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惩!黑作坊竟然私配假农药销往全国!果树植物调节剂农药管理条例

近日,辽宁大连多名樱桃种植户反映,因使用私人调配的“授粉药”导致自家樱桃大批量减产,损失惨重。

种植户口中的“授粉药”,又叫樱桃坐果剂,是一种植物激素和营养元素组成的混合药剂,使用后可以刺激樱桃无需授粉直接形成果实,并使樱桃膨大,提高樱桃树产量。

记者在当地调查发现,不少商户、农户私自调配樱桃授粉药后售卖,更有流水线生产的小作坊通过网络销售私配的授粉药,其所生产农药瓶身标签上未标注农药登记证号。而调配授粉药的原药料,也存在标注与备案不符的情况。

依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登记证应当载明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登记证号以及有效期等。

使用私自调配的授粉药后

樱桃树减产

2月下旬,大连多名种植户带记者看了他们受“药害”的樱桃树。

瓦房店市一樱桃大棚里,大部分樱桃树果子稀疏,树下铺了一层黑色落果。与之不同的是大棚里两棵正常结果的树,一簇有二三十颗果子。

种植户张伟(化名)向记者介绍,果树出现不同结果情况,是因为用了两种不同的授粉药。正常树用的是农资公司的授粉药,出问题的果树用的是私人调配的药,是张伟从另一位种植户手中购来的。

大连市普兰店区,李清(化名)家的大棚中400多棵樱桃树的花枯萎发黑,“被‘烧死’了。”果柄也比正常的更细,果核又黑又小。李清介绍,今年果树开花之后,他用了农资店私配的授粉药,隔十几天后,再次重复用药。这批树2023年产值80多万元,“今年损失近半,已经没办法补救。”

记者拿到了二人所说的授粉药,从外观看,它是由矿泉水瓶罐装的褐色或黑色液体,瓶身没有任何标签和标识。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生产企业应申请农药登记、农药生产许可证,经营者应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需要有与所申请生产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厂房、设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人员、仪器和设备等。农药登记证应当载明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登记证号以及有效期等。依照《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未附具标签的农药,应当按照假农药处理。

记者在当地买到的某品牌正规授粉药方案,由五样原料药组成,包括赤霉酸、对氯苯氧乙酸钠、14-羟基芸苔素甾醇、氯吡脲、萘乙酸。每种药独立包装,包装上有配制方法和使用说明,其中均显示几种药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其中几位农户带领记者找到今年卖给他们授粉药的刘某。

瓦房店市的刘某有多重身份,他既是种植户,也是农资经销商,自称干这行13年,从没出过问题,“今年翻车了”。他卖给了15家农户,全部出现问题,“赔都赔不起”。

刘某表示,药是他私自调配的,主要原料是“920农药”(赤霉酸),加上一些调节剂,“主要配料跟往年没有区别,但其中一种换了。”他猜测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药出现问题。

刘某告诉记者,去年,他购买原料农药的成本只有6000元左右,配出的授粉药卖出价是100元一套,一共卖出400多套,收入4万多元。

为何私配的授粉药会导致减产?辽宁省农科院果树所张琪静研究员分析称,自制的药在剂量上容易掌握不好,“我们提倡小剂量、少次数地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如果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反而会抑制樱桃生长。”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樱桃团队负责人聂国伟表示,气候、植物栽培条件、药物配制比例等都会影响授粉药的施用效果。“比如今年连阴天比较多,影响到药的发挥,会造成减产绝收等严重后果。”

聂国伟表示,目前,国内没有授粉药配制的行业标准。

“黑作坊”批量生产授粉药

记者暗访发现,大连多地存在个人、农资商店、小作坊私自调配授粉药并出售的情况。

大连金州区一名农户在家中卖授粉药,记者在其家中见到成箱的没有外标签的药,店主建议记者先买两套,一共4瓶,共计200元。而农资店中正规的授粉药一瓶大约贵出二三十元。

在普兰店区“大连鑫烨农资有限公司”农资店,店主李某称,在他那里只能成箱拿,有人最多拿10箱。

记者发现,店里售卖的私配授粉药带有包装,看起来和正规农药相似。但其外层粘贴的“包装”上没有任何农药登记、生产许可证号和配料表,记者查询后发现,其登记的生产厂家地址也不存在。

