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有机养分是主食,化肥好比粮食精,选对了、使用得当,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高产稳产;用错了品种,造成农作物畸形生长,发育不正常,减产甚至病死;施用过多,作物吸收不了,会毒害作物、污染土壤和水环境。因此,施肥要科学。科学使用化肥,首先要正确识别化肥、购买需要的化肥品种;然后,针对相应的作物、在适当的时期、采用适当的方法、施用适量的化肥。
化肥的识别
特别提醒大家,对于最近市场上比较火的所有“磷酸三铵”、“三铵”、“三胺”肥料,统统都是假货,大家一定不要购买。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该类肥料的生产登记标准,因为三铵类肥料在常温下就会分解成二铵,根本不适合做商品肥料使用,大家一定要注意。
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辨别氮肥、磷肥、钾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有机肥、微生物菌肥以及水溶肥的真假?在购买以上各类肥料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氮肥
①尿素执行的是国家新标准GB/T2440-2017(包装袋上必须标有),只要包装袋上的执行标准写的不是GB/T2440-2017,一律是假货。
②尿素的氮含量(N)不得低于46%(低于这个数就是假货),其他任何添加成分并不算入养分总含量中。
③外包装上写有“有机尿素”、“优肽尿素”、“含硫尿素”、“新型尿素”、“含锌尿素”、“稀土尿素”等名称的,可能都是假冒伪劣尿素,购买时一定要小心,建议不要购买。
此外,硫酸铵作为氮肥的一种,如果外包装袋上写的不是硫酸铵,而是改叫“硫酸铵锌”、“稀土硫酸铵锌”、“硫氮肥”、“含硫氮肥”、“多肽脲铵氮肥”等名字的,都有虚假宣传、误导购买或者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小心,尽量不要购买。
磷肥
最常用的磷肥是过磷酸钙。国家对过磷酸钙的执行标准是GB/T20413-2017,外包装带上写的不是这个国家标准,或者没有写生产许可证号,就是假货无疑,一定不要购买。
另外,对于市场上出售的磷肥,凡是名字为“多肽磷”、“磷锌酸钙”、“腐植酸磷钙”、“有机活性磷”、“游离酸钙”等的,基本上也都未必是真正的农用磷肥,或者是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是存在误导消费的嫌疑,大家也一定不要购买。
钾肥
常用的钾肥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硫酸钾镁肥、磷酸二氢钾等,也一定要注意是否执行的是国家标准以及是否标有生产许可证号,否则肥料就存在问题。比如说:凡是在执行标准为Q/LJH002-2002的硫酸钾,都是质量不达标的假硫酸钾,因为Q/LJH002-2002是企业标准,而不是GB/T20406-2017的国家标准。
另外,对凡是标有全营养、以色列、美国、德国、中微量元素、复合型、改进型、螯合型、多肽型,或者I型、Ⅱ型的钾肥,也一定不要购买,极有可能存在十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者存在夸大宣传误导消费嫌疑。
同时,对于果农和菜农使用比较多的磷酸二氢钾,国家是没有液体磷酸二氢钾登记的,所以说,所有的液体磷酸二氢钾都是假货。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国家执行标准是GB10205-2009,凡是标注的不是这个国家标准或者磷含量低于38%、总养分(N+P2O5)的都是假货或者不合格产品,另外,对于标注有“美国技术”、“有机磷酸二铵”等肥料名字,或者执行标准写的是Q/CGYZ004-2006(这是企业标准),也不要购买,否则容易吃亏上当受骗。
复合/混肥
对于包装袋上标有各类哪国哪国技术、哪国哪国进口、什么什么国际技术、和哪个哪个科研院研发、什么什么高效或全营养,以及具有抗什么病抗什么虫的复合/混肥,基本都存在夸大宣传、模糊销售等问题,有误导消费的嫌疑,大家购买时要注意。
目前,从国家标准上来说,复合肥料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T15063-202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T18877-2020,掺混肥料(BB肥)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T21633-2020,对于肥料外包装袋上执行的标准不是以上国家标准,或者没有肥料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证号,或者许可证号、登记证号不全的,大家一定不要购买。
有机肥
对于耕地和作物来说,有机肥是最好的肥料种类,也建议大家尽可能增施有机肥。
不过目前市场上的有机肥良莠不齐,很多不法企业用工业废弃物、烂药渣下脚料做原料生产有机肥。
有机肥料执行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标准NY/T525-2021。
微生物肥
微生物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肥料,可以分为复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机肥、农用微生物菌剂三大类,相对应执行的国家标准分别是生物有机肥NY/T798-2015、NY884-2012、GB20287-2006。
有机肥市场也比较乱,对于没有执行国家标准、没有肥料登记证号、或者把氮磷钾总含量标准为40%以上的有机肥,基本都是假冒伪劣肥料,大家一定不要购买。
水溶肥
市场上的水溶肥可以分为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含腐殖酸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以及有机水溶肥六大类,前五类执行的国家标准依次是NY/T1107-2020、NY2266-2012、NY1428-2010、NY1106-2010、NY1429-2010,对于最后一种的有机水溶肥,执行的不是国家标准,而是企业标准。水溶肥的肥料登记证格式一般是农肥(年号)临(或准)字XXXX号。
大家购买水溶肥时,首先要检查的就是看看该肥料有没有农业部颁发的登记证号,以及查看登记证号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综上所述,化肥的识别并不容易,如果“肥料”的包装也是伪造的,则前面的方法就不适用了。这时,推荐从本地经销商处购买化肥,坚决不买“跑摊匠”送上门的肥料。因为,本地经销商受政府的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监督,同时受当地百姓监督,不敢故意作假;再者,因有固定经营场所,出了问题跑不了。
科学使用化肥
用肥讲究
