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化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农业是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之一。巩固农村现有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和创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仅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集约化生产是目标,专业化管理是手段,组织化经营是路径,社会化服务是保障。集约化是指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专业化是指建设更加合理的生产和分工体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组织化是指改变分散的小农个体组织,建设规模化、组织化、科学化的有机合作组织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化是指建设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农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以达到改造小农经济的目的。

构建“四化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和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力度培植农业主导产业,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率先发展,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和质量安全水平,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发挥区域优势,培植农业主导产业。结合国内区域化布局现状,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积极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首先,继续巩固现有的已经初具规模的粮、油、菜等区域传统农业产业。其次,积极开拓进取,着力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借助实力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开展品种改良和新品种推广工作,提升农业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向区域规模化发展,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率和水平。

第二,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理念,引入良性市场竞争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绿色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重视农业原料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品牌基地建设,培育区域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农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引入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搞好农业科技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培养现代农民。采取引进和培育两种方法,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依靠龙头带动农业基地进一步前进,实现可持续发展。龙头企业是连接市场和农民的中枢。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不仅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一大批特色企业,还可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第三,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农业产业化运行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发展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增加农业科技投人,逐步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农业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产学研开发。加大对农户的科技宣传与培训,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和推进技术创新。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设过硬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营造技术进步环境,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运行水平。坚持不懈地开展对农业产业化体系内员工以及农民的继续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农业产业化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特别重视对农民的科技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市场、技术、信用、法律和质量标准意识,吸引广大农户参加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并受益。

第五,创新农业发展组织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长期松散的小农经营模式,增加了农民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应对瞬息万变市场的风险,再加上部分农民诚信缺失、不懂法、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使得农民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因此,建设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组织,把广大农民有机结合起来,想广大农民之所想,急广大农民之所急,为农民生产经营、市场销售、信息采集以及科技服务等提供全程的高质量服务,彻底解决单个农户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提高农民和诸多企业客户谈判的地位,为广大农户谋取更多的利益。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或者合作社之间发展订单交易,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从而实现双赢或者多赢的有利局面。

此外,构建“四化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需要充分考虑调整重要农产品生产的财政奖励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建立和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农村流通企业龙头,不断推进农业市场化和农村信息化,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并进一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作者: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THE END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上创新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骨干力量,是现代农业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主体。其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具有不同的定位和功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715/11/15326038_394522542.shtml
2.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分析了各地实践中存在的体系构建“以偏概全”、培育主体“喜新厌旧”、土地流转“行政惯性”、土地规模“好大喜功”等问题。建议“十三五”时期优化新型经营体系建设制度环境,推进家庭与区域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同步提升家庭经营内外部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着力打造农业社会化分工与协作格局。http://www.jhs.moa.gov.cn/zlyj/201904/t20190418_6181025.htm
3.农业部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农业部近期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按照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以强化基层农经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确保农经职能有效履行为关键,以加强农经队伍能力建设为支撑,加快建设系统健全、责权统一、运转顺畅、充满活力的农经体系,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经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http://www.yidu.edu.cn/246010/detail/article/57731257ede4fe1a7afdfa24.html?uorg=246010
4.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他山之石科技创新引领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和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的重要支撑。文章阐释了现代化农业体系主要包括的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的科学概念和逻辑关系,指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产业融合升级和培育https://www.zgcsswdx.cn/info/7053.html
5.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借助征信等评价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模型,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信用体系薄弱的难题,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项目成效: 基于我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的模型,交行江苏省分行开发了兴化“蟹农贷”产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加以运用和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农业农村部高度认可。项目累计https://www.xhby.net/jr/jryj/202306/t20230612_79714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