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变变变中班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果变变变中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变成其它各种造型,并选择喜欢的颜色涂色。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想象画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水果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水果变变变的游戏,我们来看看哪个水果宝宝先来了?

二、观看不同的水果造型

PPT(1):香蕉变变变

a出示香蕉画面:这是什么?香蕉长什么样子?

b教师边说香蕉香蕉变变变边打开香蕉变化的三个造型:香蕉船、蘑菇、彩虹。香蕉宝宝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的?

PPT(2):苹果变的娃娃、芒果变的鱼、梨变的叶子

1、看这些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水果变的'吗?是怎样变的?(苹果变成了娃娃;芒果变成了小鱼;梨子变成了扇子)

2、小结:原来我们根据水果宝宝的不同形状可以变出这么多的造型,小朋友想不想把这些水果变出其他的造型呢?

三、选择材料进行水果造型。

1、出示水果图片,讲解并示范操作要求。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一、活动设计思路:

水果在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在幼儿园的每日餐点里小朋友还会吃到丰富的水果,但在日常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们也经常有挑水果的习惯:如"我在家是只吃西瓜的",又或者是"我不吃苹果,因为苹果太硬了",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对水果有正确的认识,加深对水果的喜爱,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情感,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指南》和《纲要》中提出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如何还让孩子在玩中学呢,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贯彻活动始终,符合小班幼儿的活动特征。同时,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幼儿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较随意,只能直接地、简单地表面化地认识一些周围的事物。所以设计多个环节,让幼儿通过看、摸、尝、说来进一步感知水果的特征。

二、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水果的特征

2、了解水果的作用,知道多吃水果对身体好

3、正确认识水果,增加对水果的喜爱之情重点: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水果的特征难点:能够运用语言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三、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创设水果王国环境

2、经验准备:认识常见的几种水果,能够说出其名称;玩过摸箱游戏,感知物体的粗糙、形状;

四、活动过程

1、听音乐跳舞进屋,回到座位。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支舞蹈叫什么名字吗?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水果?今天,我们也摘了这么多水果,请小朋友看一看都有什么?

2、看一看,观察水果的特征。教师:请你来跟大家说说水果是什么样子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进一步感知水果的特征,感知水果的表皮特征。

预想知道策略:对于不能够大胆辨别的幼儿教师用引导性的语言帮助幼儿进行感知,如这个水果摸起来有什么感觉?是什么形状的?是硬的还是软的?是光滑的还是粗糙不平的';对于能够大胆辨别的幼儿,教师及时的给予鼓励并引导其自己描述水果的特征。

3、摸一摸,"水果箱摸宝"

(1)出示水果百宝箱请幼儿和水果宝宝做游戏,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来摸相应的水果。

(2)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请幼儿摸水果,增加难度,进一步感知水果特征。

(3)请小朋友分组进行摸水果,跟同伴说一说摸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总结四种水果。我们今天认识的这四种水果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让幼儿用触觉进行感知,体验不同水果表皮的粗糙及平滑。通过活动形式的变化,满足不同幼儿活动的需求,帮助每一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感,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4、认一认,水果变变变,了解水果的作用(教法:图片演示法)教师:

(1)教师提问:水果生着吃还可以怎么吃?

(2)出示食品帮助幼儿了解水果的作用过渡:水果还可以用来做罐头、果脯、果干及果汁,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3)水果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呢?补充维生素、预防感冒

5、最后,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几种水果吧。尝尝水果的味道。

五、活动延伸

联合家园活动,提倡家长用水果做成不同种类的食品:水果饼干、蛋糕、水果酸奶,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喜爱水果的情感在活动区中投放相应材料:

植物角:通过投放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对比、感知水果的特征图书区:投放各种带味道的水果类图书,在幼儿阅读图书了解各种水果知识的同时,感知水果的味道。

益智区:投放百宝箱操作材料,调用幼儿运用触觉感知仿真水果的特征,并练习分类活动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感受着成功的喜悦,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幼儿逐步意识到了多吃水果营养好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平日不爱吃水果的幼儿也情不自禁地说"真好吃"。孩子们带着美好的情感体验结束了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探究水果的其他食用形式,激发探究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水果的其他食用形式及制作方法。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的食用形式图片、各种果酱、各种果汁、小杯子。

活动过程

一、科学探究。

1、了解水果的其他食用形式。

教师出示葡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除了吃新鲜的葡萄,还吃过什么样子的葡萄。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葡萄干、葡萄汁、果酱等)

小结:除了新鲜的.葡萄,我们在超市还可以买到葡萄干,葡萄干是将新鲜的葡萄晒干脱水后制作而成的,我们在超市可以买到很多这样的食品,比如苹果干啊、桃子肉啊等等。有的小朋友还吃过葡萄果酱,葡萄果酱是用葡萄熬制成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还有蓝莓酱、草莓酱等等。还有的小朋友说喝过葡萄汁,葡萄汁是用葡萄榨出来的,我们还可以买到苹果汁、橙子汁等等。有的小朋友说,我在蛋糕上也见过葡萄,对了,这就是水果蛋糕了。

