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集生态资源、医疗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为一体的特殊资源,并且最终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富裕。中药资源具有重大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是中药产业的根基,关乎民生和社会未定,关乎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是全球竞争中国家优势的体现,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二、存在问题
目前中药材行业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因而导致资源流失、枯竭,从而最终形成供应短缺;二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实不力、种植重产量轻质量,因而滥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现象突出,这样直接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开展
一、指导思想
要做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必须坚持“整体思维、系统运行、三观互动、科学发展”的四个指导思想。
整体思维:一次普查、四项成果;
系统运行:统筹设计、专题实施;
科学发展:一边普查、一边抓政府、专家、成果、企业等。
二、四项任务
1、中药资源家底情况;
3、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
4、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体系。
三、试点工作情况
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国31个省份、28个省级中心、65个县级监测站、16个繁育基地、2个种质资源库开展试点工作。同时还建立了中药资源实物标本馆,新标本馆可以使用面积784㎡,有效的进行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的收集、处理和保存。
(一)传统知识的调查
(二)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及中药材信息检测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网络,包含了十个方面的技术服务:
1、外源污染物;
2、真伪鉴定;
3、质量检测;
4、品种选择;
5、种子种苗质量检测;
6、种植技术;
7、病虫草害防治;
8、采收加工;
9、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
10、样品和标本采集。
(三)六方面的信息服务:
1、种植;
2、产新;
3、交易;
4、从业者;
5、报告;
6、其他。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创新性工作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一书形成了7项行业标准草案,填补了中药资源领域没有调查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的空白。
一、普查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
普查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包含三大类
2、分析:问题梳理、发展趋势判断和模型工具的分析;
3、决策:决策出制定发展战略,发布预警预告和指导行动计划。
实例(一)
1、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2、大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扩大中药材种植和贸易;
3、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加快推动中药材优良品种筛选和无公害规范种植,健全中药材行业规范,加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保护,建设中药材追溯系统,打造精品中药材;
4、开展中药资源出口贸易状况监测与调查,保护重要中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实例(二)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目录:
第一章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概况
第二章中国中药资源概况
第三章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概况
第四章中药资源质量与安全性
第五章中国中药资源的价格
第六章中药资源产量
第七章中药资源的国内和国际贸易
第八章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
第九章中药资源热点问题讨论
二、普查服务中药用药安全
1、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安全
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国药种业公司,一类是繁育基地联盟;
2、中药材流通监测体系的完善
具体为中心平台、省级中心、监测站三类;
3、中药材质量第三方评价系统完善
包括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实例略)
三、普查服务中药新药注册管理
中药新药注册管理有三大类,一是中药资源产量和中药资源储量的基础数据管理;二是TEEB(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和临床用量分析的模型工具;三是新药注册过程的资源评估以及配方颗粒生产的资源评估。(实例略)
四、普查服务型的药用资源开发
五、普查服务药用生物资源的保护
目前发现的问题有资源保护政策缺陷和国际贸易存在问题,因此应该加大对国内遗传资源的立法和国际生物资源谈判等。
农民最关心的四个问题,种什么挣钱、在哪里买种子、怎么种植和收成后卖给谁。针对这四个问题,我们应该分别实施:关于种什么挣钱应该动态监测生产区划,国药种业基地联盟可以解决农民在哪里买种子的问题,至于怎么种植,我们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提供适宜当地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种植技术,最后我们可以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给农民提供实时信息。
三大支撑、五大战略
一、三大支撑
1、信息与技术支持;
普查与监测
积极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和动态监测体系建设。
技术支持
推动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的转化应用,规划中药材种养殖技术,建立优质高产技术体系。
互联网和大数据支持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传统的连接方式,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格局,使得信息透明化。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依托大数据的整合,中药材行业必将在互联网的改造下发生巨大的变化。
2、制度及政策安排
法制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
机构设置与常态化工作机制: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设立了中药资源中心,以及28个省级中心,68个监测站。
资金制度持续安排:通过中央财政连续安排,支持设立专项扶持基金。
3、资金保障支持
二、五大战略:
1、中药材的质量与安全;
2、中药材价格的稳定与合理;
3、国内贸易的健康有序;
4、国际贸易的鼓励与保护;
5、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壮大。
演讲人: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黄璐琦(196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中药学组召集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致力于中药资源和分子生药学研究工作。组织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提出和发展了“分子生药学”与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