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农作物农机化转型升级初显成效

2019年,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和甘蔗等九大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保持了平稳推进的势头,机具持续增加,重点技术推广加快,农机化转型升级成效开始显现。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增长,种植机械化发展成为新动能

2019年,水稻机耕率预计达到98.7%左右,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左右;机械种植率预计达到54%左右,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机收率预计达到93%左右,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83.4%左右,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耕整地环节:激光平地技术应用加快,履带旋耕机和履带拖拉机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深泥脚水田作业质量和通过性明显好于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在湖南、江西等省份试验示范效果明显。

种植环节:乘坐式插秧机增长速度超过步进式插秧机的增长;育秧生产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加快推进,“育秧难、育秧繁、育秧贵”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在黑龙江、江苏、湖南多个省份示范力度加大,效果不断显现。水稻机直播技术逐步成熟,精量高效复式机械化直播技术推广面积较快。水稻长秧龄大苗移栽、水稻钵苗摆栽、有序抛秧、飞机撒播等技术在湖南、江西、广东等多个省份示范推广。

植保环节:自走式高地隙高效植保技术快速推广,小型无人机、担架手持式高效植保机械在丘陵山区及分散小地块普遍应用。物理、生物绿色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收获环节:自走履带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可靠性、作业性能持续提高,机具在稻谷高湿状态下脱粒性能和夹带损失得到改善,在湿烂田块的通过性进一步提高,适应高温、高湿、倒伏作物的收割机得到稻农的欢迎。

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持续增长,籽粒收开始破局

2019年,玉米机耕率预计达到97.8%左右,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机播率预计超过9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机收率预计超过80%,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9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耕整地环节:深松、少免耕、秸秆还田等技术成果在生产上大范围应用。

种植环节:玉米高效单粒精量播种技术成为主流推广技术。玉米免耕播种面积明显扩大,形成了不同的技术模式,如推广了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集行免耕播种模式(条带播种)、高留根茬秸秆还田覆盖地表模式等;漏种缺肥报警装置在免耕播种机上应用加快。目前仅东北地区免耕播种机保有量就达到3万台。

植保环节:无人植保飞机进入了规模化应用的阶段,仿地和避障技术在植保无人机上得到应用。

收获和烘干环节:自走式摘穗型、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仍是主流机型。玉米收获方式由机械化穗收向玉米籽粒收获发展,籽粒收获技术开始破局。纵轴流低破碎玉米籽粒收获技术成为主流示范推广技术,适合籽粒收的玉米品种不断涌现。

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继续在高位增长,发展质量不断夯实

2019年,小麦机耕率预计达到99.8%左右,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左右;机播率预计接近9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机收率预计达到97%左右,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96.5%以上,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左右。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耕作和播种环节:将翻、旋、免等土壤耕作方式进行合理组合与配置的土壤轮耕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全秸硬茬地小麦“洁区”播种机得到推广应用。

收获环节:小麦收获机型纵轴流技术在国内应用推广。喂入量在7公斤/秒~8公斤/秒是主流机型;10~12千克/秒纵轴流技术逐步成熟,逐渐成为大型小麦联合收获机主推技术。小麦联合收获机械的智能化、舒适度持续提升。

秸秆还田环节:秸秆粉碎还田机具越来越成熟,小麦秸秆基本实现了还田为主的机械化处理。离田面积呈增长趋势。

马铃薯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西南丘陵山区增长潜力较大

2019年,马铃薯机耕率预计接近74%,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机播率预计超过2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机收率预计接近2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46%左右,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耕整地环节:马铃薯整地机械技术不断成熟,通常使用深松机、旋耕机、圆盘耙、大型联合整地机等,品种较多,功能也相对完善。

播种环节:东北大面积规模化垄作播种机械应用普遍,膜上播种、垄侧点播、套种播种等技术已相对成熟,提高作业效率的播种、施肥、起垄、覆膜联合作业机具成为应用主流。甘肃、青海等省推广了马铃薯黑膜覆盖覆土播种联合作业技术,将传统的机械施肥覆膜播种和覆土两道作业工序,减少为一道工序,亩均减少机械作业费用40元以上。