2、认识常见果酱。

教师出示各种常见的瓶装果酱,请幼儿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果酱。

教师请幼儿尝一尝,然后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果酱。

小结:橙色的是橘子酱,蓝色的是蓝莓酱,红色的是草莓酱。

3、品尝常见的果汁。

教师出示各种常见的装在瓶子里的果汁,请幼儿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果汁。

教师请幼儿尝一尝,然后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果汁。

小结:橙汁的颜色是橙色的,猕猴桃汁的颜色是绿色的,梨汁是无色的,西瓜汁是红色的。

二、判断游戏。

教师出示果酱,请幼儿根据颜色说一说它是什么果酱。

教师出示果汁,请幼儿通过颜色和试喝,说一说它是什么果汁。

三、体验活动。

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果汁摆放好,发放给每个幼儿一个透明小水杯。

教师请幼儿排队自主选择果汁进行调和。

活动应变

活动所需的材料可以请家长和老师一起收集。

活动延伸

教师提供榨汁机和水果块,请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榨果汁,体验动手劳动的乐趣。

目标:

1、幼儿通过商量,摆摆、讲讲运用蔬菜、水果进行组合想象。

2、用彩墨合作大胆表现。

准备:

1、蔬菜、水果操作材料若干。

2、幼儿人手一份作画工具。

重点:

运用彩墨表现蔬菜、水果。

难点:

蔬菜、水果组合想象。

过程:

一、感受表述——体验各种蔬菜、水果的组合。

1、今天我带来了几幅画,你们看画里都有些什么?

2、对了,画里都有蔬菜、水果。

2、那么,蔬菜、水果组合在一起像什么呀?

3、你们说的真好,像火车、娃娃、自行车。它们分别用什么来表现娃娃的头、火车的.身体呀?

4、小结:原来蔬菜、水果组合在一起,能变成有趣的画面,有的像娃娃、火车、自行车。

5、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呀?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先商量一下再来贴一贴,变一变。

二、自由表现——想象表现各种蔬菜、水果的组合

1、变的时候,你们用了哪些水果蔬菜、水果,变成了什么?变好以后请你们来介绍。

2、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介绍时要说清楚,你们用了哪些蔬菜和水果,把它变成了什么。

3、小结:你们变的图案真有趣,接下来我们用彩墨把变出来的东西画下来,你们要商量好你变的东西画在哪里最美,想一想用了哪些蔬菜和水果,还要注意中锋和侧锋的用笔。

三、欣赏交流——体验蔬菜、水果的组合美

1、你们最喜欢哪个图案?

2、你用了哪些蔬菜和水果?

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非常的爱吃水果,水果不仅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抵御病毒;同时水果形态各异,形状多样,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蜗牛与黄鹂鸟》的旋律多是重复、朗朗上口的,非常适合大班年龄的孩子进行律动。《指南》中要求:“大班幼儿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为了让孩子在快乐的音乐中进行律动游戏,发展想象力与动手能力,特设计本次活动。

1、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养成爱吃水果的良好习惯。

2、跟随图谱,自信的唱出音乐内容;能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想法添画在图谱中。

3、能够看懂图谱,知道多吃水果能够抵御病毒、强健身体。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跟随图谱愉快的歌唱。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画在图谱上并勇敢的上台表演。

活动准备:

机器人、PPT课件、《水果歌》《蜗牛与黄鹂鸟》音频、平板电脑若干。

一、开始部分

1、利用机器人引出活动主题。机器人:小朋友们,我们又见面啦!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水果公主。

2、教师伴着音乐,跳着舞蹈出场。师:小朋友我是来自水果王国的公主,今天我们王国有精彩的魔术表演,邀请今天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表演。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PPT,展示西瓜变魔术的过程。引导幼儿认识图谱。

师:第一个出场的表演嘉宾是西瓜,一起来看看他的精彩表演。小朋友们想不想学一学魔法?展示图谱,教师范唱。引导幼儿跟随图谱学一学。

2、播放PPT,展示香蕉变魔术过程,引导幼儿跟随图谱唱一唱。

师:香蕉变成了什么?刚才的魔术咒语小朋友都学会了。请小朋友来一起跟随图谱唱一唱。

3、展示下一个变魔术的水果——梨子,引导幼儿猜测梨子变成了小提琴。请幼儿代表上前跟随图谱唱一唱。

师:刚刚西瓜变成了轮胎、香蕉变成了小船,小朋友们猜一猜,梨子会变成什么?请小朋友上来唱一唱。

4、完整演唱、巩固练习。完整出示西瓜、香蕉、梨子的图谱,引导幼儿分组或整体演唱,加强对于演唱的熟悉程度。

5、切西瓜小游戏。西瓜继续进行表演,幼儿进行切水果的'游戏,将完整的西瓜变成两半。

师:西瓜还想进行魔术表演,不过这次他想加大难度,请小朋友们帮他变变身,怎么变啊?切西瓜!

