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业步入“互联网+”时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二》长久以来为世人所传颂。诗作通过生动形象地描写田间躬耕的场景,表达出农民辛苦劳动,粮食来之不易的思想主题,使我们能够深知农民的勤劳和伟大,建立起勤俭、感恩的优良品德。

如今,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概念的应运而生,迈向现代化的国内农业正在尝试减轻田间劳作的负担。

前不久,有关部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在具有较好基础的领域与地区普及基于自控、感知、实时监测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同时,要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现定位耕种、智能灌溉、测土施肥等精准化作业。此外,要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鼓励凭借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保险、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这说明,网络与农业之间的联系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依靠互联网与现有技术的有效组合能够促进现代化农业地发展,并且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在网络尚未十分普及的年代,人们只能通过自身不断积累经验,或是单纯地凭借自我感觉来进行喷药、浇水和施肥,缺乏应有的精确测算。不仅如此,那时从耕种到收获再到运输、销售,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一旦没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还有可能面临产品卖不上好价钱,收益过低的风险。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将有望解决这些难题。例如,黑龙江某水稻智能化生产示范园区以云数据为平台,实现对养分诊断、灾害预警、农作物长势的监测及评估。工作人员只需点击鼠标,便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完成测试水层深度、数据传输、智能灌溉等一系列操作。另外,目前很多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也已经接踵而起,商品能够不入市场便被送至消费者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产品运输、销售的流程得以简化,节奏得以加快,做到降低成本且提升效益。这些都是“互联网+农业”的积极意义所在。

THE END
1.“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涵意义及推进策略国研网数据库基于抓好三农工作的历史背景,指出当今为促进农业发展必须要拥抱“互联网+”这一新兴潮流。因此,有必要认清“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涵、发展机遇及选择,稳中求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目前“互联网+现代农业”正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正在重构农业产业结构,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农业https://guoyanwang.clcn.net.cn/webui/DocSummary.aspx?docid=7362922&leafid=20851
2.什么是“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一表述源于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是要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其他行业创的新发展。2016年,原农业部印发《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就是要用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概括而言,“互联网+”现代农业主要包括下三http://hnaass.hunaas.cn/m/view.php?aid=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