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不少小区,杨梅树、枇杷树、李子树屡见不鲜。
无果季节时它们是品貌俱佳的观赏树种,但到了丰收季节却会带来不一样的烦恼。不是引来业主采摘,就是掉落在地污染路面,带来“甜蜜负担”。
发放给业主的杨梅
滇池卫城锦尚业主群发出的采摘倡议及通知
有的小区物业统一采摘果实后发放
“此前如遇到有人采摘杨梅,小区的安保人员都会上前劝阻。但前两天一辆车在掉头时不小心挂到了杨梅树,杨梅掉下来后有人去捡,影响到了业主的出行安全。杨梅树的位置较高,从树下基本采摘不到。”该物业管理人员还表示,后期也将积极回应业主的要求,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据了解,到挂果季统一采摘、分发给业主的小区并不在少数。端午节期间,滇池卫城锦尚小区的业主就收到物业的温馨提示,为避免业主私自采摘园区果实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树枝损坏等问题,已组织人员采摘并将果实放置在岗亭处,由业主自行领取。同时物业也邀请感兴趣的业主一起参与采摘工作。“印象里小区每年都会像这样发放果子,我准备晚上回去把收到的杨梅煮了。”小区业主赵女士说。
在都铎城邦小区,物业管理人员马先生介绍,小区内有近50棵杨梅树和李子树,每年水果成熟的季节,物业公司会组织人员统一采摘,并用袋子包装起来供有需要的业主领取。马先生表示,小区种植果树作为观赏树种,主要是考虑到绿化效果,而不是果实可以采摘。“杨梅树是一种常绿植物,叶子不容易掉落,美观且便于保洁打理。”马先生说,为更好地开展管养工作,保障业主安全,每天有安保人员巡逻。“我们一般不会等到全部成熟才采摘,哪怕还有小部分果实没有成熟,我们也会统一采摘完,用袋子包装好。”
有的小区通过打农药防止采摘
除了统一采摘外,也有小区直接通过打农药的方式防止业主采摘。在南站小区,安保人员邱先生介绍,小区的杨梅树每个季度都会通过打农药等方式进行管养,如看到有人采摘,安保人员都会提醒。
使用果树作为行道树的情况已少见
昆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孙先生介绍,在目前的园林绿化工作中,使用果树作为行道树的情况已较少见。“部分行道树看似是果树,但实际上还是按照行道树的要求来栽种、管养,果实也没有真正的水果那么好吃、好看。虽然部分果树无果的时候比较好管养,但我们也考虑到果树进入丰收季节时会有行人采摘、攀爬等情况,这样很容易增加安全风险,所以在选择时会偏向更加适宜的树木花草。”孙先生说。
孙先生还介绍,目前昆明在选择绿化树种时,一方面根据道路和城市主题,如蓝花楹、法国梧桐等,同时也更偏向本土树种或是符合气候、管养方便的树种,如滇朴、栾树等。“无论从景观打造还是安全因素的角度来考虑,一般不会选择果树。”孙先生介绍。
律师说法
私自攀爬果树采摘受伤一般由自己担责
那么,如果有业主私自攀爬树木采摘果实而导致受伤,该如何定责?对此,云南耀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龙志鑫介绍,一般情况下,如果业主或是行人在采摘果实时受伤,需由业主或行人对自己行为的风险承担责任。至于树木管理方是否承担责任,要看具体案情中是否有证据证明管理方有过错。根据经验,如果管理方设置了一些禁止攀爬等警示语,管理方很难承担责任。如没有,会承担较小比例责任。如果因车辆停放在树下,果实落下后对车辆或行人造成伤害的,应由果树管理机构承担责任,管理机构承担责任后,还可向果树所有权人追偿。
此外,龙志鑫介绍,如果业主对小区内果树位置有担忧,觉得位置不当应移走,该情形属于小区公共物品的管理问题,一般可由小区公共区域管理机构,如业主委员会或物管来负责管理。