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问题与策略数字经济观察网软信官网

“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作的重点与核心,也是维系社会关系、有效实施发展战略的基础内容,是保证国家和谐、稳定、有序发展的根本。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才能解决各方面实际问题,为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智慧农业发展的根基是数字农业,而互联网发展是数字农业的基础,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我国智慧农业十分有效。

一、智慧农业的发展问题分析

1.基础硬件设施落后,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不合理

2.农业发展人才缺乏,农业信息安全监管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部分地区不注重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培养,再加上农村地区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我国目前的农业一线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技能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凸显,不仅欠缺农业理论知识,更不了解当代信息化浪潮中诞生的新兴技术,已无法满足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在农业网络信息安全领域,信息虚假、信息量过大、信息失效等都是核心问题,农户自身对于信息甄别能力有限,个别信息甚至会影响劳作、造成经济损失。

3.普及范围较小,一体化营销程度低

4.市场高质量农产品供给不到位,信息化系统建设力度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人们生活目标已经从“吃饱”逐步转变为“吃好”,对绿色、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目前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下的农产品质量达不到人们的要求,最终导致市场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此同时,我国乡村整体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水平不够高,一些农户信息获取方式还停留在纸媒和电视新闻,网络普及率仍然较低,村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因费用问题较为落后。

二、智慧农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1.加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顶层设计

第一,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订顶层优化设计方案,找到智慧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生态化发展的“根本”;第二,政府要发挥引导机构的优势和作用,建立村集体与运营商的沟通渠道;第三,从基础领域入手,投入足够多的资金,避免智慧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供给不足。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政府扶持和服务力度

首先,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鼓励高校设立智慧农业学科,开发专业课程,定向培养所需人才;其次,我国政府和部门应制定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高素质科技特派员和网络技术人员,引领基层农业生产者参与智慧农业建设。最后,政府要发布助推智慧农业发展的辅助性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高科技人才,实现智慧农业发展知识的实践活动应用。

3.拓宽普及范围,建立组织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4.将社会资本融入智慧农业发展,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

给予智慧农业发展社会资金十分必要,可确保农业资金增加,保障科研,增强劳动力,将更多的高科技手段运用到智慧农产品生产当中提升农产品质量,满足群众对高质量、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农业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网络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智能通信设备的引进有利于拓宽智慧农业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利用“互联网+”下的各种技术掌握农产品生产和农作物生产实况,智慧化、高效能地管控智慧农产品生产。

工业互联网迈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如何提高GPU使用效率——浅析GPU资源监控及虚拟化

回顾2024年可穿戴芯片新品:AI技术迭代加速,医疗监测成为发展新主线

THE END
1.“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涵意义及推进策略国研网数据库基于抓好三农工作的历史背景,指出当今为促进农业发展必须要拥抱“互联网+”这一新兴潮流。因此,有必要认清“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涵、发展机遇及选择,稳中求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目前“互联网+现代农业”正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正在重构农业产业结构,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农业https://guoyanwang.clcn.net.cn/webui/DocSummary.aspx?docid=7362922&leafid=20851
2.什么是“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一表述源于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是要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其他行业创的新发展。2016年,原农业部印发《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就是要用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概括而言,“互联网+”现代农业主要包括下三http://hnaass.hunaas.cn/m/view.php?aid=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