6、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教师讲解创编的方法,幼儿自行在平板电脑上进行创编。

7、请幼儿代表,跟随音乐演唱自己创作的图谱。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今天和大家度过了快乐的一天,水果王国里还有很多别的会变魔法的水果,他们在教室里等着小朋友们,和小朋友们继续表演更多的魔术。

2、机器人出现:小朋友们,今天的水果魔法秀精彩吗?水果不仅仅能表演精彩的魔法,他还有很多很多的营养,小朋友们要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才能更好的抵御病毒,保持身体的健康哦!小朋友们再见!

1.体会画想象画的快乐,增加对绘画的兴趣。

2.通过联想,把各种水果变成其他东西,并将想到的东西表现在画面上。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幼儿已认识并绘画几种水果。

2.几种食物水果,油画棒

1、谈话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做魔术师,把这些好吃的水果变成其他东西,并把它变出来画在纸上。

2、逐个出示苹果、梨、香蕉等各种水果,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展开联想。

3、提出绘画要求会变得水果真有趣!想好以后先在纸上画出水果,再把它变成其他东西。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展示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对想象丰富、构思奇特的'作品给予表扬。

今后的美术教学我要加强对幼儿绘画的基本功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创造能力。

1、了解残留农药的危害,知道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懂得保护自己的健康。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办法获取知识。

1、背景知识:了解有关残留农药的危害,并掌握几种祛除方法。

2、物质材料:各种水果蔬菜、两块展板、幼儿手头资料。

3、活动铺垫:本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所以把了解农药危害放在活动前的铺垫部分,请幼儿收集了农药危害的资料,大家一起展示交流,知道残留农药会使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急生命等然后请幼儿回去后继续收集祛除农药的方法的资料。

1、巩固已有知识:

请小朋友观看上一次活动布置的展板,巩固关于残留农药危害的知识,请两个代表解说一下小朋友的资料。

2、了解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

(1)请小朋友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2)幼儿自由展示资料,相同方法的资料同时粘贴到展板上。总结出四种方法:浸泡、去皮、刷洗、加热。

(3)组讨论: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4)组派一名代表说出自己组的想法,其他组进行评价。(例如:第一组认为去皮办法好,农药祛除彻底,其他组有的幼儿持反对意见,认为用刀去皮,容易割到手;而有的幼儿持支持意见,认为桃、芒果可以直接剥皮,不存在危险等等。

3、在实践中加深对几种方法的'理解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每种方法都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水果蔬菜,应根据每种蔬菜水果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方法。

(2)请各组幼儿按刚才选择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蔬菜水果,并说一说自己选了什么,其他组评价。

(3)教师小结:有些蔬菜水果可以用多种方法祛除农药。

4、健康食品餐盒

请幼儿选择适当工具与方法,尝试为各种蔬菜水果祛除农药,经过加工后互相随意品尝。

活动建议:

1、活动组织指导方面:教师也可将收集工具列为单独的一次活动,请幼儿专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讨论交流。

2、活动延伸拓展方面:

(2)一日生活有机渗透的延伸与拓展,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饮食卫生。

(3)家园互动:可请幼儿家长到园里来,品尝幼儿亲手制作的健康食品。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多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及表皮特征。

学习用添画或陶艺制作等方法将水果变成其他各种造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使用绘画工具或陶艺材料,掌握基本的创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喜爱之情,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PPT课件,展示不同水果及其变化的造型(如香蕉变成香蕉船、苹果变成娃娃等)。

水果实物(如苹果、香蕉、芒果、梨等)及图片。

绘画纸、蜡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陶艺材料(如陶泥、工具等,视具体活动而定)。

音乐背景(用于营造氛围)。

经验准备: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水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具备一定的绘画或手工制作基础。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引导:今天,水果宝宝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水果变变变”的游戏,看看哪个水果宝宝先来和大家见面呢?

