肥为弱酸溶性缓效肥料;磷矿粉为难溶性迟效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只有根据磷肥的性质,在与氮肥、钾肥和其他微量元素肥料科学配合的基础上,根据土壤、作物、茬口等条件合理地施用,才能充分发挥肥效,减少肥料损失,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

一、根据土壤酸碱性选择磷肥品种

过磷酸钙能被作物迅速吸收利用,适用于各种土壤。磷矿粉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效果较好,在石灰性土壤或非酸性土壤上施用效果差。而钙镁磷肥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太严格,一般施用于酸性土壤肥效较好,但在石灰性土壤和中性土壤上也可施用,但肥效较差。

二、根据磷肥的特性选择施肥方法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因此,一般深施作基肥。水溶性磷肥和弱酸溶性磷肥作种肥有良好效果。钙镁磷肥无游离酸,适宜于拌种或蘸秧根。过磷酸钙作基肥、种肥、追肥均可。为了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磷营养的需要,可以将磷矿粉作基肥供作物中后期吸收,以过磷酸钙作种肥供作物苗期吸收,这样不同品种的肥料相互搭配是比较科学的施用方法。对水溶性的速效磷肥,为了减少土壤对磷的化学固定,应提倡集中施用,如条施、穴施、与有机肥混合施;对难溶性的迟效磷肥,为了增加肥料与土粒的接触,应实行分散施用。难溶性磷肥与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混合施用,或与有机肥料共同堆腐,以及施于吸磷能力强的绿肥作物上均能提高肥效。

三、根据土质科学施用磷肥

由于土壤供磷水平、有机质含量、土壤熟化程度等都与磷肥的肥效有关,所以在其他生长因素正常,土壤供磷水平低或结构不良的情况下都会限制作物产量的提高。在这类土壤上增施磷肥不仅增产效果显著,而且经济效益较高。所以磷肥应优先分配在缺磷的低产田块、瘦地、旱地、新垦地上。

四、根据不同轮作制度合理分配磷肥

施肥是农作物生长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做好农作物的施肥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磷肥的追施,使用方法得当不仅能够提高磷肥的利用率,还能帮你实现少施肥多增产的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磷肥如何追施效果好。

磷肥应早施、集中施、分层施研究表明,农作物在苗期时对磷肥的吸收速度最快,吸收量也最大,一般能够占到整个生育期需磷总量的一半左右,所以磷肥一定要早施。如果农作物出现苗期缺磷的情况,即使后期磷肥供应充足,也很难挽回缺磷造成的损失。

磷肥最好混合氮、钾肥一起施用磷肥和氮肥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增施磷肥能显著促进作物对氮肥的吸收,而施氮肥又会提高磷肥的效果。因此,除豆科作物外,其他作物施用磷肥时,都应配合施用氮肥。一般在不缺钾的情况下,作物对氮和磷的需求有一定的比例,比如茄果类氮磷比约为1.5:1,叶菜类氮磷比约为3:1。

目前使用的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石粉等,仅含有磷元素,而不含氮元素和钾元素,所以施用磷肥时配合氮、钾肥一起施用,可以协调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发挥氮、磷、钾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其增产效果比单独施磷肥有显著提高。常用的配合比例按纯量为:氮:磷:钾为1:2:2。磷肥,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的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农作物易吸收的有效磷。追施时可选择天清矿源黄腐酸液体复合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省时高效,改良土壤,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长作物抗性以及免疫力,实现增产提质。了解更多矿源黄腐酸液体复合肥,点击文末【了解更多】详细了解或咨询。

当土壤缺磷时应以叶面喷施为主农民普遍认为,当农作物表现出缺磷时,磷肥可以和钾肥、氮肥一样,通过冲施进行补充,然而这种方法补充磷肥的效果却不理想,因为磷肥被土壤吸附固定的能力较强,冲施的磷肥主要被固定在土壤的表层,能够到达作物根系并能被吸收利用的量非常少。

作物中后期枝繁叶茂,田间操作不便,根系逐渐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缺磷,这时农民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为作物补充磷肥。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钙兑水喷施于叶片上,使磷通过叶面的气孔或角质层进入作物体中,如蔬菜作物可用1%的浓度。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未上露水前喷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1、因土施用

土壤条件与磷肥肥效有密切的关系。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充分发挥肥效。如红壤旱田、黄泥田、鸭屎泥田、冷浸田等施用磷肥,增产效果特别显著。另外,在磷肥品种的选用上,也要考虑土壤条件。在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酸性的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在酸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碱性的钙镁磷肥。

2、氮磷钾配合施用

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和固定,促使难溶性磷释放,增强根系活力,有利于提高磷肥肥效。

4、因作物施用

不同作物对磷的需求和吸收利用能力不同。实践证明,豆类、油菜、小麦、棉花、薯类、瓜类及果树等都属于喜磷作物,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尤其是豆科作物,对磷反应敏感,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固氮量,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5、适期施用

作物需磷的关键期是苗期,此期施用能发挥最大效率。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所以磷肥应尽量作基肥、种肥、秧田和苗床施肥、蘸秧根及早期追肥。

6、筛细施用

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7、集中施用

8、分层施用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基本就在哪里不动。所以在底层和浅表层都要施用磷肥。一般每亩施磷肥20—40kg,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9、根外喷施

10、配施微肥

在合理施磷的同时,在小麦上,每亩再配施锌肥1kg,硼肥0.5kg,增产效果更好。

11、适量施用

12、不要与碱性肥料混施

草木灰、石灰均为强碱性物质,若混合施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一般应错开7—10天施用。

根据土壤学知识,以下作用可促进土壤中磷的吸收.