收获环节:收获作业是整个马铃薯生产过程用工量最大的环节,我国鲜食马铃薯收获技术路线是“挖掘、捡拾分段作业为主流,联合作业为少数”。目前国内马铃薯分段收获机市场拥有量大约17~18万台套,联合收获机不足1000台套。平原地区马铃薯收获以大中型收获机械为主,机械收获仍以挖掘、晾晒促进表皮木栓化、人工捡拾装袋的分段式收获为主。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机械以小型为主,动力要求不高,功能单一。

棉花机械化生产稳步提升,机收水平迅猛提升

2019年,棉花机耕率预计达到98.4%左右,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机播率预计达到90.2%左右,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机收率预计达到48%左右,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接近81%,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播种环节:棉花种植多数采用铺膜机械穴播或精量播种。新疆兵团广泛应用一次性完成种床整理、铺管铺膜、精量播种等工序的卫星导航膜上打孔精密播种技术,以及水肥调节、化控技术,既提高出苗率,也提高产量,还实现节水。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联合全程机械化棉花专业组、石河子大学和河北、山东农机推广及棉花科研单位连续两年在山东、河北引进新疆棉区机械化生产先进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经专家测产,河北省示范基地亩产籽棉364.8千克,比常规种植增产40%;山东省示范基地亩产籽棉354.1千克,比常规种植增产42%。

采收环节:在机采棉环节上新疆发展较快,黄河与长江流域几乎是空白。棉花机械采收总体上来看会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点主要在新疆。2019年,全国采棉机保有量预计3500台左右,其中新增1000台左右。2019年,全国有9家企业在研发采棉机,其中7家企业产品推向市场,产品主要是3行和6行水平摘锭式采棉机,个别一次性实现棉花采收、压实、包膜等工序的采棉机在市场受欢迎,减少了旧式联合棉花收获机棉花集中归箱后压实、堆垛和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问题。

秸秆处理、残膜回收环节:在秸秆处理方面,棉花秸秆约55%实现直接还田,其余45%主要是用作饲料、制作颗粒燃料和用于发电、烧柴等。在残膜回收方面,新疆棉区做了大量工作,残膜回收机种类不断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作业面积和机具数量发展均不充分。棉花采摘及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19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

油菜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取得突破,机收机播增长较快

2019年,油菜机耕率预计达到84.3%左右,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机播率预计达到32.8%左右,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机收率预计达到43.3%左右,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56%,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栽植环节: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已形成“直播为主,移栽为辅”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高密度浅耕精量直播技术较好克服了传统低密度种植成熟度不一致、联合收获损失率高等问题,推广应用较快。配有轻便的小型离心式排种器及开沟器的小型油菜精量直播机在丘陵山区小地块加快应用。

收获环节:春油菜区已经实现了种植收获机械化。冬油菜区受到品种和机具性能质量的制约,收获机械化水平不高。长江流域推广油菜收获“联合收获与分段并举”的技术路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19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

花生综合机械化水平增长加快,机收机播快速提升

2019年,花生机耕率预计达到78.7%左右,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机播率预计达到55%左右,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机收率预计达到50%左右,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63%,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左右。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播种环节:全量秸秆覆盖地花生免耕铺膜播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夏花生免膜播种机械化技术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麦茬全量秸秆地花生洁区播种技术、多垄多行(三垄六行、四垄八行)花生联合播种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收获环节:挖拔结合的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得到快速推广,分段收获方式的捡拾摘果机性能不断成熟,满足了不同区域市场需求。花生产地加工技术装备已成为花生全程机械化研发新的重点和热点。

大豆综合机械化水平略有提高,机收机播稳步提升

2019年,大豆机耕率预计达到87.8%左右,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机播率预计达到86.1%左右,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机收率预计达到80.6%左右,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85%左右,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耕种环节:东北产区精量播种技术、机械化大垄栽培技术、深松整地起垄联合作业技术和机具得到广泛应用;免耕覆秸播种技术在北方大豆产区进行了示范推广,形成了农机、农艺、配套品种有机结合的技术体系,可同步解决作物保苗、土壤培肥等问题。