出示PPT:展示水果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观看不同的水果造型

PPT展示:逐一展示香蕉变成香蕉船、蘑菇、彩虹,苹果变成娃娃,芒果变成小鱼,梨变成叶子等造型。

教师讲解: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造型是如何从水果变化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选择材料进行水果造型

出示材料:介绍绘画工具或陶艺材料的使用方法。

讲解示范:教师示范如何选择一个水果,并想象它可以变成什么造型,然后进行创作。

幼儿创作: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开始创作自己的水果造型。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幼儿展示:请已经完成作品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教师评价:对幼儿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帮助幼儿进一步提升创作水平。

四、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利用水果进行创作,如制作水果拼盘、水果沙拉等,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水果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加深了对水果的认识和了解,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活动也激发了幼儿对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兴趣,为今后的艺术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缺乏耐心和细心,导致作品质量不高。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认识多种水果的形状和表皮特征。

学习用添画或陶艺等方式将水果变成各种有趣的造型。

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喜爱,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水果实物(如香蕉、苹果、芒果、梨等)及图片。

PPT展示不同水果变造型的图片(如香蕉船、苹果娃娃、芒果鱼等)。

绘画纸、蜡笔、彩笔或陶艺工具(如陶泥、模具、刀具等,根据活动形式选择)。

背景音乐。

环境准备:

教室布置成水果乐园,墙上张贴水果图片和水果变造型的作品。

谈话导入: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与幼儿交谈,询问幼儿喜欢吃什么水果,引出今天的活动主题——“水果变变变”。

展示实物:

出示水果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和特征。

PPT展示:

播放PPT,展示不同水果变成有趣造型的图片(如香蕉变船、苹果变娃娃等)。

教师边展示边讲解每种造型的创意和变化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互动讨论:

提问幼儿:“你们看到这些水果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选择材料进行水果造型

讲解示范:

根据活动形式(绘画或陶艺),教师详细讲解并示范操作步骤和技巧。

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事项。

幼儿操作: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图片或实物作为创作素材。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或陶艺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意和变化过程。

引导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感受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努力。

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水果造型食品(如水果拼盘、水果沙拉等),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增进家园沟通与合作。

区域活动:

在图书区投放水果主题的绘本和图片,引导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水果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

学习通过想象和创造,将水果变形成不同的造型或图案。

通过观察、讨论、动手实践等方法,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能力。

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喜爱,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准备

各类水果(如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等)实物或模型。

水果图片或PPT,展示不同水果的造型变化。

绘画工具(如彩笔、蜡笔、纸张等)或陶艺工具(如陶泥、模具等,根据具体活动形式选择)。

装饰物(如彩带、贴纸等,可选)。

布置一个充满水果元素的环境,如挂上水果图片、摆放水果模型等。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以“水果王国”的故事为背景,引出水果宝宝要和小朋友们玩“水果变变变”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2.观察讨论

展示水果:出示各种水果实物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表皮特征。

讨论变形:通过PPT或图片展示不同水果的变形案例(如香蕉变成小船、苹果变成娃娃等),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水果是如何变形的,并鼓励他们想象更多的变形方式。

3.创作实践

分组创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不同的水果作为创作材料。

动手实践:

绘画组:引导幼儿用彩笔或蜡笔在纸张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水果变形图案。

陶艺组(如适用):指导幼儿使用陶泥等工具,根据水果的形状和特征创作出有趣的陶艺作品。

其他形式(如手工制作):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条件和资源,可以选择其他适合中班幼儿的创作方式。

教师指导: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4.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同伴评价: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

教师总结:对幼儿的创作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活动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尝试用水果进行创作,如制作水果拼盘、水果沙拉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喜爱。

THE END
1.武汉科创伟业取得稀释剂制备用一体式过滤调配罐专利,提高生产效率存金融界2024年12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科创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稀释剂制备用一体式过滤调配罐”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131624 U,申请日期为2024年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稀释剂制备用一体式过滤调配罐,属于稀释剂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端面装配有搅拌罐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THBTK0519QIKK.html
2.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政策法规技术名称:化学农药生产技术 控制要点: 1. 氯氰菊酯生产技术 2. 杀虫双及杀虫单生产技术 3. 噻枯唑生产技术 4. 溴氟菊酯生产技术 通用设备制造业 编号:053501X 技术名称:铸造技术 控制要点:1.耐高温覆膜砂添加剂的配方 2.下列大中型薄壁变曲面铸件电渣熔铸技术 http://www.smnks.com.cn/index.php?a=show&catid=95&id=4038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2、防洪调动自动化系统开发、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及应用(大 江大河中下游及重点防洪区、防洪保护区等12、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与 应用 13、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 产,满足我国重大、多发性疾病防治需求的通用名药物首次开发和 生产,药物新剂型、新辅料、儿童药、短缺https://www.cnjx.gov.cn/News/show/1241848.html
4.长城电工:天水长城果汁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高端果蔬汁加工灌装附图13-1 盈亏平衡示意图 附图13-2 敏感性分析图 附图: 1.厂址区域位置图 (2016-KY011-01) 2.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2016-KY011-02) 目录 第一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50687-2011 甘肃省轻工研究院 50 咨询证书编号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1500003108_48.shtml
5.体育教学重难点总汇(通用12篇)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研究所画图的长和宽与原图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体会只有按照相同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它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悟图形放缩的规律和奥秘。 三、画一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imx1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