1.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碱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碳铵也不可与菌肥混用,因为碳铵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菌肥的活性菌有毒害作用,会使菌肥失去肥效。
2.氨态氮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混施,会发生反应,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3.含氮复合肥忌多施于豆科作物。大豆、绿豆、花生等豆类作物都有固氮根瘤菌,过多施用含氮复合肥,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会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降低其固氮能力。
4.硝态氮肥忌施在稻田里。硝酸铵、硝酸钠等会离解出硝酸根离子,在稻田易被淋失至土壤深层,产生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氮素;旱地施用硝态氮肥也忌用于大雨之前,或者施后浇水。
5.硫酸铵忌长期施用,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在同一土壤施用,会增加其酸性,破坏团粒结构;在碱性土壤中,硫酸铵的铵离子被吸收,而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板结变硬。
6.碳铵不宜浅施,应深施在6厘米以下,施后立即覆土。也不宜在温室中使用。因碳铵俗称气肥,在温室极易分解为氨气而挥发,造成浪费;且氨浓度过大时,还会灼伤作物叶片。
7.钾肥忌在作物后期追施。钾能从作物下部茎叶中转移到顶部细嫩部分再利用,缺钾症状比缺氮、缺磷症状表现晚,钾肥最好作底肥一次性施下,或在幼苗期追施。
8.含氯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忌施于盐碱土壤和忌氯作物(花生、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甜菜、苹果、茶叶、白菜、辣椒、莴笋、苋菜等)上。含氯化肥中的氯离子会残留积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酸化,在盐碱地里施用会加重盐害;在忌氯作物上施用,会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产生毒害。
9.尿素施后忌立即浇水。更忌顺水撒施尿素。尿素施入土壤转化为酰胺,容易随水流失,施后不可马上浇水,也不能在大雨前施用,施后覆土可提高肥效。
10.磷肥要集中施,不可撒施,以防固定,最好是沟施或条施,施在根系附近。稀土微肥忌直接施用于土中,而应作种肥或叶面肥喷施等等。
犍为县水稻、玉米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1.水稻
(1)施肥建议
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控施氮肥或前氮后移、增施钾肥,增加追肥用量。氮肥40%~50%作基肥、15%~20%作分蘖肥、35%~45%作穗肥,高肥力田块基施氮肥比例宜轻,注意控制水稻在拔节之前不要封行,拔节至抽穗期间群体中下部叶片能受光照,拔节后至抽穗前叶色褪淡落黄时施穗肥;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60%作基肥、40%作分蘖肥。在土壤缺锌区域,施用硫酸锌1公斤/亩。提倡施用配方肥。不同肥力水平田块,目标产量450—550公斤/亩,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
①高肥力水稻土(有机质>35g/kg,约占全县水稻土面积14%):施氮肥(N)3~5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9~11公斤/亩。
②中肥力水稻土(20g/kg≤有机质≤35g/kg,占全县水稻土面积64%):施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5~6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
③低肥力水稻土(有机质<20g/kg,约占全县水稻土面积22%):施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9~11公斤/亩。
阳光充足的平坝地区,可提高10%~20%的施肥量,以获得更高产量。
(2)配方肥推荐
①高产区(目标产量>600公斤/亩):亩用25~30公斤50%(25-15-10)的配方肥作基肥,后期结合苗情,追施氮钾复混肥料(25-0-10)12~15公斤作分蘖肥,在缺锌区域隔年亩施1.0公斤七水硫酸锌。
②中低产区(目标产量≤600公斤/亩):亩用25~30公斤40%(20-12-8)的配方肥作基肥,后期结合苗情,追施氮钾复混肥料(25-0-10)12~15公斤作分蘖肥,在缺锌区域隔年亩施1.0公斤七水硫酸锌。
2.玉米
增施有机肥;增加追肥比例和次数,适时追肥;针对性地施用锌肥。氮肥一般分基肥、提苗肥和攻苞肥,按3:2:5(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加重基肥比例,按4:2:4,或基肥与攻苞肥各半)的比例施用,磷肥作基肥一次施入,钾肥基肥和提苗肥各50%。在土壤缺锌地块基肥施用硫酸锌1公斤/亩。追肥结合培土,施肥遇土干必须灌水。提倡施用配方肥。在每亩施用2000~3000公斤农家粪水的基础上,目标产量400—500公斤/亩,不同土壤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
①紫色土、黄壤(占全县旱地87%):施氮肥(N)12~15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
②冲积土区:施氮肥(N)16~18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8~11公斤/亩。
③水旱轮作田:施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
基肥:又称底肥,直播玉米播种前或育苗移栽玉米移栽前施入,应以有机肥料(畜禽粪便、杂草堆肥、秸秆沤肥以及各类土杂肥等)为主,化肥为辅。基肥施用方法:基肥充足时可以撒施后耕翻入土,或大部分撤施小部分集中施;如肥料不足,可全部沟施或穴施。“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沟施),一条线不如一个蛋(穴施)”。化肥离种子(或幼苗)10厘米,防止烧种(烧苗)。
提苗肥(壮杆肥):苗高一尺时施用,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攻苞肥(穗肥):大喇叭口时期(播种后约60天,苗高约1.2米,距抽顶花约10天)施用。
选取氮(N):磷(P2O5):钾(K2O)或至少磷(P2O5):钾(K2O)比例与上述推荐施肥比例最接近的复(混)合肥,如养分含量26-10-14的复(混)合肥作底肥施用,再看苗追施肥单一养分肥料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