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交割因素、宏观或者产业政策、环保:化工品整体仍是个小众市场,品种成熟后,钱比货多是大概率的,因此在主力移仓周期,交割货源匹配度可能会阶段性影响到价格;其次是政策影响,尿素是重要的农资产品,国家政策管控是比较明显的,历史上政策干预的次数也比较多(增值税征收、铁路运费、电费优惠、汽运限载、进出口政策、天然气利用政策等),而且上了期货品种后,可能会加快和加剧价格对政策的反映;最后一个就是环保,尿素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整体而言,对尿素下游的影响更大一些,特别是工业需求,随着环保的持续进行,影响也在逐步钝化。
尿素,又称脲、碳酰胺或者碳酰二胺,由铵和二氧化碳再高压下合成,是最常用的脱水氮肥产品,特指含氮量46%的氮肥(另外还有两个非标产品就是硫酸铵【含氮20%】和碳酸氢铵【含氮17%】),占到氮肥产量的70%,而氮肥占到整个化肥的72%,由此可见尿素能占到整个化肥的50%左右,是化肥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1.含氮量超过46%为优等品,大于45%为合格品,分类依据来自于尿素国家标准GB2440-2017中的指标:总氮含量,缩二脲含量和水分含量等,其中,缩二脲含量超1.5%将容易造成农作物烧苗,超1%,不适合做底肥施用,水分含量控制目的是为了防止尿素吸潮结块,未来将逐步开展免检品牌交割制度,具体如下表所示:
2.粒径1.5MM左右为小颗粒,2-4.75MM为大颗粒,7mm以上为尿素丸,大颗粒是在小颗粒基础上二次造粒,小颗粒产能80%左右,但近几年占比持续下滑。另外,最新的交易规则规定,交割标的为中小颗粒优等品,合格品设置20元/吨的贴水交割,大颗粒不允许交割。如下表所示:
3.尿素的用途有工业用(脲醛树脂、三聚氰胺、车用尿素和火电脱硝等)和农业用(直接施用、复合肥),其中工业用的指标要求好于农业。如下图所示:
二、尿素产业链介绍
而下游方面,化肥是重要的农资产品,农户对价格的敏感性不高,而利润不太好核算,我们暂时跟踪的还不多,目前我们跟踪到的利润在于工业需求,我们这里暂时看三聚氰胺的,脲醛树脂的价格后期我们跟踪到了再去观察,如下图所示:
其次我们看内外价格和地区间的价差,尿素是全球性供需的商品,贸易网遍布全球,而价差跟贸易流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两个价差分别影响了进出口和转口贸易行为,进而影响到国内尿素的价格,具体如下图所示:
尿素的定价跟国内化工品类似都在国内,但供需都是国际化的,通过进出口的方式来影响国内价格,因此我们分析的核心还是国内尿素的供需、贸易流以及库存及其结构情况,然后全球的供需变动和贸易流主要是通过进出口和转口去分析对价格的影响,供需是我们分析的重点内容。
首先看一下供应,供应主要是量和结构的变化,从量去看,2017年全球和国内尿素产能分别为2.23亿吨和8200万吨,产能增速分别为-2.62%和-0.99%,而产量增速分别为8.4%和-0.62%,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5%和69.05%,由此可见全球仅中国的尿素产能过剩是比较明显的,另外从国内产能情况去看,2013-14年产能增速明显偏高,增产在新疆和内蒙,2015年开始供给侧改革,共淘汰983万吨落后产能,而目前的产能依然过剩,然后从结构上去看,煤头占比依然是最大的,且在不断加大,且国内的供应并不算太集中,如下图所示:
另外从进出口去看,尿素的进口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这跟国内产能过剩是有明显关系的,而出口量的话波动比较大,出口地主要是印度,美国也有一部分,具体如下图所示:
煤头前十大企业:河南心连心(260、产230)、中煤鄂尔多斯(175,产186)、山东联盟(200,产186)和山东润银生物(240,产186)、河北阳煤正元(180,产166)、江苏灵谷化工(170,产153)、安徽昊源(115,产150)、山西天泽和山西阳煤丰喜(200,产145)、山东华鲁恒升(180,产139);
气头前十大企业:海南富岛化工(132、产138)、重庆建峰(140,产120)、云南云天化(76,产70)、四川天华(52,产65)、新疆阿克苏华锦(80、产59)、四川美丰化工(60,产59)、鄂尔多斯联合化工(104、产57)、新疆塔里木石化(80,产53)、中石油大庆石化(78,产52)、辽宁华锦锦西天然气(52、产50)、青海盐湖(45、产50)、四川泸天化(70,产50)。
另外还有一大块就是需求方面,整体的需求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知,农业的需求占据了70%,而这里面涉及到的农作物主要是粮食作物,以及部分经济作物,而工业需求里面最主要是脲醛树脂,其次是三聚氰胺和电厂脱硝的需求。
首先说一下农业需求,农业需求里卖弄,虽然单耗最大的是甘蔗和水果蔬菜,但体量最大的仍是粮食作物,因此各类作物的播种面积就直接影响到了尿素的需求,具体如下图所示:
另外就是尿素施肥的季节性,中国尿素主要工农业季节性需求对比显示,1-4月为传统的春耕季节,需求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2.20%;5-7月为传统的用肥旺季,需求总量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3.42%;8-12月需求减少24.37%左右,尿素消费最大的省份分别是山东、河南、江苏、内蒙和湖北、四川等地。不过随着期货上市,可能会促使尿素的季节性被弱化,具体如下表所示:
除了以上供需面对价格有直接影响外,还有许多其他影响因素,特别是上了期货之后,会有更多的因素和逻辑反映到价格里面,比如交割因素、宏观或者产业政策、环保,化工品整体仍是个小众市场,品种成熟后,钱比货多是大概率的,因此在主力移仓周期,交割货源匹配度可能会阶段性影响到价格;其次是政策影响,尿素是重要的农资产品,国家政策管控是比较明显的,历史上政策干预的次数也比较多(增值税征收、铁路运费、电费优惠、汽运限载、进出口政策、天然气利用政策等),而且上了期货品种后,可能会加快和加剧价格对政策的反映;最后一个就是环保,尿素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整体而言,对尿素下游的影响更大一些,特别是工业需求,随着环保的持续进行,影响也在逐步钝化。后面期货上市之后,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