作用:磷也是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分

(1)遗传物质核酸和核蛋白,它们是保持细胞结构稳定、进行正常分裂、代谢和遗传所必需的物质;

(5)参与体内多种代谢:

①碳水化合物代谢:在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作用必需有磷参加;光合产物的运输也离不开磷;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合成需要磷,否则合成受阻,形成花青素。

②氮素代谢:磷是氮素代谢过程中一些重要酶的组分。硝酸还原酶含有磷,磷能促进植物更多的利用硝态氮。磷也是生物固氮所必需。

③脂肪代谢:脂肪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含磷化合物。此外,糖是合成脂肪的原料,而糖的合成及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中都需要磷。实践证明,油料作物需要更多的磷,施用磷肥既可增加产量,又能提高出油率。

(6)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

①抗旱和抗寒

抗旱:磷能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和细胞结构的充水度,使其维持胶体状态,并能增加原生质的粘度和弹性,因而增强了原生质抵抗脱水的能力。

抗寒:磷能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可溶性糖能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磷脂则能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越冬。

②缓冲性:施用磷肥能提高植物体内无机磷酸盐的含量,有时其数量可达到含磷总量的一半。这些磷酸盐主要以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根的形式存在。它们常形成缓冲系统,使细胞内原生质具有抗酸碱变化能力的缓冲性。

当外界环境发生酸碱变化时,原生质由于有缓冲作用,仍能保持在比较平稳的范围内。这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缓冲体系在pH6-8时缓冲能力最大,因此在盐碱地上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作物抗盐碱能力。

影响磷吸收的主要因素

植物吸收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两个方面。

(1)作物特性:不同植物种类,甚至不同的栽培品种,对磷的吸收都有明显的影响。

(2)植物能利用的磷主要是土壤中的无机磷。虽然植物可吸收少量有机态磷,但通常有机磷必须转化为无机磷后才能被大量吸收。因此,土壤中磷的形态直接影响着土壤供磷状况及植物对磷的吸收。

(3)环境条件:温度升高有利于磷的吸收。增加水分也有利于土壤溶液中磷的扩散,因此能提高磷的有效性。

(4)养分的相互关系:磷与氮在植物的吸收和利用方面相互影响。施用氮肥能促进磷的吸收。

THE END
1.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精选6篇)P19 5.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和土种 P30 6.中国制土粒分类标准:石块、石栎、砂砾、粉粒、黏粒 P36 7.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是2-3mm P44 8.土壤在数量上水分保持的力:吸附力、凝聚力、毛管力 P65 9.田间持水量在数量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悬着水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84zn1ec.html
2.2021年山西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推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种肥同播技术,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水地麦田推广小麦重施底氮平衡施肥技术,氮肥施用按照底施与拔节期追施6∶4或7∶3比例进行配置,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底施氮肥与拔节期追施氮肥按7∶3配置,强筋小麦生产氮肥施用按照底施、拔节期、孕穗期追施6∶2∶2比例http://shfwb.sxau.edu.cn/info/1027/2829.htm
3.浙江开放大学24秋植物营养学形考作业14[标准答案]14.目前确定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 * )种。 A.15 B.18 C.21 D.17 15.土壤pH影响磷酸根的有效形态,一般在( * )范围内土壤磷的有效性最高。 A.4-5.5 B.5.5-7 C.7-8 D.>8 16.下列措施能增加磷肥肥效的是( * )? A.与氮肥配合施用 B.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C.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D.单独施用http://www.youxue100f.com/qita/2024-11-27-17873.html
4.高粱种植技术和方法(10)篇树莓这种水果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很多农民会自己家里种着吃,有些甚至靠种它拿去市场上卖钱,但要想种得好,还得懂一些种植方法,上面分别给大家讲的是树莓的育苗方法与种植技术,大家觉得对自己有帮助就收藏吧! 关于树莓育苗方法与种植技术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https://www.nygq.net/sites/post/BGYNoBkZmV
5.安徽大学2009湿地使者行动资料《农化一百题》湿地保护33.尿素作种肥时为什么容易烧种烧苗? 34.尿素为什么适宜做根外追肥?喷施的浓度应为多少? 35.如何提高尿素的肥效? 36.什么是缩二脲?缩二脲过高对作物有什么危害? 37.磷肥为什么作基肥比追肥效果好? 38.为什么过磷酸钙集中施比撒施效果好? 39.水旱轮作磷肥为什么应该施在旱田? http://www.shidicn.com/sf_6CAF9281DD07467192322DDD724D3079_151_chanzhao.html
6.7.2土壤中氮素和氮肥的合理施用(课件)2、作物特性与磷肥施用磷肥要早施,一般作底肥深施于土壤,而后期可通过叶面喷施进行补充。233、轮作倒茬茬与磷肥施用旱重水轻越冬作物重施、多施、越夏作物早施、少施原则重点施在绿肥或豆科作物上早多晚少24水旱轮作豆科作物轮作旱地轮作水田稻稻连作4、磷肥的施用技术一般作基肥、种肥和早追肥25施肥方式条施穴施https://m.zxxk.com/soft/4577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