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药管理条例正式执行,小宗作物们该怎么办?新农药管理条例

新农药管理条例今日起执行,并明确规定,农药不得超范围使用。然而,对于很多小宗特色作物如香芋、地瓜来说,如果不允许超范围用药,将无药可用。要么不用药,用药即违规。小宗作物们该怎么办?

最近广州市白云区某镇上经营农资销售的陈老板有点纠结,月前他接到当地农业执法部门的通知,要求他将店内在广东无适用作物的农药产品下架。他知道白纸黑字的法规,但在他看来,一直以来农药超范围使用“太常见”了。

农药管理条例明令

“下架是为了规范农药使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像有一些农药,只登记在苹果上,但广东没有苹果种植,这类农药就要下架。”广东某地区农业局负责人表示。

《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

记者通过作物名称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搜索农药登记数据,登记在水稻上的农药产品有7712个,玉米的有2213个,登记在香芋、地瓜上的则是0个。“如果真正按照登记作物来使用农药,这些小品种作物怎么办?”有农药经销商表示。

广州市从化区农资零售商林为钦指出,尽管他很想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来为种植户推荐农药,但事实上不可能。目前小宗作物难找到对应农药,具体到某种病虫害更难找到对应农药。

《条例》正式实施在即,广东省内连州、从化、阳江等市也曾进行了类似的排查,其中有些产品在广东省内已经使用多年,如今要求下架禁卖,不少经销商和零售商表示不理解。在他们看来,作物不用药肯定不行,而现实中农药超范围使用是“迫得不已”。

登记成本与收益问题

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一个农药产品在登记时,一般只登记一两种作物,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覆盖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作物。比如一个登记在苹果树上的杀菌剂产品,在南方荔枝、柑桔、番茄等蔬果作物上都可以使用,只要示范试验有效果,农户认可即可。农民选购农药时一般由零售商推荐,而零售商推荐产品时一般看产品效果和产品利润,并不在乎作物登记情况。多年来,业内对这种做法早已习以为常,用实际效果说话成为农户评价一个产品优劣的关键,而进行产品登记只是一个产品进入市场的敲门砖。

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农药产品众多,同质化严重。同样成分、同样剂型,甚至同样含量的产品非常多,尽管在登记作物上有所不同,但在行业人士和种植户看来,这些产品都是一样的,登记作物也是可以共用的。

农药超范围使用风险不容忽视。行业资深人士蔡智文表示,同一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安全间隔期存在差别。一外企高管指出,在一种作物上登记了,只能证明该产品在这个作物上有相应的使用技术,如用量、使用适期、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最大允许残留量等,这些技术参数是不能直接嫁接到其它作物上的,“因为每个作物的GAP(GoodAgriculturalPractice,最佳农事操作)不同,病虫害发生的时期、频次和严重程度也就不同,气候、采收、储藏、运输的方式不同也使得农药的降解速度不同。”

更为尴尬的是,无药可用的作物,除了香芋、地瓜,以及百香果、火龙果、莲雾等种植界“后起之秀,还有花卉、食用菌、中草药、油料等,品种繁多。另外,在大宗作物上,少见的病害也无药可用。

山东浙江正在探索

如何解决超范围使用现实和规范使用农药的矛盾?行业人士认为,只在市场上执法,不从机制上改变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建议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简化登记手续和费用,只管环境毒理部分;二是同质产品允许相互转让数据、借鉴数据,效果让企业去负责,让市场去淘汰。山东某企业营销总监指出,“比如炭疽病,在好多种作物上都有发生,发病机理类似,企业在一种作物上登记了炭疽病,是否就可以在其他作物炭疽病上使用呢?”三是将作物归类登记。同一类作物,只要登记了其中一种,比如柑橘类作物,只要登记了沙糖橘,其他柑橘类作物如橙子、柚子等就可以免于登记,直接写入标签。

2016年,为推动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加快解决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短缺问题,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研究制定了《2016年特色小宗作物用药调查及试验项目实施方案》,同时颁布了《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录(2016)》,该《名录》汇总了各省蔬菜、水果、食用菌、油料等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同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研究推出了《特色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药效试验群组名录(2016)》,该《名录》根据各省特色小宗农作物栽培管理和病虫害发生特点,选取1-3种特色小宗农作物作为该群作物及其防治对象的代表,开展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工作,以期加快特色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进度。

据《浙江省特色优势作物农药登记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从2012年开始设立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财政补贴项目,4年来省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2200万元,支持32家农药生产企业、127个农药产品登记试验。永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熊兴平介绍,浙江省对小宗作物用药登记的残留报告提供补贴,做一个残留报告费用30万元,浙江省财政补贴15万元。熊兴平分析,像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种植户舍得投入,有望形成小宗作物用药市场,对生产企业有吸引力。2015年,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就在中药材白术上进行了农药登记。该公司登记部经理何生介绍,白术是特色作物,地下害虫的问题比较突出,其公司将5%二嗪磷在白术上扩作登记,前后用时两年,目前在浙江唐安一带推广应用,去年销售40多吨,他说“还是很值得做的”。

THE END
1.农资经营管理制度制度牌20240624080124.doc昌宁县更戛乡小街子村新农农资服务部 农资经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为保证农资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畜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管理制度。 1、进货检查和检查 农资进货时将产品与其标签或者阐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查对无误。对所购产品有质量疑问,委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4/6001000123010151.shtm
2.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精选6篇)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市场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经营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特别是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根据《产品质量法》、《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mjw53pq.html
3.农民日报:2011农资盘点农药篇农药应用191农资人备受关注的《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在今年结束了三次大范围的意见征求工作,虽然目前尚未正式出台,但从不久前公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出新《条例》的导向。《条例》修订的主要变化包括:取消了临时登记、设立经营许可制度、建立药害鉴定制度等。 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287163
4.宣贯新农药管理条例,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2022年农药经营许可培训班在我院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相结合方式进行,理论培训主要包括: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经营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同时结合农药经营人员职业特点、安排了农药安全使用基本知识农资市场营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资经营场所的消防管理、稻麦高质量发展等相关课程。培训旨在通过集中学习方式,进一步提升农药经营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农药https://www.ybzy.cn/info/1072/6425.htm
5.长春农机化信息网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市场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经营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特别是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根据《产品质量法》、《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http://cc.jlnongji.cn/njdh/2011-12-08/57770.html
6.最新的农药管理办法(全文)为了规范农药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农民和农药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畜安全,保护农、林业的生产及生态环境,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农药经营、使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https://www.99xueshu.com/w/xrs9cwcas93i.html
7.三农科普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相关法律法规三农科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对保护农业生态有着重要作用。为推行绿色发展,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农药、肥料、废弃农膜等农资包装废弃物的管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条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 https://www.tcrbs.com/2024/0807/31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