收获环节:在东北地区,主要采用大型联合收获机机收大豆,解决了该地区的大豆机收问题。在黄淮海地区,主要利用对国产稻麦联合收获机部分参数调整,收获大豆,适合黄淮海地区大豆收获的纵轴流联合收割机技术不断成熟。

甘蔗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缓慢提升,甘蔗收割机数量加快增长

2019年,甘蔗机耕率将超过90%;在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方面也取得进展,机播率、机收率和综合机械化率的增幅高于2018年。据专家测算,机播率约30%左右,机收率预计接近3%。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种植环节:受南方地形和地块大小影响,甘蔗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目前国内研制和使用的种植机基本上都是实时切种式整杆联合种植机,耗用人力较多,容易出现漏播,效率低。

收获环节:据了解,2019/20榨季预计新增联合收获机300台,总数将超过1000台。国外品牌甘蔗收割机仍占据市场主导,但国产甘蔗收获机在适用性、可靠性、作业效率方面正在提高,有些机型进入了定型批量生产阶段,实现了国产收割机从“无机可用”到“有机可用”的跨越。甘蔗收割机总量仍有限,但已脱离前些年甘蔗机收面积滞涨态势,呈跳跃式增长。

综上所述,作物间、环节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装备结构不合理问题正在逐步改善,绿色农机化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农机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为农业稳产能、降成本、优结构,转方式、提质量提供了支撑、发挥了作用、作出了贡献。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供稿)

THE END
1.技术革新带动效益提升我国农机装备发展概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机装备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二、对农业机械的认识 对农业机械而言,其核心功能在于提高作物种植与收割的效率,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从传统的小规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495245.html
2.革新农业机械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速前进公司事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农业机械小将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政策的不断支持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将为新型农业机械小的研发和应用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案例分析(以智能种植机械小为例) 以智能种植机械小中的智能播种机为例,它通过卫星定位、智能导航等https://zhtrd.cn/post/9914.html
3.新型农业机械市场研究报告2025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新型农业机械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https://www.cction.com/report/202412/475641.html
4.当前畜牧业生产情况调研的报告6篇(全文)5、国家需进一步加大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宏观调控力度,保护好畜禽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如政府应出台畜产品销售的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政策,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既不出现养殖户大量宰杀蛋鸡、母猪或卖掉基础母牛、母羊的现象,又不出现群众购买不起猪肉、牛羊肉、牛奶、鸡蛋的现象,从而保证畜牧产业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68ichaw.html
5.农机化发展(精选十篇)(4) 加强对农机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 努力增强管理服务意识, 做到依法管机, 依法兴机。要制定农机作业服务收费指导价格, 保护农民和农机户的利益, 提高农机具利用率, 增加农机大户的经济效益。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2vi4xk.html
6.2024年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国内格局优化,海外扬帆起航.pdf2024年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国内格局优化,海外扬帆起航.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国内格局优化,海外扬帆起航 ——农业机械行业 农业机械:现代化农业的基石 2022年全球农机市场规模1620亿美元,需求主要来自亚太、北美地区,存在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012/7061123061006161.shtm
7.长春农机化信息网农机大户正在成为我市农机生产作业服务的主力军,在农村,由于受到地域、信息渠道等的限制,为解决农机大户信息技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农机大户在生产和经营服务中及时提供有用可借鉴的信息,我们从多方面搜集整理将农机政策、农机使用、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等及时、准确地送到农民家门口,是我们编发本刊的初衷。为此,我http://cc.jlnongji.cn/njdh/2011-12-12/57777.html
8.南方农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基础的问题就是有关农村水利和农机管理工作的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话,我国农机和水利行业管理还是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文章在发展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水利农机管理落后的一些原因,然后进行分析,并且将提出相应的对策。2017年12http://nflj.cbpt.cnki.net/WKD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7&st=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