在普兰店区南山路上,记者找到了一家“黑作坊”,批量生产授粉药。

该作坊位于临街商铺,但外面无任何商铺标牌。记者进入铺面后看到一间茶室,茶室旁有一道暗门,暗门外用不透明的帘子遮盖,拉开帘子才能看到作坊全貌。

暗门内是一道生产流水线,各类机器正在运转中,地上堆满了调制授粉药的各类原料和包装瓶,有工人正准备往瓶子上贴“标签”,整个屋内充满了刺激气味,而正在进行生产的工人们身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记者观察,该作坊没有营业执照、农药生产许可证书等正规生产农药所需的证件,所生产农药瓶身标签上也未标注农药登记证号、农药产品标准号。

老板娘向记者表示,自家生产的这些药不在线下销售,“基本上都是网络销售,往省外发的。”

随后,记者在网络平台找到老板娘所说的网店名称,在沟通中,客服称,店铺每年发货5万多套,批发价100元一套,零售150元一套,“我家是源头,很多家都在我这里拿货。”

记者从网上购买到该作坊生产出的樱桃授粉药,其外观与正规农药类似,外标签上带有使用说明等,但并没有成分、农药登记证号。

《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农药经营者不得加工、分装农药,不得在农药中添加任何物质,不得采购、销售包装标签不符合规定、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未取得有关许可证明文件的农药。

据普兰店一位知情人介绍,当地调配“授粉药”大多会用到一款名为“防落素”的原料。记者从知情人处获得此款“防落素”,查询发现,其生产厂家为辽宁丹东市红泽农化有限公司。

该公司官网显示,“防落素”是一种提高坐果率、促进植物增加产量的植物激素。此款“防落素”产品包装盒上写有“高效安全的植物激素”字样,记者查询包装上的登记证号后发现,该登记证号对应的农药是一种“低毒的有机铜杀菌剂”,主要功能是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农药生产企业不得在农药的标签中标注虚假、误导使用者的内容。

未经许可生产销售农药涉嫌违法

近几年,张琪静也在通过讲课、指导等方式,向农户普及正规厂家生产的、成分明确的授粉药,“但一些人出于挣钱的目的,不把这些介绍给别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宝刚表示,“私自调配授粉药的行为主要是一些利益因素在里边,需要把这种私自生产销售行为遏制住,不能说谁都可以配这个药。”

王宝刚表示,授粉药的私自调配销售会牵涉到食品安全的问题。“正规厂家生产的授粉药是没有问题的”,他表示,授粉药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以往的研究,使用生长调节剂后,果实内部会进行代谢,到果实成熟时,药含量水平已经达到比较低的状态,但私配药容易出现激素过量的情况。

《农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农药或者生产假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违法生产的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和相应的农药登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THE END
1.无证生产农药是否构成犯罪免费法律咨询农药属于国家严格管理的物品,生产农药必须取得相应的许可证。未经许可从事农药生产活动,违反了国家对农药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513751.aspx
2.摆地摊卖家里种植的农产品,是否属于无证经营?时代法网(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须取得许可或者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 喻律师(双证律师,同时具备律师执业证和专利代理人资格证)擅长处理合同纠纷、劳动工伤、婚姻家庭及知识产权等领域。027-87735005 13627284349http://www.027xn.cn/tsw114/vip_doc/28996992.html
3.食品安全满意度提升工作总结(精选20篇)对我乡境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销售网点,餐饮场镇,进行了逐个排查。凡是未进行登记,无让生产经营加工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打击,取缔了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开展重点食品专项整治,对植物油,面粉,乳制品等进行了抽样和监管,查处过期食品,有毒和有害以及其他不合格食品,强化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20611083625_5173599.html
4.双打总结(通用13篇)通过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生产企业的整改,有效的推进了地方产品质量建设。 二、抓重点产品,严查大案要案 XX局以强化生产者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为着力点,“双打”期间加强执法检查,严查大案要案。一是严厉查处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质量违法行为。二是严厉查处无生产许可证非法生产行为。三是严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hbejw56.html
5.小作坊生产的预包装食品,没有执行标准,和生产许可证违法么(五)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六)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https://www.lawtime.cn/ask/question_30277663.html
6.农村馒头小作坊,无证经营,违法吗?咋处罚?洗洁精小作坊违法吗 洗洁精小作坊若无正式注册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其经营行为则涉嫌违法。尽管其在餐饮业中有一定市场,但一旦被工商、税务、卫生防疫等部门发现,必将受到查处。然而,现实中,许多商家仍选择使用这类产品,这既存在法律风险,也反映出行业监管的漏洞和市场需求的复杂性。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你好,我想https://mip.64365.com/ask/1511735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